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2  2025-08-0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无答案)
嘉兴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2025.6)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摘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中医药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智慧与实践积累,更是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学智慧的交汇点。中医药文化超越了单一医学体系的范畴,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科学探索精神。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对宇宙秩序的独特认知;“阴阳平衡”的和谐之道,引导人们追求身心的和谐统一,揭示了万物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这些理念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影响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元素。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进程中,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乌梅荷叶饮”等创新产品的涌现,不仅推动了中医药学科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国潮”风尚。这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时代内涵,也为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与认同开辟了新渠道。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求,更是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关键力量。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屠呦呦团队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一成果不仅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联合发起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合作项目,成功推进中医药术语、诊疗规范及药材质量标准的国际互认。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体系,显著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科学性与规范性的认可度,为中医药全球推广构建了制度性桥梁。


浏览完整试题其次,中医药文化具有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普遍性价值,其传承与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民众的文化自信,还能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首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马里籍中医专家迪亚拉,他在当地创办的中医技术鲁班工坊,被当地人誉为“中国送给马里最好的礼物”。中医技术鲁班工坊为当地提供高质量中医教育,积极参与国际医疗项目,并通过临床实践和学术交流,成为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典范,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全球传播与发展。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体验营”等项目,有效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认同感。
最后,中医药文化赋能中国国家软实力提升。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医药已传播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合作条款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已建成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和56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7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构建起了跨境远程诊疗、中药海外仓等新型服务体系,中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281.9亿美元,并且每年保持较好增长趋势。
(摘自刘少渝《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逻辑、困境及路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历来只采用复方用药形式,但处方通常因辨证施治疗法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调整。
B. 在防病治病中采取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活血中药的方法,是生物力药理学的研究领域。
C.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等理念,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
D.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并全面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蒿素、中药砒霜和石杉碱甲这些有效的临床用药,都是中医药智慧的果实。
B. 芍药苷用于冠心病术后的维护,可以作为中医活血化瘀临床疗效的一项证据。
C. “乌梅荷叶饮”成为“国潮”风尚,主要是迎合了现代人消费上的创新需求。
D. 中医技术鲁班工坊在马里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树立了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典范。
3. 请为第一则材料拟写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字)。
4. 材料二主要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②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
④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展开余下试题⑤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在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自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⑥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节选自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5. 下列对选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气寒冷,草料场离市井不远,又有老军送 大葫芦,诸多因素的交代使林冲沽酒的行为不显突兀。
B. 写“四下里崩坏”的草厅,看似闲笔,但却让后文草厅坍塌、夜宿古庙、古庙偷听等情节顺理成章。
C. 第②段以“碎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描绘了美好雪景,与人物的命运走向之间形成了鲜明反差。
D. 对“火”的描写贯穿选文,从老军向火,到林冲生火、盖火,再到草料场冲天大火,形成多重呼应。
6. 下列有关“古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庙距草料场约半里,这个距离既让林冲夜宿于此合乎常理,又使其恰好能看清起火景象。
B. 古庙门边有一块大石头,被林冲挪来抵门,这一细节巧妙为后文他偷听三人密谈埋下伏笔。
C. 古庙内仅有三尊神像和堆在侧边的一堆纸,再无其他物品,四下萧然,尽显荒凉冷寂之态。
D. 古庙周围并无人家,又无庙主看管,让历经磨难的林冲得以暂时放松身心,寻得片刻安宁。
7. 选文写陆谦等三人在山神庙外交谈,用“一个”而不用具体人名来指称说话人,这样写有何妙处?
8. 金圣叹评价林冲为“熬得住” 人物,“熬得住”即是“能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林冲“熬得住”的表现。
二、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 仔细阅读《荣国府方位图》,分析并判断贾赦在荣国府的地位。
10.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贾赦在荣国府中真实地位 一项是( )
A.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虽然贾赦“袭着官”,但贾政因“酷喜读书”,祖父和父亲最为疼爱。
B. 第四十六回,贾赦想要娶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做妾,王熙凤对邢夫人转述了贾母对贾赦私生活的不满。
C. 第七十五回,贾赦在中秋宴上讲了偏心母亲的故事,引起贾母反感,后贾母埋怨贾赦“打紧说我偏心”。
D. 第四十九回,邢夫人弟弟邢德全说邢夫人兄嫂“家中原艰难”,贾赦正妻邢夫人娘家并非大富大贵。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注]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注]瑕衅:可乘之隙。
11. 文中画波浪线 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诸侯A名士B可下C以财者D厚遗E结之F不肯者G利剑刺之。
1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贤,以……为贤,与《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用法不同。
B. 举,攻克,占领,与《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中的“举”意思不同。
C. 从,同“纵”,当时韩、魏、燕、赵、齐、楚联盟抗秦,称为合纵。
D. 蚕,像蚕一样,与《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用法相同。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秦之乘胜役诸侯 欲诛有功之人
B. 而缪公用之 提刀而立
C. 民以殷盛 苟以天下之大
D. 客何负于秦哉 以其无礼于晋
1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斯认为诸侯服从秦国就如同郡县服从朝廷,以秦国的强大、秦王的贤明,如今正是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B. 秦始皇任命李斯为长史,并听从李斯的计谋,暗中派遣他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
C. 韩国人郑国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的名义来秦国做间谍,引发了秦国宗室大臣对客卿的猜忌并提议驱逐客卿。
D. 李斯以史实为依据,历数穆公等君主起用的客卿对秦国的贡献,呈现了秦国的发家史,更点明了客卿之功。
15.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
(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通过“三万顷”洞庭湖与“一叶”扁舟的对举,形成浩瀚自然与渺小个体的反差。


展开余下试题B. 词人于月夜独自泛舟洞庭湖上,不禁思念友人,遗憾不能与友人共享眼前无边美景。
C. 词人感慨曾经在岭海一带的生活,虽然孤独,仅有月光为伴,但他从未改变高洁人格。
D. 词人发挥想象,要舀尽西江水,用北斗星作酒器细斟,邀请天地万物,尽显豪迈气概。
17. 有评论家认为,张孝祥的词“细腻处尤见功力”。请简要分析本词在景物描写、人物刻画上是如何体现“细腻”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强调了礼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子路不够谦逊的问题。
(2)小明登上岳阳楼俯瞰洞庭湖。他看到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景象,不禁吟出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当中的“客”,除了指“宾客”外,还指“寄旅于外的人”,后者如“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前,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上映就点燃了国漫的熊熊烈火。如今,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再度出击,直接改变了全球电影市场格局!①26天它的票房就高达约137亿元,②在登顶中国票房榜首的同时,③成为了世界动画影史票房冠军。④这不仅创新了中国电影的奇迹,⑤更是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一次华丽亮相。
截至记者发稿,《哪吒2》已挤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秒空、售磬、一票难求……《哪吒2》在北美超1000家影院上映、打破近20年大陆影片的排片纪录,但仍无法满足观众观影热情,纽约等地的影院票务系统更是一度奔溃。
事实上,《哪吒2》在海外掀起的这波热潮,绝非偶然!“哪吒”在全球电影市场“闹海”前,“悟空”已在全球游戏市场翻起“筋斗”——《黑神话:悟空》发售首日便引爆全球,登上多个游戏平台销量榜首。
这两个成功案例的最大共性,在于他们既关注全人类共同情感体验,也凸显中华民族自身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趣。他们自信地展示诸多中国元素,将水墨山川的意境、传统乐器的韵律、古典建筑的匠心等传统文化精髓融为一体。这种既 又守正创新的创作方式,以其独特魅力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当来自东方的神话故事叩开海外观众的心门时,文化磁场迸发出了超乎想象的吸引力!社交媒体平台上,海外观众一次又一次地发问,中国网友 地解答着影片中隐藏的文化密码:造型奇特、憨态可掬的“结界兽”借鉴了三星堆青铜器,太乙真人的酒罐子参考了五千年前的马家窑彩陶罐,重塑肉身的七色宝莲模仿了唐代的莲花纹样……这些中国元素不是贴图彩蛋,而是长在故事基因里的文化芯片。
19.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与画线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 教室里闹闹吵吵——哎,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
C.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D. 不过,现代新闻传播毕竟首先开始于印刷媒介——报纸和期刊。
20.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 文中第二段有多个错别字,请找出两个并加以改正
23. 如果《哪吒之魔童闹海》获选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创意奖,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评委会的名义为它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80个字。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形成自己的议案、建议和提案,并通过会议将其落地落实。这是一个从“想法”到“说法”再到“做法”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国家发展还是个体成长都至关重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嘉兴”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