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  2025-09-15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五石之瓠》同步作业
《五石之瓠》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短相形 形:形状。
B.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C.慎终如始 慎:慎重。
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治之于未乱 民之从事
B.为之于未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故有道者不处 知足者富
D. 死而亡不者寿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B.木兰当户织
C.当是时也
D.安步以当车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或不免于洴澼絖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不贵难得之货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其未兆易谋
D.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二、语言运用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公元3世纪、4世纪,道家学说再度盛行,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 ① 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
在政治学说上,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 ② ,照儒家说,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 ③ 。《老子》中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摘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有删改)
(二)
惠子谓庄子日:“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浏览完整试题(摘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道遥乎寝卧其下/
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牺牛,古代祭祀用的杂色牛。《礼记。曲礼下》曰:“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
B.大庙,即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礼记·礼器》曰:“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
C.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名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主要组织者和支持者,也是庄子的好友
D.罔罟,指渔猎的网具。《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署,以佃以渔。”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为文恣肆,善于驳难。他擅长写文章,并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博学之士,也难免会受到他的指斥。
B.庄子淡泊名利,不愿为官。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能,便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愿为官。
C.在庄子看来,惠子拙于用大。在惠子眼中无所用处的大葫芦,庄子认为可制成腰舟缚系于腰间作济渡之用。
D.庄子追求绝对自由。他否定大鹏有所凭借,否定大樗无所可用等,都体现了其对逍遥境界的追求。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11.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借与惠子讨论大瓠之种与樗树是否有用,想说明什么道理?
《五石之瓠》课时作业 答案
1.D
A项,形:比较。B项,伐:夸耀。C项,慎:慎重对待。
2.C
C项,均为代词,“…的人”。A项,代词,代“混乱”/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在/介词,从。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3.C
C项与例句均意为“在”。A项,两者相抵。B项,对着。D项,当作。
4.D
A项,“龟”同“皲”,皮肤冻裂。B项,絖,同“纩”。C项,累,同“蔂”。
5.A
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B、C、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6.①因为道家“游方之外” ②可是两家也有不同 ③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
7.A
“患”的意思是“担心”,“患其无用”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彷徨乎无为其侧”与“逍遥乎寝卧其下”是对称结构,二者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故选A。
8.A
A项,“杂色牛”错。“牺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故“牺牛”应为纯色牛。故选A。
9.D
D项,“否定大鹏有所凭借”错误,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明确指出大鹏也需要借助风的力量,并未否定大鹏。故选D。
10(1)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里自由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束缚,我终身不做官,来使自己的心志愉悦。
(2)它的主干臃肿,不符合用来取直的绳墨,它的细枝弯弯曲曲,也不符合圆规和方矩,生长在道路旁,木工都不看它。
11.庄子认为,大有大的用处,但是一般人只能明白小的用处,并且以用小的方式来用大,因而困苦,无法逍遥。
[参考译文]
庄子是蒙地人,名周。庄周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学问无所不包,然而他的核心思想还是属于老子一派。所以他的著作有十多万字,大致都是寓言。他写作《渔父》《盗跖》《胠箧》,来毁谤孔子等人,来阐明老子的学说。《畏累虚》《元桑子》一类,都是虚构的,没有实事。但是庄子善于行文写作,分析词向,铺张的叙述和牵强的推论,用来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人,也无法避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言辞恣肆放纵,无所顾忌,随心所欲,所以那些王公大人都不能器重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请他,答应让他出任楚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者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高位。您难道没见过那些用于郊祭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送进太庙(去当祭品)。在那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里自由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束缚,我终身不做官,来使自己的心志愉悦。”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种植,长成的葫芦能容纳五石的东西。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宽大而没有容得下它的东西。这个葫芦并非不够宽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破了它。”庄子说:“你确实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不善于发挥事物的大的功用……如今你有能容纳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制成腰舟,缚在身上,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呢?看来先生还存有不通达的见识啊!”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叫它‘樗”。它的主干臃肿,不符合用来取直的绳墨,它的细枝弯弯曲曲,也不符合圆规和方矩,生长在路旁,木工都不看它。现今你的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低着身子匍匐于地,来等待出来游戏的小动物;它们东跳西跃,不避高低,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在猎网之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垂落天边的云,它可以说足够大了,却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一棵大树,却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或空旷辽阔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得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而天折,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它看似没有可用之处,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五石之瓠》”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