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 2025-09-15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
《玩偶之家(节选)》练习
12.《玩偶之家(节选)》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柯洛克斯泰:我身上带着一封给你丈夫的信。
娜拉:信里把这事完全告诉他了?
柯洛克斯泰:信里把情节尽量说得轻。
娜拉:别让他看那封信,快把信撕了!我好歹给你去弄钱。
柯洛克斯泰:对不起,海尔茂大太,我记得我说过——
娜拉:喔,我不是说我欠你的那笔债。我要你告诉我,你想问我丈夫要多少钱,我去想法子凑出来。
柯洛克斯泰:我一个钱都不想跟你丈夫要。
娜拉:那么你想要什么?
柯洛克斯泰:告诉你吧。我想恢复我的社会地位。我想往上爬,你丈夫一定得给我帮忙,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一件坏事都没干。虽然日子苦得很,可是我耐着性子一步步往上爬。现在我又被人一脚踢下来了,要是人家可怜我,只把原来的位置还给我,我决不干休。我告诉你,我想往上爬。我一定要回到银行里去,位置要比从前高。你丈夫必须给我添个新位置——
娜拉:他绝不会答应。
柯洛克斯泰:他会答应。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等我做了你丈夫的同事,你瞧着吧。用不了一年工夫,我就是经理离不开的一个好帮手。那时候合资股份银行真正的经理是厄尔·柯洛克斯泰,不是托伐·海尔茂。
娜拉:不会有这种事。
柯洛克斯泰:你是不是会——
娜拉:现在我有胆量了。
柯洛克斯泰:喔,你别打算吓唬我!像你这么个娇生惯养的女人——
娜拉:你瞧着吧!你瞧着吧!
柯洛克斯泰:是不是躺在冰底下?躺在冰凉漆黑的深水里?明年春天开冻的时候飘到水面上,头发也没有了,丑得叫人不认识——
娜拉:你别打算吓唬我。
柯洛克斯泰:你也吓唬不了我。海尔茂太太,没人会干这种傻事情;再说,干了又有什么用?到那时候你丈夫还是在我手心里。
娜拉:以后还是在你手心里?将来我不在的时候——?
柯洛克斯泰:你忘了,你的名誉也在我手心里。(娜拉站着不作声,两眼瞧着他)现在我已经通知你了。别干傻事情。海尔茂一接到我的信,我想他就会答复我。你要记着,逼着我重新走上邪路的正是你丈夫,这件事我决不饶他;海尔茂太太,再见吧。(他从门厅里出去。娜拉赶紧跑到门口,把门拉开一点,仔细听)
娜拉:他走了。他没把信扔在信箱里。喔,这是不会有的事,(把门慢慢拉开)怎么啦?他站着不走,他不下楼?难道他改变了主意?难道他——(听见一封信扔到信箱里。柯洛克斯泰下楼脚步渐渐地远了,娜拉低低叫了一声苦,跑到小桌子旁边,半晌不作声)信扔在信箱里了!(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厅门口)信在里头了!托伐,托伐,现在咱们完了!
林丹太太拿着衣服从左边进来。
林丹太太:衣服都弄好了。咱们试一试,好不好?
娜拉:(声音低哑)你过来,克里斯蒂纳。
林丹太太:(把衣服扔在沙发上)什么事?我看你好像心里很乱。
娜拉:你过来,你看见那封信没有?瞧,从信箱玻璃往里看。
林丹太太:不错,我看见了。
娜拉:那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
林丹太太:借钱给你的就是柯洛克斯泰吗?
娜拉:是,现在托伐都要知道了。
林丹太太:娜拉,我告诉你,他知道了对于你们俩都有好处。
娜拉:你还不知道事情的全部底细呢。我签过一个假名字——
林丹太太:什么!
娜拉:克里斯蒂纳,听我说下去。将来你要给我作证人——
浏览完整试题
林丹太太:怎么作证人?要我证明什么事?
娜拉:要是我精神错乱了——这事很容易发生——
林丹太太:娜拉!
娜拉:或是我出了什么别的事,到时候我不能在这儿——
林丹太太:娜拉,娜拉,你真是精神错乱了!
娜拉:将来要是有人要把全部责任、全部罪名拉到他自己身上去——
林丹太太:是,是,可是你怎么想到?
娜拉:那时候你要给我作证人,证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克里斯蒂纳。我的精神一点儿都没错乱,我自己说的话自己都明白:那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别人完全不知道。你记着。
林丹太太:我一定记着:可是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话。
娜拉:喔,你怎么会明白?那是一桩还没发生的奇迹。
林丹太太:奇迹?
娜拉:不错,是个奇迹,克里斯蒂纳,可是非常可怕,千万别让它发生。
林丹太太:我马上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这件事。
(节选自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二幕)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柯洛克斯泰要挟娜拉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娜拉对林丹太太的托付,并触发后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情节设计巧妙。
B.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C.“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既流露出柯洛克斯泰对目的达成的自信,又侧面表现出海尔茂胆小怯懦的特点。
D.“把衣服扔在沙发上”。看似一个随意的动作,实则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表现了林丹太太对娜拉真切的关心。
2.戏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为结局,请简要分析选文为娜拉的出走做了哪些铺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玩偶之家》是一出撼动人心的戏剧,它好像一颗投入资产阶级中心堡垒的炸弹。有人把《玩偶之家》最后一幕娜拉的谈话比作一篇“妇女独立宣言”。的确,这个戏剧与《社会支柱》不同,表现了不妥协的精神。像《社会支柱》一样,但是从另一角度,《玩偶之家》也揭露了资产阶级外表繁荣幸福与内部丑恶腐朽的尖锐矛盾。在《社会支柱》里,观众很早就认识了博尼克的真面貌,虽然剧中的群众却是在戏将结束时才发现博尼克不是他们过去想象的模范公民和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的男主人公却不同。他不仅不是撒谎、欺骗、诱奸妇女、触犯刑章的坏蛋,相反地,从资产阶级道德观点看来,海尔茂是一个无可指摘的真正模范公民、标准丈夫——虽然我们早已看出他的浅薄庸俗,因此,代表“上流社会”的舆论和报纸对于这出戏的结尾提出了严重抗议。剧院不敢上演,要求作者把第三幕改为“大团圆”的结局。
戏剧开场时,娜拉好像真是一只松鼠、一只小鸟,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她怎么借债给丈夫养病,怎么辛苦地凑钱还债,就不难看出她的性格实在并不那么简单。在林丹太太责备她胡乱花钱的时候,她伸出食指指着林丹太太说,“娜拉,娜拉并不像你们所说的那么不懂事”。她又说,“你们都以为在这烦恼世界里我没经过什么烦恼事”。她叫林丹太太别小看她。的确,娜拉并不是那么不懂事,我们丝毫没有权利小看她。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并且崇拜丈夫、有勇气牺牲自己的女人。抓住她性格中的这一点,我们才能充分了解后来她遭受的精神打击的严重性,我们才不会感觉她最后的改变是一桩突如其来、不大可能的事情。抓住这一条线索,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三幕中剧情的发展并没破坏娜拉性格的完整性。
(摘编自潘家询《<易卜生戏剧四种>序》)
材料二:
在戏剧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从来就没有过恒定不变的观演关系。古今中外曾产生过各种不同的戏剧样态,其发展流变的主要内驱力之一便是观演关系的变革。例如,古希腊悲剧的基本形态是音乐抒情成分较多,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演员限于三人且戴面具,其动作缓慢而富有节奏,竭力避免强烈的情感和剧烈的动作,剧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也受到限制。这都和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密切相关。古希腊剧场依山而建,足以容纳上万人,观众和舞台相距甚远,演员的表演必须夸张而简洁,否则观众就无法产生共鸣,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也就无从谈起。到了近现代,情节复杂、情感浓郁的市民剧应运而生,这离不开文艺复兴以来镜框式舞台的出现。镜框式舞台第一次把演员与观众隔离开来,制造出“第四堵墙”的写实虚幻效果。这种追求写实的戏剧后来走向极致,直到20世纪,戏剧家布莱希特才第一次从理论上对这种观演关系进行彻底反思,他主张演员有意识地在观演之间制造一种“间离”效果,使观众以旁观者的眼光、用探讨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表演的事件。布莱希特的戏剧主张影响力至今犹存。再如,中国戏曲从三五十出的长篇“传奇”体过渡到一般三个小时内演完一个完整故事,当然也和观演关系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从曾经的酒肆茶楼、厅堂会馆,到1908年首次出现的新式剧场——上海新舞台,观演目的从前者的以社会交际为主过渡到了后者的纯粹艺术欣赏,这是促使戏曲艺术形态演变的根本动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新观演关系丰富发展了戏剧》,2024年11月15日)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技术手段也成为创作的工具。创作者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自由地构建和呈现作品,而观众也可以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与作品互动。比如,沉浸式戏剧《双重》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剧场,没有灯光、舞美,却和与现代人关系最密切的手机深层次结合。该剧展现一宗绑架案,观众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姐姐”,通过手机应用的引导寻觅线索,并在他人帮助下找回失踪的“妹妹”。观众穿梭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校园里,手机会用新闻弹窗、短视频以及人物内心自白等形式推动剧情的发展,并不断转换场景。虽是悬疑题材,但作品结合直播、网红等社会热点话题,对人性以及自我进行深入探寻。沉浸式戏剧的形式不仅带来了观剧的新奇感,也更深入地引导观众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在社会中的角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沉浸式演艺的表现方式固然重要,但一个剧目的成功并非仅仅依赖炫目的呈现效果。技术只是手段,情感的有效传递才是其最终目的。在来自英国的沉浸式音乐剧《声音》中,观众的眼睛会被蒙住,当视觉关闭,另外一些感觉会更加敏感和活跃。观众被带进剧场后,歌者在现场来回游弋吟唱,营造环绕立体声。这大概就是沉浸式的美妙之处,伴随着空灵的和声,演员们如同精灵一般在身旁穿梭。有时是耳畔的低吟,有时如同草原上的呼唤,有时声音潮水般从远方涌来。这时,有人渐渐靠近你,温柔地牵起你的手,慢慢贴近,拥抱,很多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感动落泪,“这部剧用声音和温度唤醒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一位观众在留言处写道。
展开余下试题
《声音》看似简单,但所有的形式都为情感的迸发服务。反观当下的一些沉浸式创作,有些只是为形式而形式,一些创作者过度追求表现的出新和独特,却忽略了作品的内涵。这样的作品可能会带来一些视觉冲击,但缺乏感染力和思想深度,不会受到持久的欢迎。主打在非传统剧场空间进行沉浸式演出的蛇口戏剧节,今年就遭遇了这种情况。某些作品因观众中途退场导致参与人数不足,完成度受到影响。鉴于此,创作者应聚焦于演艺作品的文本内容与表演水平,在兼顾沉浸式背景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创作质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沉浸式演绎——面向未来的戏剧革新》,2024年11月29日)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支柱》与《玩偶之家》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但后者还表现出一种不妥协的精神。
B.如果《玩偶之家》当时受舆论的压力而将第三幕改为“大团圆”的结局,便破坏了娜拉性格的完整性。
C.古希腊悲剧的抒情特点、情节安排、演员人数、表演形式和剧情发生的地点、时间都与露天剧场有关。
D.蛇口戏剧节的沉浸式演出遭遇观众中途退场,是因为创作者没有用声音与温度来唤醒观众内心的柔情。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玩偶之家》的社会影响并对其社会争议进行评议,符合“序”的写法。
B.材料二梳理了观演关系的发展,证实了观演关系变化是推动戏剧形态演变的根本动力。
C.材料三提及“耳畔的低吟”“草原上的呼唤”等是为了强调沉浸式演艺表现形式的重要。
D.材料一提到了观众感受,材料二梳理了观演关系,材料三强调了观众融入,层层递进。
5.下列符合材料三中作者对“沉浸式演绎”的期待的一项是( )
A.话剧《生命册》的主创团队用民族乐代表乡村,用架子鼓代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城市;音乐随剧推进并与剧中人物互动,为该剧增添了新意。
B.老舍戏剧节即将来临,主办方积极采用新技术为由《骆驼祥子》《狼烟北平》等文学作品改编的话剧打造新舞台,以期达到最佳观演效果。
C.音乐剧《戏剧不戏剧》以戏剧学院学生排演毕业大戏的故事来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挣扎,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激发了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D.原创戏剧《因为青铜》在古铜矿遗址上演,该剧立足青铜文化,在声光画影中充分调动观众情绪,使观众在参与剧演互动中了解青铜文化。
6.依托于“镜框式舞台”的戏剧与“沉浸式戏剧”在效果上有怎样的差异?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7.某校话剧节主创团队计划对《玩偶之家》进行现代化演绎,对此你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海尔茂最终暴露了自己自私虚伪的一面,这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于是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海尔茂】喔,你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都像个傻孩子。
【娜拉】也许是吧。可是你想的和说的也不像我可以跟他过日子的男人。后来危险过去了——你不是怕我有危险,是怕你自己有危险——不用害怕了,你又装作没事人儿了。你又叫我跟从前一样乖乖地做你的小鸟儿,做你的泥娃娃,说什么以后要格外小心保护我,因为我那么脆弱不中用。(站起来)托伐,就在那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陌生人同居了八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受!我恨透了自己没出息!
【海尔茂】(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难道咱们不能把它填平吗?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拘束,我也不受你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拉】喔,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陌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都得改变到——喔,托伐,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
(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
(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剧终
【链接】:(前情回放)
【娜拉】我马上就走。克里斯蒂纳一定会留我过夜。
【海尔茂】你疯了!我不让你走!你不许走!
【娜拉】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拉】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找点儿事情做也许不太难。
【海尔茂】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拉】我会努力去吸取。
【文本二】
但娜拉毕竟是走了的。娜拉走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再也没有路走,终于堕落,进了妓院了。还有一个中国人,——我称他什么呢?上海的文学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了。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看见。除非是易卜生自己寄给他的。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娃娃”指娜拉,“陌生人”指海尔茂:娜拉认为,在丈夫眼中她没有独立人格、自由,得不到尊重,丈夫对她而言就像陌生人。
B.娜拉说“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因为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海尔茂虚伪的本质,对建立真正的夫妻关系已经彻底失望。
C.“奇迹中的奇迹”指娜拉夫妇共同期盼的结果,即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婚姻美好,建立起真正的夫妻关系。
D.娜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她的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使她最终同海尔茂决裂,脱离“玩偶家庭”,决心争得自身的权利与解放。
9.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外套”“拿起手提包”等,属于剧本中的人物动作描写,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中一直在作出走的准备,表明她出走的决心坚定。
B.文本画线部分内容写出了海尔茂面对妻子出走而产生的痛苦、绝望、失落之情,同时又表现出他对娜拉的回归心存幻想。
C.《玩偶之家》剧情几次“突转”,而娜拉愤然离家出走,则是更大的“突转”,剧情高潮迭起,波澜起伏,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
D.《玩偶之家》属于“社会问题剧”,这是易卜生创造的戏剧类型,强调在舞台上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直接讨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
10.“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独立成段。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11.文本二鲁迅对娜拉出走后所推想的结局,你认可吗?请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柯洛克斯泰:我身上带着一封给你丈夫的信。
娜拉:信里把这事完全告诉他了?
柯洛克斯泰:信里把情节尽量说得轻。
娜拉:别让他看那封信,快把信撕了!我好歹给你去弄钱。
柯洛克斯泰:对不起,海尔茂大太,我记得我说过——
娜拉:喔,我不是说我欠你的那笔债。我要你告诉我,你想问我丈夫要多少钱,我去想法子凑出来。
柯洛克斯泰:我一个钱都不想跟你丈夫要。
娜拉:那么你想要什么?
柯洛克斯泰:告诉你吧。我想恢复我的社会地位。我想往上爬,你丈夫一定得给我帮忙,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一件坏事都没干。虽然日子苦得很,可是我耐着性子一步步往上爬。现在我又被人一脚踢下来了,要是人家可怜我,只把原来的位置还给我,我决不干休。我告诉你,我想往上爬。我一定要回到银行里去,位置要比从前高。你丈夫必须给我添个新位置——
娜拉:他绝不会答应。
柯洛克斯泰:他会答应。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等我做了你丈夫的同事,你瞧着吧。用不了一年工夫,我就是经理离不开的一个好帮手。那时候合资股份银行真正的经理是厄尔·柯洛克斯泰,不是托伐·海尔茂。
娜拉:不会有这种事。
柯洛克斯泰:你是不是会——
娜拉:现在我有胆量了。
柯洛克斯泰:喔,你别打算吓唬我!像你这么个娇生惯养的女人——
娜拉:你瞧着吧!你瞧着吧!
柯洛克斯泰:是不是躺在冰底下?躺在冰凉漆黑的深水里?明年春天开冻的时候飘到水面上,头发也没有了,丑得叫人不认识——
娜拉:你别打算吓唬我。
柯洛克斯泰:你也吓唬不了我。海尔茂太太,没人会干这种傻事情;再说,干了又有什么用?到那时候你丈夫还是在我手心里。
娜拉:以后还是在你手心里?将来我不在的时候——?
柯洛克斯泰:你忘了,你的名誉也在我手心里。(娜拉站着不作声,两眼瞧着他)现在我已经通知你了。别干傻事情。海尔茂一接到我的信,我想他就会答复我。你要记着,逼着我重新走上邪路的正是你丈夫,这件事我决不饶他;海尔茂太太,再见吧。(他从门厅里出去。娜拉赶紧跑到门口,把门拉开一点,仔细听)
娜拉:他走了。他没把信扔在信箱里。喔,这是不会有的事,(把门慢慢拉开)怎么啦?他站着不走,他不下楼?难道他改变了主意?难道他——(听见一封信扔到信箱里。柯洛克斯泰下楼脚步渐渐地远了,娜拉低低叫了一声苦,跑到小桌子旁边,半晌不作声)信扔在信箱里了!(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厅门口)信在里头了!托伐,托伐,现在咱们完了!
林丹太太拿着衣服从左边进来。
林丹太太:衣服都弄好了。咱们试一试,好不好?
娜拉:(声音低哑)你过来,克里斯蒂纳。
林丹太太:(把衣服扔在沙发上)什么事?我看你好像心里很乱。
娜拉:你过来,你看见那封信没有?瞧,从信箱玻璃往里看。
林丹太太:不错,我看见了。
娜拉:那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
林丹太太:借钱给你的就是柯洛克斯泰吗?
娜拉:是,现在托伐都要知道了。
林丹太太:娜拉,我告诉你,他知道了对于你们俩都有好处。
娜拉:你还不知道事情的全部底细呢。我签过一个假名字——
林丹太太:什么!
娜拉:克里斯蒂纳,听我说下去。将来你要给我作证人——
林丹太太:怎么作证人?要我证明什么事?
娜拉:要是我精神错乱了——这事很容易发生——
林丹太太:娜拉!
娜拉:或是我出了什么别的事,到时候我不能在这儿——
林丹太太:娜拉,娜拉,你真是精神错乱了!
娜拉:将来要是有人要把全部责任、全部罪名拉到他自己身上去——
林丹太太:是,是,可是你怎么想到?
娜拉:那时候你要给我作证人,证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克里斯蒂纳。我的精神一点儿都没错乱,我自己说的话自己都明白:那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别人完全不知道。你记着。
林丹太太:我一定记着:可是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话。
娜拉:喔,你怎么会明白?那是一桩还没发生的奇迹。
林丹太太:奇迹?
娜拉:不错,是个奇迹,克里斯蒂纳,可是非常可怕,千万别让它发生。
林丹太太:我马上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这件事。
(节选自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二幕)
12.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柯洛克斯泰要挟娜拉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娜拉对林丹太太的托付,并触发后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情节设计巧妙。
B.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C.“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既流露出柯洛克斯泰对目的达成的自信,又侧面表现出海尔茂胆小怯懦的特点。
D.“把衣服扔在沙发上”。看似一个随意的动作,实则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表现了林丹太太对娜拉真切的关心。
13.请简要分析选文中娜拉的心理变化过程。
14.戏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为结局,请简要分析选文为娜拉的出走做了哪些铺垫。
二、
上一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作业
下一篇:
202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玩偶之家(节”的其他试题
重磅: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