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9  2025-09-2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
贵州省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三9月统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单芯级中型火箭型谱空白。
……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我们坚持走自主发展实业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业、制造业,这条路是走对了!”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北斗三号汇集全国40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通过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太空搭桥”,建成由数十颗卫星编织成的“天罗地网”。从无到有,服务全球。如今北斗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创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前景广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系统推进——
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当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的脚步不断提速。
升级,逐“绿”向“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作为投产即实现“近零碳排放”的智能生态工厂,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应用数字孪生、3D视觉“鹰眼”等技术,实现了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智能制造澎湃产业新动能。当前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新老并举、实数融合,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7月8日1版)
文本二:
智能制造正深刻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在湖北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5G智能工厂,超过2500台设备实现5G全连接,生产一台洗衣机只需15秒钟,由此带来产品直发率提升80%、库存降低50%、单台人工成本下降30%等诸多利好;在宁德时代总部Z基地,“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让每组电芯的生产节拍降至1.7秒、劳动生产率提高75%、年能源消耗降低10%,更实现了“十亿分之一”的超低缺陷率;在宁波极氪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系统不仅实时记录、智能分析每一个焊点的电流电压、每一个螺栓的拧紧曲线,确保车辆装配品质万无一失,更能完成超过150万种配置组合的高效个性化定制……


浏览完整试题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家示范标杆工厂;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48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8000万台(套)。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提升2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9%,产品不良率平均下降24%。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带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还能够重构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制造的整体效率、增强供给体系适配性。
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要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探索形成一批智能场景。《“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就提出,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推动“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期待我国广大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6日18版)
1. 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轴承集团时,肯定了自主发展工业、制造业道路的正确性。
B. 北斗系统实现100%国产化后,已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全天候定位服务的卫星系统。
C.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D. 创新驱动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2. 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列举北斗系统、C919大飞机等成果,文本二列举美的、宁德时代等案例,都是为了论证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B. 文本一提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5.7%”,文本二提到“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48家”,共同说明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已全面完成。
C. 文本一引用工信部部长讲话强调“新老并举、实数融合”,文本二引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改造,都旨在说明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
D. 文本一展现了制造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及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成就,文本二聚焦智能制造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业链水平的提升作用,二者均体现了中国制造向更高质量阶段发展的趋势。
3. 结合材料内容,对情境中的方案选择进行逻辑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情境:某市制造业以代工为主,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现计划引进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甲:直接采购国外成熟技术,投产周期短,但需长期支付高额专利费且无法获得核心技术;
方案乙:联合高校自主研发,周期较长、风险较高,但可构建本土技术专利池,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A. 选择方案甲符合材料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要求,因其能快速投产,短期内稳定供应链。
B. 方案乙契合材料“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如北斗系统100%国产化)与“自主创新动能”(如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研发)的发展逻辑,从根本上破解技术受制人的困局。
C. 材料强调“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如钢铁行业减排、轻工专利突破),故方案甲通过引进技术快速升级代工模式,更符合传统产业转型路径。
D. 材料主张“逐‘绿’向‘智’”(如奥迪新能源工厂绿色智造),方案乙因研发周期长可能延迟生产线落地,违背绿色转型的时效性要求。
4. 两则文本均强调“智能制造”,请结合材料分析其战略意义。
5. 假设你是一名智能制造规划师,需为某传统纺织企业设计智能化改造方案。请结合文本,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 B 2. D
3. B 4. 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智能制造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产品质量。
②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带动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等新兴产业发展,重构研发生产流程,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
③保障产业链安全:通过技术自主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供应链韧性,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④引领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结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5. ①引入智能生产系统,如物联网设备、自动化纺纱机,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纺织业可通过自动化设备优化生产流程。
②建立绿色智能供应链,采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原料采购与能耗管理。纺织业为高耗能产业,智能供应链可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可持续性。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本展现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文本一宏观呈现全产业链突破:从航天航空到传统产业升级,突出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坚;文本二聚焦智能制造微观实践,通过工厂案例与数据,论证数字化对效率、质量的提升作用。两篇文本共同构建了“顶层设计——基层实践”的叙事框架,既彰显国家战略定力,又体现产业转型实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已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全天候定位服务的卫星系统”错误,根据文本一“如今北斗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可知北斗系统“已成为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并不一定是“全球唯一”。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都是为了论证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错误,根据文本一“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北斗系统……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文本二“智能制造正深刻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在湖北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5G智能工厂……在宁德时代总部Z基地……超低缺陷率”,可知文本一列举列举北斗系统、C919大飞机等成果,旨在说明我国自主创新成就;文本二列举美的、宁德时代等案例,旨在说明我国智能制造效率提升,而不是论证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展开余下试题B.“共同说明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已全面完成”错误,根据文本一“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文本二“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48家”,可知“15.7%”“248家平台”等数据,说明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不断推进,而不是“已全面完成”。  
C.“都旨在说明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错误,根据文本一“坚持新老并举、实数融合,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表示”,文本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就提出……探索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可知文本一工信部部长讲话强调发展方向,文本二引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技术路径,二者侧重点不同,而非“都旨在说明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符合材料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要求,因其能快速投产,短期内稳定供应链”错误,结合文本一“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可知方案甲长期依赖国外成熟技术,需付专利费、无核心技术,会损害供应链安全,违背“产业链韧性”要求。  
C.“更符合传统产业转型路径”错误,结合文本一“创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前景广阔”“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钢铁行业……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累计超过19万件”,可知统产业改造(如钢铁行业减排、轻工专利突破)是基于自主升级,而非直接引进技术。  
D.“违背绿色转型的时效性要求”错误,结合文本一“升级,逐‘绿’向‘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应用数字孪生、3D视觉‘鹰眼’等技术,实现了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可知“逐‘绿’向‘智’”强调自主研发,方案乙自主研发更符合绿色智造内核,没有“违背绿色转型的时效性要求”。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由文本二“智能制造正深刻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在湖北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只需15秒钟”“在宁德时代……降至1.7秒、劳动生产率提高75%、年能源消耗降低10%”,可概括: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②由,文本一“创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前景广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系统推进”,文本二“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可概括: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  
③由文本一“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北斗系统……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可概括:保障产业链安全。  
④由文本一“升级,逐‘绿’向‘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自动转运”,文本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产品不良率平均下降24%”,可概括:引领绿色发展。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①结合文本二“湖北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5G智能工厂……生产一台洗衣机只需15秒钟……产品直发率提升80%、库存降低50%、单台人工成本下降30%”,可知智能制造可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传统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可通过自动化优化生产流程。由此可提出建议:引入智能生产系统,如部署物联网设备和自动化纺纱机,构建数字化车间等。  
②结合文本一“升级,逐‘绿’向‘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自动转运”,文本二“在宁德时代总部Z基地……每组电芯的生产节拍降至1.7秒、劳动生产率提高75%、年能源消耗降低10%……超低缺陷率”等,可知智能供应链可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可持续性,而纺织业为高耗能产业。由此可提出建议:建立绿色智能供应链,通过智能供应链减少资源浪费。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谈先生说:“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
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
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
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念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摇头晃脑,昂首向天,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他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
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
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
头二年,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所得润笔,尚可鬻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
他也曾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他也曾挂牌行医看眼科。谈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医生,他也给高鹏讲过平热泻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半升米下锅,如之何?如之何?
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
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但这在高北溟这里是一条可行的路。简师只有两年,一晃也就过去了。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
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高先生落落寡合,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他按时到校,到教务处和大家略点一点头,拿了粉笔、点名册就上教室。下了课就走。有时当中一节没有课,就坐在教务处看书。
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全城少见。这年是辛未年,板门上贴的春联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
辛夸高岭桂
未徙北溟鹏
也许这是一个好兆头,未徙者将徙也。第二年,高北溟竟真的徙了。
这县里有一个初级中学,办得不好。教育局局长下决心对这个学校进行改组。恰好沈石君在家闲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掌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局长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自然要考虑各种关系,也明知局长的口袋里装了几个人,想往初中里塞,不得不适当照顾,但是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


展开余下试题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他说,作文要如驶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
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
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
(摘编自《汪曾祺全集》)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简洁明了。并引用谈先生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情感态度。
B. 文中对徐呆子这一人物的描写,既刻画出徐呆子在科举制废除后的人物形象,也与高北溟形成对比,突出了高鹏的形象。
C. 文章善用比喻,例如将作文比作行船,写作不能像驴转磨等,自然贴切、生动形象,丰富了文章内涵。
D. 高北溟自撰春联,如辛未年板门上贴“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这样述怀抱、抒愤懑的词句,来表达他愤世嫉俗的情感。
7. 关于文中沈石君这个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沈石君既接受过旧社会的教育,但随着革命、光复成为新派人物,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B. 沈石君虽然和高北溟很少往来,但是依然在高北溟身处困境时劝他读师范,后聘他为国文教员,侧面体现了高北溟非凡的才华。
C. 沈石君面对教育局局长想往初中里塞自己口袋里装的几人时,沈石君最终作了妥协,可见他是一个软弱而没有骨气的人。
D. 沈石君在家闲居时再三推辞地方上人让他出山掌初中,后来终于答应。可见他是一位有着内心坚守的有志之士。
8. 汪曾祺写人贴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高北溟这一人物形象。
9. 文中画横线处写教室里高唱高北溟作词的校歌时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案】6. D 7. C
8. ①富有文才,谈先生非常认可他的文才。
②知恩图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可见他感激谈先生对他的帮助,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③善于变通。从废科举功名路断后他“开设私塾”“挂牌行医看眼科”,后又读被人看不起师范, 可见他面对困境,善于变通。
④做事认真。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
⑤为人正直。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
9. ①这两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先以“玻璃一样脆亮”比喻童声,形象地写出了童声的清脆、响亮;后将“瓦片”“树叶”拟人化,突出了童声高唱的感染力。
②作者通过对童声、瓦片和树叶的描写,刻画了学生齐声歌唱校歌的动人情景,间接表达了对高北溟先生精心培育人才的崇敬之情。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以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为背景,通过高北溟人生际遇,展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的挣扎与蜕变。作者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如徐呆子的癫狂与高北溟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文中多处运用隐喻(如“未徙北溟鹏”)和意象(如春联、校歌),既暗示人物命运,又深化主题。小说语言简练含蓄,在平淡叙述中暗含对科举制度的历史反思,以及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汪曾祺“淡而有味”的独特文风。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来表达他愤世嫉俗的情感”错误。春联“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表达高北溟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抱负未展的遗憾,但“愤世嫉俗”过度解读。原文“述怀抱、舒愤懑”更侧重个人际遇,而非批判社会。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C.“可见他是一个软弱而没有骨气的人”错误。文中写沈石君在教育局局长想安排自己人时“适当照顾”,但明确指出“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体现他的处事灵活性,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做适当妥协并非“软弱而没有骨气”。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①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说明谈先生比较信任、认可高先生的文才。
②因为谈先生生前赏识高鹏,并且让他有一些收入,所以谈先生去世后,感激谈先生对他的帮助,高鹏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可见高鹏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③从科举功名路断后,他开设私塾,但已经很少有人将孩子送进私塾,于是挂牌行医看眼科,但是也很少有人光顾,后在沈石君的劝说下去读被人看不起师范,后在“五小”任教,可见他面对困境,善于变通。
④他作为一名老师,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非常地认真。
⑤同事的敬重以及对他脾气很方的议论都能体现出他为人正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艺术的能力。
①“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脆亮的童声比作玻璃一样脆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童声的清脆、响亮。“瓦片和树叶都在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唱”赋予瓦片、树叶以人的动作,突出了童声高唱的感染力。
②本处是写教室中学生高唱校歌的情形,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童声、瓦片和树叶进行描写,从而刻画出学生齐声歌唱校歌的感染力。而校歌是由高北溟先生作词,间接表达了对高北溟先生精心培育人才的崇敬之情。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也。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
光武即位,拜弇为建威大将军。因诏弇进讨张步。弇悉收集降卒,结部曲,置将吏,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引兵而东,从朝阳桥济河以度。张步闻之,乃使其大将军费邑军历下,又分兵屯祝阿,别于太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弇。弇度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日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费邑分遣弟敢守巨里。弇进兵先胁巨里,使多伐树木,扬言以填塞坑堑。数日,有降者言邑闻弇欲攻巨里,谋来救之。弇乃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归者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贵州省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