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  2025-10-20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5—2026学年顺义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熊猫,这一在地球上生存超过800万年的珍稀物种,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公众在了解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些做法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圈养大熊猫?为什么要实行人工繁育?
保护野生动物分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种形式。就地保护是通过采取保护物种栖息地、维护自然种群等措施,在野生动物的原产地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首选形式,迁地保护是其重要补充。迁地保护的概念来源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主张:当一个动物种群在整个自然环境中的总数量下降到1000只(头)左右时,就有必要将其转移到适宜、安全、有保障的人工环境中,通过人工圈养、繁育使该动物的人工种群能够自我繁衍与维系。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野化放归,有计划地、科学地重建和复壮野外种群。上世纪80年代,野生大熊猫数量骤降至约1100只,生存前景堪忧。鉴于此,我国迅速开展了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
大熊猫繁育存在诸多困难,科研人员正在努力解决这些困难。以育幼存活难为例,大熊猫生产单胎、双胎的概率各占一半,双胞胎的妈妈一般只选择一只强壮幼崽进行养育。即使生产单胎,头次生产母性不强、产后身体状况不佳的母熊猫,也会出现不带幼崽的情况。这都导致了大熊猫幼崽存活率低。为此,科研人员通过各种训练,帮助熊猫妈妈适应母亲的角色,让它们可以更好地哺育和照顾自己的孩子。科研人员还创造了仿生育幼法,模仿熊猫妈妈给幼崽喂奶、排便,确保幼崽能够健康成长。
历经40余载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的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6只增长至385只,占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的一半以上,成功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这一成就,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
(取材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公众号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该公园地跨川陕甘三省,纵横岷山、秦岭、邛崃山、大小相岭山系,将数十个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保护着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庇护着8000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
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垦种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使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大熊猫面临栖息地破碎化、种群隔离、遗传多样性丧失甚至物种绝迹等诸多问题。再加上野生大熊猫以“隐士”著称,行踪隐秘,警觉性极强,因此它们的身影更加难得一见。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生态走廊逐步建成,使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了一片。绵阳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关键区域,拥有的野生大熊猫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积极投入到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恢复建设工作中。如今,在绵阳,看到野生大熊猫已不是一件稀奇事,雪宝顶片区、平武片区等区域的巡护员时时能看到野生大熊猫下河洗澡或下山溜达。
1984年科学家提出了“伞护种”的概念。伞护种是指那些生态环境需求能够涵盖许多其他物种生态环境需求的物种。保护伞护种的同时可以让其他物种得到保护。大熊猫就是典型的伞护种。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通过各项保护工作,保护了大熊猫,也使得多种野生动物种群逐渐复壮:在安州,上百只川金丝猴在林中觅食;在北川,斑羚一跃而起,留下矫健的身影;在平武,山脊线上的扭角羚好奇地打量人类……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分局努力践行和谐共生的理念,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浏览完整试题(取材于绵阳熊猫分局公众号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大熊猫的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现在的接近1900只,栖息范围也不断扩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虽然受威胁等级降级,但是我们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不会降级。未来,我国将持续高水平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尤其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多措并举加强栖息地保护建设,持续推进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建设,加快大熊猫割裂栖息地的修复与连通,加大野化放归力度,促进野生种群的重建、复壮,推进大熊猫保护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圈养大熊猫遗传管理,促进种群交流,保证圈养大熊猫的种群遗传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大熊猫遗传资源库,确保优质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可持续长期保存,为大熊猫增加一道永久保护屏障。强化大熊猫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保障大熊猫圈养种群的安全与健康。三是进一步完善大熊猫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日常健康监测和实地检查评估,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做好旅外大熊猫管理保护工作,同相关国际合作伙伴继续加强大熊猫等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
(取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众号的相关文章)
【链接材料】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国家科研机构。职能包括大熊猫人工饲养、繁育和科普教育、宣传、大熊猫文化建设等。
绵阳熊猫分局,指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绵阳分局。负责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地区的管理、协调、宣传等工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属于自然资源部管理的国家局。负责拟订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等诸多工作。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地保护必须有迁地保护的补充才能发挥效用。
B. 迁地保护可使大熊猫人工种群自我繁衍与维系。
C. 生双胞胎的大熊猫比生单胎的大熊猫母性更强。
D. 大熊猫哺育和照顾幼崽的能力完全靠后天习得。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野生大熊猫数量很少、行踪隐秘,因而人们很难见到。
B. 川金丝猴、斑羚和扭角羚等物种都是大熊猫的伞护种。
C. 建设遗传资源库目的在于长期保存优质大熊猫遗传资源。
D. 保障大熊猫圈养种群的安全需要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3.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对大熊猫实施就地保护
B. 占地面积广,且物种丰富
C. 是为了使大熊猫成为伞护种而设立的
D. 是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的组成部分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存在时间长,大熊猫被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B. 野生动物保护形式的选择与物种现存数量息息相关。
C. 现今,我国野生大熊猫大多生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
D. 圈养大熊猫的数量与40年前比有明显增加,但仍低于野生数量。
5. 三个公众号发布的关于大熊猫保护的文章内容上各有侧重,主要由于信息发布者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目的。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链接材料,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内容 目的
材料一 大熊猫圈养和人工繁育的①__及成就 ②__
材料二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在绵阳地区取得的进展 ③__
材料三 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态度及④__ 指明相关工作方向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圣人之于天下,所恃以为牢固不拔者,在乎天下之民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恶也。昔者三代之民,见危而授命,见利而不忘义。此非必有爵赏劝乎其前,而刑罚驱乎其后也。其心安于为善,而忸怩于不义,是故有所不为。夫民知其所不为,则天下不可以敌,甲兵不可以威,利禄不可以诱。可杀可辱、可饥可寒而不可与叛,此三代之所以享国长久而不拔也。
及至秦、汉之世,其民见利而忘义,见危而不能授命。法禁之所不及,则巧伪变诈,无所不为,疾视其长上而幸其灾。因之以水旱,加之以盗贼,则天下荡然无复天子之民矣。世之儒者尝有言曰:“三代之时,其所以教民之具,甚详且密也。学校之制,射飨之节,冠婚丧祭之礼,粲然莫不有法。及至后世,教化之道衰,而尽废其具,是以若此无耻也。”然世之儒者,盖亦尝试以此等教天下之民矣,而卒以无效,使民好文而益偷,饰诈而相高,则有之矣,此亦儒者之过也。臣愚以为若此者,皆好古而无术,知有教化而不知名实之所存者也。实者所以信其名,而名者所以求其实也。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凡今儒者之所论,皆其名也。
昔武王既克商,散财发粟,使天下知其不贪;礼下贤俊,使天下知其不骄;封先圣之后,使天下知其仁;诛飞廉、恶来,使天下知其义。如此则其教化天下之实,固已立矣。天下耸然皆有忠信廉耻之心,然后文之以礼乐,教之以学校,观之以射飨,而谨之以冠婚丧祭。民是以目击而心谕,安行而自得也。及至秦、汉之世,专用法吏以督责其民,至于今千有余年,而民日以贪冒嗜利而无耻。儒者乃始以三代之礼所谓名者而绳之。彼见其登降揖让盘辟俯偻之容,则掩口而窃笑;闻钟鼓管磬希夷啴缓之音,则惊顾而不乐。如此而欲望其迁善远罪,不已难乎?
臣愚以为宜先其实而后其名,择其近于人情者而先之。今夫民不知信,则不可与久居于安;民不知义,则不可与同处于危。平居则欺其吏,而有急则叛其君。此教化之实不至,天下之所以无变者,幸也。欲民之知信,则莫若务实其言;欲民之知义,则莫若务去其贪。难行之言,当有所必行。而可取之利,当有所不取。以教民信,而示之义。
(取材于苏轼《敦教化》)
6. 下列对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忸怩于不义 忸怩:羞愧
B. 疾视其长上而幸其灾 疾:憎恶、怨恨
C. 天下耸然皆有忠信廉耻之心 耸然:畏惧的样子
D. 以三代之礼所谓名者而绳之 绳:约束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夫圣人之于天下 则不可与久居于安


展开余下试题B. 然世之儒者 然后文之以礼乐
C. 教之以学校 而民日以贪冒嗜利而无耻
D. 平居则欺其吏 则莫若务实其言
8. 下列对文中语句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非必有爵赏劝乎其前
这并不一定是因为有官爵俸禄在前面勉励他们
B. 皆好古而无术
都是喜好古制却没有掌握方法
C. 如此而欲望其迁善远罪
像这样让他们产生追求善行而远离罪恶的愿望
D. 择其近于人情者而先之
选择其中与人情相近的先做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圣人教化使三代之民有所不为,所以三代能够享国长久。
B. 作者认为学校之制、射飨之节等遭到破坏导致教化不兴。
C. 统治者想要教化百姓,首先要以身作则,其次再教礼乐。
D. 未经教化而不知信义的百姓,是不会与国家休戚与共的。
10. 文中所说的教化之“名”和教化之“实”分别指什么?二者之间有何关系?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嘉州后溪
薛能①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诸葛武侯
王安石
恸哭杨颙②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赤壁
胡安国③
片语能令孙仲谋,气如山涌剑横秋。
莫言诸葛成何事,万古忠言第一流。
【注】①薛能:唐代诗人,曾在嘉州(今四川乐山)为官。②杨颙:蜀臣,曾向诸葛亮谏言治国之术,他死后诸葛亮深感悲痛。③胡安国:两宋之际学者,向宋高宗献《时政论》,提出保国方略。
11. 下列对三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中的“山屐”指代作者本人,“卧龙”指躬耕南阳时的诸葛亮。
B. 第二首中的“余风”指的是诸葛亮的风范,“贤”指的是杨颙等贤人。
C. 第三首中的“气如山涌剑横秋”形容诸葛亮的才华与气魄。
D. 后两首中的“一言”“片语”“忠言”都是指诸葛亮的言论。
12. 下列对三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首借景抒情,将暮春之景与凄凉之感融合为一体。
B. 第二首从具体事件出发品人论史,以小见大,构思新巧。
C. 前两首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画面感。
D. 后两首都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使诗歌意蕴更为丰富。
13. 请分别简述三首诗对诸葛亮的评价。
14.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①很多成语出自先秦典籍和唐宋诗文。《荀子•劝学》云:“__________,功在不舍。”《赤壁赋》云:“__________,不绝如缕。”
②韩愈在《师说》中写到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认识受了以官爵高下来区分门第的观念的影响。
③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后,又用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长堤曲折、江流浩荡的壮美图景。
⑤归有光于轩中读书,“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修身的快乐无关居室大小。
⑥《蜀道难》中,面对危山高耸,行人只好无可奈何地抚胸长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蜀相》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诸葛亮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⑧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佳客临门,主人喜出望外的情景。
⑨学校举办“时光易逝,珍惜当下”主题演讲比赛,一位同学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来强调时光宝贵。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匆匆流逝不停,春秋交替变换,时光如此易逝,我们应珍惜每分每秒,积极进取。”。
15. 阅读《论语》中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②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罕》)
③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颜渊》)
④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
(1)材料①画线句中的“要”字是“约”字的假借,学者杨树达认为是“贫困”意,另一学者黄怀信认为是“约定”意,请你从中任选其一,据此解读画线句的大意。
(2)材料①提出了关于“成人”的两种说法,下列对此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者既强调道德行为标准,也强调知识能力标准。
B. 后者更侧重于对义、勇、忠信等道德品质的推崇。
C. 前一种说法更具全面性,后一种说法更有针对性。
D. 两种说法都体现了“礼乐”对于完善人格的作用。
(3)结合材料②③④,说说子路具有材料①中提到的哪些“成人”特点。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金上京镜像
2005年夏天,在距哈尔滨几十公里外的阿城博物馆,我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集中陈列的铜镜。一眼望去,似有无数个被乌云遮蔽的月亮,闪烁着幽暗的微光,在日出前的晨曦里一起庄严沉落。
铜镜的皮色呈灰绿、草绿、墨绿、银灰多种,历时八百余年,仍完好如初,不裂不腐,从宁静而迷蒙的绿晕中,透出岁月的悲凉和沧桑。工艺略显粗糙、犹如浮雕般简约的图饰,明朗而流畅地刻录了女真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及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这些铜镜,已成为“金史”的形象补遗和“金源文化”的生动例证。
金人好镜?那样一个生猛骁勇的民族,竟然也是爱美的吗?
从绥滨县出土的铭文镜上,那些朴素而美丽的铜镜纹饰,全都铸刻在铜镜的背面,展馆将那光滑透亮的镜面悄悄敛藏,沉默无语地背对观者,展出的是铜镜背面的纹饰。自从清代玻璃镜自西方传入后,铜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古人用以梳妆整容的铜镜,失去了当初的实用功能,被今人之手转化为审美和文化研究的对象。
究竟是铜镜变成了历史的证物,还是历史物化成了铜镜?
史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出生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畔”。他骁勇善战,创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区)。完颜阿骨打认为世上只有金子不会变也不会坏,金子色白,完颜部又崇尚白色,“按出虎水”恰为女真语“金”的意思,故以“金”为国号。至完颜合剌继位,正式命名会宁府为上京都城。金王朝在“金上京”历经四帝,南下灭辽、宋两大王朝,成为北中国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公元1149年,由于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以及旧朝民心难服等诸多原因,海陵王完颜亮在即位后不久,毅然决定废黜上京称号,南下迁都华北燕京。他撤离故土,走得如此决绝。海陵王毁城南迁,自绝后路,是要从根上断了女真人思恋故土的念想。铜镜辗转南北,亦是要把关内关外的阳光都一并收拢其中。此后金上京一度衰落。
直至金世宗即位后,为维护女真旧俗赢得民心,曾重修上京宫室作为陪都。至金末,元军攻克金上京,皇城内仅剩下一片残垣焦土,繁华落尽,灯灭星稀。时历几百年风雨,女真后裔满族再次入关,建都燕京,女真人的祖地金上京,从此被彻底废弃。如今的东北人,都知道阿城会宁府城墙遗址内种植的大蒜,个大味浓,辛辣甘甜;而百米之遥城墙外的农地,种植的蒜头则其味寡淡,比之会宁府的蒜头大大逊色。有人说,金上京遗址出产的蒜头,浓缩了金源文化几百年的精华,可在咀嚼中重温金人开疆拓土的艰辛。


展开余下试题燕京作为都城,始自海陵王,历经元明清三朝。海陵王毁了金上京,却创造了新燕京。古旧的铜镜,映照了一座城池的毁灭,伴生着另一座城郭的诞生。目光穿透镜面,遥远喧嚣的影像,由模糊渐渐趋于清晰:有疾驰的马队从镜中奔来,那一条从金上京到燕京的漫漫迁徙之途,恰是一条各民族融合之路。
我在一面“海东青鸾兽镜”前驻足,“海东青”三个字,让我倏然心惊。镜子背面的图饰中心内区是一头神兽,外区周边一圈为蹲守的数只鸾鸟——海东青。海东青形如隼却性猛,善捕天鹅。据《辽史拾遗》记载,“海东青,大仅如鹘,既纵,直上青冥,几不可见。俟天鹅至半空,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天鹅惊鸣,相持殒地”。海东青的体积仅有天鹅的五六分之一,一次却可击落三四只天鹅,然后扬长而去……海东青恰恰产于女真人肇兴之地,也许正是为了证明一个崛起的弱小民族,敢于挑战强国的勇气和实力。时隔近千年,如今被誉为“东方之鹰”的海东青,已成为满族祖先的精神象征。
图纹逐渐变得凝重,我惊讶这平面的镜子,竟然可以看到如此粲然的立体影像。
展厅柔和的光线,在几百面铜镜上折射出幽幽绿莹,交错辉映,竟让人生出几分幻觉。想象着当年金上京鼎盛时期的酒宴上,善骑射喜渔猎的女真人的萨满乐舞,曾是何等率性、欢快、狂野和虔诚。曾有文字记载萨满舞“……五六妇人,涂丹粉,艳衣,立于百戏后,各持两镜,高下其手,镜光闪烁,如祠庙所画电母”——可有人见过持镜跳跃的舞者?日光、月光、星光、火光,均在镜中旋转,犹如火炬与闪电的亲吻……那该是怎样奇妙的创意和画面啊!
查阅相关史料,发现金代铜镜的兴盛,竟是源于缺铜。金国禁铜极严,不允许私人生产,铸出铜镜,须由官方检验镜背边缘的刻款和押记。铜镜一时成为紧俏“升值”的硬通货,百枚小铜钱即可铸成十厘米的铜镜转卖官府,因此造成民间私自“销钱铸镜”之风流行,也因此为金上京博物馆留下了如此丰厚的铜镜艺术馆藏。
恍然明白何谓“背景”一词:墨绿的铜镜背面,潜隐着推动历史发展的经济动力。历史的真相和岁月掩藏的所有密码,有时,却藏在镜子背面沉寂的暗角里。
(取材自张抗抗同名散文)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展馆将那光滑透亮 镜面悄悄敛藏 敛藏:收起
B. 浓缩了金源文化几百年的精华 浓缩:凝聚
C. 竟然可以看到如此粲然 立体影像 粲然:鲜明
D. 却藏在镜子背面沉寂的暗角里 沉寂:沉稳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铜镜是女真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B. 金王朝以“金”为国号,与金子的特质、颜色相关。
C. 作者对满族入关建都燕京而废弃了金上京痛惜哀叹。
D. 本文想象与联想丰富,语言深邃,读来有沧桑之感。
18. 文章引用了“海东青”和“萨满舞”的相关史料,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19.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标题中的“镜像”包含了哪几层含义。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语言基础运用。(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①《衣尚中国》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的又一个优质文化节目。②服饰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是承载文明的艺术品。③《衣尚中国》节目聚焦于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旨在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唤醒观者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④不仅节目借助了歌、舞、剧等习见的文艺样式,还通过街舞、说唱、圆舞曲等舶来的艺术形式阐释服饰文化,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⑤《衣尚中国》的成功再次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化节目既要________,又要________。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③两句中的“节目”都不可以删掉。
B. ②句中加点词语“必须”应为“必需”。
C. ③中画线的两个短语的顺序不能互换。
D. ④句中“不仅”一词所处位置不正确
21. 在⑤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两个结构一致的短语,使语意连贯、完整。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做答。
22. 高三复习时,有同学认真回归教材有同学偶尔使用教材,有同学从不使用教材……你认为高三复习应如何使用教材?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23. “天天乐道,津津有味”是天津市打造城市形象的宣传语之一,突显了天津的城市特点和市民生活态度。请你为顺义设计一句宣传语,推广其优秀形象,并进行简要解说。要求:构思合理,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24. 请以“去远方”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5. 按要求写作。
盲点,通常指的是在视野中看不到的区域,是视觉的盲区。然而,盲点并不仅仅存在于视觉领域,在我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也都可能存在着盲点。盲点的存在,显示了我们的偏见和局限,也可能带来新的突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说盲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26. 按要求作文。
罗振宇在《启发》一书中说:“一个人不应该有敌人,但应该有对手。敌人消耗你的力量,对手往往让你获得力量;有了敌人,我们总会以输赢为目标,而有了对手就不一样,我们比的不是输赢,而是高下,这是没有尽头的。”
请以“对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顺义”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