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  2025-10-2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
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脑在各个结构上都有提升。不过,人类的大脑究竟是在哪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而让我们的智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物种呢?
一开始,科学家们怀疑,人类智力超群,是因为人类的脑子大,也就是脑容量大、质量大。但是,脑子越大就一定越聪明吗?这种脑体质量决定论很快遭到挑战。非洲象的脑子平均重4.6千克,是人脑的3倍,事实上大象并没有人类聪明。于是,科学家们又发明了“脑体质量比”的概念,也就是脑子的重量和全身总重量的比值。他们怀疑,脑体质量比越大,智商就越高。比如,抹香鲸按平均体重40吨来计算,脑体质量比大约只有1:5100,仅为人类脑体质量比的1%,所以抹香鲸不如脑体质量比更大的人类和海豚聪明。但是,科学家又发现,昆虫世界里的蚂蚁,平均重量0.049毫克,脑平均质量为0.006毫克,脑体质量比约为1:8,大约是人类的6倍,但蚂蚁的智商显然远不如人类。
在研究“人类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这一问题时,科学家过去主要关注大脑中的灰质区域,因为那里的神经元最为集中。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是决定人类聪明与否的关键。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内部的白质区域也比其他动物发达得多,对智力也有很大影响。一旦白质区域受损,很容易导致脑瘫,人就会变傻。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聪明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智力有不同的解读,最普遍也最简明的衡量标准是智商。但有些在现实中看上去非常聪明,被誉为“人精”的个体,智商值却普普通通。原来,人们通常说的聪明,指的不仅仅是智商测验主要考查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还包括很多其他能力,例如是否擅长领会对方意图、预测对方行为等,而这些能力是智商测验无法考查出来的。如今,我们将这些能力称为“情商”。在大脑中,有一个部位对我们的情商起着非常大的决定作用,那就是大脑皮层中的额叶。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大脑表层形成了一种新结构——额叶,它使哺乳动物拥有了比其他动物更复杂的行为。
为了研究智力,我们可以对比脑容量差不多大的动物。很容易发现,尽管它们的脑子一样大,行为却非常不同。智力实验中成绩最突出的,往往都是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的大脑额叶区域比例更大,所以它更擅长学习,也更擅长领会对方意图、预测对方行为。人类是前额叶最发达的动物,所以也是情商最高的动物。我们的灵长类动物近亲,比如猩猩和猴子,虽然比其他动物要强很多,但是和人类相比,它们的前额叶不如人类发达,情商也就不如人类。

中国人脑库中心在世界上首次从“光谱红移”的角度解释人比动物聪明的原因。在同样的脑神经信息的光子传递中,人脑的能量消耗最低,如同节油性能最好的发动机效率更高一样。原来大脑处理、传递信息除了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还通过光子。不同物种光子传递的光谱是不一样的,人类的光谱偏红光,出现了光谱红移现象,即光波从较高能量转变为较低能量,显示出消耗能量最低。按消耗能量从低到高,依次是猴、猪、鸡、老鼠,牛蛙则偏蓝光,表现为消耗能量最高。


浏览完整试题虽然消耗能量低,但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它不是短时间能演化出来的。化石资料显示,在超过600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几乎是不断上升的。有科学家指出,在几十万年前,人类开始利用火烹煮食物,这样有利于食物更好研磨和消化,能够让肠胃更容易汲取营养。于是,人类的肠道逐渐变短,牙齿也逐渐变小,大大节约了用于生长和维持这些器官的能量,省下的能量便可以让大脑越长越大。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随着脑容量越来越大,智力也在越来越高。最终,脑容量最大的人类发展出了现代文明。
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得细一些,这种理论就又有点站不住脚了。在几十万年前,亚欧大陆上的主流人类不是现代智人,而是尼安德特人。从化石来看,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可以达到1600毫升到1800毫升,而现代人只有1400毫升左右。难道现代人的脑子退化了?还不如几十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聪明吗?
原来,尼安德特人的前额叶比较小,这说明尼安德特人的情商还是比较低的。也许他们能够在智商测验中胜过现代智人,但是由于情商不足,组织不起庞大的社会,无法持久地研发某种产品,注定了他们最终将会在与现代智人的漫长竞赛中失败。大概还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脑子大会导致婴儿头颅太大,加大产妇难产的风险,增大母婴死亡率,危及整个人类的繁衍;第二,大脑是一个耗能大户,会消耗身体近20%的能量,所以,在保证智力不下降、个体有竞争力的前提下,脑容量其实越小越好。
那么,现代智人的大脑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大呢?如今,人类99%以上的知识都是在近300年创造出来的,而在过去的2万年间,人类的脑容量从1500毫升下降到1400毫升。显然,人类的脑容量缩小了,但是我们的综合智力水平并没有下降,因为我们的大脑在缩小的同时,也在优化,就像现代智能手机的体积远比传统电脑小,但是功能比传统电脑多得多一样。
(摘编自罗三洋《脑袋越大越聪明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脑体质量比是指脑子的重量和全身总重量的比值,部分科学家认为脑体质量比越大,智商越高,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B. 智商主要考查的是计算和分析能力,而情商则指领会对方意图、预测对方行为等能力,说一个人聪明不能只关注智商。
C. 大脑皮层中的额叶是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形成的特有的结构,人类前额叶区域比其他动物大,具有更复杂的行为。
D. 尼安德特人曾经是亚欧大陆上的主流人类,虽然其脑容量大,但其前额叶比较小,注定其在漫长的人类发展中会逐渐消失。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开篇通过列举大象、抹香鲸和蚂蚁的典型例子,以先破后立的方式,巧妙驳斥了“脑容量决定论”和“脑体质量比决定论”。
B. 材料探讨问题时整体遵循从先天因素到后天因素的顺序,即从大脑的物理结构等先天条件,过渡到社会协作等后天能力的讨论。
C. 材料在论证上注重对比与递进,如将现代智人与尼安德特人进行对比,并层层递进地揭示“脑容量并非越大越好”的深层原因。
D. 材料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复杂的科学原理,如将人脑优化比作“智能手机”升级,将能量高效利用比作“节油发动机”。
3. 下列对原文三个部分小标题的拟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究竟什么才是聪明——难道现代人的脑子退化了
B. 脑体质量比越大就越聪明吗——究竟什么才是聪明——人类复杂的大脑是怎样来的
C. 人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智商高就是聪明吗——人类复杂的大脑是怎样来的
D. 脑体质量比越大就越聪明吗——智商高就是聪明吗——难道现代人的脑子退化了
4. 请根据材料,概括人类智力远超其他动物 主要原因。
5. 本文深入探索了人类大脑的秘密,请从中总结三条有益的科学探索经验。
【答案】1. C 2. B
3. C 4. ①大脑结构复杂化:灰质区域神经元密集,白质区域发达,保障信息高效处理与传递。
②前额叶高度发达:额叶(尤其是前额叶)促进情商发展,如理解意图、预测行为、社会协作等。
③能量利用高效化:人脑通过光谱红移现象实现低能耗高效信息传递,优化能量分配。
④演化过程中 优化:脑容量在缩小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如神经连接密度和效率),而非单纯追求体积扩张。
5. ①要敢于质疑。科学家在研究“人类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时不迷信已有理论,对脑体质量决定论、脑体质量比越大智商越高等观点进行质疑。
②要善于突破思考方向。科学家在脑容量大小、脑体质量比、脑结构、聪明的表现、脑消耗能量等多个方向不断探索,于是有了诸多发现。
③要善于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中国人脑库中心创新运用光谱解释人比动物聪明的原因,颇有说服力。
【解析】
【导语】这篇科普文以人类智力为核心,通过多维度对比分析,系统解构了智力超群的生物学基础。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先否定简单的“脑容量决定论”,再引入灰质、白质和前额叶的神经解剖学解释,最后从能量代谢和进化角度揭示大脑优化机制。论证特色鲜明,既有大象、蚂蚁等生动例证,又巧妙运用智能手机等现代比喻,将复杂的神经科学原理通俗化。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C.“特有的结构”“人类前额叶区域比其他动物大,具有更复杂的行为”错误。结合“哺乳动物大脑表层形成了一种新结构——额叶,它使哺乳动物拥有了比其他动物更复杂的行为”可知,材料并未说明额叶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只强调这是哺乳动物进化出的新结构;结合“我们的灵长类动物近亲……情商也就不如人类”可知,将“灵长类动物”泛化为“其他动物”,且强调前额叶发达主要影响情商,而非更复杂的行为,曲解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B.“后天因素”错误。材料讨论的均为先天生物性因素,如大脑结构(灰质、白质、额叶)、演化机制(能量分配、生育选择)、物理特性(光谱红移)。全文并未涉及“后天因素”(如教育、文化、学习等)对智力的影响。
故选B。
【3题详解】


展开余下试题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和拟写标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探讨了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智力超群的可能原因,包括脑容量、脑体质量比、灰质和白质区域等,“在研究‘人类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这一问题”直接点明核心,故最恰当的标题为“人类为什么比其他动物聪明”。
第二部分开头“究竟什么才是聪明呢”,讨论了“聪明”的定义,指出智商测验的局限性,并引入情商,强调前额叶对情商的决定作用,故最恰当的标题为“智商高就是聪明吗”。
第三部分从演化角度分析人类大脑的发展,包括光谱红移现象(能量效率优化), 脑容量变化(从尼安德特人到现代智人的缩小与功能优化),前额叶发展的关键作用,故最恰当的标题为“人类复杂的大脑是怎样来的”。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材料相关信息的能力。
①结合“灰质区域……神经元最为集中……人类大脑内部的白质区域也比其他动物发达得多,对智力也有很大影响”可知,人脑灰质区域神经元密集,白质区域发达,保障信息高效处理与传递。
②结合“大脑中,有一个部位对我们的情商起着非常大的决定作用,那就是大脑皮层中的额叶……人类是前额叶最发达的动物,所以也是情商最高的动物”可知,因为人类前额叶高度发达。
③结合“从‘光谱红移’的角度解释人比动物聪明的原因。在同样的脑神经信息的光子传递中,人脑的能量消耗最低”可知,人脑能量利用高效化。
④结合“我们的大脑在缩小的同时,也在优化,就像现代智能手机的体积……小,但是功能……多一样”可知,人脑在演化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内部结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并提出见解的能力。
①根据“科学家们怀疑……这种脑体质量决定论很快遭到挑战”“科学家们又发明了‘脑体质量比’的概念”等语句,科学家先后否定“脑容量决定论”和“脑体质量比决定论”,通过反例(如短蚁)修正观点,可总结科学探索经验:要敢于质疑。
②根据“科学家们怀疑,……也就是脑容量大、质量大”“他们怀疑,脑体质量比越大,智商就越高”“人脑的能量消耗最低”等语句,科学家们多角度进行探索、解释人比动物聪明的原因,可总结科学探索经验:要善于突破思考方向。
③根据“中国人脑库中心在世界上首次从‘光谱红移’的角度解释人比动物聪明的原因”,可总结科学探索经验:要善于运用最新科技手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情与逻辑
马克斯·夏尔曼
我在法律学院读书。我深知,一位贤惠的妻子对于我今后的律师生涯至关重要。我对波莉垂青已久。但她在聪明这点上达不到我的要求,我急需提高她跟我的匹配度。
第二天晚上,我便约波莉出来。我们坐在学校的一颗橡树下。我给她开了一门逻辑课。
“逻辑,”我清了清喉咙说,“我们先来讲‘轻率归纳’。你不会讲法语,我不会讲法语。由此得出结论:明尼苏达大学里谁也不会讲法语。”
“真的吗?”波莉兴奋地说,“没人会?”
我憋住一肚子怨气:“波莉,这是谬误。结论下得过早,证据又不足。”
“接下来一个谬误叫做‘转移论题’。有个男人想来申请工作。老板问他的资历怎样,他回答说家里除了老婆还有6个孩子。老婆是个跛子。孩子们没吃没穿。屋子里床都没有。”波莉那桃红色的脸颊上滚下一串泪珠:“啊,太可怜啦。”
“唉,是太可怜啦,”我应声附和道,“可这不足以为论点呀。那男人对老板关于他资历如何的问题避而不谈,却又想求得老板的同情。他是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你懂吗?”
“你手帕带来了吗?”她已泣不成声。
我将手帕递给了她。“下面,”我压低嗓音说,“我们来讨论‘类比不当’。学生考试时该允许看教科书。毕竟嘛,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可以参考X光片;律师为被告辩护期间可以查看辩护书;木匠盖房子的时候则可以对照设计图。那么,学生考试时为什么就不准看教科书呢?”
“好主意!”她热情洋溢地说。
“波莉,这论证全错了。医生、律师和木匠并不是在测验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学生却是在考试。这些情况完全不同,你可别把它们混为一谈啊。”
“现在讲‘假设非事实’。假如居里夫人没有把一张照相板留在装有沥青铀的抽屉里,那么当今世界还不知镭为何物呢。”
“对,对”,波莉颔首称是。我冷冰冰地说,“这个论证是谬误。也许居里夫人会在晚些时候的某一天发现镭,也许别的什么人会发现它的。你不能以一个不真实的前提作为开端,从而引出任何站得住脚的结论。”
“下一个谬误是‘违反充足理由律’。有两个人在辩论。甲说:‘我的对手是个臭名昭著的骗子,他的话一句也不可信。’波莉,想想看,错在哪儿?”
“这是不公平的,”她气愤地说,“人家还没有开口,就被骂成骗子。那人家还有啥机会辩论呢?”
“正确!”我欣喜若狂地叫了起来,“波莉,我为你感到自豪。”
我花了这么多时间,总算没白费。我们的关系由逻辑改为浪漫的时候到了。
“波莉,”我们再次坐在那棵橡树下的时候,我说。
“亲爱的,”我笑容可掬地说,“我们已经在一块儿呆了五个晚上了。相处得很融洽,显然是情投意合。”
“轻率归纳。”波莉欢快地说。
“对不起,你说什么?”我问。
“轻率归纳。”她重复了一遍。“咱们只碰过五次头,怎么就说是情投意合了呢?”
这小淘气学得倒挺不错。“亲爱的,碰五次头够多了。你要知道一块糕是好糕,总不必把它吃光吧!”
“类比不当。”波莉脱口而出,“我不是糕,我是姑娘。”
我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波莉,我爱你。你对于我是整个世界。我的宝贝,请说一声你跟我。要不,我做人还有什么意思?我会消沉下去,我会饭菜不进,我会变成一个两眼凹陷、步履蹒跚的废物,到处流浪。”
“转移论题。”波莉说。我咬紧牙关,说什么也得保持镇静。
“嗯,波莉,”我强装笑容地说,“你已经把谬误都学到手了。”
“这话一点不错。”她说着使劲点了点头。
“是谁教你的呢,波莉?”
“你呗。”
“对啦,你得感激我才是,亲爱的,要是没我,你一辈子也别想晓得这么多谬误。”
“假设非事实。”她迫不及待地说。
我抹了抹眉头上的汗水。“波莉,你别这样死心眼儿了。这些不过是课堂上的骗人之术。你可知道,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与生活是不相干的。”
“外延扩大。”她顽皮地向我摇着手指。
我暴跳如雷:“你到底跟不跟我?”
“不跟。”她回答说。
“为什么?”我问。
“今天下午我已答应过佩蒂(波莉的另一个追求者),说我跟他。”
我气得脚跟也站不稳了,“这骗子!”我尖叫着,“别跟他,波莉。他会撒谎,讲话从不算数。他是个骗子。”
“违反充足理由律。”波莉说。
“好吧,”我说,“既然你已成了逻辑学家,那么请问,你跟佩蒂的逻辑原因何在?”
“他有温度。”
(选自《爱情与逻辑》,有改动)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佩蒂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小说并未着墨,但能大致推断出其性格,与“我”相比,佩蒂温暖不算计。
B. “我”一心想要将波莉培养成符合自己职业需求的妻子,这体现出“我”功利主义的爱情观。
C. “我”在介绍转移论题这一谬误的时候,波莉哭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且有爱心的人。
D. 小说语言幽默风趣、朴实动人,文本示例丰富,充满张力,增强了文本的讽刺性和可读性。
7. 若为小说添加一个结尾,下列哪种续写最符合波莉的性格与小说主题?( )


展开余下试题A. 波莉后来发现佩蒂也在学习逻辑,愤而与之分手。
B. “我”痛改前非,用浪漫诗歌重新追求波莉并成功。
C. 波莉与佩蒂结婚,但常以逻辑谬误调侃生活,充满乐趣。
D. “我”成为逻辑学教授,将这段经历写进教材警示学生。
8. 请根据文本中的逻辑学知识,反驳画横线句男主的想法。
9. 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在谋篇布局上的艺术特色。
【答案】6. A 7. C
8. 这句话违反了“轻率归纳”和“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谬误。
①违反“轻率归纳”:将“律师生涯的成功”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地归因于“拥有一位贤惠的妻子”这单一条件,结论下得过早,证据又不足。
②违反“轻率归纳”:从“贤惠的妻子”转移到“聪明”这一标准,话题焦点发生了偏移。他最初的目标是找一个对事业“至关重要”的“贤惠”妻子,但衡量波莉时却用了“聪明”这把尺子,而“聪明”并不直接等同于“贤惠”。
③违反“充足理由律”:这句话假设了“拥有贤惠妻子”是“律师生涯成功”的主要原因或必要条件,理由不充分。
9. ①双线交织:小说以“逻辑教学”与“爱情追求”两条线索并行推进,最终交汇于波莉的拒绝,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
②对话推动情节:全文以对话为主体,通过“我”与波莉的问答逐步展开情节,既生动展示人物性格,又自然推动故事发展。
③结局反转或情节有波澜:前文看似“我”占据主导,结局却出乎意料,波莉以逻辑反制“我”,形成巧妙反转,增强可读性与思辨性。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以幽默讽刺的笔触,通过“我”对波莉进行逻辑学“改造”的荒诞情节,揭示了功利主义爱情观的荒谬性。作者巧妙运用逻辑谬误作为叙事线索,在知识传授与情感表达的双线交织中,展现了理性与情感的尖锐对立。波莉从“愚钝”到娴熟运用逻辑的反转,不仅构成情节张力,更形成对男主自以为是的有力反讽。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佩蒂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小说并未着墨”错误。小说通过波莉之口进行了侧面描写,“他有温度”。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探究文章主题的能力。
A.偏离主题:波莉反感功利而非逻辑本身,分手理由牵强。
B.违背人物:男主未反省功利主义,“浪漫诗歌”追求与前期人设割裂。
C.最契合人物与主题:波莉已熟练掌握逻辑谬误(如结尾精准反驳男主),与佩蒂生活后以逻辑调侃日常,既延续其聪慧形象,又通过生活化场景深化主题——逻辑可为生活添趣,但爱情需真诚而非算计。
D.弱化讽刺:将故事变为教材案例,消解了男主自食其果的戏剧性。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男主认为“一位贤惠的妻子对于我今后的律师生涯至关重要”,把律师生涯的成功这一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拥有一位贤惠的妻子这一单一条件,违反了“轻率归纳”中结论应基于充分、合理证据的原则。
②男主最初提到找妻子的重要标准是“贤惠”,然而在衡量波莉时,却突然将标准转移到了“聪明”上。“贤惠”和“聪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看待。这种话题的随意转换,违反了“轻率归纳”中话题应保持一致性的要求。
③男主只是说“一位贤惠的妻子对于我今后的律师生涯至关重要”,却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这种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这种没有充分理由支撑的假设,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首先是双线交织,小说巧妙地将“逻辑教学”与“爱情追求”两条线索并行推进。“我”以教授逻辑知识为手段,试图提升与波莉的匹配度以追求爱情,最终却因波莉用所学逻辑拒绝而失败,两条线索交汇,形成强烈戏剧张力。
②其次,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全文以“我”与波莉的对话为主体,在问答间逐步展开情节。通过对话,生动展示了“我”的急切、自负和波莉的天真、聪慧,自然推动故事发展。
③最后,结局反转,前文“我”看似占据主导,不断向波莉灌输逻辑知识,可结局波莉却用逻辑反制“我”,拒绝“我”的追求,这种巧妙反转,既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又引发读者对爱情与逻辑关系的深入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敬宗之世,每月视朝不过一二,上始复旧制,每奇日未尝不视朝,对宰相群臣延访政事,久之方罢。待制官旧虽设之,未尝召对,至是屡蒙延问。其辍朝、放朝皆用偶日,中外翕然相贺,以为太平可冀。
文宗太和二年。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春三月辛巳,上亲策制举人,贤良方正昌平刘蕡对策,极言其祸。其略曰:“陛下宜先忧者,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内将乱。”又曰:“陛下将杜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而近正人,远刀锯之贱,亲骨鲠之直,辅相得以专其任,庶职得以守其官,奈何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又曰:“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持废立之权,陷先君不得正其终,致陛下不得正其始。”又曰:“威柄陵夷,藩臣跋扈。或有不达人臣之节首乱者以安君为名不究《春秋》之微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政刑不由乎天子,征伐必自于诸侯。”又曰:“陛下何不塞阴邪之路,屏亵狎之臣,制侵陵迫胁之心,复门户扫除之役,戒其所宜戒,忧其所宜忧。既不能治于前,当治于后,既不能正其始,当正其终。则可以虔奉典谟,克承丕构矣。昔秦之亡也失于强暴,汉之亡也失于微弱。强暴则贼臣畏死而害上,微弱则奸臣窃权而震主。伏见敬宗皇帝不虞亡秦之祸,不翦其萌。伏惟陛下深轸亡汉之忧,以杜其渐,则祖宗之鸿业可绍,三五之遐轨可追矣。”又曰:“臣闻昔汉元帝即位之初,更制七十馀事,其心甚诚,其称甚美。然而纪纲日紊,国祚日衰,奸宄日强,黎元日困者,以其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宦官弑逆》)
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或有不达A人臣之节B首乱者以安C君为名D不究E《春秋》之微F称兵者G以逐H恶为义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音bǐng,摈弃、斥退,与《游园》“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的“屏”读音、意义均不相同。
B. 克,能够,与《谏太宗十思疏》“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义不相同。
C. 伏惟,伏表恭敬俯伏,惟意为想,与《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伏惟”用法、意思相同。
D. 称,名声,与《出师表》“先帝称之曰能”的“称”词性、意义均不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宗每月临朝听政次数少,且没有预料到像秦朝灭亡那样的灾祸;而文宗则比较勤政,且注重吸取秦汉教训。
B. 文宗亲自考问制举人才,贤良方正科昌平人刘蕡在对策中极力陈述宦官日益骄横的灾祸,可见刘蕡正直敢谏。
C. 刘蕡劝谏文宗既然没有良好开端,则应在事后治理,端正结尾,这样就可以恭敬地奉行法典、谋略,继承大业。
D. 刘蕡认为“强暴”与“微弱”是导致臣子作乱的同等诱因,“害上”与“震主”虽形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贵州省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