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11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0]
2006年中考模拟测试题十四
2006年中考模拟测试题十四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8题,每题2分;第9题每空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xüè) 蹂躏(lìn) 素材(sù) 鸡毛蒜皮(suàn)
B.涉足(shè)    报酬(chóu) 愕然(è) 弱不禁风(jīng)
C.繁衍(yǎn)    甜腻(nì) 雄浑(xióng) 稍纵即逝(zòng)
D.稀落(là) 斟酌(zhuó) 摹拟(mó) 千呵万护(h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劳碌    琢磨    祈祷    义愤填鹰
B.萦绕    矜持    玷污    老当益壮
C.袒露    绚丽    蒂造    姹紫嫣红
D.苍穹    诧异    静谧    不知所错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
B.人民组织起来和杀人放火、惨绝人寰的日寇英勇斗争。
C.他妈妈一进来,我们全寝室的人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兴趣产生于特定的心理需要和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特定的心理需要是形成人的兴趣的基础,                ;                   。
A.而兴趣产生的客观来源与现实途径是客观事物的认识;只有在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美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对事物浓厚的心理兴趣。
B.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兴趣产生的客观来源与现实途径;对事物浓厚的心理兴趣只有在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美的过程中才能形成。
C.而兴趣产生的客观来源与现实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事物浓厚的心理兴趣只有在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美的过程中才能形成。
D.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兴趣产生的客观来源与现实途径;只有在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美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对事物浓厚的心理兴趣。
5.对唐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云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撼”两个动词用得妙。“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说明自己虽然是在野之身,但并不是初衷,还是愿意出来做官的,只是没有找到适当的门路而已。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运用“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个典故,写出了自己欲“钓”不能,白白地羡慕他人钓鱼的心情,表现自己寄希望于执政者的心情。
D.这是诗人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一首诗。全诗通篇抓住写景,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


浏览完整试题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进行竞选活动,他在参观精神病院时,有事儿想从医院打个电话出去,但没有打成。他暴跳如雷,冲着女接线员叫嚷起来:  “姑娘,你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接线员答道,“但我知道,您是从哪儿打来的?”
接线员的言外之意:                                                         。
8.请把下面一项关于乘飞机的规定,压缩为一句话。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55字。(含标点) 
   乘坐国际民航班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乘坐国内民航班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他们携带的行李物品,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检查时间在登机之前。经过有关部门准许的,可以免予检查。
9.按课文原文填空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2)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
(4)                      ,往来无白丁。
(5)僵卧孤村不自哀,                         。
(6)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是:“                    ,                    。”
(7)《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0—13题。(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壑:                               谓: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2.概括本段段意。(2分)
13.找出全文的核心命意的句子。(2分)
(二)阅读《看云识天气》选段,回答14—17题。(11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再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4.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3分)
15.这段文字为我们介绍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几种云彩,它们依次是              、
                 、                  、                      。(4分)
16.“晕”有什么特征?(2分)
17.“东虹轰隆西虹雨”说明了什么?(2分)
(三)阅读《音乐之伴》,回答18-22题。(12分)
音乐之伴
张抗抗
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音符变得立体,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展开余下试题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而有节制的约会。多少有点儿可有可无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断情丝,又是不甘的。在忧伤的乐曲中,重温往昔的缠绵和恩爱,毕竟还有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音乐对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  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祗,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唯一标准。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
18.音乐是有年龄的。作者用了不同的比喻来描绘不同年龄阶段对音乐的感受。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的比喻。(3分)
幼年:
少年:
老年:
19.“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此处的“包容性”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20.作者开始说“音乐是有年龄的”,后面又说“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3分)
21.作者为什么认为音乐在青年时代“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请结合全文比较分析。(2分)
22.“音乐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比喻来表达了她对音乐的感受,请具体分析这种表达的妙处。(2分)
(四)阅读《弟弟的来信》,回答23—27题。(14分)
弟弟的来信
(1)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2)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
(3)于是我就不能瞧见弟弟的人,只能隔上一段时间天外来客式的瞧上弟弟的信了。弟弟说:这是个兔子不屙屎的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如果拍鬼子进村的电影,这里最合适。爹听完哼一声,说:放狗屁!
(4)后来弟弟又来信了,说:经常能吃到乡亲们送来的肉块,红红的,白白的,因为他们的孩子认字了。那种肉很好吃,吃得很多,后来才知道是耗子肉、蛇肉,又全部呕了。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我问哪一年吃的,爹说是三年灾荒时期。
(5)再后来,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毛皮坎肩。爹摸摸,惊呼:“黄鼠狼皮的,真不容易。”弟弟附信中送来了几句话:“乡亲给的,想爹年事已高,送给爹吧!”爹把坎肩摸了又摸,说:“寄回去。”我取出了纸笔说:“捎带着写封信吧。”爹蹲在大门口抽烟,闷闷一口,闷闷一口,闷了半宿,闷出一句:“勿挂念。”
(6)那件黄鼠狼皮坎肩后来弟弟卖了,换来一些钱,买了些粉笔、教具之类,信中说:没有粉笔的日子,就用抹布蘸了水写,水一干,字就消失了,这倒反而提高了识字的速度,全乡比赛,夺了头名!弟弟寄回一张奖状。爹看了又看,说:“贴上,那儿显眼贴那儿!”
(7)没有粉笔使用的事儿吓了我一大跳,小心翼翼地寄信去问。弟弟回信说:“张艺谋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看过吧?人家小魏老师有一个学生跑去打工,她去找,不仅找回了学生,还找回了一车学习用具。我呢?我的学生让他少都少不了?因为,乡亲们就算累死饿死,也不会让儿女们休学!”
(8)再后来来信,弟弟谈自己的事情就少了,提他的学生渐渐多了,全是些猫三狗四的名字,谁谁谁的名次提前了,谁谁谁考了满分了,谁谁谁到乡里、市里比赛啦,等等。我高声读信,爹在一旁就直点头。我把信读完了,爹还在点头:“不孬,咱于老三的儿子,不孬……”
(9)我把爹的夸奖给弟弟寄了去。弟弟来信说他哭了。
(10)过春节的时候,弟弟没有回来。爹提了红灯笼在村头站了半宿,弟弟还是没有回来。
(11)年还没有过完,爹终是耐不住了,闯关东似的周身挂满物品找小儿子去了。
(12)爹是哭着回来的。爹泪汪汪地望着我:“你知道吗?你弟不回来,是舍不得那几十块钱车票,你知道吗?”爹说他瞎子似的在山里转,好容易逮着个人,上前说:兄弟,问个路,那人一回头:“阿呀——是爹!”
(13)这以后,爹一直闷着气转悠。问问,爹说: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14)爹让我去信把弟弟叫回来:不用教书了,跟爹在大棚里种反季节菜,挣钱!
(15)弟很快回信了,说:决定了,不回去!弟弟还在信中说,春天到了,许多花儿都开了,学生们上山采花,不是掐断,而是连泥挖回,种在教室外,有许多蜂儿来采,很美丽……
23.第(1)段中:我笑着读完信,爹却一脸慎重:“那肉我吃过,味道很好。”你怎么理解爹的“一脸慎重”?(3分)
24.第(12)段中儿子认识父亲,父亲却不认识儿子,叫他“兄弟”,这是为什么?(2分)
25.父亲和弟弟都说清泉乡“不是人待的地方”,两人说话的心理是否相同?(3分)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弟弟心理变化的全过程。(3分)
27.如果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会做怎样的选择?请说明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北极科考队队长贝德在前行途中要求每个队员坚持写日记,记述阳光下美好的景物。返回时因出现特殊情况不得不延期,需在极地度过一段漫长的极夜时光。这让队员们难熬得几乎要发疯。队长让每个队员朗读各自的日记,于是阳光下的美好景物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伴随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一个人在碰到困难心情灰暗的时候,多么需要沐浴温暖的“阳光”啊!这“阳光”可能是浓浓的亲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种信念、理想,还可以是一则名言、一句劝慰、一株小草、一个眼神……这“阳光”成为鼓舞人们战胜挫折、奋然前行的精神力量。你在生活中拥有这种“阳光”么?


展开余下试题    请以“拥有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话题,可记经历,可写见闻,可发表见解,可抒发情怀。
2.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2006年中考模拟测试题十四答案
一、1.C  2.B  3.A  4.D  5.D  6.《三国演义》  7.你是个精神病。8.乘坐国际、国风民航班机的中外旅客及其行李物品,除有关部门准许外,在登机前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检查。9.(1)-(5)略,(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二、(一)10.略。11.略。12.写醉翁亭周围环境及命名缘由。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14.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情况。(云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15.晕、华、虹、霞。16.“晕”是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红色,外层紫色。17.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三)18.幼年,音乐是保姆。少年:音乐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老年:音乐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19.音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能满足不同年龄的不同人的选择和需要。20.不矛盾。“音乐是有年龄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不同,选择不同。“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是因为音乐具有着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不同的音乐在欣赏者那里没有绝对的界别,人们是以“喜欢”作为标准来选择音乐。21.(1)同幼年和少年相比,青年对音乐有了更多的思考、读解和领悟音乐;(2)同中老年相比,青年更有激情,也有充裕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来思考、读解和领悟音乐。22.(1)用“流逝的时间”形象地突出了音乐“模糊、空灵、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的特征;(2)用“被曲谱固化的记忆”来形象地表现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在人各个生命阶段所留下的印迹。
(四)23.父亲希望儿子能尽快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做一个好老师。24.清泉乡贫困的环境使儿子的外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父亲一下没认出他来。25.不同。儿子只是嫌那里苦,父亲又多了对儿子的疼惜。26.弟弟开始高高兴兴去报到,看到那里的艰苦环境垂头丧气回了家,后在父亲的逼迫下回学校。在与乡亲的交往中逐渐对这里有了感情,直至不愿离开。27.开放性表述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28.略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