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51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1]
2006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卷
""2006年江西语文中考模拟卷
命题人:封义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说明:本卷共有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2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8)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有相似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更加珍爱,请你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的句子来表达心中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探险,既是一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竣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翰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的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1)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成排比,内容连贯。(2分)
(3)请你写出一句表现不畏艰难险阻的名言。(1分)
3、江西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现我们江西在中部不断掘起,为更多人了解江西富有独特神韵的文化,请你选择熟悉的一种江西文化,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民居等角度设计一则广告语,并说明创意(5分)
⑴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4—6题。(6分)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4、词的上片表现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情味,而下片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的心境。
5、词中反衬出词人孤单、寂寞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你学过的词中写出一两句与本词意境相似或相近的句子。
(二)完成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②,咿唔之声③,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⑤!”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注:①铨:蒋士铨,字心馀。清代江西铅山人。②句读:这里泛指文章。③咿唔:读书的声调。④夏(jiǎ)楚:这里指责打的意思。⑤乃尔:这样。】
浏览完整试题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毕: ⑵怠: ⑶旋:
8、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拥 被 覆 双 足
9、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3分)
10、文中母子两人流泪哭泣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11、这篇短文中有多处感人的细节描写,请你任找一处说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7题(15分)
流浪的二胡
陈 荣 力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梁、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取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祥。
③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传世的是俞伯牙的那架琴;浔阳江边,令白居易动情的是一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到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④六朝金粉、王榭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上颤飞的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止。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天生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⑤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⑥《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漫洇,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⑦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青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弄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江南市肆和乡野里有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我们伤感地承认,在江南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这种悲剧是因了二胡那注定属于流浪的本性,还是因了那太多的流浪灵魂的挥洒?
⑧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稠( ) ②掸( )
13、文章从流浪的二胡写到流浪的人,请你通读文章后,概括“流浪”的含义。(2分)
14、深入理解全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②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5、细读第④段,说说作者通过二胡植根的土壤,写出二胡的什么特点?(2分)
16、从文中可以看出二胡与江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具体说说二胡与江南人有着怎样的联系吗?请简要谈谈。(2分)
1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就有一方地域文化。二胡是江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它是江南“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它是江南“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它体现出江南人在悲苦和困顿与沧桑和无奈中表现出的忍耐和坚忍、奋进和抗争。你了解你们那里的地域文化吗?请你就你家乡特有的某种文化,对它的特点、内涵等作一简要概述。(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5分)
最苦和最乐
梁 启 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莫过于此。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展开余下试题
③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倘若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反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④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己,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⑤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成长,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有删改)
18、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安分: 契约:
19、细读第②段,为什么“答应办一件事没有办成,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就会受到良心责备?(2分)
20在第段③中说:“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请说说你尽完责任时获得快乐的一次体验。(2分)
21、在第④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22、第④段中说“圣贤、豪杰常把种种责任揽在身上”,请你补充两个圣贤、豪杰把责任揽在身上的具体事例。(2分)
23、请你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你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有何看法?(3分)
24、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请你写出来与大家共享。(2分)
四、写作(50分)
25、节日是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节日里我们放声歌唱,歌唱幸福的人生;在节日里我们遨游书法,搭建起成长的云梯;在节日里我们释怀亲情,簇拥有亲人的关怀;在节日里我们跋山涉水,领略万种风情……节日里,你有很多经历和感悟。请以“_________________节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⑶文体不限;⑷字数在不少于600字。
2006年江西语文中考模拟卷
命题人:封义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说明:本卷共有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2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8)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有相似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更加珍爱,请你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的句子来表达心中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探险,既是一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竣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翰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的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1)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成排比,内容连贯。(2分)
(3)请你写出一句表现不畏艰难险阻的名言。(1分)
3、江西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现我们江西在中部不断掘起,为更多人了解江西富有独特神韵的文化,请你选择熟悉的一种江西文化,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民居等角度设计一则广告语,并说明创意(5分)
⑴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创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4—6题。(6分)
清平乐
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4、词的上片表现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情味,而下片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的心境。
5、词中反衬出词人孤单、寂寞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你学过的词中写出一两句与本词意境相似或相近的句子。
(二)完成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②,咿唔之声③,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⑤!”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注:①铨:蒋士铨,字心馀。清代江西铅山人。②句读:这里泛指文章。③咿唔:读书的声调。④夏(jiǎ)楚:这里指责打的意思。⑤乃尔:这样。】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毕: ⑵怠: ⑶旋:
展开余下试题
8、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拥 被 覆 双 足
9、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3分)
10、文中母子两人流泪哭泣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11、这篇短文中有多处感人的细节描写,请你任找一处说说感动你的理由。(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7题(15分)
流浪的二胡
陈 荣 力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梁、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取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祥。
③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传世的是俞伯牙的那架琴;浔阳江边,令白居易动情的是一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到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奈,但是谁能说,倘无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④六朝金粉、王榭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上颤飞的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止。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天生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⑤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⑥《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漫洇,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⑦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青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弄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江南市肆和乡野里有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我们伤感地承认,在江南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这种悲剧是因了二胡那注定属于流浪的本性,还是因了那太多的流浪灵魂的挥洒?
⑧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稠( ) ②掸( )
13、文章从流浪的二胡写到流浪的人,请你通读文章后,概括“流浪”的含义。(2分)
14、深入理解全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②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5、细读第④段,说说作者通过二胡植根的土壤,写出二胡的什么特点?(2分)
16、从文中可以看出二胡与江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具体说说二胡与江南人有着怎样的联系吗?请简要谈谈。(2分)
1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就有一方地域文化。二胡是江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它是江南“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它是江南“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它体现出江南人在悲苦和困顿与沧桑和无奈中表现出的忍耐和坚忍、奋进和抗争。你了解你们那里的地域文化吗?请你就你家乡特有的某种文化,对它的特点、内涵等作一简要概述。(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5分)
最苦和最乐
梁 启 超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
上一篇:
2006届对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6)
下一篇: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江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