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阅读:102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7]
200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无裨益(bì)一张一翕(hé)安然无恙(yàng) 不省人事(xìng)
   B、白鹤晾翅(liàng)灼灼其华(zhuó)挑拨离间(jian) 正宗嫡传(dí)
   C、姹紫嫣红(yān)讳莫如深(wéi)风驰电掣(chè) 玄虚晦涩(huì)
   D、如愿以偿(cháng)乌烟瘴气(zhàng)熠熠生辉(yì)恰如其分(qi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委曲求全  勇往直前  无精打采  针锋相对
   B、赴汤蹈火  诲人不倦  粗制滥造  融会贯通
   C、要言不繁  黯然失色  气势汹汹  处心集虑
   D、壮志未绸  仗义执言  放荡不羁  高隅而泣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对充满这大千世界的色彩、形象所构成的画面习以为常,对到了手的东西往往漠不关心。
   B、一般人对身边的事物只看到特别触目的部分,有的人比别的人看到的多一些,而能把视觉范围内的的事物全看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C、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D、中原的战火造成南粤大乱,冼夫人只得自己跨上马背,为了民生,为了民族的和睦,她几十年一直指挥若定,恩威并施,成了南粤地区最有声望的统治者。
4、 比较下列句子,语气强烈的一组是( 2分 )① 你应该知道浪费粮食可耻。② 你难道不感到浪费粮食是可耻的吗?③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④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A、① ③    B、① ④    C、 ② ③     D、② ④5、 从上下文的连贯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影片,其广阔丰富的社会背景,          ,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妙的表现方法,是由银幕传递给观众的。A、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       B、人物性格的鲜明生动C、人物鲜明生动的性格       D、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 比较中文语法和英语语法,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哪些全不一样。B、 马达声、喇叭声远了,又近;近了,又远了。C、 扉页上写着:“戴望山同学,祝你早日康复”!落款是一(3)班全体同学。D、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一个海上英雄么。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 殿外的松柏槐柳,造型奇特,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殿外的各种树木姿态优美)B、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运用比喻和反问,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思乡恋国的感情)C、 愈近山口,风与愈响,如雷鸣,如山崩,如海啸,如十万战士在呐喊冲锋。(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地写出了山风的强劲猛烈)D、 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来。(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描写了海浪冲击堤岸的动态和力感)


浏览完整试题8、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6分)
   (1)、《红楼梦》中林黛玉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来感慨自己的命运,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却以 “           ,          。”为喻来表明自己的心志,两者对人生的感悟是何等的不同。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           ,            。       两句写出了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是: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沙之聚 (19分)
   (1)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记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2)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汨汨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3)也许是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声无意的游戏。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捍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拷于腰间、举过头顶。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那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江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我读不懂鸣沙山。
   (4)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的托着,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己的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
   (5)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6)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方式。它从来没有外衣没有包装,没有树林没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的铺成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的展示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有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7)我惊异我惶惑,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8)夕阳已完全沉落。月亮从大漠尽头悄悄升起,沉浸在月色之中的沙山,如海上漂流的冰峰,烟笼雾绕,白璧无瑕。回望沙峰之顶,沙坡笔陡如削,四壁悬空。山上还有用木头和竹片做成的滑板,人坐在上面,可以从沙坡上溜溜的滑下来,如同离弦之箭。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滑到了山下。只见每个游客滑到山脚,都削下一层沙子。
   (9)人,生性也许是喜欢玩沙的吧。那是一个童年的游戏,也是成年后过于放纵的渴望,于是伙伴们都索性纵身跃入沙海……
   (10)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带到山下,带回他来的那个地方。可是,这鸣沙山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使它低矮下去呢?我仍然读不懂鸣沙山。
   (11)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影无踪。鸣沙山重又恢复了原状——杳无人迹的雪峰、缎子般的金沙滩。
   (12)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在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又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每日每日,风都在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朽的雕塑。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而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悄然而去。
   (13)于是我再次仰视再次攀登鸣沙山。达西域的吉祥宝地,风,已成为聚合物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来去随缘,挥洒自如,从不刻意而为,却能移山搬山,还能潇洒地在沙山上拨响它的琴弦。
   (14)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4、依照文章(3)到(6)节的内容,简要概括(7)节中“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的原因。(3分)   
   
   
   5、概括文章所写“神奇的鸣沙山”的三个“神奇”之处。 (6分)
   
   
   
   6、作者三次写到读不懂鸣沙山,综观全文,感悟作者最终读懂了鸣沙山的什么? (4分)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2分)   
   
   8、文章最后写道:“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结合现实谈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风”来凝聚人心。 (4分)(不超过60字。)   
   
四、(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曾巩《墨池记》)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生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展开余下试题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        
   (2)、假诸人而后见也   假:        
   ⑶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信然: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18、王羲之成为“书圣”,宋濂成为一代著名学者,成功的原因有什么共同之处? (4分)
      
   19、后人书法不如王羲之,太学生学业不如宋濂,原因何在?你赞成两位作者的观点吗?4分
        。
   2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优秀习作选》,其中有多处毛病,请按要求进行修改。(6分)
   (1)艺术需要创新。(2)不止是细节设计,题材选择,情节结构也要创新;演员表演,镜头处理也要创新,可惜这一方面是老一套。(3)公式化也实在太多了。(4)比如,在侦破片里,大案、要案总是发生在“滨海市”、“海安市”、“临江市”,似乎全国最不安定的地方,不靠海就临江。(5)又如演员表演,总是:因激动就双手颤抖;遇悲切则腑卧痛哭,痛哭流涕;受委曲就冒雨出走;一愤怒就狠摔杯子;表现家庭关系融恰,总是不讲卫生,伸手抓盘中的菜吃,紧接着总是端盘人轻轻打他一下……如此这般,真是屡见不鲜。(6)观众看了上一个镜头,就能猜到下一个镜头,看了开头,就知结果。(7)这样的电影,怎么会对观众有吸引力呢?(8)令人费解的是,在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中,对这类的影片,我们的评委偏爱有加,使这些平庸的电影屡屡获奖。
   (1)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挑出其中的两个进行修改。
   _________改为______ _____改为_____
   (2)根据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把(1)句修改成一个恰当的中心句。
   (3)文中第______句有一处不够简明,应删去“_______”一词。
   (4)文中有一个句子游离于中心之外,这一句是______(填序号)
  三、作文(40分)
人世间可供选择的东西很多,但有一样不能,那就是你的出身。生在何时、何地、何种人家,你不能选择。你和你的同伴们也许有过这样的感叹:我要是生在某某家庭、某某城市,甚至某某国家该多好!假如再有一次选择机会,你会怎样?请以《选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说真话,抒真情。 (60.164.127.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06中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