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976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6]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卷
"2006年升中考
语文科模拟考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30分。设有附加题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得分算进总分里,但最高不超过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简陋(kū)    差使 (chā)           B、温馨(xīn) 挑拨离间(jiàn) 
   C、绰号(chuò) 热忱(chěng)         D、惟妙惟肖(xiào) 匀称(jū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和谐 谈笑风生           B、风彩    舍身取义
   C、陶冶 脍炙人口           D、真谛    呕心沥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 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地解救了中       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  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1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所恶有甚于死者(甚至)   B、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
  C、一箪食,一豆羹(食物,这里指的是饭)   D、故不为苟得也(做)
6、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浏览完整试题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行道之人弗受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人,什么手段不用呢?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翻译: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翻译: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8、下面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不致丧失罢了。
B、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C、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不致丧失罢了。
D、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孟轲)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B、作者在第1段论证过程中运用了两次推理,其中第二次为假设推理,先从反面论述,再从正面论述。
C、第2、3段都采用了举例论证,但论证的角度又有所不同,其中第2段从正面论证,第3段从反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
D、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其中主要有: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
10、下列对句子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句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只是少数贤者具备,人人皆具备。
C、“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句归纳了第3段,照应了开头。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一句的作用是通过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三、阅读(共35分)
(一)(13分)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间色,明亮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远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潦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阴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
     我喜欢在黄昏一面听蝉一面散步。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恭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嚣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恍然大悟:世举还是在时时装扮着自己。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声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隶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
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
11、作者为什么说夏天“像一首绝句“?(3分)
   答:                                                                                 
12、请概括说明作者在展间、午后、黄昏听蝉的感受。(3分)
   晨间:                                                                               
   午后:                                                                                
   黄昏:                                                                                


展开余下试题  13、人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4、简要说明下面句式的特点和妙处。(4分)
   ①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
   ②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
  答:                                                                         
                                                                          
(二)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10分)
   ① 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率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
   ② 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
   ③ 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不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氮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要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2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施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似的费用将在250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
   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过“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器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9月,有改动)
   15、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3分)
   答:                                                                                   
                                                                                    
   16、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说:“科学家通过分析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月壤样品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大约5亿吨氦—3。”这与本文第③段开头画线句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                                                                                    
                                                                                   
   17、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举出两例并说明其作用。(4分)
   答:                                                                                
                                                                                 
    
(三)华山并非一条路 (12分)
     ①在语文学习的诸多品质中,拥有阅读创新的品质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可是问起如何创新,许多中学生便会一脸茫然。他们往往觉得,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须仰视才见。我们后生小子,难望其项背,阅读还能创新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在读书之前,先就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思想局限于前人思想的樊篱中了。


展开余下试题     ②其实,这种认识是幼稚的。不错,先哲们是树起了一座座思想的高峰,使我们的文化宝库森罗万象,但是要知道,即使这样,他们也并没有穷尽真理,因为读书做学问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战士之所以能“智取”华山、克敌制胜,其法宝就是另辟蹊径。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要敢于坚持契诃夫所说的,大狗叫是叫,小狗叫也是叫的理论,不让自己的脑袋当前人的“跑马场”,不囿于成见,就必能在前人杂沓纷乱的足迹外另闯出一条新路来。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对于鲁迅的研究,几十年来可说是学者如云,名家辈出,专著多多,特别是对鲁迅思想与主体精神的认识、把握、阐释,更是硕果累累。后学者如何进行创新呢?叶世祥用自己的《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注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因而对许多作品,如《孔乙己》、《故乡》、《社戏))……都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立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鲁迅个性的小说命题,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推开了另一扇窗户。
   ③电影导演冯小刚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导演之路时说,姜文、陈凯歌我认为都将有长长的影子留在影坛,我若照他们的路走,可能走很长的路了,还在他们的影子里。我要努力在他们的影子之外,找到阳光照过来的缝隙。可能我的影子很短,但这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中学生朋友,你对阅读创新的门径明白些了吗?你是否也应该找一找那些“缝隙”,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阳光”呢?
   (作者岑枫,文章有改动)
 18、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答:                                                                    
19、本文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请简要回答。(3分)
答:                                                                            
                                                                            
20、第②段中“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
答:                                                                             
21、在第②段中,作者谈到契诃夫“大狗叫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