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3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2006年上饶市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
"2006年上饶市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   上饶市一中  纪树墉
                             审题人     纪树墉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纰漏 / 毗邻 翩跹 / 灿米 靡日不思 / 弥天大谎
B、徇私 / 殉职 熨贴/ 毓秀 前倨后恭 / 虎踞龙盘
C、弭谤 / 尔漫 槲叶 /   觫 殚精竭虚 / 箪食壶浆
D、缥缈 / 剽窃 果脯 / 哺育 竭泽而渔 / 残碑断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萧飒    突如奇来    不刊之论    声誉鹊起
B、博客    金碧辉煌  轻歌曼舞  计日程功
C、幅射  崭露头角  绿树成阴  立竿见影
D、重叠  功亏一篑  余勇可鼓  真知灼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贮____,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CD唱片。
②世界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以3:0直落对手,又一次____ATP总决赛。
③某电脑照相的经营者在大型商厦租赁一角,通过售货员向顾客派发免费照相单,称:“凡在本店购货满100元以上者,将____一张精美彩照。”
A、媒介   问鼎    敬赠 B、媒介    折桂    惠赠
C、媒体   问鼎    惠赠 D、媒体    折桂    敬赠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下决无一蹴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B、搞有奖销售活动时主办方都宣称自己拥有最终解释权。五花八门的钏销手段,往往在最终解释权的霸王条款下大行其道。
C、他给群众许了不少愿,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群众十分不满。
D、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釜底抽薪。
5、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
A、伊索——《伊索寓言》——古希腊——寓言
B、李朝威——《柳毅传》——唐代——传奇
C、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墨西歌——小说
D、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俄罗斯——小说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竞争,使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日益狭窄。
B、徽州的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起见,宅院多取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封闭保守形式。
C、国际奥委会罗格一走进主会场,就看见主席台上方的一幅标有汉、陈、英、俄、法联合国6训工作语言文字的横幅。
D、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日等国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二、(12分,每小题3分)


浏览完整试题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曙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国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雨云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重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序,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7、下列对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热污染”是一种主要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是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第二段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这样造成水生生物缺氧而直接受损。
B、“热污染”能够引起疾病流行,目前唯一可以证实的事例是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
C、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
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的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民疾病流行。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已经使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加炎热,造成这种状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中。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现状,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为明显。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
A、人们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以快速提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B、一定要控制人口数量,最大限度 地减少能源消耗,以降低生活中的废热排放。
C、对“热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最合理、最有效地进行能源进行。
D、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热污染”控制标准,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   救灾
曾巩
仁宗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丈夫、知越州越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究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靠富人纵予③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④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北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公所拊循⑤,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⑥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   ⑦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得条可不待顷而具。(原文题为《赵州赵公救灾记》,有删节)
[注]①赵公:即赵  ,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宋景右初年中进士第,官拜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世称“铁面御史”。②僦    ③纵予:指放手借钱。 ④瘗:掩埋。⑤拊循:亦作“抚循”,安抚。⑥绥辑:安顿。⑦  :因气不和而生的灾害。


展开余下试题1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  僦:雇佣 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对:核对
C、民不幸罹旱疾 罹:遭遇 D、乐为之识其详 识:记载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B忧其且流亡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磐石方且厚
      C 足岁尽五月而止 D 所以经营密辑先后终始之际
        吾尝终日而思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赵   救灾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①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②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③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④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⑤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⑥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  有急民之难的负责精神。他在灾荒前就了解、调查与救灾相关的几件事,面对灾难他应对有方,还关心灾民,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多半是他私人出的钱。
B、赵  的救灾工作卓有成效。他组织粮源,分配救济粮,善做富人的工作,让富人卖粮放债,使得“能自食者”和“不能自食者”各得其所。
C、作者通过收养育儿,埋葬死者,修补城墙,抚慰百姓等四件具体事实的叙述,写出了赵  遇事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使人更深地了解赵  的为人;
D、作者在叙述中引用了许多数字,是为了把复杂的情况简练化,让人清楚明了。最后一段总结了赵  的救灾经验,为后来的官员制定救灾措施提供了参考。
第Ⅱ卷(共114分)
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  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1)词有________与婉约两大派,前者的代表词人北宋是_________,南宋为辛弃疾。但这首词读来全无辛词的一贯风格,给人的感觉似乎颇有________(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3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你认为它的景与词的感情色彩一致吗?请从这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要求不少于60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屈原列传》)
(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3)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一剪梅》)
(4)物华天宝,龙头射斗牛之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20分)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剪径者。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是来于自己的脚步。
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代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但两里路我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坐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
“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奇妙的声音:有慷慨陈词,也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目中的地。
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的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豪言壮语,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向前推。很难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流通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种各煦的风,一股清冽的水穿过了心头。好像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好像又回到了孤寂的时候。仔细听听,还是那从前的脚步声,悠闲而有些自信,只是声音变得更加轻微,还有疲惫之意。是的,我从乡间走来,走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当然会失去原有的弹跳力,可它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眯也就聊以自慰了。我不会希望那脚步把我送到我心目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展开余下试题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北京文学》,有改动)
18、文章开篇写现实亲历的一场惊骇,又写了少年读书时代为自己脚步声所惊吓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分析“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两次提到那脚步声永远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心中的目的地”是什么?为什么送不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年轻时的脚步声与现在的脚步声各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句话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4分)
22、在你们班级或你们学校举行的毕业晚会上,当同学自己创作的歌曲《同学少年都不贱》演唱完毕后,接下来演出的是你参与创作并参与演出的小品《留住友谊》,而你又是晚会的主持人,现在在这两个节目之间你该说几句怎样的串台词?(请依据要求作答)(4分)
要求:①反映学校生活特点;②紧扣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可以想象);③不少于40字(不含标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把下面一段电话内容改写成一则手机短信。(不超过30字,要求语言简明,语句整齐)。(6分)
方方,你好,我是筱梅呀!我告诉你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啊。我们家的桃花开了,对,就是我卧室窗前的那一颗。你还记得不记得?去年是什么时候,反正是桃花谢了的时候,你到我家来没赶上看桃花,有多遗憾啊。你当时说,等明年桃花再开的时候,你一定来观赏。我现在告诉你,它真的开了,开得一树灿烂、一树鲜艳无比的样子,简直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呀。方方,我真太激动了,叙述起它来我就没完没了。今天是4月15日吧,据科学推断,今年桃花开放的最好时期就是这几天了,你可不要再错过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去年1月份开始,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大报纸都开辟了一个栏目,名称叫《永远的丰碑》,至今已介绍了李大钊、蔡和森、王尽美、张闻天。王若飞、叶挺、江竹筠、雷锋等一系列英烈人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教育作用。请依据此语境,补写出下述七言诗的最后的一句。(4分)
读《永远的丰碑》
偏爱报章树丰碑,心淹澎湃几多回。
历览前贤为国事,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5、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也许你看到山色空蒙,山风掠过青青竹林的情景,也许你看过漠漠水田飞白鹭,处处莺啼绿映红的画面;也许你想像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如诗画面,也许你想像过大浪腾空,卷起千堆雪的壮观场景……这自然的优美景色,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是你倾心自然的一段人生历程?是你对自然朴实的人生思索?是你对人类与自下而上环境关系的思考?……
请你从以上的画面或你见过的与画面相类似的自然美景中,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B    2、B    3、A    4、D    5、C    6、C
二、(12分,每小题3分)
7、D(最后一段:是因没有足够重视而使“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
8、A(B项从文中看,“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是其中一个例证,但没有证据说是唯一的事例;C项“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能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之因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一点;D项原文是“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
9、B(原文是“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
10、C(最后一段第一句有提示)
11、B(应为“汇报”)
12、D均表方式或或依据,解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A分别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一为“将要”,一为“并且”;C、一译为“才”,一表修饰,译为“地”)
13、C(①是灾前调查;⑤是工作任劳任怨;⑥是评价,均不是“具体措施”)
14、C(赵  的“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在原文第四段,选项所列的是赵“关心灾民”的事例)
四、15、他的德政虽然只有在越州推行,但他对人民的仁爱却要以作天下的示范(3分)他的措施虽然只是在短时间内实行,但他这套方法却能传得传后人(3分),原因是灾害疾疫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避免,但可以预先作好防备(2分)
16、(1)豪放(1分)     苏轼(1分)    闲意态(1分)
(2)不一致(1分)作者描绘了一幅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生活图景:荠菜花开了,土地耕好了,春雨后,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牛栏边的空地种有桑麻,村民悠闲自在。“闲”、“细”、“趁”写出了农村的闲适与古朴。作者对此是喜爱和欣赏的,但伤感和伯意之情仍通过“白发”“无奈”流露出来,联系作者生平际遇,我们可以体会词中的“苦闷”,也能体会闲适之景,对这种苦闷的衬托。(4分)
17、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②镜中衰鬓已先斑,千载谁堪伯仲间
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④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18、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分)与下文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形成对比。(2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上饶”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