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毕业试卷

阅读:109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毕业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2006年范县一中5月份语文模拟卷
"2006年范县一中5月份语文模拟卷
命题人:范县一中
本试卷分Ⅰ和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靓妆    倩影      靖康     聚精会神     画龙点睛
B.靠拢    宠信      玲珑     烟笼雾绕     得陇望蜀
C.韶光    沼泽      昭雪     招降纳叛     超凡入圣
D.婵娟    禅让      弹劾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屹立      讫今为止      收迄      迄无音信
B.俱全      与时具进      家具      百废俱兴
C.株连      罪不容诛      锱珠      铢两悉称
D.负疚      咎有应得      归咎      内疚于心
3.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在括号内被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干什么事都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能一味地蛮干。(因地制宜)
B.学习要持之以恒,如果像他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是学不好的。(一暴十寒)
C.这人明是一盆水,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你可要提防他。(明争暗斗)
D.我不爱干,也不会干,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那会有好结果吗?(强人所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减少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孕妇健康方面,东南亚、北非和加勒比地区取得进步,但西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几乎有了进展。
B.绕城公路在湖北线网中起放射作用,进出武汉的交通更加畅通,将极大地加强东部与西部的交流。
C.大上海首屈一指的报业集团一向拥有的优越感,和在西南地区默默耕耘获得可观成就的成都,试图联手打造新的媒体平台。
D.我们了解到,2006年的空军招飞基本条件放宽,往届生、文科生也可报考。年龄由16—19周岁调整为16—20周岁,身高由165—180厘米调整为165—185厘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三农”问题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话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困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世界上财富分配的“二八现象”(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更为突出。套用了舒尔茨的说法,中国经济可谓典型的农业经济,或者说农民经济、穷人经济。而经济的本义就是“经世济民”。那么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就是如何“经农村之世,济农业之民”的经济。


浏览完整试题中国革命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新中国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打下来的,新时期的改革也是通过自发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破题的。而革命或改革的动因基本上也都是要解决好农民的经济问题。
作为政府职责或使命,在保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需要倾注更多的不是富人,不是所谓强势人群,而恰恰是穷人,这些所谓的弱势人群才更需要政府关怀、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也就是说,弄懂“穷人的经济学”才是政府的本职所在。
“谁承受了更多的改革的代价、谁付出了更大的改革成本”的问题曾被热烈地争论过,但一个基本的结论是“农民”,一边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的高速增长,一边是横向比较中的农民并没有真正实在地享受到改革和经济增长的利益,甚至可能因种种不当措施使其利益受损。从2004年起,国家明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对农民多予、多取、放活;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又明确承诺,2006年全国免征农业税,2007年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一系列重农、安农的政策将极大缓解农民困境,使农村改革步入新阶段,为构建农村的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因为农村这块短板的存在决定了整个改革的功效。因此,可以说,弄懂了农民的经济,弄懂了中国的经济,搞好了农村的改革,也就不难搞好中国的改革。
5.下列关于“穷人的经济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解了“穷人的经济学”,是懂得经济学原理的前提。
B. 以关注农民问题、解决农民生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叫“穷人的经济学”。
C. 搞不懂“穷人的经济学”,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状况,政府应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 世界财富分配的“二八现象”是“穷人的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6.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原因的一项是()
A.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经济可谓典型的农业经济。
B. 关注弱势群体是政府的本职所在。
C. 重农、安农政策将会极大缓解农民的困境
D. 构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必需。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全国免征农业税,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等政策的实行,将很快使中国农民彻底走出困境。
B. 中国农村经济短板的存在,既影响了整个改革的功效,又延缓了全国奔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C. 弄懂了农民的经济,就弄懂了中国的经济,因此,目前所有有责任感的中国经济学家都要全力以赴地研究如何“经农村之世,济农业之民”。
D. 只要弄懂了农民的经济,搞好了农村的改革,就能搞好中国的改革。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曹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延嘉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1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扫,以待刘公,不可得也。”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
【注】○1策:古代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      市井:集市城镇
B.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非法:不法行为
C.自明府下车以来          下车:官员到任
D.以老病卒于家            老病:经常患病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刘庞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③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④准约省素,家无货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庞的祖父原是齐王的后代,后来迁居牟平。其父刘丕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儒。
B. 刘宠年轻时跟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后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受吏民爱戴。
C. 山阴县有五六个眉毛头发都白了的老人,拿着钱来谢刘宠,以表示对他惩处扰民官吏的感谢。
D. 刘宠曾多次担任大官,但他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他曾经从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因不认识他而把他拒之门外。
四、(23分)
1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赵人惠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郁离子》)
(1)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译文:
(2)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      句


展开余下试题吴  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1)诗中的“怪”从何而来?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4分)
答:
(2)本诗从哪些感官角度来表现诗人的感觉?请结合全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3.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岳阳楼真是幸福,有过杜甫《登岳阳楼》“          ,          ”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的豪情。        的《       》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增色,使岳阳楼名扬天下。
(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         的《               》,有人以“劝君更尽一杯酒”为上联,请你从李白的《将进酒》中挑选一句作为下联。这一诗句是                 。
○2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上帝的花园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潇洒大方。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去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在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敞开,只要能接收到阳光,并没有特别的忌讳。有多少人能珍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善。
现在,我看着自己停在键盘上的两只手,可以自如地伸展、弯曲、合拢,十个指头都有灵活地打击键盘。最大的奇迹是,手能从地上拣起一根针,能挤牛奶,能写字、画画,能举杯、握剑、摘花,能接住一个远远扔来的球;它还能表达意见和感情:同意或拒绝,依依不舍,无限温柔地抱起一个婴儿,拭去对方的眼泪……有一次,看到小孩在搭积木,我对朋友说:“不要把这双手看成只有几年的历史,它是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远不止是火、铁器、文字和婚姻制度。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古人每恨海棠无香,鲫鱼多骨,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我瞪着眼说:“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鱼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尽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所以你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园对人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花园好了,于是某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人工生物圈。尽管里头借用了不少旧世界的材料,试验者们还是呆了两年就赶紧逃了出来。
有时,我们能从没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从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乱走走。见到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池心一平如镜,手痒痒的,就捡块石子打“水漂”,石子仿佛蜻蜓点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树林子空荡荡的,没有野生动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腐叶,踩在脚下,充满弹性。偶尔能见到一两朵明艳的小花,像幽静的美人,自开自落。透过浓阴的一缕阳光打在一丛蕨类植物上,逆光看去,叶脉绿得透明,仿佛在流动。我就这样在林子里逗留几个小时,把攥紧的骨骼和灵魂摊开,仿佛一朵花、一根草,被宏伟的自然环绕并轻盈地托起,矫健、灵敏而单纯。除了上帝的花园,我们还可以在哪里这么自由地徘徊,充满惊喜和依赖?在哪里还能如此深切地体会生命中无尽的美感,像宇宙一样深沉?
(选自《散文天地》,删改)
14.“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是因为什么?请分条阐述(6分)
答:
15.(1)“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一句中,“上帝的目的”是什么?“人类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6.“上帝的花园”指什么?作者在文中表达和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这是一篇兼具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散文,深刻、抽象的思索与丰富、形象的细节描写巧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B. 首段运用对比、类比的手法,托物言志,表达了对一些美好品格的热烈赞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 万物都有自己生存的理由,人类本不应该信用动物,人们应具有一种地球大家庭的心态,尽量保护自然。、
D. 作者认为自然是上帝创造的,反对人为改变基因,不相信科学家能建造出可以真正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工生物圈。
E. 未段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用丰富的感觉和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种自然、静谧又充满生命动感的物我合一的意境。
六、(15分)
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调整为:
19.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用一个单句概括其中心内容,不超过35个字(5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
20.从下列刊物中任选两个,分别为其拟写一条广告词,每条不得超过20字(5分)
刊物:《名人传记》、《读书》、《花卉博览》、《旅游天地》、《百科知识》。
答: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很精明,才华、品德都很出众,他从不算计别人,但他对同事、下属的缺点、不足从不放过。在他的眼中,周围的人身上全是毛病,他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好恶去衡量、要求别人。在这种人身上,少了一种应有的糊涂和容人的胸怀。因为这,他经常碰壁,所从事的工作也往往不顺利。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师至察则无徒。又云:难得糊涂。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处理好“精明”与“糊涂”的关系呢?请以“精明与糊涂”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60.213.213.1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毕业试卷
相关:关于“2006年范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