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99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9]
江苏省姜堰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考试
"江苏省姜堰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考试
高 三 语 文 试 卷
2006.8.29
第I卷  (共30分)
一、( 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挑衅(xìn)    褊(biǎn)小    忖度(dú)     同仇敌忾(kài) 沉淀(dìng)
B.恫吓(dòng)   逮(dài)捕   估算(gū)     暴虎冯河(féng)  矩形(jū)
C.赡(shàn)养   诡谲 (yù)   拖拽(zhuài)  惩一儆(jǐng)百 栈道(jiàn)
D.逶迤(yí)     竣工( jùn)    教诲(huì)    相形见绌(chù)   翎毛(l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含糊 流水帐 姿意妄为 凭心而论
B.藉贯 水笼头           风雨如晦 振聋发聩
C.渲泄 度假村 有恃无恐 开源截流
D.怅惘 入场券 功亏一篑 义愤填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的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B.事实告诉我们: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C.上级领导特许他有便宜从事的职权,地方性和局部性的问题,他可以全权处理。
D.“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5.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和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混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C.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7%以上。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扪参历井仰胁息(收敛)         盈峰去天不盈尺(距、离)
       信知生男恶(确实)             肯与邻翁相对饮(同意)


浏览完整试题B.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         诚有百姓者(如果、果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       申之以孝悌之义(教育)
C.独乐乐(音乐)                 吾王之好田猎(打猎)
   今夫天下之人牧(统治者)       孰能与之(赞同)
D.为是其弗若与(这个人)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规定)
   则牛羊何择焉(选择)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作榜样)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度,然后知长短               B.弟走从军阿姨死
   王请度之                        故民之从之也轻
C.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D.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臣之所好者道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B.天下恶乎定
   吾力足以举百钧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C.其如是,孰能御之             D.卒之东郭墦间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臣未之闻也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百姓之不见保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共6分,每小题2分)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个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尖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
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
 10.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B.“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C.“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D.“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1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万年。
    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时代最早。 
 1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否能直立行走,是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因素。
B. 在法国生物学家布鲁内的发现之前,东非曾一直被视为人类起源的摇篮。
C. 如果“西边的故事”能够成立,“托迈”将被认为是迄今所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
D.“托迈”的出土表明最早的原始人类在整个非洲的分布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广泛。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共6分,每小题2分)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焉。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与瓦石无异,歆捉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邴原远行游学,八九年而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之,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可一饮燕。”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宁、原俱以操尚称,度虚馆以候之。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还山,专讲《诗》、《书》,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邴原性刚直,清议①以格物②,度心不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密遣原逃归,度闻之,亦不复追也。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③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之,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资治通鉴·卷六十》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清议:指对时政的议论。②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③彦方:王烈的字。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当远别,可一饮燕     燕:通“宴”
  B.善于教诱                    诱:引导
  C.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     质:对证,评判
  D.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耻:羞愧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管宁、邴原、王烈品德操守的一组是
  ①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    ②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③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④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   
⑤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⑥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度的声威远传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归附他。北海人管宁、邴原和王烈都前往投奔。
  B.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独自在郡北居住。由于敬重管宁,许多避难者从郡南迁到郡北,不久,这里就成了村落。
  C.邴原喜欢议论时政,指摘他人,公孙度对他心生忌恨而欲加罪。管宁让邴原逃回中原,公孙度也没再派人追回。
  D.王烈德高望重,善于教化,当地有的人犯罪后,觉得愧对王烈,宁愿接受严厉的惩罚,也不愿让王烈知道。
第II卷 (共120分)
四、(共23分)
16.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发潭州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解: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贾傅,因才高被妒而贬为长沙傅;褚公,即褚遂良,被武则天贬为潭州都督。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氛围?(4分)
                                                                               
                                                                              。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
18.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杜甫)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夜书怀》杜甫)
(4)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李白)
(5)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杜甫)
(6)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9—22题(共22分)
实验最主要的就是确证观测事实,这是中国古代科学实验思想的基本特点,和伽利略开创的近代实验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大不相同的。伽利略当然也用实验来确证观测事实,但他的重点和主导方面,却是要用实验来揭露感觉假象,从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例如,人们的感觉经验表明,要使一个物体维持运动就必须对该物体施力,神学家们就把这种感觉经验作为“天体保持运动,必须有天神连续不断的推动”这类谬说的依据,伽利略正是通过实验来揭露这一感觉假象。又如,人们感觉到的,是各种天体在围绕着地球作周日和周年运动,地球则是不动的,而伽利略则用实验表明,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轮船上所作的任何力学实验,都无法觉察出轮船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再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从高处同时丢下一块石头和一张纸,石头确实比纸下落得快,即重物体比轻物体落得快,但伽利略却要通过实验来否定它,证明轻重物体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总之,伽利略做实验的主导思想,是要揭示出与现象世界有所不同的本质世界,而不是要把观测到的现象简单地在实验中再现或放大。
中国古代科学实验的指导思想,一旦从主要确证观测事实,转化成主要揭露感觉假象,也就和近代实验科学连接起来了。遗憾的是,这个转化没有及时出现。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科学实验和近代实验科学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差异,差异源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显然不同的理解。人与自然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和谐的一面。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这种地理环境造成了相对稳定的农业经济;在古代人口数量相对不太多,人均消费水平相对不太高的条件下,自然界能够循环往复地满足人类对于食物和燃料的需要;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不是自然资源枯竭,不是自然界风雨变幻使人感到无所适从,而是人的轻举妄动,是人对自然界的滥用;因此中国文化不十分强调人和自然的对立关系,不十分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强调顺从自然,保护自然,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cùgǔ密网)不入洿(wū池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与此不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那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以航海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海上的自然环境是多变的,它随时都可能吞没人的生命,因此希腊人对于自然界既有一种恐惧感,又有一种征服欲,总是用斗争、对立的态度对待自然界,形成了与东方民族不同的“浮士德精神”,认为要得到自然知识就必须冒险,甚至耍花招,因为自然界总是用假象迷惑人,用达尔文的名言说就是“自然界一有机会就撒谎”。中国和西方这种自然观上的差异,在十五六世纪又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中国古代的科学实验和西方近代的实验科学这两个本应极易沟通的事物之间,筑起了一道很厚的墙,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实验向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罗长海《试论中国古代的科学实验思想》)
19.从第一自然段的论述看,“科学实验”和“实验科学”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6分)
答: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说,“中国文化不十分强调人和自然的对立关系”,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有哪几点?(回答不超过60字)(6分)



21.文章指出,中国古代科学实验的指导思想未能“从主要确证观测事实,转化成主要揭露感觉假象”,请指出影响这一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答:                                                                            
22.文中“浮士德精神”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六、语言运用题(15分)
23.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5分)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因为它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教学改革步履维艰。 
传统的教学观念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关于“江苏省姜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