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1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走进考场,你就是考试的主人,这份试卷中有些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吧!还犹豫什么,赶快稳定下来,认真读题,拿起笔来,答案就在你的笔下!
题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6分)

1、本题不需直接作答,由阅卷老师根据全卷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程度酌情给分。祝你成功!(3分)
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2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气势páng bó的黄河,幅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liáo liàng的歌声。 
3、根据句意和提示默写。(8分)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功是明艳的鲜花,可成功的背后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的《成功的花》)
(3 )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无欲则刚。
(4)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3分)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13分)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人民沸腾了,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活动。
B.黄山的青松怪石,千姿百态,巧夺天工。
C.本文的描写十分精彩,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6、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3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静剂,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7、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赏析。(4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浏览完整试题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分)
(2)结合自己的体验,写出这首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41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本命年的回想》中的有关语段,完成9~11题。(共11分)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滁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
9.想像一下,“土炕烫得能烙饼”这一细节表现出当时怎样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节选的部分都是写“吃”的,下边的句子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①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上面一段文字回忆了作者童年时过年的情景。体会一下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的感情,用几句话把它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2——15题。(14分)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选文有改动)
1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分)
①轻________(yíng)       ②娇________(nèn)
13、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鹊、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题)找出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把它抄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A题)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请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展开余下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6—20题(16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耒,音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五蠹》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1)先自度其足____    (2)吾忘持度____     (3)至之市____
(4)反归取之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6分)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不知变通,郑人只相信_________,宋人把偶然当必然,认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参照下面“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解释方法,解释成语“郑人买履”。(2分)
[守株待兔] 出自《韩非子•五蠹》,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帮帮你:交代清出处、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故事情节要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30分)

21、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218.91.206.226)"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七年级(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