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5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查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18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3分)
A.熨(yù)贴    倾圮(pǐ)     玉砌(qiè)    亘(gèn)古不变
B.恪(kè)守    拜谒(yè)     慰藉(jí)     迥(jiǒng)然不同
c.拓(tà)片    愤懑(mèn)    佝(gōu)偻    杀一儆(jǐng)百
D.奚(qī)落    亵             渎    踟(chí)蹰    挥斥方遒(qiú)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3分)
A.缔造  漪沧  斑斓  终南捷径
B.寥廓  缥缈  面宠  舍本逐末
c.肆业  兑现  憩息  莫衷一是
D.眉黛  窠臼  拙劣  游目骋怀   xie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组是(3分)
A.不惮(惮:仅仅。)          不名一钱(名:值,值得。)
 幽僻(幽:深远,僻静。)    永葆生机(葆:保持。)
B.酗眠(酣:尽兴,畅快。)    不言而喻(喻:明白,了解。)
   启迪(迪:开导。)          逆来顺受(逆:违背。)
c.深邃(邃:深远,精深)    梦寐以求(寐:睡梦中。)
  余暇(暇:空闲。)        安之若素(素:平常,向来。)
D.弥望(弥:满。)         义愤填膺:(膺:胸。)
   不恤(恤:忧虑。)       长途跋涉(跋:翻山越岭。)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这就是旧北京街道的真实             。
(2)“神舟六号”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           中消失。
(3)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4)年段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担任“电话教师”,就有关期末复习的重点、难点问题           咨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A.体现视觉但是进行    B.体现视野因为提供
  C.写照视野但是提供    D.写照视觉因为进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实践证明,“考试说明”有利于克服考试工作中的盲目性,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掉不必要的负担。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3分)
  A.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


浏览完整试题  B.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高中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心不已。
D.陈水扁企图“公投制宪建国”,已被美国认为踩上了战争红线,美方严重警告陈水扁不要玩火自焚。
二、[22分]  
阅读下列一则文言文。回答(7—12)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  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渍,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7.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和例句中的“于”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善败于是乎兴
    A.甚于妇人        B.青,取之于蓝
    c.移其粟于河内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是以事行而不悖    B.失其所与,不知
    C.令壮者无取老妇    D.莫春者,春服既成
  9.下列句子加点词之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B.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秋水日时至   
 l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C.邻国之民不加少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1.对选文内容与写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记述了周厉王为政暴虐,堵塞言路,最终被人民推翻的事实。
    B.本文围绕“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在记言。
    C.文中厉王的一“怒”一“喜”,皆因“谤’’与“弭谤”引起的情感变化;召公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道出了利害关系。
    D.本文为了讲述弭谤的道理,运用了喻证、对比及排比等论证方法。
 1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①厉王虐,国人谤王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③三年,乃流王于彘
 13.默写课文中的句子(从3题中任选2题作答,全答者,末题不计分)。(4分)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沁园春•长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__,_________;《荷塘月色》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1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左传》《国语》都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著作。《左传》长于记事,《国语》长于记言。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勾践灭吴》出自《国语》。    、
 B.《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语录结集,《孟子》是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论语》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孟子》内容以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为主。这两本书都属于儒家的经典著作。
C.毛泽东诗词写得大气磅礴,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既描绘了壮美的湘江秋色,更抒发了革命的抱负和豪情。《采桑子•重阳》则以“难老易老”和“不  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对比抒情,表现主题。  
 D.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他的记事散文《荷塘月色》就被誉为“美文”。这  篇散文描写了荷塘的幽静与月色的朦胧,流露出作者多愁善感、遁世离群的思想倾向。    三、[10分]
    阅读下列一首短诗,回答(15一17)题
自嘲       
鲁 迅
    运交华盖①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②,俯首甘为孺子牛③。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932.10.12)
 (注)①【运交华盖】此指交了不好的运气。②【千夫指】指敌人对作者的围攻、谩骂。③
【孺子牛】孺子原指孩子,在这里比做人民。
 15.这是一首依格律创作的新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八句,这种诗歌体裁叫做什么?
(1分)
16.这种诗歌每两句为一联,请简要概括本诗各联的大意(注意:不是解释诗句)。(6分)
17.本诗中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是哪一联?为什么?(3分)
    四、(20分)
    阅读下列一篇散文。回答(18-22)题
                                雅   舍    
梁 实 秋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廓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问”、“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shē wàng),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展开余下试题“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盘绕山间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来客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常常被外国人引用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穿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肾,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叉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jiǒo jié),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r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  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 “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18.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1)shē wàng (    )    (2)jiǒo jié (    )
1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写到,对“雅舍”,“我的好感油然而生”。作者好感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不超过17字)
   20.第二段,作者写从半山腰的“雅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用“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1.联系全文看,“雅舍”的“雅”体现在哪里?举文中第二段、第四段、第五段的四处描写概括说明。(概括字数以四五字为宜)(8分)
答:(1)
    (2)
    (3)
    (4)
  22.第三段作者语言的幽默体现在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出这种修辞手法,并举出一个例句。(4分)
    答:修辞手法:                   。例句:                                                 
    五、[10分]
 23.将下文划线的散句改写成一组整句。
海之所以为海,是因为本色如一,从不改变自己的特点。海在长江、黄河面前,还是在其他江河湖泊面前,她都是一样的蔚蓝。(3分)    
24.仿造例句的语言形式,分别以“青春”“友谊”打头,和例句一起组成一组富有哲理的排比句。(4分)
例句:人生的全部学问就在于和时间打交道
    青春                        
    友谊                        
25.根据本学期所学课本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荷塘月色》描绘清华校园花月夜景
   下联《胡同文化》                        
   六、【70分】    
   26.作文
  题目:《我的学习生活二三事》    
  要求:以记叙为主,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
1.答案:C。
解析:A项“砌”应为“qì”;B项“藉”应为“jiè”;D项“奚”应为“xī”。注:本题均出自课本。
 2.答案:D
 解析:A项“沧”应为“沦”;B项“宠”应为“庞”;c项“肆”应为“肄”。注:本题“终南捷径、莫衷一是、舍本逐末、肄业”出自读本,其余出自课本。


展开余下试题 3.答案:A。
 解析:A项中“惮”应为“怕,畏惧”;“名”应为“占有”。本题词语全出自课本。
 4.答案:C。
 解析:(1)句“写照”是对事物的描写刻画,是就形象而言;“体现”是指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一种精神,是就精神而言。(2)句“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事物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野”是人们能够看见的空间范围。(3)句后面有“因此”,所以前面不能用“因为”来呼应,而用“但是”先构成转折关系,再和后面构成因果关系。(4)句的主角是老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用“提供”而不是“进行”。
 5.答案:B。
 解析:A项缺主语。c项搭配不当,双方对单方不当。D项语序不当,应把“每天”调到“至少”前。
6.答案:C。
解析:c项中“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年龄,用在句中不妥。
二、[22分]
7.B。例句和D句中的“于”都是介词,解释为“从”。A“于”,比;c“于”,到;D“于”与“见”连用,解释为“被”。    
8.A。B“知”通“智”,C“取”通“娶”,D“莫”通“暮”。
    9.A。B“继”,动词活用为名词,继承人;c“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使……利(快);D“时”,名词活用为状语,按时。
10.C。A“亲戚”古代兼指直系和旁系的亲属,现在只指旁系亲属;B“爪牙”古代指武士之忠勇,现在比喻坏人的党羽;D“行李”古代指出使的人,现在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11.D。排比不是论证方法。
 12.①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都公开地批评指责他的过失。  ②堵塞老百姓的嘴,比堵塞河流造成的后果更严重。  ③三年后,国人就把周厉王放逐到彘。  (主要赋分点:①虐谤②防甚于③乃流)
 13.默写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浪遏飞舟。
 ②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③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每格错一字扣O.5分,错两字不给分)
 14.D。《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不是记事散文。作者流露出的是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和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
 三、[10分]
 15.七律(或七言律诗)
 16.首联写诗人险恶的处境和困厄的命运,颔联表明诗人的战斗态度和斗争策略,颈联进一步表述自己的原则立场,尾联重申与反动势力势不两立的决心与态度。(意思对即可给分)
 17.颈联(1分),是全诗的警句,它已成为诗人一生人格的写照。(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四、[20分]
 18.(1)奢望(2)皎洁(各1分)
 19.“雅舍”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前半句2分,后半句1分)
 20.葱翠的远山景色如同画家笔下的一幅写意画。(“写意画”答出“画”即可得分)
 21.(1)好友光临(常有客到)  (2)月夜赏月  (3)细雨观景(4)陈设不从俗
 22.夸张/“聚蚊成雷”/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各2分)(答其他修辞手法不给分,例句选对可给分)
 五、[10分]
 23.在长江面前,海是蔚蓝的;在黄河面前,海是蔚蓝的;在其他江河湖泊面前,海也是蔚蓝的。
24.青春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和真理相拥抱友谊的宝贵价值就在于和真诚划等号
 25.《胡同文化》抒写北京民居风俗人情
 六、[70分]    
  附: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公开地批评他。召公报告说:“老百姓忍受不了(大王)暴虐的政令!”周厉王(听后)十分恼怒,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那些敢于批评指责他的人。巫师把暗中打探到的情况都报告给了厉王,厉王就杀掉那些敢于批评他的人。(从此),老百姓不敢说话了,即使路上相见,也只是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对此),周厉王很是高兴,就告诉召公说:“我找到阻止人们批评指责的办法了,(现在),老百姓就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老百姓的嘴巴啊。堵塞老百姓的嘴巴,要比堵塞河流的后果更严重,河流被堵塞就会溃决,受到伤害的人必定很多。(不让)老百姓(讲话的后果)也是这样的。所以治水的人疏理河道使它畅通,统治者也要疏导百姓让他们讲话。所以天子治理政事,(就会)让公卿以及一般官员献上采自民间的讽谏性歌谣,盲人乐官献上反映民生疾苦的曲子,史官献上记述前朝兴亡的史书,乐师向国王进箴言以规谏,盲人朗读文辞以讽劝,从事各种技艺的人发表各种谏议,老百姓的意见就间接地传达给国王,在国王身边的大臣也都尽了规谏的责任,内亲外戚弥补、监督国王的过失,乐官史官谆谆教诲国王,年高望重的人修饬整理各种意见,而后国王(对这些意见)反复衡量,考虑取舍。因此,(国王把)事情办成了,又不违背事理。老百姓有嘴巴,如同大地有山有河,财物从这里产出;(又)如同大地有平原、湿地、低地和沃土一样,穿的、吃的(都要)从这里生产出来。老百姓口头发表言论,国家治乱情况(也)就从这里显现出来。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这大概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丰富起来的办法吧。老百姓在心里思考过的问题就会通过口头表达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6—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