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8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6]
当涂县2006_2007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当涂县2006_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卷面
书写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面书写5分
一、语文积累(28分)
1.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
    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我们看到了“父亲”那pan  Shan(    )(    )的背影,看到了“我”那簌簌(    )的眼泪和晶莹(    )的泪光,我们明白了什么叫父子亲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符合语境的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向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3.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从季节角度看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元。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请在对联后的括号内写出对联所叙写的人物及朝代。(2分)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句子。(3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仿写句子与原文画线句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内容既要写出课外阅读的作品名称,还  要写出作品给自己的启示。所写作品可不限于课本“名著导读"部分的推荐篇目。)
6.本学期学了许多优美的古代诗文,你还记得其中的一些句子吗?请补写下列诗文中的相  关句子。(任选6题,6,分)。    .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6)气蒸三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8)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7.按下面的要求,默写相关诗文中的句子。(6分,自选3题,每小题2分)
 (1)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便豁然开朗的情形,这种情形正契合了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浏览完整试题(2)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与“潮平两岸阁,风正一帆悬”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下疏影摇曳、空明澄澈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4)《秋词》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比的方式突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5)《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下面提供的生活情境推测四个不同身份的人应说的话,并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3分)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裁缝说:“      ”,赶车的接过话茬:“      ”,船夫最后说:“      ”。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厨师的话是          裁缝是          车把式是         船夫是      
理由:                                                                         
二、阅读理解:(42分)   
阅读下边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14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选文第1自然段中写杏花开、桃花开、布谷鸟叫分别用了“        ”、“         ”、
  “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            保持了一致。(3分)
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
物候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2分)
11.选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选文第1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  个加1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你所观察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两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  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父亲不写信
    (1)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2)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3)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4)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展开余下试题    (5)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
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6)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7)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8)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9)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10)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预得上千万封信了。
15.阅读选文第(2)段,说说“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5)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请你谈谈  “父亲”为什么会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何理解第(8)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表达内含?是哪些具体的事例让“我”“真  正懂了父亲",理解和认识了“父亲”的爱?(至少写出两件)(4分)
表达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事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尾一句中“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4分)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2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20.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3.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本段中还有其他成语,你能找出来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在这筒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文综合运用(5分)
25.请参加下面的话。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于2005年1 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l岁。巴金逝世后,全国各地的读者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一代大师缅怀与悼念。 2006年10月17日是巴金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巴金先生,某校八年级 (2)班准备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地准备着。
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为这次活动做一些策划,你该怎么做?
(1)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你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6.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一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等,否则扣分。
 (1)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一天天的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成长中有欢乐,有泪水,有幸福,有无奈,有坎坷,有教训……请以“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2)请以“请到我的      来”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如“家乡、学校、家里”等名称),写一篇说明文,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当涂县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l(4分)蹒跚sù yíng (每空1分)   2.(2分)C  3.(2分)C


展开余下试题4(2分)杜甫唐朝(各1分)   5.(3分)略,符合要求即可,结构作品1分,名称1分,启示1分。
6(6分)(1)长河落日圆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衣冠简朴古风存   (4)萧萧班马鸣   (5)潇潇暮雨子规啼   (6)波撼岳阳城    (7)天下为公    (8)出淤泥而不染其 (答对其中6题得满分,每小题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不得分)
7.(6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5)朝发白帝,暮到江陵(6)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6题答对其中3题得满分,每小题2分。句子符合要求,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扣1分)
8.(3分)厨师B 裁缝D 车把式A 船夫C(每空0.5分)
理由:说话符合人物身份(说话有职业特点)(意思对即可。1分)
9(3分)“传语”“暗示”“人白然的语言”或“语言”。(每空1分)
10(2分)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意思对即可)
11(2分)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
12(2分)不能调换(1分)  理由(1分):A、紧扣“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句 B、前两种是植物后一个是动物  c、按季节顺序举例。(本题最多得3分)
13.(2分)示例:“月晕午时风…潮霞不出门,晚霞行干里”“东虹轰隆两虹雨”等。
14.(3分)略(能扣住保护动物、森林等生态环境来写,有明确措施且表述清楚即可得满分)
1 5(2分)原因正确即可,一点1分。
16(3分)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意思对即可)
17.(4分)表达内含(2分):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或•“平静的水波”比喻父亲外表的威严和冷峻.话很少,笑很少,从不表示亲呢,也没有大悲大喜的情感流露。“激流”比喻父亲对儿于深沉而强烈的爱)(理解“平静”1分,
理解“激流”1分。理解正确即可)  具体事例(2分):①卖驴让儿子复读②儿子考上大学后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③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④专门赶回来送儿子⑤深情叮嘱等等(一例1分)
I 8(3分)(1)父亲从来没有给我写过信(1分)  (2)表现了父子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或: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儿子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激)(2分,两个方面各1分。理解正确即可)
19(2分)示例:①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②父爱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③都肩负着家庭重担等(答对一点给1分)
20(2分)(1)不值得。(2)同“邀”,邀请。(每小题1分)
2l(4分)(1)(他们)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每小题2分)
22(1分)其中往来种作……怡然自乐。
23(3分)世外桃源(1分)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1分)豁然开朗。怡然自乐(得)(1分。写山一个即可)
24(2分)略。各1分,第一问意思对即可,第二问观点明确即可。
25(5分)评分标准:(1)主题明确,紧扣纪念活动,表达准确得2分.否则扣分。
(2)活动步骤完整清楚(不少于3步),做法具体得3分;步骤欠完整,做法欠具体酌情扣分;步骤不完整,缺乏操作性或无步骤不得分。
26(40分)评分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60.171.97.16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当涂县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