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4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7]
2007沅陵一中高二语文(第3册)单元测试1
  2007沅陵一中高二语文(第3册)单元测试1
                            2007.9.15
本试卷共1页,3大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 100分。 选择题必须答在“选择题答题区”,否则无效。
一、基础题(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徘徊(huái)   遗(wèi)施     帷裳(cháng)    箜篌(hóu)
   B.徂(cú)来     狙(zǔ)击      矛戟(jǐ)       椒(jiāo)兰
   C.伶俜(pīng)   驰骋(chéng)   拊(fǔ)掌       便(biàn)言
   D.槌(zhuī)床   愆(qiān)期    卜筮(shì)      纨(wán)素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女其妹,侍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君当做盘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下列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日晞(照耀)   共济(渡水)   何时可掇(连接)
B.擢手(伸出)   自缢(吊死)   无与士耽(沉溺)
C.洵美(实在)   姝女(美丽)   女也不爽(豪爽)
D.暧暧(明亮)   槌床(坐具)   躬自悼矣(伤心)
4.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5.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6.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来吾道夫先路也
7.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8.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B.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9.下列诗句的诵读,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浏览完整试题C.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0.下列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静言思之   言既遂矣       B.徒留无所施  留待作遗施
   C.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D.终老不复取  还必相迎取
11.下列加线词语中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  B.我有亲父兄    C.奉事循公姥  D.我有亲父母
12.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选出不是“互文”的一项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1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即指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彭泽令。“桃花源”是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脱化而来的。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诗品》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文心雕龙》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C.曹操,字孟德,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三国诗人,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对这一动乱社会的反思,对建立社会的憧憬和热情,形成“慷慨而多气”的风格,后世文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他的《短歌行》同样表现这样的风格。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普通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你看到过6万只天鹅飞聚一湖的场面吗?
    这壮美的一幕,只要你来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找到达里诺尔湖边,你就会发现一个奇迹:                                     。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①悠悠白云下 ②蓝蓝湖面上 ③似绿野里散乱的羊群 ④如碧空中飘忽的云朵 ⑤缓缓浮动着数不清的白色精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③⑤④
15.下列诗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一组恰当的字是
a斜阳外,寒鸦万___,流水绕孤村。  b___花蛺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歀款飞。
c春色___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___。
A只/过/迷 /寒  B点/穿/撩/寒  C千/伏/逗/暖  D万/止/恼/清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21分)
夏梅说
[明]钟惺
梅之冷①,易知也,然亦有极热②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欲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③,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④官南都⑤,在告⑥,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冷:冬天开放,冰清冷艳。②热:花开旺盛,观赏的游人热热闹闹。③朱夏:《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故称夏季为“朱夏”。④“廷尉董崇相”二名:董崇相,名应举,福建人,时任南京大理寺丞,故沿古称谓这廷尉。廷尉,汉时为九卿之一,掌刑狱。⑤南都: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南都。⑥在告:古代官员在家休假。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五月,累累其实      其实:它实际上
B.时维朱夏,叶干相守          维:只,仅仅
C.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  同志:志同道合的朋友
D.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      地:环境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叶干相守,与烈日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和风甘雨之所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说,梅花的冰清冷艳,人们易知,然而它也有非常热闹的时候。
B.文章说,梅子成熟后,时至炎夏,只剩下枝叶相守,这时的梅才是最冷之时。
C.文章说,那些欣赏梅、歌咏梅的人,也经常在它不开花时去欣赏它。
D.文章说,那些奸巧的人就像在冬春之际到冰雪中欣赏梅花的人。
19.把文言文新闻记者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繁花粲粲,雅欲争赴,此其极热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结尾说“此咏夏梅意也”,这里的“意”究竟指什么?我们通常把这种文末点题的写法称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5题。(14分)
㈠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展开余下试题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21.在横线上补上原有的诗句。(1分)
22. 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cú):过去。
24.从抒情方式上讲,前六句是          ,最后两句是          。(每空各限4字)“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25.诗歌是从哪两方面体现“倦”意的? (3分)
答:①                                                                   
  ○2                                                                       
26.默写下列诗句(20分)
(1)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3)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
(4)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骚》)
(5)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6)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
(7)                      ,黄泉共为友。(《孔雀东南飞》)
(8)汩余若将不及兮,                    。(《离骚》)
(9)                   ,美人之贻。(《诗经三首》
(10)                  ,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
选择题答题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四 课外作文(50分)
下面是一首中学生写的诗歌,请你将其改写成一篇题为《送行》的记叙文。要着重刻画父亲的形象,表现崇高的父爱,用第一人称写。
 父亲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视着即将远行的儿子/书,钥匙,行李袋/父亲没有洗泪为我饯行/只是默默地提着我的行李/送了一程又一程/车启动了/父亲吐出了两句话/注意身体,与人和气/车走了/父亲依旧立着/凝视道路,默默无言
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C B B C C B D A A C D B B B A B C
16.(其实:它们的果实。)
17.B(A,都是介词。前一个相当于“和,跟,同”;后一个相当于“给,替”。B,都是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C,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却”;后一个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D,前一个是代词,相当于“它”代“夏梅诗”。 后一个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即“在那里”。)
18.C(“经常在它不开花时去欣赏它”之“经常”不合原文,原文是“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注意“未有”。)
19.⑴(梅树)繁花盛开,鲜艳耀目,雅士和俗人都争先恐后地赶往(那里观赏),这是它极热的时节。
⑵我替梅花感激他的这番情谊,嘱托志同道合的朋友写诗唱和它,(并依照这首诗的题材和旨趣)画了一幅画来赠给他。
⑶这就跟那些在冬春之时冒着冰雪去赏梅咏梅的人一样,是真正的趋炎附势之徒。
20.第一问: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第二问:卒章显志。
[参考译文]
梅的冷,是人们所熟知的;然而它也有极热的时节。冬春之际,冰天雪天之中,(梅树)繁花盛开,鲜艳耀目,雅士和俗人都争先恐后地赶往(那里观赏),这是它极热的时节。到了三、四、五月,梅树果实累累,再加上风雨的侵袭,梅才开始冷下来。然后花和果实都凋谢了,时节已到了盛夏,只剩下树叶和树干相伴,与烈日争衡。这就是梅极冷的时节了。所以那些赏梅和咏梅的人,没有在梅没有开花时来的。
唐代诗人张谓的《官舍早梅》一诗所吟咏的,就是梅花已落、梅子初结时的情景。咏梅能够写到果实,这已经很难得了,更何况是写到叶呢!作诗咏梅写到叶,这已经越过梅热的时节很久了(即不合时宜了)。廷尉董崇相,在南京为官,正在告假还乡期间,写了《夏梅》这首诗,才写到了梅叶。什么原因呢?没有叶就不能成为夏梅了。我替梅花感激他的这番情谊,嘱托志同道合的朋友写诗唱和它,(并依照这首诗的题材和旨趣)画了一幅画来赠给他。
社会上原本就有一种表面上处在受冷落的时间和很清闲的位置上、(实际上)却拥有很高的名望和实权的人。那些投机取巧的小人趁机赶赴那里,既能得到名声和实惠,又不会被世人讥讽为趋炎附势,这就跟那些在冬春之时冒着冰雪去赏梅咏梅的人一样,是真正的趋炎附势之徒。假如真的想弄清世俗所趋附的是冷是热,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辨。这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2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2.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23.“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24.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思想感情。 
25.①自月升到月落,诗人未曾合眼,身倦;②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26.默写下列诗句(每句1分,计10分)
(1)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7)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8)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9)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文(略) (58.46.212.12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07沅陵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