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44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4]
双古中学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双古中学初三语文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彬(bīn)彬有礼 浣(huàn)妆 猗(yī)郁 死者相藉(jiè)
B、衣衫褴(lán)褛 冠(guàn)者 斑斓(lán) 义愤填膺(yīng)
C、拈(niān)轻怕重 哽咽(yàn) 绰(chuò)号 绰(chāo)酒座儿
D、毛骨悚(sŏng)然 忸怩(ní) 脱臼( jiù ) 死者数(shuò)矣
2、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B、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
D、触目伤怀:触动眼睛,伤及情怀。
3、下列文段①—⑤句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是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②(中国人)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的。③先前信“地”,信“物”。④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⑤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①④ C、②③⑤④① D、③⑤①④②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周树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清代文学家吴敬梓
C、《如梦令》——选自《珠玉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D、《鱼我所欲也》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走进纳米技术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发生革命性的飞跃。从最初的分子、原子到电子以及质子、中子等更小的微粒的发现,人类正不断揭开微观物质世界的神秘面纱,随着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入,纳米技术应运而生。纳米技术也叫超微科技。是21世界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研究和制造极其微小的物体(十亿分之一米),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
①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查德•费曼 ① ,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 ② ,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 ③ 。
②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日本设立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5年科技基本计划的研究重点;德国专门建立纳米技术研究网;美国将纳米计划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美国政府部门将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从1997年的1.1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4.97亿美元。
③纳米技术制造的产品固然小得令人眼花缭乱,可是有什么用途呢?老实说,由于这个技术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可以说还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目前应用并不广泛,但是,就是这样,其应用前景已经显现在人们面前,仅2001年,纳米技术产品的销售额高达500亿美元,而德国萨尔布鲁肯市的一个专门研究纳米化学的研究所,就有90多家来自全世界的公司前来签订合同和合作协议。下面我们只择其要者略举几项。
④首先,当然还是计算机信息存储蕊片,它越小而存储量越大,计算机就会在体积缩小的同时,增大性能。克林顿总统在宣布为美国纳米技术研究拨款50亿美元的讲话中赞叹地说:“请大家想像,整个国会图书馆都能存储在一个糖块大小的蕊片中”,这该是多么令人惊奇。
浏览完整试题
⑤其次,使用纳米技术可以选定原子来构成分子,这样就可以制造新物质,而这样的应用多得简直无法叙说。仅就涂料来说,将使用纳米技术制造出来的硬度极强的涂料在刀具上,机械工人就不会因刀具不锋利而苦恼了;将抗磨的涂料镀在玻璃和眼镜片上,玻璃和镜片再也不会有划痕;将抗热又抗压的涂料镀在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上,不仅抗压,而且可以不让阳光透过,甚至可以防火;将不产生摩擦的涂料镀在输液和排液的医疗用管道内壁,护士就不会为总在管道中有遗留物而发愁了。
⑥至于新材料的应用,就连想像力极强的人也无法全部想到,这里只举关于能嗅到气味的材料的几个应用例子就可见一斑。将这种物质放入冰箱中能检测里面食物的新鲜程度;将这种物质放入牙刷中,医生可以根据它检测出来的口腔气味来判断人的健康程度和生病的迹象;将这种物质放入电缆中,在电缆即将要燃烧但还没有燃烧的时刻,它就可以报警,这是非常重要的。几天前报道的美国一家航空公司在4年前的失事原因,就是因为电缆起火而引起发动机起火的,莫斯科电视塔的大火也怀疑是由于电缆起火造成成。如果使用纳米技术产品,一切就平安无事了。
⑦一个新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导致其他技术的发展,因此难怪从事纳米技术的科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正在引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5、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预示 ②意志 ③梦想 B、①宣言 ②意愿 ③想象
C、①预言 ②意愿 ③梦想 D、①预计 ②心意 ③幻想
6、本文在说明纳米技术的优越性时,运用了大量生产和生活事例加以说明,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生动而富有趣味。
B、使纳米技术这一抽象复杂的科学事理变得通俗易懂。
C、使说明的内容更易于人们理解。
D、说明什么是纳米技术。
7、下列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说明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B、文章从存储量、制造新物质、制造新材料三个方面说明人类运用纳米技术取得的成果。
C、纳米技术也称超微科技,是研究和制造微小物体并加以应用的一门新科学。
D、第④段加点字“一个糖块大小”这一修饰语的作用是说明蕊片像一块糖。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月:“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②余闻而俞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久已病矣 病:疾病
B、驰然而卧 驰然:放心的样子
C、吾尝疑乎是 乎:同“于”,对,对于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以:用来
9、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B、何吾不为斯役 译文:假使我不做这份差役。
C、叫嚣乎东西 译文:到处吵嚷叫喊。
D、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蒋氏自陈心曲。“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全篇答话的纲。以下全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烘托赋敛之毒,可以分为两层:前一层回顾过去,后一层叙述现在。
B、第②段点明全篇主旨。本文议论仅此一段,却是全文的核心。
C、本文是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最后用“苛政猛于虎”作为立论的根据并用它来点明全篇主旨。
D、以上两段选自《捕蛇者说》,“说”是古代文体名,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以上两段在表达方式上是先叙后议。
第Π卷(共90分)
四、古诗词赏析(10分)
11、按要求默写填空。①—②题任选一题做,③—⑤题必做,(4分)。
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绘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 。
②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比喻人们无路可走之时,经过一番周折和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的诗句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白日放歌须纵酒,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⑤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西江月》)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①解释下列词语(2分)
展开余下试题
绮户:
何事长向别时圆:
②判断下面对这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4分)
A、词的上片写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开篇把酒问月,连发两问,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词人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
B、,词的下片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和探求,该片全属内心独白。( )
C、该词几乎句句写月,词的上片问天,下片问月,但归根结底都是问人生。全词既充满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悲伤压抑的情绪。( )
D、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人生哲理于抒情之中。该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却并不使人感到难堪的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仍处处可见。( )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7分)
①熊肉、豹肉、麂肉吃过不少,彝山的猎手们还不曾吃过猴肉;猪鸡牛羊满圈遍坡,彝山却没有一家人养得起一只猴。并非彝山上无猴,人怪彝山猴子大多,来则三五成百,呼啸而至,去则倏忽之间,踪影不见。每次猴群到来,只要枪响,总有猴子中弹身亡,却被别的猴背起跑了。又不敢去追赶,猴群总往高处爬,见人追去,猴王一声呼号,遍山乱石飞滚,让你避之惟恐不及。故猎手们没少打死猴,却从不曾到手过。
②这次居然破天荒,只来了一只大母猴,还背着两只小猴。熟悉猴性的山里人百思不得其解:说这母猴拖儿带崽掉了队,那绝不可能,猴群中多的是母猴,她们最能携幼扶老;说她是故意离开猴群,也说不通,彝山的猴子靠的就是那个庞大的家族,才安然无恙。尽管人们费尽猜疑,总不得要领。那母猴却实实在在,背两只小猴,在地里掰包谷,在树上摘核桃。
③该是尝猴肉的口福来了,猎手们说。二十多个猎手领着狗,从高处围下去。人喊、狗叫,母猴背着两只小猴往山下逃。两只小猴,一只在背上,一只挂在胸前,跑起来,挂在胸前的小猴不断磕碰在石头上,吱吱直叫唤,母猴在它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把它甩到背上,把背上的换到胸前,跑不上几步,胸前这个又痛得吱吱叫,又打,又换上背……好几次,只要母猴甩掉一只小猴,她完全可以逃出猎人的包围圈,但她不懂得那样做。母猴到了山脚,山脚是滚滚滔滔的金沙江。三面是人、是狗,一面是江。母猴上了江中的礁石,她想过江去。人和狗都在慢慢逼近。猎手们已经在嘻嘻哈哈笑了:猴肉尝鲜,猴脑泡酒,小猴养起来。
④母猴在礁石上惶惶四顾,江水滔滔,走投无路……
⑤二十多支黑洞洞的枪口,慢慢扬起,对准了母猴的胸脯,再往上一点,别伤着小猴。背上的小猴尚不知大祸临头,欲要爬下礁石,到江中戏水。母猴一把拉过小猴,搂到胸前,把奶头塞进小猴嘴里。二十多个猎手的食指搭上了板机……
⑥两只小猴对临头大祸浑然不觉,只顾吱吱吃奶。母猴替它们抹去逃命时网在头上的蛛丝草渣,抬头看一眼黑洞洞的枪口,脸上一阵抽搐,目光惊恐而哀怨,竟然有泪水从眼角渗出。她绝望地往礁石上一靠,左手紧搂两只小猴,右手猛地捂上自己的双眼……
⑦猎手们同时一怔,搭在板机上的食指,再也勾不下去。猎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大家呆一阵,默默收起枪,默默往回走。谁也不说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
13、判断对本文故事情节概括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开端:正当猎手们为没吃上猴肉而遗憾时,一只母猴带着小猴觅食来了。( )
②发展:猎人们追杀母猴。( )
③高潮:母猴逃到江边走投无路,两只小猴绝望地等死。( )
④结局:猎人们被母猴的行为深深震动,不忍枪杀母猴,默默地回家了。( )
14、对小说第一自然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下文叙述提供背景 B、为后文发展设置悬念
C、概述彝山的猴子太多 D、说明彝山人养不起猴
15、小说在第三、四、五自然段中多次描写江水,属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①属 描写。
②其作用是:
。
16、小说对母猴采用了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其中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2分)
答: 。
17、为什么猎手们“搭在板机上的食指,再也勾不下去”?请简要回答。(4分)
答:
。
18、下面是为这篇小说拟的几个标题,不贴切的—个是( )(2分)
A、《猴》 B、《猎手》 C、《母爱》 D、《母猴的爱》
六、(10分)
19、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在全市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作为校园的主人,请你拟一条提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标语。(2分)
20、把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句话,不超过20字。(2分)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70年前,中共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展开余下试题
21、下面三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回答。(6分)
温家宝总理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两大主题。一是全面突出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取代追求盲目产值增长;①二是高举和谐社会旗帜,②大力投资解决民生建设欠帐,让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分抢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③“企业所得税法案”也是这次人代会的议题。④这一报告引起了中外高度关注。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
B、词序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
C、与这段文字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
七、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篇文章(53分)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学校一律用“XX”代替;③全文不少于500字。
① 改变了我的生活。
提示: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暖……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相关。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孩出于一时对某人的气愤,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回送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什么就得到什么。
请以“回声”为话题,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作文。
一、1、C 2、D 3、B 4、C
二、5、C 6、D 7、D
三、8、A 9、D 10、C
四、11、①波撼岳阳城②山重水复疑无路③青春做伴好还乡④闲敲棋子落灯花⑤青山遮不住
12、①√ ②× ③× ④√
五、(17分)
13.①√ ②√ ③× ④√。4分,一项1分。
14.A.(2分)
15.①环境。②突出母猴处境危险,走投无路。4分,一空2分。
16.动作(行动)。2分
17.他们的心灵因母猴最后的神态和动作而受到强烈的震动,论文也不忍心杀害这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表现出深深母爱的生灵。3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给分。
18.B.2分
19、每一次交流都从普通话开始
20、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21、A、 ①,“追求”与“盲目”换序 B、③,“分抢”改为“分享” C、④,删去这一句。
第二次月考试题 (125.66.149.151)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
下一篇:
三亚博雅中学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双古中学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