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32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江苏省宜兴一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江苏省宜兴一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凌春荣     审核:毛维文      07、12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宝藏(zàng)   铿锵(kēng  qiāng)    熨帖(yù)   狙击(zǔ) 
B、粗犷(guǎng)  呆滞(zhì)           颠簸(bǒ)    粗糙(cāo) 
C、坍圮(tān pí)  匮乏(guì)        鼎铛玉石(dāng) 湔雪(jiān) 
D、酾酒(shī)    炽烈(chì)        蓊蓊郁郁(wěn)  舷梯(x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蜇     匮逃      舞榭歌台      一愁莫展 
B、编缉     禁锢      臭名招著      跌宕起伏
C、赎罪     荒缪      步履蹒跚      声名狼藉 
D、纶巾     苑囿      礼上往来      百无聊赖
3、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字,作者却不是因为写长篇就______笔墨。 
②、为了搞好工作,他们_______了许多好的建议。 
③、农村能源短缺和不稳定供应,极大地______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A、乱用    搜集     制约            B、乱用     收集     限制 
C、滥用    收集     限制            D、滥用     搜集     制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丰富并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形式,使传统阅读生活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柳永没有想到,姑苏的天空竟是这般的蓝,蓝得仿佛只要一伸手臂,手指就会被染做蓝色。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19个月,因病致残,变成盲、聋、哑人。但她鼓起勇气,创造了轰动全世界的生命奇迹,1965年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海伦•凯勒日记》等。
B、杜牧,字牧子,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写的辞赋《阿房宫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铺陈描写,讲究句式的对仗,着重声律的排比。
C、通讯,也称通讯报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只以记叙为表达方式,迅速、及时、真实地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一种文体。
D、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作家、学者。写作《荷塘月色》时他正在清华大学任教。该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流露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它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彷徨。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每题3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后得一夕安寝                       理固宜然
B、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以地事秦
C、暴秦之欲无厌                         此言得之
D、与战败而亡者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实百倍                   其实:它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父辈。
C、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颠覆:跌倒。
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段始终采用事实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以警北宋王朝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一句中,“举”“予”两字描画出“送”的丑媚之态,生动形象地讽喻了北宋朝廷的苟安之状,揭露其可悲可鄙之态。
C、“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今日”“明日”,言割地之频;“五城”“十城”,言割地之多;“一夕”言时间之短。如此写法实为绝妙。
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式整齐,很有气势。“有限”与“无厌”相对,“奉”与“侵”、“繁”与“急”相对,意在规讽“赂秦者”改变对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题(共9分,每题3分)
王长年,闽人。自少有胆勇,渔海上。嘉靖己未,倭薄会城大掠,长年为贼得,挟入舟。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为好语媚贼,酋长亲信之;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长年乘间谓同执者曰:“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皆泣曰:“幸甚!计安出?”长年曰:“贼还,将抵国,不吾备,诚能醉贼,夺其刀,因捩(liè,掉转)舵饱帆归,此不可失也。”皆曰:“善!”会舟夜碇海中,相与定计,令诸妇女劝贼酒。贼度近家,喜甚。诸妇更为媚歌唱,迭劝,贼叫跳欢喜,饮大醉,卧相枕藉。妇人收其刀以出。长年手巨斧,余人执刀,尽斫五十余贼,断缆发舟。旁舟贼觉,追之。长年故善舟,追不及。行抵岸,长年既尽割贼级,因私剜其舌,别藏之。挟金帛,并诸男妇登岸。官军见之,尽夺其级与金。长年秃而黄须,类夷人,并缚诣镇将所,妄言捕得贼。镇将大喜,将斩长年,并上功。镇将,故州人也。长年急,乃作乡语,历言杀贼奔归状。镇将唶(zè,大喊)曰:“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镇将验贼首,皆无舌,军乃大骇服。事上幕府。用长年为裨将,谢不欲。则赐酒,鼓吹乘马,绕示诸营三日,予金帛遣归。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
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倭薄会城大掠。              薄:逼近 
B.时时阳为好语媚贼。          阳:假装 
C.诸妇更为媚歌唱。            更:再、又 
D.而论罪官军欲夺其功者。      论:判定 
1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将斩长年——行抵岸   
    因私剜其舌——乃作乡语 
A.“将”和“行”相同,“因”和“乃”不同。 
B.“将”和“行”相同,“因”和“乃”也相同。 
C.“将”和“行”不同,“因”和“乃”相同。 
D.“将”和“行”不同,“因”和“乃”也不同。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长年从容定计,以酒色麻痹倭寇,解除其武装,而后把他们全部杀死,终于断缆发舟而归。 
B.王长年被执后时以好语媚贼,先取得其头目信任,后又潜入舟中,全都解掉被抓男女的绳子。
C.王长年举帆归来时,曾将敌首舌头剜下,以防官军夺功;后事实果真如此,这从另一方面揭露了官军的腐败。 


展开余下试题D.文章反映当时倭寇窜掳我沿海的社会现实;而官军之腐败,正是倭寇敢于不断入境窜扰的重要原因。 
第二卷(共114分)
四、
13、翻译下列句子(其中第(1)、(2)两句为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 
(1)若等思归乎?能从吾计,且与若归。 (3 分)         
 译文:                                                                                                                                    
(2)“若言斩贼级,岂有验乎?”长年探怀中藏舌示之。(3 分)          
 译文: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分)
译文:                                                              
14、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9分)
1、戍卒叫,函谷举,           ,            。
2、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
4、想当年,             ,               。
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题目(共6分)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1)、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中可推测,词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人?(2分)
答:                                                                     
(2)、对这首词的前两句描写主要采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2分)
答:                                                                     
(3)、末两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绝      唱
严阵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③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④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⑤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⑥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⑦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⑧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吸引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⑨“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⑩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展开余下试题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6、作者最爱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第8段看,作者笔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既盛开于五六月间,也持续到十月残秋。
    B. 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
    C. 第7段无疑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D. 作者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仅富有文化意蕴,而且切合文章题意,深化了主题。
    E. 作者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是因为这里的荷花有警醒人们时刻不能忘记民族历史耻辱的意义。
六、语言表达(共12分)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浩然高科技大厦今天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落成。它是由台湾大陆工程公司原董事长、世界著名建筑业企业家殷志浩先生生前捐1000万美元建造的。殷先生是交大第36届校友。他的后辈也捐资200万美元。浩然高科技大厦,高106米,24层,为全国最高的科技大厦。大厦将与校园网联结,成为交大电子通讯、光纤等尖端学科的科研基地。
答:                                                                             
21、依据下面语句,在其下的横线上仿写两句,要求三句话语意互相关联。(4分)
种子如果害怕遭遇泥土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宜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