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1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3]
河北省唐山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语文试卷A卷
  河北省唐山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A卷
说明:①本试卷分选择题(卷Ⅰ)和非选择题(卷Ⅱ)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②考试用时150分钟。卷Ⅰ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在试卷答题卡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伫立            狙击手               赋与            溘然长逝
B.崔嵬            炒鱿鱼               庠序            窘然不同
C.追溯            莫须有               谲诈            钟鼓馔玉
D.福祉            泊来品               祓除            妍媸毕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B.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如期发布表明,中国农民离过上“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生活不远了,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
C.近日,英国媒体报道,一些英军士兵把国防部授予他们的奖章放到eBay网站上拍卖,军人最为珍视的荣誉被他们敝帚自珍。
D.狗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说事》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些年来,不仅国内一些企业家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占我国教育市场。
B.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C.在离开学校已经20年的今天,也已为人师表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劳动之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融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左不远是一条小河,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        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
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            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
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 ⑧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
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0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走”了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
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着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
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就会折回声道轴。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
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
(节选自2005年第3期《科学之谜》,选入时有删改)
5.下列对“深海声道”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很深处的一定范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
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
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
D.深海声道是使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
6.根据文意,不属于深海声道“奇异”特点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可以使声音传播到很远而没有减弱的迹象。
B.在深海声道中声速基本上不再受温度和海水压力的控制。
C.在深海声道中传播的声音总是能折回声道轴并来回反射。
D.声能在深海声道中总是被限定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形成于大洋深处,这就意味着海洋越深处,声道轴上下方的范围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深海声道,声道效应也就会越明显。
B.深海声道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因此,谁控制了全球深海声道,谁就能从某种程度上控制深海制海权,谁就能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C.声道效应会受海底障碍的影响,如果人们想获得某一声道效应,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清除障碍,以使声道畅通。
D.声波竟然可以顺着深海声道环绕地球达半圈。所以,我们可以建成环球深海声道,用方向可控的声波来发展通讯事业。
三、(9分,每小题3分)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
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拜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宾客故人,日满其门。诸曹时白外事,援辄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傍县常有报仇者,吏民惊言羌反,百姓奔入城郭。狄道长诣门,请闭城发兵。援时与宾客饮,大笑曰:“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床下伏。”后稍定,郡中服之。视事六年,征入为虎贲中郎将。
交阯女子征侧及女弟征贰反,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阯。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征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征侧、征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与决筹策            与:和
B.嚣使援奉书洛阳      奉:送
C.拜援为太中大夫      拜:跪拜,叩拜
D.谅为烈士            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援“志向”的一组是
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②与决筹策
③颇哀老子,使得遨游            ④良怖急者,可床下伏


展开余下试题⑤男儿要当死于边野                ⑥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援十二岁就父母双亡,但他并未消沉,而是胸怀大志。因而,得到了隗嚣重用。
B.马援对待下属既宽容又广施恩惠,他任用下级官吏,总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
C.马援不仅具有杰出的治理地方的才能,而且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D.马援功高不居,目光远大,故名士孟冀很是佩服与称赞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3分)
译文:                                                               
(2)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3分)
译文:                                                               
(3)先生奚用相济?(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这首诗的颔联写了几层意思?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几层意思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试从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                               。                           ,
                           。盘飧市远无兼味,                                  。
                                     ,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
(2)史论贵在精警,如贾谊的《过秦论》中“                      ”,杜牧《阿房宫赋》中“呜呼!             ,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苏洵《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             ,战不善,                       ”,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独处的充实    
周国平
    怎样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与别人的交往和繁杂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论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的大师们的杰作之中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句话都会有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与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只独自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就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什么卡拉OK厅、录像厅、电子娱乐厅,或者就找人聊天。自个儿呆在家里,他们必定会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节目。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展开余下试题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看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他跑到别人那里去,对于别人只是一种打扰、一种侵犯。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我敢担保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出一个例子,能够驳倒我的这个论断,证明某一个浅薄之辈竟也会有此种美好的经历。
(选自2005年第22期《读者》)
14.“独处的充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分条列述。(6分)
答:                                                                        
                                                                            
15.理解“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16.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恶性循环”的过程。(不超过25字)(4分)
  答: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唐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