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3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2008年无锡市滨湖区初三调研考试试卷[2]
  2008年无锡市滨湖区初三调研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qiè         意     ②扶yè             ③顶礼膜mó        拜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李商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⑥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注意:⑦⑧⑨三题任选两题。
⑦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正如孔子在《论语》中说:“                ,
                ”。
⑧一场大雪过后,锡城处处银装素裹,玉树琼枝,让人不禁想起了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名句:“                ,                ”。
⑨空军飞行员李剑英是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为了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壮烈牺牲,他的义举诠释了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所说的:“                ,                。”
3. 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3分)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①徧                 ②加                  ③福            
4.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城市记忆的既有物质遗产,也有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一座座建筑,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名人故居等,纵向地       着城市的历史脉络与传承,横向地       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       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
A.记忆   承载   交织   展示
B.展示   交织   记忆   承载


浏览完整试题C.承载   记忆   展示   交织
D.交织   展示   承载   记忆
5.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句子中涉及的作者、作品、人物等关键词必须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2分)
什么是语文?有人说,语文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魏王的老骥之志,                        ;是鲁迅魂萦梦绕的《社戏》,是朱自清饱含父爱的《背影》,是余光中难以释怀的《乡愁》,                              ……
6.为了普及与光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国粹京剧的传承发展开拓广泛的社会资源,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你认为中小学生有必要学习京剧吗?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50字。(2分)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2分)
7.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A.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强烈,高度概括。
B.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一个“肯”字,表现了诗人的老而弥坚,足见其刚直不阿之态。
C.颈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前途的迷茫。
D.尾联沉痛而稳重。诗人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二)(11分)
超①到鄯善②,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诏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①超:即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②鄯善: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婼羌县东北。
8.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 后忽更疏懈  更:                 ②  今虏使到裁数日  裁:             
③ 会天大风  会:                   ④  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悉:             
9.下列句中的“以”与“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B.徐喷以烟
C.以中有足乐者                    D.策之不以其道
10.翻译句子。(3分)
乃诏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译:                                                                       
11.本文记叙了班超初次出使西域,在鄯善国袭击匈奴使者成功的经过。请你结合全文说说班超成功的原因。(2分)
答:                                                                            
(三)(6分)
①自2007年11月27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现绕月飞行以来,截至2008年2月20日晚10点已经飞行1204圈。21日上午10点左右,它首次迎来月食的挑战。“嫦娥一号”卫星在长达227分钟的时间内处于温度极低、只能靠电池供应能源的状态,并且和地面失去联系。“嫦娥一号”的“生存环境”变得非常恶劣,无法接受太阳辐射,温度下降,最低时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这使得“嫦娥一号”的机器面临严寒环境的考验。
②“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表示,对于“嫦娥一号”卫星面临的首次月食考验,研制人员已准备好多项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卫星研制时做了大量的设计和验证工作,卫星上天前进行一系列最恶劣环境验证试验,对星上所有设备的月食降温情况进行仿真和实验考核,模拟月食环境最长达6小时以上;二是对“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轨道进行调整,1月27日已将其运行轨道抬高近两公里,以缩短卫星经历月食阴影的时间,由原来的四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25分左右;三是对“嫦娥一号”卫星热控设计、供配电设计、数据管理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在卫星进入月食阴影前尽量让太阳照射充电,最大限度提升卫星本身温度;四是尽量关闭一些能关的星载设备,节约星上能源。 


展开余下试题③叶培建说,“嫦娥一号”卫星面临的这次月食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卫星进入月食阴影前、中、后一段时间,均不在中国境内测控弧段覆盖范围内,通过国际合作,欧洲空间局将在“嫦娥一号”卫星穿越月食阴影后及时进行跟踪测控,但应对月食考验的多项措施具体效果如何,21日晚上才能有分晓。他透露,2008年8月份,“嫦娥一号”卫星还将再次经历月食考验。 
④21日14时10分左右,“嫦娥一号”飞出地球阴影,成功接受了月食考验,地面工作人员已经恢复了与她的通讯联系。                        (选自中国公众科技网)
12.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答:                                                                    
13.请你简要概括研制人员为应对“嫦娥一号”面临的首次月食考验准备了哪些措施。(2分)
答:                                                                    
14.第③自然段“‘嫦娥一号’卫星面临的这次月食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中的“特殊”能不能删掉?为什么?(2分)
答:                                                                    
(四)(6分)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
①读了翟春阳先生的《感恩不应是件令人恐惧的事》一文,心有戚戚焉。春阳先生针对杭州某小学一次主题队会的主题——当你与妈妈两人中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你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表达了“感恩不是还债、不是伪孝、愚孝”等观点,我完全赞同。 
      ②我发现,这类生命教育很有市场。某杂志上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澳洲少女的眼泪折射了什么》的文章,作者系本地一所著名中学的语文老师。他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设计了一个心理游戏:写下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五个事物(可以是人、东西或者需求、心愿等),然后一样样进行放弃,看看最后留下什么。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在游戏中异常活跃,而澳洲少女在课外则哭成一团。为什么?因为她们没法在God(上帝)和friend(朋友),God(上帝)和parents(父母)之间作出抉择,只能用眼泪表达她们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③缺乏生命教育应该说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是到了补上这一课的时候了。老师们试图用此种方式刺激学生日渐麻木的心灵,唤起他们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殊不知,动机虽好,可由于方式不当,结果却南辕北辙。就以杭州某小学的此次主题班会为例,在生死抉择中,近1/4的孩子没有选择让妈妈活下来,这就是说,这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活,而这一结果恰恰是设计者不愿看到的。按照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学生应该选择让妈妈活下来,标准答案也是这样。否则,学生就是自私的,是缺乏感恩心的表现。 
      ④这里,老师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以亲疏远近、贵贱高低来区分生命维度,硬是将生命等级化,这恰恰是不懂得敬畏生命所致。其实,从本原意义上来说,生命都是同质、平等的,凡是生命都值得敬畏。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施韦泽曾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这里的关键在于,生命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比无私更高;无论为己为人,都不能成为伤害和毁灭生命的理由。同样,在生死关头,父母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和珍惜,任何以假想方式要求学生作出抉择的教育方式,只会误导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结果只能培养学生的狠心而不是不忍之心。 
      ⑤澳洲少女为什么会哭?就因为她们有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对她们来说,不论是朋友还是父母甚至上帝,他们的生命都是不可剥夺的,是无价的。她们在中国式的考题中交白卷,恰恰证明了她们有着健全的生命伦理观,从中也可知她们那儿的生命教育是正确的。而反观同一课堂中中国学生的积极表现,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懂得敬畏生命,其生命伦理观多少有些病态。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教育方式错了。 
                                (选自2007年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略有删改)
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分)
16.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澳洲少女的眼泪,有何用意?(2分)
答:                                                                   
                                                                    
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④段划线句的理解。(2分) 
答:                                                                    
                                                                      
(五)(15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③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就因着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展开余下试题④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决不喧哗。又过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循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⑤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却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⑥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⑦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⑧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⑨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
⑩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8.第⑥段中说:“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结合文章,说说“我”感动的原因。(2分)
答:                                                                    
                             &nbs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8年无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