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6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9]
溧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溧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一、(23分)
1.按课文原句填空。(9分)
⑴.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⑵.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漫步文学艺术长廊,品读古代经典佳作,我们可以有所思,有所悟:
⑶.江山胜景:入滁州灵山,见“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观洞庭胜水,赏“   ▲    ,吞长江,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思念绵长:李商隐倚窗独立,夜雨离愁:“      ▲    ,却话巴山夜雨时”;苏轼临风徐吟,对月怀人:“但愿人长久,      ▲    ”。
⑸.诗言心志: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       ”的心志,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    ▲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愿。
(6).2008北京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时虽然遭遇少数“藏独”分子的干扰破坏,但所到之处人山人海,人们用各种方式欢迎“祥云”的到来,火炬传递最终得以顺利进行,这正应证了孟子提出的“      ▲      ,         ▲ 。”(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回答)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7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①( ▲ )(A精灵  B精奇),是大自然fù予人类最美妙的乐章。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xié的音乐;云海茫茫,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好的图画,群峰簇拥,是大自然编织的一朵仰天初绽的莲花。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应该用心聆听,才能②( ▲ )(A领悟  B领略)到大自然的情趣。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fù( ▲  )予   和xié( ▲  )  簇拥( ▲  ) 初绽( ▲  )  
⑵为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
①( ▲  )       ②( ▲  )
⑶方框内的标点使用有误,应改成( ▲  )(1分)
3.A、B、C、D四个选项中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材料中划横线的第   ▲  句(只填序号)不能完全证明这一观点。(2分)
      ▲     。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视野必然宽广,心胸必然开阔,品德亦应高尚。专业知识一旦离开了道德的指引,知识就会变成为个人谋利益的工具,甚至会危害社会。①工匠手中为民造福的劳动工具,在愚昧无知、失去理智的人手中也会变成凶器;②科学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世界;③电脑专家可以帮助企业发展,也可以造就工商界的繁荣。人生好比一条船,只有同时拥有了知识与道德,生命之舟才不会偏离方向。
A、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季节。


浏览完整试题B、专业知识与道德有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C、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我们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D、专业知识与道德不构成任何联系。
4.阅读下面图表,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结论:                               ▲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3分)
片段一:一个不幸的人,贫穷,耳聋,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名人传》)
片段二: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⑴从两个片段中任选一个填空。(1分)
我选择    ▲       其中的“他”是     ▲     (姓名)
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个片段中人物身上所共有的品质。(2分)
                                  ▲                                     
二、(43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15分)
【古诗阅读】
6.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⑴这首小令虽没有直接写声,但通过作品中的“    ▲   ”、“流水”、“西风”等词语,却使读者听到了自然之音。(1分)
⑵“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一幅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整首小令,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
                                  ▲                                      
【古文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
  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后公府辟举方正。
(选自范晔《后汉书·陈王列传》)
7.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⑴尝闲处一室    ▲         ⑵甚奇之    ▲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无丝竹之乱耳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B、勤知其有清世之志      其如土石何
C、投传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D、以谏争不合           扶苏以数谏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⑵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                                      
10.细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填空。(4分)
⑴两段都写到了“室”,其中甲文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的根本原因是“          ▲        ”;乙文陈蕃不“洒扫”其室,而让“庭宇芜秽”的理由是“                   ▲                 ”。
⑵甲文中引用孔子的话,卒章显志,有力的表现了作者             ▲          ;乙文中写薛勤的反应,侧面烘托出            ▲            。


展开余下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6题。(15分)
                                             
⑴未来的人类什么样?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英国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多格尔·狄克森在他的著作——《人类之后》中称,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也就衰亡得越快。人类是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已经经历50万年的进化历程,现在已开始走下坡路。因此,衰退论成为一种有代表性的见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之所以走向衰退,原因在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疾病都能得到治疗,人们生存下来,生儿育女,把体内的致病、易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同时,由于正常基因中总有一些会突变为致病基因,结果便使人群中致病基因的分布频率一代比一代高。
⑵然而,多数研究进化论的学者并不认同这样的假说,更多的科学家赞成一种比较正统的人类进化理论。他们认为,在今后50万年中,人类智力的发展将对社会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而体质的变弱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还有一种观点指出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存在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没有见到什么进化的人类,事实上我们的确在退化。
⑶100年前,一个人一生平均要步行7.5万公里,而现在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达,人们步行的路比以前大大减少,如今一个人一生平均只走4.2万公里的路,那些常常离不开车的人走路更少,结果常常带来的是机体的整体性衰退。大量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们没有时间和心情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因为他们连睡眠都没有充分的保证。
⑷环境的变化,是促使人们生理机能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据欧洲的科学家研究,现在欧洲男性的精子量只有二战之前的40%。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人类精子数量质量下降,导致科学家作出以下忠告:它可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难以预测的危险。
⑸现代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群体合作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很多人喜欢选择逃避的方式,比如独自工作,减少交际以避免挫折感,网络世界和游戏世界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虚拟的交际场所,却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和实际生活接触的能力。在人类的遗传方面,上一辈的行为方式可以遗传给后代,这也不是一种好的倾向。和农业、工业社会的人们相比,信息时代的人的确可以独自完成很多工作。但从人格和行为能力上来讲,心理脆弱,胆小而又古怪,只会与机器而不能与人良好沟通合作的人,也是一种退化。
⑹放眼看去,我们自己的退化现象处处可见。如果说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是一些多少能克服的退化现象,那么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病毒的变异,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挑战就是全方面的了。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能导致人体基因变异和免疫力的降低。如果人体免疫系统被攻克,不但各种疾病可以趁虚而入,而且人体还丧失了对不良基因、变异基因的侦察、修复能力,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⑺生物系统之间存在的微妙平衡可以使得一个物种变得适应或者不再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如果人在分子水平上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人类之后的故事也将就此结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相信这种分子水平退化不会发生在人类所有个体身上。
(原载《百科知识》 2007第9期 有删改) 
1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2分)
A、人类的进化与退化           B、人类的生存环境
C、人类生存的能力             D、未来的人类
12.联系全文内容,作者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人类正在面临退化?(3分)
                                  ▲                                     
13.第⑵段“然而,多数研究进化论的学者并不认同这样的假说”一句中,加点的“多数”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                                      
14.文章第⑶段分别从“100年前”和“如今”两个时间段提到一个人一生所走的路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                                     
15.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A、持衰退论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类衰退的原因在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疾病都能得到治疗,人们生存下来,生儿育女,把体内的致病、易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B、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虚拟的交际场所,却又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和实际生活接触的能力
C、作者认为从人格和行为能力上来讲,心理脆弱,胆小而又古怪,只会与机器而不能与人良好沟通合作的人,只是人际交往上的问题,与人类退化无关。
D、文章结尾对人类的退化问题总体持乐观态度,分子水平退化不会发生在人类所有个体身上。
16.本文开头引用了英国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家多格尔·狄克森的观点,“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也就衰亡得越快”,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染绿的声音 
①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每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A)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②只见漫山遍野的绿树、绿竹、绿草、绿禾……在晨风中微波荡漾,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在朝露的折射下耀眼夺目。尤其是那远处一座座青山,在袅袅晨烟和如纱晨雾中缓缓移动,恰似一艘艘早航的绿船。那山脚下一片开阔的绿草地,像是仙女下凡时因留恋人间而丢下的一块绿手帕。
③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那有如血脉贯穿沃野的清溪,欢快地蹦向远方,牛儿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浸透甜露的鲜草。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溅绿的声音。


展开余下试题④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我被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
⑤而这染绿了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B)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⑥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绿了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那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
⑦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绿了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原载《山东文学》 2008第4期 有改动)
17.结合文章第⑤段内容,概括出作者从大森林中听出了哪些“染绿的声音”?
(3分)
                                 ▲                                       
18.作者在开头第①段中说“每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而在第③段却又写了山间的各种声音,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                                       
19.本文语言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沉。请从文中划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我选的是   ▲  句,赏析:        ▲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溧水县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