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34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4]
七年级上册阶段性检测试题(第二次月考)
2008—2009学年(上)
七年级语文试题
前言:同学们,第二学月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是不是积累了很多的语文知识?是不是有意识地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是不是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呢?希望你能用下面这份试卷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祝你成功!
考试说明:1、本次考试为100分;2、考试时间为2小时。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落尽子规啼。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选出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天罡(gāng) 苦心孤诣(yì)
B、蓦地(mò) 言简意赅(gāi)
C、揶揄(yǘ) 乐以教和(yǜe)
D、炫耀(xuán) 猝不及防(cuì)
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B、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C、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D、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4、依次填入文段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扬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①②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教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6、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2分)
自然是美的。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默写诗句。(4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浏览完整试题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的一项( )(2分)
A、《风筝》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他的原名是周树人。
B、《小巷深处》选自《黄金时代》,作者是林莉。
C、欧阳修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篇名为《卖油翁》作品。
D、《观沧海》是西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作的一首乐府诗。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4题(15分)
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③她的性格( ①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 ②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 ③ )(A、管教 B、管理 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对文中加点的“周济”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人关怀备至。 B、从各方面给予帮助。
C、对周围的人普遍帮助。 D、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10、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边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
依次是:① ② ③
1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句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
12、从文中选出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母亲优良品德的两个四字短语,依照记叙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13、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5--19题。(15分)
村槐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qiǘ)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花,米粒似地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像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志,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我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却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年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展开余下试题
⑥我如此地思念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注释]塬:yuán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15、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 )(2分)
A、思乡 B、村槐 C、祖父 D、长大
16、本文②--④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下面已概括出第一件事,请概括第二、三件事(2分)
第一件事:槐树上荡秋千。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17、结合语境,解释②③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A、绿的云团:
B、香山:
18、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找出两处写村槐和祖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字,写在下面。(4分)
A、
B、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念,对亲人的思念。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三)阅读《三峡》,完成20—23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春冬之时(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延长)
C、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D、良多趣味(善良) 故渔者歌曰(原因)
21、翻译句子。(3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
22、原文填空(3分)
(1)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写出首句和尾句即可):
。
(2)选文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三、写作(40分)
24、“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
请以“说话算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展开余下试题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凡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一律用字母A、B、C、D中的一个或几个代替。
真的做好了吗?再检查一下哦!
代寺镇中心校2008—2009学年(上)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0分)
1、略; 2、D; 3、B; 4、D; 5、A;
6、示例: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格式一致,内容健康,符合仿写要求);
7、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寄愁心与明月;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
8、D;
二、阅读(40分)
(一)9、D; 10、①B; ②A; ③C; 11、解释说明; 议论;
12、①勤劳俭朴; ②宽厚仁慈; 13、D; 14、C;
(二)15、B; 16、第二件事:在槐树下嬉戏;第三件事:采集槐花槐果换书费;
17、A、嫩绿繁茂的槐树花冠; B、香气四溢的槐花花堆;
18、A、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
B、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19、C;
(三)20、D; 21、(1)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2)即使是骑着快马,乘着风,也没有这么快;(3)这里指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意思是江水清流,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22、(1)“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3、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222.208.123.50)
上一篇:
2007---2008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下一篇: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科期终质量检查试卷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