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49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9]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太空天梯的前世今生
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其1979年出版的小说《天堂之泉》中曾设想过,在未来世界将会出现一种超级电梯。这部电梯装在一座37015km的高塔里,用于日常将人员和货物安全、廉价地直送太空。这一奇思妙想在当时只不过博得人们茶余饭后对作家想象力的几声赞叹,没有人真把它当回事。可是,到了2004年,克拉克的这一创意突然间变得不再那么不可思议了。
据报道,随着碳纳米管于1991年被发现,实现太空电梯的设想已迈出第一步,因为看来用作太空电梯的缆索非它莫属。碳纳米管的强度比钢更高,其热传导性和导电性比铜更好,但它们的直径却常常只有0.1%mm。因此,利用其特性开发一种合成材料以实现工业应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一种能将碳纳米管纺成纤维的技术已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lanWindl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来。英国一家名为Thomas—Swan的化学公司对这项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促使碳纳米管材料的研究迈向工业化生产。Windle小组所开发的方法令人想起制棉花糖的机器,生成的一团黑云在冷却时形成纤维,然后纺成一锭锭线。小组的咨询顾问MartinPick说,当将锭子转动90°后,这些纤维就能卷成线团,其效果就像将棉花卷在纱筒上。
目前所获得的线,其强度还很低,仅相当于聚酯服装纤维。但研究小组的目标是从明年起将其性能提高10倍。它们的导电性仅相当于铜的1%。目前的工作就是要纺这些线,先得到强度不怎么高的纤维,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到更结实的纤维,然后再如此进行下去,直到达到足够强度的碳纤维。
太空天梯是要建立起地球到太空的直达之路。引导天梯的缆索一端固定在地球太平洋上的一座浮动平台,而另一端则位于太空中地球同步轨道上。太空天梯能用电力将卫星、宇宙飞船以及空间站的部件通过缆索的提升送往太空。
用碳纳米管材料纺成的线能干什么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言,自然,最高级的应用是用作太空电梯的缆索,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用武之地,比如用作深海石油勘探的固定缆索。如果我们能利用和实现其全部性能的80%,就能获得令人振奋的成果。《天堂之泉》的这一梦想也许将会在22世纪实现,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并构造其概念原型。据NASA估计,太空电梯每天能将5t有效负载送往地球轨道、月球、火星、金星或小行星,这样的设备会在未来15年内交付使用。如果碳纳米管的研究继续保持目前的势头,这个预言看来是能够实现的。
1.下列对太空天梯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太空天梯是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其小说《天堂之泉》中曾设想过的未来世界将会出现的一种超级电梯。
B.太空天梯是装在一座37015km的高塔里,用于日常将人员和货物安全、廉价地直送太空的一种未来特殊电梯。
C.太空天梯是用电力将卫星、宇宙飞船以及空间站的部件通过由碳纳米管构成的缆索的提升送往太空的特殊电梯。
D.太空电梯的引导天梯缆索一端固定在地球太平洋上的一座浮动平台,而另一端则位于太空中地球同步轨道上。
2.下列对碳纳米管纺成纤维的技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碳纳米管纺成纤维的生成与制棉花糖有类似之处。
B.强度达到预期要求的碳纤维将用作太空天梯缆索。
浏览完整试题
C.将碳纳米管纺成纤维再经不断加工可生成具有足够强度的碳纤维。
D.目前研究小组生产的碳纳米管纺成纤维的导电性仅相当于钢的1%。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测正确的一项是( )
A.碳纳米管材料纺成纤维的最高级的应用是作为深海石油勘探的固定缆索。
B.利用和实现碳纳米管材料纺成纤维的全部性能,就能获得令人振奋的成果。
C.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并构造《天堂之泉》的概念原型,建造太空电梯的梦想必将在22世纪实现。
D.如果碳纳米管研究有足够资金保证并保持目前势头,那太空天梯在未来15年内交付使用就有可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 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选自《古文观止》)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宅:住宅
B.飘轻裾,翳长袖 翳:遮蔽,掩映
C.窈而深,廓其有容 窈:幽远
D.缭而曲,如往而复 缭:屈曲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隐者之所盘旋 ②君之所知也
B.①从茂树以终日 ②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C.①名声昭于时 ②能谤议于市朝
D.①窈而深,廓其有容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未对送别者李愿的事迹作任何介绍,也未对李愿的行为给以直接赞美。只是引用了李愿的一大段话。对李愿的话,作者是称赞的,但也只用了一个“壮”字来赞叹。
B.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出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通过对比,对志得意满、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卑躬屈膝、攀附权贵之徒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友人的隐居之志大加赞赏。
C.文章最后一段是作者听了李愿这番谈论之后表示的赞叹。作者是用一首古体诗来表达的。这首诗唱出了隐士所居的盘谷的可爱。它进一步描绘了盘谷的土地肥沃,盘谷的泉水可以洗濯,可以游玩,盘谷的地势险阻而幽深。结尾的三句话“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表达了作者也想归隐的愿望。
D.全文虽然是一篇序文,但是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言辞有辞赋、骈体、散文的特征,很有韩文的特征,作者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了全文的说理。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忧于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则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③,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8.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哀吾生之须臾,____,挟飞仙以遨游,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2) 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_____,何可胜道也哉!____。 (《游褒禅山记》)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员的帮助下,逃生出来。
电视上,那个中年男人哀伤的表情和翔子呼唤妈妈的哭声打动了我。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他们家所有的东西都化成了灰烬,已不能再进去居住,小区的物业在一楼腾出了一间车库,让这对可怜的父子暂时安身。
我去的时候,车库门口已有好些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她那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在她俩身边的地上,堆着好些东西,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最上面,放着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
展开余下试题
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话:“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你再瞧这件衣服,这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你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的?”
小女孩撅着嘴:“别的我还没玩够呢,这个,我已经不想要了。”“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对吗?你再好好想想。”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
“我想是的。”见女儿半天不吱声,她便问,“你有最好的东西吗?咱们能不能换一下,不捐这破了缝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做母亲的有点失望,说:“妈妈不逼你,要不,你再想想。”
女儿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代她的母亲回答:“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进了那个车库。当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当小女孩的母亲奉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时,小女孩这才开了口。她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然后,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说完这一句,她的眼泪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小女孩的意思,在她四五岁的天空里,最好而又最宝贝的,当然是她的妈妈了。她将她最为宝贝的妈妈捐给了翔子,让失去妈妈的翔子有了妈妈,而她自己,这一捐之后就再也没有妈妈了,她怎么能不难过,怎么能不哭泣。
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骄傲,是因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我猜想,她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才能让她的女儿明白,她是一个人,不是物品,是不能捐赠给别人的。
但是,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女儿知道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局促不安”。
B.女儿看见妈妈把“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都捐了出来,于是“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的样子。
C.女儿心目中“最宝贝的”是妈妈,要自己捐“最宝贝的”无疑是要捐自己的妈妈,所以她不知怎么办才好,显得“手足无措”。
D.当“我”告诉小女孩捐出去的是东西,而捐出去的东西是不能要回来的,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
E.当女儿知道捐出去的东西不能要回来,并且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回答后,她非常难过,难以割舍,于是“彻底低了头”。
12.文中小女孩一登场,就“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而且拿“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捐给翔子,后来又一再强化这一点,从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作者运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用这种技巧有何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对其作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连捐赠一个漂亮玩具都舍不得的小女孩,却最终将自己“最宝贝”的妈妈捐赠给了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你认为这个情节可信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国学狂人”刘文典传奇的一生
柳已青
提起古籍校勘大家刘文典,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狂生的形象,风骨嶙峋,清高孤傲,特立独行。刘文典的逸闻广为流传,在安徽大学任校长时,与蒋介石发生争执,痛斥蒋介石为“新军阀”;在西南联大时期,跑警报遇到沈从文,喝斥沈“你为何跑警报”;圆月之夜为联大学生讲《月赋》;因迷恋云南鸦片和火腿,被称为“二云居士”,最终因贪食鸦片离校未归被解聘……这是人们熟悉的刘文典。
刘文典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早年参加同盟会,师承刘师培、章太炎,发扬光大“章疯子”的狂狷个性,章太炎曾作联语“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赠刘文典。追随孙中山,担任秘书,起草英文电稿。在新文化运动中,刘文典加盟《新青年》,高举科学大旗。执教北京大学时,参与营救陈独秀,驱逐章士钊。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时,请陈寅恪出大学入学考题对对子“孙行者”。……在云南大学执教时期,被尊为国宝级教授,成了云南省主席的“座上宾”,吸食鸦片,是云南省政府特批的。1946年10月,刘文典为蒋介石60大寿写骈文祝寿。
《狂人刘文典》作为第一本为刘文典而作的传记,以翔实的文史资料,展现了被忽略的“国学狂人”传奇的一生。作者章玉政为写此书,深入北京、云南、安徽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第一手的资料,访问知情人,厘清了刘文典生平中的“疑点”,做到了记其事功,传其神采。
作者这种严谨、细致、扎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传记建立在有价值的史料之上。章玉政在《狂人刘文典》后记中说,尽量坚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史家态度,强调故事性与学术性并存。写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书中有美中不足之处。笔者觉得有些地方作者下的判断过于草率了。
比如,刘文典被西南联大辞退这桩公案。有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分歧,即使相同的史料,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943年刘文典应普洱(磨黑)大豪绅、盐商张孟希之邀,为其母撰墓志,张孟希赠他“云土”50两。他的普洱之行遭到了联大同事的非议,认为他不堪为人师表。闻一多强烈反对,坚决不再聘请。即使刘文典收到了聘书,也要收回。于是,刘文典被联大解聘。章玉政在“恩怨闻一多”这一章,有为刘文典翻案的意味。刘文典磨黑之行,章玉政解释为生计所迫;刘文典贪食鸦片,章玉政归结为缓解丧子之痛;刘文典被解聘,归结为与闻一多的恩怨和矛盾。刘文典被解聘的真正原因,在梅贻琦延迟回复刘文典的信中,说得很明白:“尊驾亦已于春间离校,致上学期联大课业不无困难。”刘文典的磨黑之行,“自问实无大过”,但犯了联大学者的大忌。精神独立,不依附任何权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联大学者的精神写照。
展开余下试题
刘文典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魏晋风度和名士派头,这本传记抓住了刘文典的精神内核“狂”。章玉政认为,刘文典的“狂”,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与努力,是一种对权贵的蔑视与逃离,是一种对尊严的坚守与把握。刘文典和他同时代的学者,在那个动荡起伏的时代,集体绽放“思想光芒”。
【注】《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章玉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选自《广州日报》2008年6月14日,略有删节)
15.下列对刘文典的形象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人们熟悉的刘文典是一个风骨嶙峋、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狂生的形象。
B.刘文典任安徽大学校长时,痛斥蒋介石为“新军阀”。
C.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时期,喝斥沈从文“你为何跑警报”;圆月之夜为联大学生讲《月赋》。
D.刘文典迷恋云南鸦片和火腿,被称为“二云居士”,最终因贪食鸦片离校未归而自动离职。
E.刘文典是一个“狂”人,他的“狂”犯了联大学者的大忌。
16.“刘文典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这“鲜为人知”的事情有哪些?依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写出6点即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说“作者这种严谨、细致、扎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传记建立在有价值的史料之上”的依据是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大学者的精神写照是什么?依据文章内容,谈谈应怎样理解刘文典的“狂”。(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昨晚的特别关注《一世情缘》中,76岁的徐佩文和83岁的周军老人在相隔五十年后,终于又破镜重圆,重新结为夫妻。
B.为解家长后顾之忧应运而生的午托园,如今在贵阳市已由几家增加到几十家,在每所小学周围,几乎都有午托园。
C.作为友好邻邦,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印度遭受的地震灾难感同身受,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向印度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并将积极参与灾后防疫和重建工作。
D.此次有关部门撤除地铁站台通道上的报摊、商亭等,也是为了公众安全着想,而绝非“因噎废食”之举。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教育“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县南山中心校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成效初显。
B.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对唐先生伤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C.近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由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发展到话题作文,充分体现了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特点。
D.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评论者在解析艺术技巧时,一定要把从作品的整体构造入手和从作品的构成要素入手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取得坚实、明白的效果。
①容易写得空洞、枯涩、难琢磨;
②又容易支离破碎,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③最好是从大处着眼, ④有宏观的综述,
⑤如果只是从细微处去解析, ⑥从细微处入手,
⑦如果只是从整体着眼, ⑧也有具体的分析。
A.③④⑥⑧⑦①⑤② B.⑦①⑤②③⑥④⑧
C.③⑥④⑧⑤①⑦② D.⑤①⑦②③④⑥⑧
2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并给这则新闻加上标题。(6分)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今天披露的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室内环境质量实现了室内环境污染“零投诉”。
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和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统计,从奥运会开始到残奥会结束,包括三十一个比赛场馆和一百一十二个接待宾馆饭店和五百九十八户奥运人家在内的所有接待场所,没有发生一起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没有接到一起与奥运会和残奥会有关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投诉,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实现了室内环境污染“零投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请你为正在浩瀚太空飞行的“神舟七号”写几句寄语,要求情感饱满,富有诗意,并恰当地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用鱼鹰捕鱼是一种最古老的捕鱼方法,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一个风光秀丽的岸边,就住着这么三户以鱼鹰捕鱼为生的人家。他们每家都有一只小渔舟,养着数十只鱼鹰,每天早出晚归,捕鱼卖钱。
鱼鹰的喉咙下面有一个天生的皮囊,可以储存捕捉到的鱼。为了不让鱼直接进到鱼鹰的胃里,渔民通常在鱼鹰皮囊的下端用一种比较结实的水草扎上。
第一个渔民大大咧咧,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松松垮垮。结果,无论大鱼小鱼,几乎都被贪吃的鱼鹰给私吞了,能从鱼鹰嘴里抢下来的鱼少得可怜。捕不到鱼,自然卖不到钱。所以。几个月过去了,他仍是一只舟,数十只鱼鹰,贫穷依旧。
第二个渔民则精于算计,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严严实实。一开始还好,无论大鱼小鱼,几乎全都颗粒归仓。但没多久,鱼鹰因为吃不饱,先后都饿死了。最后,他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渔舟,比第一个渔民更惨。
只有第三个渔民,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不紧也不松。鱼鹰抓到小鱼,可以直接吞下去,当作自己果腹的美餐;鱼鹰抓到大鱼,想吞也吞不下去,只好吐出,成为渔民换钱的资本。结果,这个渔民每天都有可观数量的鱼卖到集市上去,自然也就越来越富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C(A、B两项为科幻小说中的设想;D项是对太空天梯的非本质介绍)。
2.D(它们的导电性仅相当于铜的1%)。
3.D(A项,碳纳米管材料纺成纤维的最高级的应用是用作太空电梯的缆索;B项,应用是利用和实现其全部性能的80%,就能获得令人振奋的成果;C项,科学家《天堂之泉》的这一梦想也许将会在22世纪实现,而非必然)。
二、(一)4.A(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作主语,为名词,解释为“位置”)。
5.B(前一个“以”为连词“而”,相当于“来”,后一个“以”为介词“用”。A项均为主谓之间的助词;C项“于”为“在”,作介词;D项“其”为“它”、“他的”,作代词)。
6.D(“作者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
上一篇: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新课标卷模式)
下一篇: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9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