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55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5]
茅山中心校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茅山中心校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2009.4
选择题(14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炽(chì)烈 扣人心弦(xuán) 栩栩如生(xǔ)
B.魁(kuí)梧 拈轻怕重(niān) 争相斗妍(yán)
C.弄扁(piān)舟 忍俊不禁(jìng) 力挽狂澜(lán)
D.睥睨(nì) 矫(jǎo)首昂视 贻(yí)害无穷
2、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 “三碗不过冈。”
B. 这次四川汶川地震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初一年级捐了862元,初二年级捐了754元,而初三年级则多达1584元,同学们十分踊跃。
C. 漫天飞雪的冬天,才会思念春天的绿意盈盈;七月流火的夏日,才会思念冬天的白雪皑皑。
D.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D. 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斯是陋室(判断词)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心无旁骛(追求)
B.不若燔土(粘泥) 不以木为之者(用)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C.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以纸帖之(标签)
D.故虽有名马(虽然) 何陋之有(助词,不译)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代千里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B.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C.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D.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7、为下面语句重新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沙在热空气下终日作鸣。
②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由于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湖中,所以太阳也晒不干它。
④惟独“月牙泉”却安然无恙,碧波荡漾。
⑤我们知道,肆虐的风沙不仅能吞噬城镇和村庄,而且能把耕地变为荒漠。
⑥月牙泉”处于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中,周围是一片黄沙。
⑦泉水顺着地势由西向东不断渗出,形成一月牙形沙中洼地,积水成湖。
⑧原来鸣沙山的前山与后山之间谷中蕴有泉水。
   A、⑥①②⑧⑦⑤④③ B、⑤④⑥①②⑧⑦③
C、⑥①⑤④②⑧⑦③ D、⑥⑤①④②⑧③⑦
非选择题(136分)
8、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4分)
津津有味 气喘吁吁 炯然不同 斤斤计较
坦荡如坻 两全其美 漠不关心 连绵不断
无精打采 不屑置辩 改邪归正 人迹罕致


浏览完整试题 优柔寡断 见义思迁 五彩斑斓 豁达大度
错别字
改正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分)
⑴素其位而行, 。
⑵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⑷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⑹翅湿沾微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9)淮南秋雨夜, 。
(10)敬人者, 。
10、诗文赏析(8分,每空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用“ ”、“ ”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 的心情。但其中包含 的哲理。
11、据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超过2000万,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约占五分之一。下面是对某市初中生上网目的的调查,从农村和城市初中抽取各200名学生进行统计,仔细观察图表,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网络
游戏 交友
聊天 娱乐
时尚 占卜
类 新闻
网站 教育
学习
农村 56.8% 35.35% 3.85% 3% 1% 0%
城市 47.9% 27.4% 6.8% 3% 3.8% 11.1%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图表中获得的结论。(2分)
(2)从调查结果看,中学生上网应成为社会、家长、老师共同关心的话题。请你分析一下出现此情况的原因,不少于两点。(4分)
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6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手执卷端,( )手抚鲁直背。鲁直( )手执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
12、将“左”、“右”两词分别填入括号中,使符合原文。
13、解释段中划线词语。
A峨冠 _____________ B相比________________
  C绝类 _____________ D历历_______________
14、此段文字选自清朝人 编辑的《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不准确的是( )
  A此段文字通过说明核舟上的人物,来体现雕刻技艺的精致、传神。
B此段文字详细说明人物的位置、动作、姿态、神情,显示核舟虽小,却雕刻了很多内容。
 C此段文字通过重点说明三个人物各自的特点,来显示雕刻技艺的高超。
D此段文字通过对人物细微之处的说明,来显示雕刻者的确技艺高超。
16、请你用《核舟记》中一句话概括此段文字表达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演讲稿,回答问题。(12分)
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
——在“世界读书日”十周年时的演讲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集会演讲、设坛对话、比赛作文、相互赠书,等等。因为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此后,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把营造读书社会、书香校园作为重要工作来做,借以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都有国家性的推动阅读的计划和行动。
有人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犹太人人年均读书65本,俄罗斯人人年均读书35本,中国人人年均读书不到6本。另据2000年和2003年两次国际中学生阅读评量报告:就阅读能力而言,芬兰、加拿大、新西兰、韩国、英国、日本等名列前茅。两次评量,我国均榜上无名,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有人讲,一个没有阅读化的社会不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个不崇尚课外阅读的校园不是一个好的校园。学校尤其应该是读书的场所。国际阅读学会的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因为“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这句话包含深刻的道理: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求知者的心田;只有读书,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便于心灵间的沟通传递;只有读书,才能激发我们实践的欲望,产生创造的灵感;只有读书,才能使我们走出井底,飞向蓝天,知道世界广阔宇宙浩瀚,知道人生有更多的精彩吸引我们永不停息地向前。
阅读就是让我们与书中的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在这伟大的对话中,我们的文化底蕴就会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气息。尤其是经典书籍,它们像一泓清泉使干涸的心灵润泽而活泼,使枯败的精神日益鲜亮而丰盈。罗曼•罗兰说过,人“靠心灵而伟大”。追逐英雄伟人的足迹,就有可能“使英雄的种族再生”——即使我们自身成不了英雄,但毕竟还可以成为滋养英雄的泥土。余秋雨认为,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要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了。青年学者程红兵讲:如果缺少阅读,对一个少年儿童的成长是釜底抽薪;如果缺少阅读,对人的个性养成是致命一击。如果一个人的文化积淀太少,感受力必然下降;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狭窄,发展必然受到妨碍;文化素养的缺乏必将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和人格形成的缺失。读书,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不读书的人生,会变得浅薄。不读书的人生,会缺乏激情。
热爱读书,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才思不会枯竭。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吧,陶冶我们被繁杂生活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吧,矫正我们因忙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吧,丰富我们因机械学习而变得单调的心灵。
读文学,升华情感;读哲学,引发睿智;读历史,烛照现实。读天文,读地理,读科技,我们便会认识整个世界,看清脚下的位置,知道应该向哪里迈步走去……


展开余下试题 做一个阅读者,阅读书中的思想,阅读书中的精神,阅读书中的真理,阅读中国和世界文化积淀的绮丽。
做一个思想者,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求是”,在“求是”中走路。
做一个阅读者,让阅读,给我们的形象添一些厚重的质感;让阅读,为我们的生活添一些文化的雅致;让阅读,为我们的工作添一些巧妙与机智;让阅读,滋养我们的天之浩气、地之灵气、人之正气。
做一个阅读者,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走近渊博和卓越。
做一个阅读者,为了教育的发展;做一个阅读者,为了民族的崛起!
让我们都捧起书来吧,生命将会在阅读中更精彩!
(选自《演讲与口才》,略有删改)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世界读书日”的由来。(2分)

18.你能说出这篇演讲辞演讲者所发表的主要观点吗?(3分)

19.演讲者在演讲中大量运用名人关于阅读的妙言警句有什么作用?(3分)

20.读完这篇演讲辞后,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一谈。(4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19分)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她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21. 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2分)

22.本文第8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3分)


23.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分)


2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 同:(6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2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4分)
作文(60分)
为人处世凡事感激,烦恼就会去了,快乐就来了;当我们送出诚挚的感激时,得到的就是满怀的温情。 感激困境中给你力量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自信;感激顺境中提醒你的人,因为他校正了你的方向;感激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感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证明了我们的存在。 因为感激,所以幸福,让我们一起感激那些无声的付出,感激那些微小的收获……
读了这段文章,你想到哪些人和事?请把自己对他们的感激写下来。
要求:(1)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B 6.D 7.C 8.炯-迥 坻-砥 致-至 义-异 9.略
10.沉舟, 病树,乐观豁达,新陈代谢(后两空意对即可)
11.略 12右,左,左,右.
13.A.戴着高高的帽子。B互相靠近.C极像,非常像.D.清楚
14.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 15.C 16.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7-25略 作文 略 (218.90.219.182)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茅山中心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