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355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5]
苏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普通高中阶段性评估练习题
高 一 语 文
2008.1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全为选择题,36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简答题,114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Ⅰ 卷(选择题,36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灰烬(jìn) 恪(gē)守 肴馔(zhuàn) 遒(qiú)劲有力
B.迷惘(wǎng) 桑梓(zǐ) 悲怆(chuàng) 自怨自艾(yì)
C.甄(zhēn)别 翘(qiáo)首 浩渺(miǎo) 熠熠(xī)生辉
D.粗犷(kuàng) 寒碜(chen) 吞噬(shì) 风光旖(yǐ)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戕害 搭讪 容消金镜 安土重迁
B.惆怅 琐碎 点缀 血脉相承 安捺不住
C.清澈 磕绊 商榷 谛听鸟鸣 漂泊天涯
D.眩耀 懊恼 陶冶 炊烟袅袅 方兴未艾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一只早年间日日提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 。
(2)倒不是我特别害怕 ,而是惦念亲人。
(3)此后要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 了,不可能从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4)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_____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干涉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A.沉寂 孤寂 徜徉 抑制 B.孤寂 沉寂 徜徉 遏制
C.沉寂 孤寂 徘徊 抑制 D.孤寂 沉寂 徘徊 遏制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5.对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结尾,表现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B.《我的四季》:“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C.《乡土情结》:开头引用王维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用问句表达对梅花的思念,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有异曲同工之妙。
D.《我心归去》:“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用借代和反问的手法表明自己并不那么看重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是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找出下列选项中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何陋之有 D.不拘于时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每小题3分)
师 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浏览完整试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A.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不拘于时
C. 学于余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0.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 称代“知识和道理”。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称代前文的“其子”。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称代前文的“童子”。
D.则群聚而笑之 称代前文所有的“士大夫”。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Ⅱ 卷(简答题,114分)
三、(28分)
13.翻译下边课文中的文言句子(8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译文:
(2)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分)
译文:
对比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片)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14-16题。(12分)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两者都写秋天,选取的意象各有什么特点?(4分)
答:
15.两者描绘形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6. 两者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7.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空1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4)苏轼,字子瞻,号 , (时代)文学家。
四、(26分)
(一)阅读《像山那样思考》中的选文,回答18—20题。(10分)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了。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18.“正因为如此”中“此”指代什么?(2分)最后一段“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一句中,“这”指代什么?(2分)
展开余下试题
19.最后一句“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的含义是什么?(3分)
20.这三段文字结构上有何特点?(3分)
(二)阅读下边散文,回答21—23题。(16分)
空中鸟语
郭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的语言吧!
③鸟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④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聆听两只鸟在我头项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的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
⑤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开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有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都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呢?
⑥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候,高照在千山之处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上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里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嘚嘚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⑦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⑧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21.作者在文中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结合全文,回答作者这样说的具体原因。(6分)
22.文章主要写鸟儿的鸣叫,但在第七段开头却写山林入睡鸟儿静默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23.作者在文中说:“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的喜乐能不怅然呢?”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作者所说的“怅然”的内容。(4分)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幼年时曾学艺于书艺高手武岩和尚。和尚答应只供笔墨,空纸五元一张却要从自己这里购买。欧阳家并不富裕,每次只好怀揣母亲咬牙节约的五元钱去练字。可和尚只写一个字,就抽出一张纸让欧阳写。欧阳想,五元钱一张纸一个字,太昂贵了。在这种重压下,他学习格外用功。直到老和尚悄然离去,小欧阳才知道原来老和尚其实一文钱也没有收,他是和母亲一道做戏给自己看的。欧阳先生后来回忆往事,感慨地说:“轻易得来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
其实生活中我们没有珍惜的东西太多了,也许正是由于得来太容易。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联系个人经历、感受、见闻、或感悟。②立意自定。③字数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阶段性评估练习题
誊 分 卡
题号 一二题 三题 四题 五题 总分
分数
阅卷代号
高一语文答题纸
(三)13(1)
(2)
14.
15.
16.
17.(1)
(2)
(3)
(4)
四、(一)18.“此”指
“这”指
19.
20
四、(二)21.
22.
23.
100100
普通高中阶段性评估练习题
高 一 语 文
一、(21分,每小题3分)
1.B[A.恪守(kè) C.熠熠(yì)生辉 D.粗犷(guǎng)]
2.C(A.容销金镜 B.按捺不住D.炫耀 )
3.A(“沉寂”侧重于安静,“孤寂”侧重于孤独;“徜徉”有悠闲、悠然自得的感情色彩,“徘徊”是犹豫不决、沉思的意味;“抑制”侧重于压下去,“遏制”表示用强力控制住。)
4.D(正确的节奏是: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5.C(王维诗不是“表达对梅花的思念”,也与宋之问“近乡情更怯”诗句的感情迥异)
6.D(A“舞”“泣”是使动用法。B“正”“危”可看作是形容词作动词。C“西”“东”是名词作状语)
7.C (例句和C项是疑问句,宾语前置;A 判断句;B 状语后置句;D 被动句)
二、(15分,每小题3分)
8. C(A师道,从师的风尚;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D经传,经文和解释经书的著作)
9.C(被;向)
10.D(称代“曰师曰弟子”的士大夫)
11.A
12.C(阐述“教师的作用”错,应为“从师的必要”)
三、(28分)
展开余下试题
13.(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4分,每句错译一字或错译一个句式扣1分,扣完为止)
(2)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4分。每句错译一字或错译一个句式扣1分,扣完为止)
(前后各2分;每项不全扣1分)
14.毛词选取了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景物,富有朝气和生命力;马词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等景物,孤寂,衰败、萧条。(共4分,前后各2分;意思对即可)
15.毛词以“看”字领起,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多角度描绘了色彩绚丽的秋景图。马词采用意象叠加的方法,九个名词描绘了九种富有特征的景物,动静结合,冷暖对比,和谐地组合成深秋夕照图。(共4分,前后各2分;意思对即可)
16.毛词表现了关注国家命运、以天下为已任的豪迈情怀。马词表现了旅人的寂寞和悲凉的情怀。(共4分,前后各2分;意思对即可)
17.(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3)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 (4)东坡居士,北宋(没空1分,共8分)
四、(26分)
(一)(10分)
18.“此”指牧牛人杀死狼,不知像山那样思考。“这”指人类用自己的奋斗换来了和平,但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4分)
19.由于狼的消失导致鹿增加,从而使大山伤痕累累,维护生态环境这也是山的愿望。但人类却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人类悲哀之所在。(3分)
20.层层递进。先写对狼的消失、鹿的增多导致后果的直接认识,依次类推到牧牛人杀死狼,再联想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长远的危险”,从而得出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发人深思。(3分)
(二)(16分)
21.作者这样说,是因为作者认为①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②鸟的鸣声里透露着欢乐与自由;③鸟的鸣叫声有诗情,能引发人的思乡感情。④从鸟儿美妙的清音中能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6分,答对1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22.渲染一种寂寞清幽的氛围,衬托鹧鸪缥缈的几声鸣叫,引发寂寞、苍凉的思乡之情(或:抒发寂寥、苍凉的思乡之情作铺垫)。(6分,答对1项2分)
23.人都有过鸟儿一样的欢乐时光;但由于人自己制造出的桎梏,把自己套牢,而使欢乐流逝,成为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4分,前后各2分)
五、作文(60分) (222.132.53.34)
上一篇:
八年级期末语文模拟卷
下一篇:
苏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苏教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