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993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93]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知识与积累(32分)
(一).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6分)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A楔qiè而不舍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树,就要努力实现树的理想,即使无缘在森林沃野里长成B昂yánɡ然挺立的参天大树,也要在C弋ɡē壁沙漠中倔强地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极度疲乏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的迷路的D跋bá涉者以希望。假如生命是树,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__(只需填序号)(2分)
(2)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方框内的文字。_________(2分)
(3)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二)名著赏析(7分)
(1)下面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初中生的课外必读名著《 》(填书名)(2分)。这则故事告诉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冬日的一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它一清醒之后,就咬了农夫一口,给了他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去可怜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2)吴承恩《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外,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从下列称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2分)
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
_____________
(三)探究性学习:(11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4分)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例如右图),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人们爱竹,爱它那 。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为题画一幅画。请你展开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3分)
浏览完整试题
[附注: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烟,此指云雾。窥,从缝隙中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四)名句积累(9分)
1.写出描写醉翁亭夏季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____。
4.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6.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古诗句。
例如:满目青山夕照——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8分)
(一)(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亲贤臣,远小人 B.然则何时而乐耶 山水之乐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D.或异二者之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翻译为:________________ ;乙文第1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用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____ 为主,乙文以____ 为主。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 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 的政治思想。(6分)
4.想一想,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敬畏自然(14分)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 ?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l.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4分)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文章段②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章段②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文章段②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章段④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棉花糖(19分)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展开余下试题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6期)
1、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5、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70分)
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
请以“往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定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
1. D
2.答题要求:符合题意,用词规范。有错别字者不得分。
示例:精疲力竭 精疲力尽 筋疲力尽 力尽筋疲
3.答题要求:针对原句缺少宾语中心词的毛病进行修改,且不能改变句子原意。酌情给分。
示例:假如生命是树,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绿意。(或:浓荫、力量……)
(二)名著阅读:
1.第一处答题要求:有错别字不得分。
伊索寓言
例一:对坏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例二:不要去怜悯像毒蛇一样的恶人。
例三: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2.示例:
例一:“美猴王”——在与群猴玩耍时,偶然发现水帘洞,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谁便可被拥为王。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中探洞,并引群猴入洞,终被拥为美猴王。
例二:“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金箍棒”,龙王向玉帝告发,玉帝为了招安他,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牧马小官“弼马温”。
例三:“齐天大圣”——悟空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看马的小官后,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心头火起,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树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
(三)探究性学习
1.答题要求:内容上突出“竹”的品质特点,语言上体现例句的基本句式。
示例:脱俗的神韵 坚忍的品性 正直的品格 高尚的气节 挺拔的气势 高雅的气质 ……
2. D
3.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诗句的主要意象(竹、日、山……),描绘出画面;语言优美流畅。
例一:一片竹林,落日余晖下,竹叶婆娑。远处,在山与天相接的天边,飘来袅袅云雾,从竹叶缝隙中看去,夕阳把整个天际照得金光灿灿。
例二:独自漫步在竹林里,满耳是鸟雀回家的喜悦。抬头远望,群山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夕阳依山,云海迷茫。
4.答题要求:内容扣住“两岸竹友”,用语规范。酌情给分。
示例:两岸竹缘 闽台竹友 闽台竹缘 闽台竹心 海峡竹缘……
展开余下试题
(四)名句积累
1.佳木秀而繁阴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胡琴琵琶与羌笛
4.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相见时难别亦难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 C
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议论 记叙(或描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乐
4.能回答“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把天下人(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相同意思的,均可给满分。
(二)课内阅读
1.[甲]④[乙]①[丙]③[丁]②
2.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3.①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的很;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④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4.略
5.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了有智慧的生物,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三)课外阅读答案
1、(1)当我好奇地问父亲喝凉水的味道时,父亲笑着哄我说是甜的
(2)当我掉进水缸后,父亲对我的惩罚仅仅是用一根草在我的脸上拂过,而且过后还怕我疼
(3)当父亲病危里,他还叨念着“打”我的那件事
2、口渴时喝凉水也甜 逗女儿开心 女儿的亲热举止和可爱神情让父亲从心底感到甜蜜。
3、又气又急
4、吓得半死 哭着求饶 破涕为笑
5、蕴含着浓浓的父爱
6、开放题 赞赏与否均可 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作文 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218.6.43.160)
上一篇: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下一篇:
四川省乐山市中区2009年中考适应性试题二(含答案)(语文)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八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