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53  
标签:粤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3]
广东省新丰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丰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3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 2009.12
本试卷共27题,共8页,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1——18题在电脑答题卡上填涂。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duó 市侩kuì 弃掷zhì 栖退xī 载歌载舞zài
B.埋怨mán 脑髓suǐ 处方chǔ 诤友zhèng 风尘仆仆pū
C.模样mú 服侍shì 庇护bì 霎时shà 纨绔子弟kù
D.笑靥yè 长吁xū 筵席yán 余荫yīn 衰柳长堤d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剧本巧于安排戏剧冲突,结构慎蜜,语言个性化。
B.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C.侍萍,你不要太固直,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侮的。
D.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媚心财!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 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
②有条件尽可能搞快点, 是讲效益,讲性质,搞外向型经济, 没有什么可以
担心的。
③利益的 很模糊,在什么情形下算是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很难客观科学地判定。
A.实验 只有/才 界线 B.实验 只要/就 界线
C.试验 只有/才 界限 D.试验 只要/就 界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B.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十分高兴。
C.恰恰在知识这个生产要素上,发达国家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D.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希望青年们,尤其是每个中国人,要明白我们的责任,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
B.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凌晨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用“长征三号”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C.以5:4的比分力克阿拉维斯队的英超劲旅利物浦队,终于实现了夺取足协冠军杯、联赛杯和聪明杯“三冠王”的胜利。
D.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深深危及大多数中国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是古代的一种书信文体,可用于亲友之间。《陈情表》是李密写给司马炎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B.《雷雨》选自《曹禺选集》,创作于1933年,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伦理冲突。
C. 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照篇幅规模,它又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D.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科”是表示人物的动作、表情,旦指女主角,末是男主角。

二、戏剧鉴赏(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浏览完整试题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7.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C.蓝天上的白云,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D.“晓来谁染霜林醉?”写出了霜叶由青变红,故着一“染”字,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一“晓”字,暗写霜林的由青转红,似乎只经过短短的一夜时间。
8.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表现了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思想。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依恋、不舍、悲戚情感的集中表现。
(二)阅读《雷雨》片段,完成 9-10 题。
周朴园 哦,侍萍! (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朴 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9.《雷雨》中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自觉的控诉与抗争。
10.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三、文言文阅读(9小题,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居蒲②,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注:① 汾阳王:即郭子仪。 ② 蒲:州名今山西永济县 ③ 都虞候:军队中的执法官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满意,满足)
C.太尉自州以状白府(白孝德之府)
D.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制止,管束)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项是
①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②因谕曰
①且大乱,若何 ②罪且及副帅
A.两个“因”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不同。
B.两个“因”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C.两个“因”字用法不同,两个“且”字用法不同。
D.两个“因”字用法不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
1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谁归罪?
A.沛公安在? B.尚书固负若属耶?
C.将奈何? D.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段太尉在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放纵手下的士兵强横妄为,当地节度使白孝德很忧虑,但却因为汾阳王的缘故而不敢出声。
B.段太尉看见士兵胡作非为,主动向节度使请缨去制止他们的暴乱行为 。
C.士兵们在集市上蛮横无理的时候,太尉带人把他们逮捕并关押了起来,军营中一阵阵骚乱,纷纷准备闹事,后来太尉带人亲自到军营说明了情况,事态才得以平息。
D.太尉在去军营与尚书会谈时,从维护尚书家族的声望出发,替对方着想,令尚书十分感动,从而对太尉肃然起敬。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小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B 仓皇东出(东边)
C 吾遗恨也(仇恨) D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全)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祸患常积于忽微
B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岂独伶人也哉
C ①负而前驱 ②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 ①自然之理也 ②莫能与之争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B.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 至于誓天断发,泣不沾襟
D.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18.下列各项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第1段评论庄宗的盛衰得失,阐明中心论点,既赞叹庄宗成功又慨叹庄宗失败。
B.以庄宗的“极盛”和他的“极衰”构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
C.“岂得之难……而皆自于人欤?”连用问句,发人深思,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D.段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判朝政,讽谏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性。

19.把上面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四、名句背诵(1小题,共5分)
2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陈情表》李密)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报任安书》司马迁)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13题。(15分)

晨顾紫禁城
赵硕妍
(1)我想去看故宫,去看昨天之前的那段故事。
(2)车将我留在景山公园和故宫神武门之间,面前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故宫后门。真有些失算,我斟酌到半夜的旅游路线基本作废。不过逆流而上,或许是别样的体验,能为熟悉添几多新鲜。
(3)高大的红色围墙遮住了层层叠叠的宫殿,也勉强挡住了威严,在我身边延伸着,像一位和蔼的老人,静静地打量着我,悄悄对我说:“听,风声。”
(4)只是笑了,我,不可打扰了这份静谧。
(5)进了贞顺门,就是珍妃井、珍宝馆,一下冒出了很多的“zhen”,不得不让人多想。先说“贞”与“顺”二字,这是古时对女人的基本要求,而偏偏就在这个门内关着一个叛逆的女人,说她叛逆,是对腐朽的君主专制的叛逆,但却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顺”。一片翠竹之下的珍妃井,真是小得可怜,也许一个人破碎了以后才能勉强填进去。是肉体的破碎,还是灵魂的破碎?抑或是维新的破碎?
(6)其实,我对参观珍宝馆并没有很大兴趣,因为这些无非是显示皇族贵气的玩意儿,隔着层玻璃,再美的珍宝也没了味道.听见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说:“这里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我知道,我和孩子一样不解,华美在此扎堆,只变成了浮躁的慵懒。
(7)我对其中一件的印象很深,能工巧匠们不惜力气地将巨大的象牙磨成0.3厘米厚的条状薄片,编成席子,供皇帝垫椅子用。席子很美,但只是腐烂的满汉全席中的一道配菜。
(8)隐蔽的走廊,破碎的石地,石阶上慢慢渗出的绿苔,暗淡而满是风雨疮痍的红墙,隔在披着黄色和绿色花纹的重重门之内,等着我安静地迈入。我有一种心痛,莫名的。想用手抚摸这一切,历史的伤痕。故人出入此门,安静或喧嚣,享受着雍容,却不知自己的私室正被人参观,手下的杯碗变成了文物,心底的秘密成了巷口的传说。有人嘈杂的话语声,惊醒了皇家梦。门上的铜环,扣响了不安与虚弱。走在故宫中,我不想自言自语,再轻的声音都会惊动沉睡的长者。
(9)中国古建筑以木为主,清韵之美经不起太多的风霜,整个故宫亦是如此,优美着,衰败着,忍受着,支撑着,砖瓦中透出的皇气隐藏着优美,宫娥媵嫱袅娜的倩影,在名家笔端起笔,融在壁画之中。可惜,艺术是脆弱的,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雨水的浸透,消失在风中。看着这木质的房檐、走廊,我担心,时间会夺去什么。房梁上的画已风残,裂开的木缝中有泪流出来支撑了这么多年,她已累了。
(10)坐在长春宫与太极殿之间的夹道,一个阴凉的小角落里,闻着潮湿的泥土香、凉凉的风从门缝中透出,青苔在脚边围绕。不知为何,我心里总有一些感伤,后宫是美丽的拥挤,层层院落中都曾经住着一个美丽的女人,女人的美丽被深锁起来,藏在这层层的院落中,也就多了几分悲凉。走在后宫长长的巷子内,总有一个幻象在我身后反复出现——一个女人的身子靠着无尽而干枯的墙,绵绵地倒下了。我回过头,却什么也没有,只有风吹动着墙角的尘土。
(11)抚琴一曲回转空巷。
(12)这里,不知在哪一处,哪一方,深锁的门中,白发嫔妃,不知歇息地向着一个方向跪拜、谢恩。她们是美丽的花,却已枯黄。
(13)是要离开故宫了,我收起了思绪。
(14)有诗曰:“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但是,比声音更真实,比景色更悠长的,是气味。离开故宫后,让我久久品味的是故宫的气息……
(选自《今晚报》2006年1月5日)
21.结合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
(1)第(3)段“悄悄对我说:听,风声。”中的“风声”象征什么?

(2)第(5)段“是肉体的破碎,还是灵魂的破碎?抑或是维新的破碎?”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珍妃之死怎样的看法?
22.珍宝馆中每一件宝物都价值连城,作者为什么在第(7)段中只写了皇帝垫椅子用的象牙席子?文章在叙说时用了什么手法?举这个“象牙席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6分)
23.文章最后说“离开故宫后,让我久久品味的是故宫的气息”,“气息”是个形象的说法,从全文看,作者由故宫的古迹品味到了哪些“气息”?请分条具体说明。文中作者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5分)


展开余下试题



六、语言运用(2小题,共1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做到语序合理,文意顺畅。(2分)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口诵其声、目观其文、心通其意、耳闻其音,才能到达最佳的效果。


25.阅读下面这条消息,概括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的3个特点。(每点不超过20字,包括标点符号)(4分)
新华网消息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展示了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与1999年国庆首都阅兵相比,减少了徒步方队,增加了装备方队;减少了陆军方队,增加了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军兵种方队;减少了参阅兵力总体规模,增加了高技术和特种兵方队。阅兵展示的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大部分是首次参阅,其中包括预警机、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受阅部队均来自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和在完成抗震救灾、反恐维稳、国际维和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表现出色的英模集体。受阅部队的主体是“80后”、“90后”新一代官兵。


26.学校将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4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哈姆莱特》,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七、作文(1小题,共60分)
请以“真不容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以“走向彼岸”为题,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对“彼岸”的释义有:①(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②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③比喻所向往的境界。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丰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3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说明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C(A市侩kuài栖退qī B风尘仆仆pú C全对 D余荫yìn )
2.B(A项,慎蜜一慎密; C项,固直一固执,后侮一后悔; D项,媚心一昧心。)
3.D(A项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为了察 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B项 只有…才:表示必需的条件下。只要… 就:表示充足的条件下。C项 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物。) 4.D(在所不惜: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这里应该用“在所不计”。) 5.D(A项“我希望青年们,尤其是每个中国人”应为“我希望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们”。B 项“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用‘长征三号’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应为“用‘长征三号’火箭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C项“实现了”缺少宾语。) 6. A(“可用于亲友间”错,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
二、戏剧鉴赏(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7. B(“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8. C(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
9. B(侍萍的命运观既有“认命”的一面,也有对命运不公的不平之气。A项和C项只谈到了“认命”,D项说侍萍“觉醒”“自觉的控诉和抗争”,有拔高之嫌。)
10. D(“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不准确,应该是“眼前的侍萍使他感到有‘危险’”。)
三、文言文阅读(11-19题,30分)
11.C(白,告诉;府,文中指节度使。) 12.D(因,①却;②趁机。且,将。) 13.A(宾语前置句) 14.C(不是逮捕关押,而是杀死示众。)
15. B该项中的“东”是方位名词,又用在动词“出”之前,故为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向东”、“朝东”。 16.B( A①介词,被②介词,在,从;B①语气疑问副词,表反问,难道;C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顺承;D①助词,的②代词,他。 )
17. B(B逸豫,古今都是安逸享乐的意思A项中的“人事”,古义指人力,事在人为之意;今指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事宜。C项“至于”是两个词,古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今常作另提一事的连词。D项的“从事”古义泛指一般属官;今指“做某种事”或“按规定处理”。 ) 18.C( 错在“天命”。)
19.(6分)(1)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兴、亡使动1分,漏一个不给分,句意1分)(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是这样吗?(忽微、困于、岂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
标签:粤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新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