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412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2]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
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请将1~6题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 选出各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 殷红(yān) 焙烧(bèi) 隽永(jùn) 纳粹(cuì)
B. 偌大(ruò) 癖性(pǐ) 跻身(jī) 精髓(suǐ)
C. 憋气(biè) 栈桥(zhàn) 绯红(fēi) 畸形(jī)
D. 秕谷(bǐ) 温馨(xīn) 古刹(chà) 应分(yìng)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2分)
A. 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 世界上哪一个人不企盼“后来一切都好”呢?无论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总统。
C.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晚饭后我的一家”的作文题,我脑子里马上就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D. 无志之人,将使生命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功。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 我们必须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 新规定颁布一年多,已经有危险的迹象,我们要亡羊补牢,做好预防工作。
D. 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等问题时就一筹莫展。
4.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要是一篇作品思想上有问题,文字即使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 大家统一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C. 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其它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
D. 艺术家们过去一贯遭受白眼,现在却受到人们青睐,在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
5.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必以情(实情) 谤讥于市朝(讽刺)
B. 当其租入(抵算) 被坚执锐(武器) 渔人甚异之(怪异)
C. 便扶向路(沿着) 若毒之乎(怨恨) 杂然相许(互相)
D. 悉以咨之(拿来) 皆朝于齐(到) 公将驰之(代齐军)
6. 下面四句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
②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
③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④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
A.④②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36分)
7.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打上“×”,然后按顺序订正在田字格内。(4分)
(1)繁琐 (2)言简意该   (3)别出心裁 (4)成群结队
(5)张皇  (6)郑重其事 (7)鞭劈入里 (8)急不暇择
(9)测隐 (10)融会贯通 (11)湖光掠影 (12)局促不安
改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1~6每题1分,7~8每题2分)
(1)               ,仁者乐山。
(2) 不是一番寒彻骨,             。
(3) 忽如一夜春风来,              。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
(5)               ,鸡犬相闻。
(6)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7) 《蒹葭》一诗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           。”
(8) 《出师表》一文中陈述作者出山时形势危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州。
(1) 这首词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主人公情感是如何变化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析“独”的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表是对某中学204名学生有关语文课兴趣与文学爱好情况调查的结果。请根据表内资料,回答问题。(4分)
(1)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名著阅读 (5分)
(1) 在《阿长与人山海经》中,“我”什么时候叫保姆长妈妈为“阿长”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件事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朝花夕拾》中,回忆“我”早年在私塾的读书生活的文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关于中国最早的现代教育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俗画。 (3分)
12.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7分)
(1) 有人给国产“东方”牌照相机拟了三则广告词,第一则是:逝去的美好将会永远陪伴您;第二则是:我的家乡在中国,我的名字叫“东方”;第三则是:“东方”将会给您带来无限的温暖。请你指出哪一则广告最好,并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年的奥运年,有些人认为我们既不是运动员,也不是记者,甚至不是志愿者,我们也不能为奥运做些什么。这种说法显然是错的,那么,你认为我们能为奥运做些什么呢?(至少两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0分)
[甲]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乙]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③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④归乡里。式谓元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
(zhuàn)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⑤拜饮,尽欢而别。
注:①陈谏议:姓陈,谏义是官名。②贵臣:朝廷中的重臣。③汝南:古地名。④告:指告假。⑤升堂:登上大厅。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 蹄啮伤人( ) (2) 将过尊亲( )
14. 将选文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侧重表现了____________,乙文侧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 甲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缩减生态足迹(13分)
我们正在透支地球。
全球生态足迹网络进行的生态足迹账目计算结果显示:到10月9日,人类已经把大自然在今年能够产生的新资源消耗完毕。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全球社会开始进入年度生态赤字,人类的需求开始超过自然的供给。
在现有条件下,我们需要多少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便是一个指标。
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每年都会计算人类的生态足迹,科学家们首先需要收集一个区域或国家人口大量的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的数据,然后把它们折算成可以生产或吸收这些资源的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比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人类正靠一张生态的信用卡来生活,”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执行主任马菲斯•沃克纳格尔博士说,“透支地球的做法可以维系一段时间,但生态超载最终将会导致我们所依赖的诸如森林、海洋和农业用地等资源的枯竭。”
由于煤、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人类现在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超出了地球资源再生能力的20%。科学家们还跟踪了1100个物种的3000多个种群数量,发现在1970--2000年间,陆地和海洋生物物种数量下降了30%。而淡水生物物种数量则下降了50%。生态学家骆乔森说:“专家们在主要结论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事情正在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全球排名第75位。“但中国人口数目庞大,其人均生态承栽能力(即大自然能够给予的消耗量)仅为0.8公顷,生态赤字高达0.7公顷,而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专家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很简单,如果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就是不可持续的。为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费,缩减自身的生态足迹。”生态学家骆乔森说。


展开余下试题限制人类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但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政策项目官员彭磊举例说,中国南部企业使用风力发电,以减少电力消耗,这种做法在减少生态足迹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力,实现自然资源消耗与恢复之间的平衡,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人类的第一个生态超载日是1987年12月19日;到1995年,这个日子已被提前至11月21日;今年的生态超载日比1995年又提前了44天,地球现在需要用超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生产出我们一年的所需,或者说,我们需要1.3个地球。
(原载2006年10月20日《中国绿色时报》)
17. 上文第二段“全球社会开始进入年度生态赤字”的意思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你根据上下文,解释“生态足迹”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章为什么说“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请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举“中国南部企业使用风力发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19分)
①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的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
②20年后的今天,这个意味深长的警告不幸被言中。
③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襄樊古城的千年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主战场、宁波商帮发祥地的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作为北京民居灵魂的四合院也在减少……朱门绿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旱已成为遥远的过去,盲目的建设和更新正在使我们的城市失去记忆。
④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⑤城市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简单集合,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桥,更是一股从远古吹向未来的心灵之风,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而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⑥建筑界有一句被建筑师们经常重复的话:“建筑创作从寻找城市开始。”韩国首尔市现代化建设初期,决策者填平了蜿蜒于古城内的清溪川,建起了高速公路。然而,人们发现,尽管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城市却越来越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03年,首尔市政府毅然决定炸掉高速公路,重现清溪川古河道,追溯城市的历史记忆,恢复城市的历史脉络。
⑦中国城市史行进到2l世纪。已经进入需要我们反思的阶段。
(选自《杂文选刊))2006年第5期,有删改)
21. 题目“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中“记忆”一词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作者在第③段列举了哪些具体材料证明城市“正在失去记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强调“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以“校园”为陈述对象,在下面横线处填人适当的语句。
校园不仅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5. 文章第④段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联系下面链接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5分)
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在同一个蓝天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舒乙《都市精灵》)
材料二:“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是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句。……但愿城市化不会把地球上的乡村消灭掉,因为那将意味着消灭了上帝最宝贵的创造。 (周国平《人应当敬畏自然》)
材料三:人类将会杀死大地母亲,抑或将她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婪,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婪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付出代价。 (阿诺德•汤因《人类与大地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挑战无处不在”,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广告词。是的,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社会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工作上,挑战时刻存在。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坚韧的毅力应对挑战的人,最终往往能战胜挑战,获得成功。
请以“应对挑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班名、人名。
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D 5、D 6、A
二、
7、赅 辟 恻 浮
8、略
9、(1) 楼头、千帆斜晖 江水、白蘋州(答出任意二个即可得满分)
(2) 从希望到失望,最后达到肠断。
(3) 一个“独字”,叙尽盼望之情,也写尽形单影只。
10、(1) 大多数学生对文学感兴趣,但对语文课不感兴趣。
(2) 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语文课要适当增加文学作品的内容。
11、(1) 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为“我”买来《山海经》。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洋务学堂。
12、(1) 第二则好。既点明了产地(中国),更点明了品牌(东方),还用拟人手法和第一人称自述,表达了自信、自豪。
(2) ①不去买盗用奥运标识,侵犯奥运知识产权的商品。
  ②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③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文明的范畴
    ④向周围的人宣传奥运知识
13、(1) 咬 (2) 拜访
14、(1) 仆人告诉他说(那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展开余下试题 (2) 后来约定的时间将到,元伯把(约定的事情)全部告诉母亲。
15、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守信。
16、略
17、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人类已经把大自然在本年度产生的新资源消耗完毕,人类的需求开始超过自然的供给。”
18、将人类衣、食、住、行以及他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方面的数据,折算成可以生产或吸收这些资源的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
19、因为:(1)中国人口数目庞大,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仅为0.8公顷,生态赤字高达0.7公顷,而全球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4公顷。(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自然消耗量还将迅速增加。
20、说明:在减少生态足迹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力,实现自然资源消耗与恢复之间的平衡。
21、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和积淀。
22、①襄樊城墙惨遭摧毁;②定海古城被夷为平地;③北京四合院在减少。
23、①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继承历史文化传统。②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24、校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仅仅是教室、操场、图书馆,更是青春张扬的舞台,是理想升腾的地方。
25、①人类曾经征服自然,创造出伟大的文明;②但人类如果仍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必将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自食恶果。③我们在城市改造中要学会认识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 (222.190.152.76)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初三语文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