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试卷

阅读:98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中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4]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宋传祥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200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 “和”既可作“适合” 讲,亦可做“和谐”解。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 “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共42分、其中4-6题每题3分)。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乃亡赵走燕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7.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4)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3)

③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

(二)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三)9、补写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15分,每空1分)
(1).子曰:“岁寒,       。”
(2).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王好战,请以战喻》)
(3) 孟子曰:“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民为贵》)
(4)子曰:“ ,则远怨矣!”
(5)子曰:“ , ,乐亦在其中矣。
(6)孟子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 , 。
(7)乐民之乐者, 。 , 。《孟子•梁惠王下》。
(8)、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① ”;王维《山居秋暝“② ,清泉石上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③ ”;
第Ⅱ卷
三、选读下面两篇文章中的一篇,完成10—13题。(共22分)
(一)谁说鳄鱼不流泪
他们说我是不哭的,眼泪也是虚假的。我是南美茂密丛林中这片流域的霸主,一条足够强大的鳄鱼,我为什么要哭呢?
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在梦里,我是孱弱的,双眼乏力无神,四肢不能活动自如。我刚出生不久,跟着母亲慢慢游走在湿地的边缘。是一个早晨,我清楚记得,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又凉又软地冲刷过我的身体。四周静谧祥和,我有些陶醉。
我是妈妈最小的孩子,她给我食物,带我游玩。但是她从不微笑。偶尔眼里会有温柔的光溢出,那样使得她的眼睛看上去很美,但温柔是一闪而过的。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语叫弱肉强食,有一种定律叫适者生存。
所以不能当一个弱者。
那个早晨我们遭到袭击,在溪流转弯的地方,母亲叫我向前。她严厉地命令我,很突然的。我听话,向前。鹅卵石划过我的肚皮,有些疼痛。我不想走,停下来,回头看母亲。这时候我发现她在转身,撤退。我不明白,连忙掉转身体,想去追赶她。
突然,我被拦腰叼起。有锋利的牙,刺进我尚未坚硬的皮。我挣扎着,用尾巴拍打水面。母亲回头看我,眼里满是决绝。我突然想起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鳄鱼家族里,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放弃。
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母亲。母亲。
这片丛林的又一强者是美洲豹。他们姿态优雅,牙齿锋利,经常在清晨觅食。有时候一条小鳄鱼,就是他们美味的早餐。
捕获我的,是一只母豹。我不害怕,从母亲回头走掉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不再害怕了。当母豹把我扔到她的孩子面前时,我居然有点喜欢她了。我的母亲也给过我食物,但是她从没有这样温情过。
她舔她的孩子,叫他吃早饭,语气温柔。然后他们一起走向我。是一只幼年的公豹,额头上有奇特的花纹,像八只角的太阳。他走近我,看我。我心里想,你吃吧,你多幸福,有爱你的母亲。我什么都没有,我宁愿死掉。
他看看我,突然回头问他母亲:她这么小,她的妈妈呢?然后很突然地,把我扔回了水里。他转身回到母亲身旁,看我漂走。
我没有回到母亲身边,漂泊到另一个流域。我迅速地成长,自己捕获食物,保护自己。只是我会经常做梦,梦里全是母亲抛弃我的那个早晨。梦的开始总是比较美,然后画面更迭,悲伤重重。醒来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是鳄鱼?
我终于成年,皮质够坚硬,眼神够刚毅,心肠够狠毒,我成了这个流域的霸主。我也有自己的孩子,我努力做一个好母亲。我疼爱他们,保护他们,我想危险到来的时候,我不会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他们。
丛林里传说,鳄鱼家族里有一个好母亲。我的孩子们,都为此骄傲。
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我叫醒孩子,带他们离开。是的,这里就要被毁灭。我早就听说,20公里外的丛林成了灰烬,而200公里外的丛林种了玉米。
我们走了很久,回到了我曾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也快没有食物了,很多动物都跑到更深的丛林去了。有两天,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的动物。
一天清晨,我带着最小的孩子出去觅食。很不幸地,他被一只美洲豹捕获,就在我的眼前。我快步冲上前去,我要救回我的孩子。
我冲上去,想用尾巴扫那只豹时,突然看到了他额头上的八角太阳。他那样瘦弱,肚皮凹进去,已经很久没有进食。我想如果他再没有食物,就会死去。而我,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转身离去。到了拐角处我回头,我看不清眼前的所有,因为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10.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4分)
A.自“我”很小时起,就听从母亲的教导:不能当弱者。而被母亲抛弃的悲伤记忆,又促使“我”的心肠变得狠毒。成年后,成为流域中的一个霸主。
B.小说前后两次写“我”流泪(文中划线处),第一次是因遭母亲放弃而流的悲伤之泪,第二次是“我”也象母亲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而流的悔恨之泪。
C.“我”被一只母豹捕获,眼看要被吃掉,却两次说“我不害怕”“我就不再害怕了”,原因是“我”失去了母爱,失去了幸福和温暖,觉得生不如死。
D.小说细腻、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令人动情的故事。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内蕴很深,传递着人性中对爱和幸福的理解。
E.小说运用对照原则,鲜明、深刻地突出了小说主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连母爱也超越不了的残酷现实。
11.第2自然段开头“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这句中的“梦魇”指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梦魇”?后文“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中的“噩梦”又指什么?(6分)
12.小说为什么采用动物视角来揭示人性的问题?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又好在哪里?(6分)
13.当初“我”的母亲抛弃了“我”使我险葬豹口,现在同样作为母亲的“我”却为报恩也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我”还算是好母亲吗?通过这篇小说,你对“母爱”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6分)
(二)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玩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沃,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沃,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竞还处处葱笼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这生的风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
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展开余下试题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玩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元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站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元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
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和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关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
(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
注释:①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
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11.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沉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6分)
12.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13.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沉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6分)
四、文字运用题(共17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分)
A.中国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次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重点关注城市化、贫困问题、气候变化及危害三个问题,都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
B.那座青灰的宇楼,就是梅村最古老的建筑,与宇楼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C. 周国平和于丹、易中天虽然同属于文化圈,而且同是如日中天的名人,但价值观上的南辕北辙很难使他们走到一起。
D. 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在该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现阶段相互开放的港口,镇江港是两岸直航后开放的十五个河港。
B.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严峻挑战和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证监会出台一系列近期有利于鼓励市场信心、远期有利于夯实市场制度基础的改革措施,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C..近日,镇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市政府三号文件,文件指出要加强对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与消费,规范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D.在全球经济全面滑坡的情况下,丹徒国税外资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之所以能够实现新突破,是因为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后,税务部门加大了对企业的宣传辅导力度取得的。
16、请用成语为下面这幅漫画题名。(4分)
题名: ▲

17.文学名著阅读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
A.探春发起诗社,王熙凤自荐掌坛,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探春叫秋爽居士,探春叫蕉下客,黛玉叫潇湘妃子,薛宝钗叫蘅芜君,宝玉叫富贵闲人、绛洞花主……李纨出题,题目是各作《咏白海棠》七律一首,限韵。宝钗以“含蓄浑厚”夺冠,黛玉以“风流别致”居次。
B. 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C.堂吉诃德主仆在海边闲逛,碰到了由参孙学士装扮的“白月骑士”,并被他激怒而进行了决斗。堂吉诃德决斗失败,只好答应“白月骑士”从此结束游侠生活。回家后,堂吉诃德一连六天都躺在床上,高烧不醒。第七天醒来后彻底醒悟,立下遗嘱,强调外甥女只能嫁给没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得放弃全部遗产。三天后,他与世长辞。桑丘在唐吉诃德的墓碑上写了以上的墓志铭吧
D. 爱斯美拉达被救至圣母院后的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发现窗洞口有一个有个东西吓了她一跳,那是卡西莫多那张丑脸。她不情愿地闭上眼睛;卡西莫多注意到了,便走开了。埃及姑娘深受感动,她走向窗口,扑到小屋外,朝他跑去,抓住他的胳膊。看见她要把他拉到她身边,他整张脸孔顿时露出快乐和深情的光辉。
E. 吴荪甫雄心勃勃,随时想扩张自己的事业。吴荪甫和几个朋友组织益中信托公司,施展铁腕,以五六万元收买了价值三十多万元的八个生产日用品的小厂,准备加以扩充,“使他们的灯泡、热水瓶、阳伞、肥皂走遍全中国的穷乡僻壤”借以操纵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作文(60分)
又是( )飘香时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 )的清香……
1.从花草植物中,任选一种填入所给标题及引导句的空白处。
2.以引导句为开头(请把引导句抄在正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中考试卷
相关:关于“ 2009-201”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