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1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6]
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小题练习
小题训练六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猗(yì)郁 呜 咽(yè) 氛(fēn)围 蓊蓊(wěng)郁郁
B.羞涩(sè) 涸(hè)辙 袅娜(niǎo) 脉脉含情(mò mò)
C.陪衬(chèn) 瞥(piē)见 平仄(zé ) 大笔如椽(chuán)
D.敛裾(jū) 颤(zhàn)栗 鹢(yì)首 大大落落(lu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之鲋盼等着雨水!
B.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怕它长得快。
C.这样的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3.给下列句子选出正确的一组词语( )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
⑵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A.⑴泻 浮 ⑵漏 静 B.⑴淌 升 ⑵洒 独
C.⑴泻 升 ⑵漏 独 D.⑴照 浮 ⑵洒 静
4.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
B.风来花底鸟声香。
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二.阅读与理解
(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填在上文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是( )
A.田田 阵阵 密密 默默 B.层层 缕缕 紧紧 脉脉
C.田田 缕缕 密密 脉脉 D.层层 阵阵 紧紧 默默
6.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7.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无一“月”字,却处处写月,荷塘处在月光笼罩下。
B.文中既写了荷叶的姿态,又描写了荷花的色泽和气味。
C.文段在描写月下荷塘时,既写了静态美,又写了动态美。
D.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愉悦之情,直接抒发了对月光照耀下荷塘之美的热爱。
(二)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浏览完整试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8.第一段列举了几处富有秋意的风景名胜,但点到为止,不作描述,原因是什么?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处景点,“前人之述备矣”,不是本文写作的重点。
B.这些景观的特色与作者的主观色彩不一致。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几处景点,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与作者追求的“清、静、悲凉”的色彩不一致。
9.下列对描写牵牛花的文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中的“破”字渲染了萧索的气氛。
B.把牵牛花描写成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的冷色调,是因为作者感到秋天来了,冬天也不远了,气温下降,天气也快冷了。
C.这蓝白色调与作者对秋的“清、静、悲凉”的体验,与作者的忧虑和冷落的心境是一致的。
D.几根尖细的秋草又显出萧疏,与蓝白的花相配,最能体现古都之秋的特色。
10.下列各项中,对这两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表达了作者寄人篱下的孤独感。
B.作者写景的意图是抒发向往、眷恋之情,在清、静、悲凉中,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冷落的感受。
C.“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D.”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根据课文填空
1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2.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4.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去赴鸿门宴,为什么“既来之,则走之”呢?请用课文中一成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训练六答案
1 、D(A项“猗”应读“yī” B项“涸”应读“hé”C项“仄”应读zè)
2、B(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后面的“怕它长得快”矛盾)
3.A
4、D(是比喻,不是通感,其余三项都是通感)
5 、C
6.D
7.D
8、C(这几处景点,都不能体现“清、静、悲凉”的色彩,并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9、B(作者写自己喜欢的牵牛花的颜色,与自己的主观心境一致。)
10、A.(“寄人篱下”错)
三、根据课文填空(任选6空,共6分,每句一分)(填空写错字、别字不给分)
1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2.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1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4.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去赴鸿门宴,为什么“既来之,则走之”呢?请用课文中一成语回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22.243.158.14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高一必修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