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18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0]
安徽省合肥一中及其联谊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一中及其联谊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学者波德里亚说过:“消费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种享受功能,而是一种生产功能。”可是这里的生产却同时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它是对于地球有限资源的无情损耗,是为了满足消费而进行的非享受性消费。不过,话又说回来,归根结底,消费的指归还是不可能真正偏离开消费。创造虽然难免有所消耗,但其消耗要远远小于它对于这个世界的给予。从根本上说,创造是对消耗的消耗,通过这种消耗,它保留了丰富。换言之,创造是拒绝依赖的自由能力。将消费等同于创造的论调,致使丰富成了肉眼可见的量的形式,它掩盖了背后精神的贫困。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是进步的幻象,它因透支得来,即将碰面的必然是亏空的灾难。
消费主义掌控下的文学现状,就是写作已不再是创造,而只是消费性的生产:为的是产品流通之后尽可能无限的利润。这一宗旨要求作家首先是写的更多而非更好,结果,写作的速度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过去的作家那里,是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几年时间完成的问题;在今天的作家这里,则变成了一年可能完成几部长篇小说的问题。作家之间展开的是一场体力上的比拼。
落实到阅读上,阅读也同样变成了纯粹的消费。打开作品,是为了有趣和放松,而不是期待着思考与启示。这和上一次按摩院没有多大不同,略有差异的只是一个是为了身体上的放松,另一个是为了让心灵获得放松。放松之后即是迅速的遗忘,按摩不再同我们相干,作品不再同我们相干。只有等到再度疲惫无聊的时刻,我们才又会想到按摩、想到作品。但要命的是,此种文学的按摩永远不可能令我们真正摆脱掉疲惫无聊,而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其滋生出永久性的依赖;提示着疲惫无聊对于我们身心的终生束缚。
这一时代的消费性阅读既无法使我们独立,又无以令我们成熟,它只是让我们以尽可能快乐的方式放纵着自己对于文字的任性。阅读行为本身不再是对读者自己提出要求,而是对作者提出要求。也就是说,写作的中心不再是作者,而是变成了读者。真正的创造者不是作者,乃是读者。作者呢?他仅仅是个服务者。如果没有读者的需要和买单,那么作者便根本不可能存在。在过去,写作或许是一种自恋的形式。在今天,阅读才是一种自恋的形式。不客气地说,正是消费主义自以为是的享乐动机在侵蚀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和阅读。既然阅读已然失却既往的意义,写作同样也不会摆脱掉这样的命运。
(2010年8月11日中华读书报《消费与阅读》路文彬)
1.从原文看,下列对“消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消费是对地球资源的无情损耗,其指归还是不可能偏离消费。
B.因为创造而有所消耗的消费,最终得到的还是要大于失去的。
C.丧失了创造精神的消费,因透支得来而必将导致亏空性灾难。
D.形式丰富却精神贫困的消费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进步的幻象。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和阅读被侵蚀”的原因的一项( )(3分)
A.在消费主义掌控之下,写作是淡化创造性的消费性生产,为的是尽可能无限的利润。
浏览完整试题
B.写作所需的时间过短,由过去几年写一部长篇小说变为如今一年写出几部长篇小说。
C.现在的阅读,追求有趣和放松,而不是期待着思考与启示,是一种“按摩性”阅读。
D.写作的中心不是作者而是读者,写作不是一种自恋形式,而阅读才是一种自恋形式。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创造因为是对消耗的消耗,负负得正,所以通过这种消耗,它保留了丰富。
B.在利润的驱使下,现在的作家之间展开的是一场不求创造力的体力的比拼。
C.文学的按摩虽然能够放松我们身体,却会让我们对其滋生出永久性的依赖。
D.只要阅读既往的意义得到恢复,写作就能够摆脱掉被沦为体力劳动的命运。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九华记
[清] 施闰章
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是说也,尝窃疑之。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约略如八九仙人云。
其山,外峻中夷。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岫复,环奇百出;而入其中,则旷以隐。由山麓褰①裳,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以静。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道士之所族处者,是为化城。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循檐送目,虚白之气,远接江海。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宁复知有云壑乎?
于是择其可游者,曰东岩。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②手书。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今求其讲堂,无复知者。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为一盂。绝壁矗立,乱山无数,所谓“九十九峰”者。迷离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青则结绿,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目夺。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惜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
游以甲午岁十月,从之者查子素先、徐子道林。
【注】①褰(qiān):揭起,用手扯起。②王文成: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谥号“文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士之所族处者 族:聚结
B.若群龙之攫明珠者 攫:抢夺
C.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 礼:礼赞
D.道士争缘为市 缘:化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始自悔其失言 B.而入其中,则奥以静
奚以知其然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 D.游以甲午岁十月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艺术构思具有独创性,开篇以刘禹锡的评价、李白的改名设置悬念,于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耐人寻味。
B.作者认为,世人多不懂九华之美,信徒愚诚,僧侣谋利,九华作为佛教圣地却雅不胜俗,不复当年,失去了应有风致。
C.从文中看,九华现在可游之处是王守仁讲学处和绝顶天柱峰,但与化城寺、金地藏塔相比,却十分冷落,无人游赏。
D.文章描写文笔生动,记游条理清晰,表达见解直陈胸臆,借助九华山的秀美胜境,抒发了自己清高疾俗的雅致情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约略如八九仙人云。
译文:
(2)惜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注】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8.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山翁”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简析。(4分)
答:
9.这首词下阙描绘了哪几幅图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题)(5分)
(1)天下云集响应, 。 (贾谊《过秦论》)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5)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6) ,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8)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天宁寺钟声
南 飚
①天宁寺在浙南玉环岛,县城北六公里处的磨石岭上。
②我常到天宁寺去,不是为了烧香、许愿或者还愿,也不单是为了贪恋这里的山林野趣或清新自然的空气,而是为了来听天宁寺的钟声。
③我曾经听过许多寺庙的钟声,但仅仅闻其声而已,听过之后,便不在意,最多的收获就是以为寺庙原本就是要撞钟的。天宁寺的钟声格外沁人心脾,我第一次听到它时的感受至今萦然于心。我在佛祖堂前的一张竹椅上躺着,游目进进出出的香客,耳里听着做场的和尚的敲打与诵唱,突然,钟声响起来,就在那一瞬间,我还没来得及分辨声形,也不知来自何方,它便浸入骨髓,荡入灵魂深处,我犹如一根风中的游丝,被无形的手有力拨弄了一下,振颤不已,颤栗之后便了然无形:溶入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世界。钟声似乎在延续,我无法回来,也不知身在何处——我失去了天地,没有了日月与星辰;我失去了自然,没有了江河与海洋;我失去了感觉,没有了光明与黑暗;我失去了知识,没有了科学与文学。当我重新感觉到我仍置身于天宁寺的凉爽的竹躺椅上时,钟声大约早已寂寂,只有和尚敲打与诵唱依旧。从这一刻起,我便对天宁寺的钟声特别留意起来,以至于时时生出丝丝眷恋。
展开余下试题
④有一次,因为好奇,我循着这声音爬上了观音堂左厢的钟楼。撞钟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和尚,头并非光光的,浅浅的花白头发已隐隐遮盖了受戒的疤痕。他穿了一件紫色僧袍,双手扶着一根悬吊着的约五尺来长的撞杆向不远处悬挂的铜钟机械地撞着。我虽来过多次,但记忆中却是第一次见到他。我的闯入,他似乎浑然不知,我走到他的侧旁,希望引起他的注意,但他仍木然无知,只是不紧不慢地撞,那神情似乎极为专注,又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在撞钟。我很奇怪,这样弄出来的钟声何以有摄人心魄的魔力让我震撼不已,或许我的神经过于脆弱了吧。据说,他到这里已有十多年了,但人们并不知道他的身世。他很少说话,更不讲经说法。他若要吃饭时,便在开饭时到厨房去,吃得很少,很少时候干脆不去吃。他从不生病,也没吃过药,不过传说他总有几坛自制的杨梅酒。他在天宁寺的职务是杂役,但很少干活,主要的工作便是撞钟。
⑤我常常来听他撞钟。范仲淹观美景而“宠辱皆忘”,其实听钟声也可收异曲同工之效。对贫穷的焦虑,对富贵的渴望;对失败的忧患,对成功的期盼;对仇恨的苦痛,对爱情的欢乐;对人世争斗的厌倦,对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可以在这钟声中泯为无形。遗憾的是不能持久,当重返尘世的舞台时,我们仍需在焦虑与渴望中,在忧患与期盼中,在苦痛与欢乐中,在厌倦与向往中,去挣扎,去奋斗。
⑥撞钟也偶尔换作他人。我有几次听的是一个俗姓杨的和尚撞的钟,他的钟声激越奔放,明朗透彻,充满了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喜悦,似乎有一种连绵不绝的活力在荡漾、在放射。杨和尚五十多岁,为人开朗,爱谈吐,识字不多,能唱几段经文和讲许许多多佛家典故、逸闻。他原是本岛一个身手不错的渔民,半道出家做了和尚,没结过婚,对做和尚的现状很满意。他可以一边撞钟,一边给你讲佛家珍闻。还有一个来自江苏的二十出头的小和尚也撞钟,但需人吩咐。听说他怀里揣有一张佛学院的进修文凭。无事时也练习写字,或看《射雕英雄传》一类的VCD碟片。
⑦到天宁寺的还有一些自称是云游四方的行脚僧,他们很少会被盘查身份,一般来说,真假难辨,进出也自由。俗人到此,招待既不冷漠,也不热情,如果你想缴一点香烛钱或膳食费,大多来者不拒;如果吃了饭没钱付或舍不得付钱,也不必担心会被逼“割袍”落荒。我有两次吃了饭没给钱,再来时,他们还是供了我足以吃饱的素饭。我私下想,除了钟声,这也许是我常来的缘故之一吧。
(《散文百家》2004年第02期)
11.文中刻画的“花甲的老和尚”和“杨和尚”两个形象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6分)
答:
12.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做具体分析。(5分)
答:
13.解释下列两句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天宁寺的钟声格外沁人心脾,我第一次听到它时的感受至今萦然于心。
答:
(2)我有两次吃了饭没给钱,再来时,他们还是供了我足以吃饱的素饭。
答:
14.在这篇散文中,“天宁寺的钟声”具有哪些方面的内涵?请试着进行分析探究。(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到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千姿百态的万国建筑毗(pí)邻而居,别出机杼的创意布展争奇斗艳,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竞相绽放,生动体现了世界的多样性。
B.在纵横捭(bài)阖的历史演义里,知识越不是那么功利,时代越有生生不息的活力,社会越能彰显其海纳百川的气度,民族越能凝聚其开拓进取的精神。
C.不管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调整,如何执行,都要把加分程序信息放到阳光下暴(bào)晒,最大限度避免权力之手界入其中,染指高考公平,妨害社会正义。
D.针对西方部分媒体的诋毁,英国《卫报》刊文严厉批评西方同中国打交道的双重标准:“一边求着中国要钱,一边又趾高气昂地批评中国人差(chà)劲。”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3分)
A.诚实本分是人们存在的普遍状态,但不代表没有好恶,即使你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大好人,看了衣冠楚楚的人,你会禁不住有人性本恶的怀疑。
B.按照“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滨湖新城,使合肥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尽合肥都市圈发展先机。
C.针对屡禁不止的渣土车不良运营状况,合肥城管部门连发4条新规,加大对“三车”违规的执法力度,对渣土车监管从敲边鼓变成了动真格。
D.为保证新学期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瞻前顾后,统筹兼顾,在假期里加班加点,紧锣密鼓地做好了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否认,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B.一所大学,不是某一个达人的升迁资本,不是某一个政策的实验场所,归根结底,一所大学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心智润养和精神家园。
C.合肥素有“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是由合肥古城墙为基础,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
D.书,本无所谓必读书或闲书,只是被我们人为地设置了太多的框架,将自己绑定在一棵树上,结果文科生不识霍金,理科生文不通顺。
18.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标点除外)。(4分)
我省今年已有86人登上年度“中国好人榜”,数量居全国之首,此前,皖籍“中国好人”已连续两年荣登榜首。第二届全省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推出50名候选人,展示了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的风采。
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百花争春。淮北等市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前茅,马鞍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经验引来全国关注,交通系统首创的“微笑服务、温馨交通”经验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并被广泛推广。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在各地全面启动。在全国首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为实现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了大精神动力。
标题:
1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问题。(5分)
这幅漫画说的是“学生集体不让座”,这一行为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也有学生反驳“我们比老人更累”。请你选择立场谈谈自己看法,要言之成理,用语得体,至少使用一种论证方法,不少于50字。
20.新一期的《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100个“最中国”汉字中,既有代表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戒、佛、悟、道,还有体现中国情怀的和、中、九、国、诚。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两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各写一段话。(6分)
例句:和,是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它像一首温馨的乐曲,充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妙音。
展开余下试题
(1)
(2)
五、(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节点,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多指某种关键点。其实,无论是生命历程,还是社会进程,总存在着一个个关乎前途、发展的节点。面对节点,我们可能有经历者的感悟,也可能有见证者的思考。
请以“节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合肥一中及其联谊学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全省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A(“消费”应改为“生产”,偷换概念)
2.B(这是现象,而非原因)
3.B(A项强加因果,“负负得正”不对;C项“身体”应为“身心”;D项充分条件关系不对)
4.C(礼:名词作动词,礼拜,顶礼膜拜)
5.C(C.乃:才,副词。A. 自己/它。B. 第一个“则”有两种解说:如果把“而”理解成连词“可是”,“则”表承接关系;如果把“而”理解成连词承接关系,“则”表转折关系。第二个“则”出自课文《游褒禅山记》,连词,为假设关系。D. 介词,在。/介词,用,即,以一瞬)
6.D(“直陈胸臆”不确切,作者运用曲笔将自己的志趣寄于山水描写之中)
7.(1)我从江上乘船经过,远望群峰,高耸青翠清晰可见,隐约像八九个仙女(仙人)。
(2)可惜我不是清闲无事之人,不能在此休息(盘桓)十几天,招呼(邀请)李白、刘禹锡等人在云雾间互相交谈啊。
8.(1)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塑造了“山翁”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
(2)“招”与“笑”,可见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笑指菊花开遍”,可见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
9.(1)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
(2)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思。(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0.(1)赢粮而景从 (2)齐彭殇为妄作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濯清涟而不妖 (6)尽吾志而不至者 (7)如今有谁堪摘 (8)气吞万里如虎
11.花甲的老和尚:①清心寡欲 ②宠辱不惊 ③物我两忘
杨和尚:①热爱生活 ②积极进取 ③乐观开朗
12.总结上文,突出“花甲老和尚”的钟声所具有的令人“宠辱皆忘”的效果;启迪下文,暗示了“去挣扎”、“去奋斗”的钟声内涵。
13.(1)用“格外”“沁人心脾”直接表明钟声的强烈感染力,用“第一次”“至今”间接地突出了钟声非同凡响的效果;
(2)句中用“还是”很好的凸现了天宁寺“宠辱皆忘”的至德境界。
14.“天宁寺的钟声”在文中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花甲的老和尚”的钟声,让喜、怒、哀、乐全都“泯为无形”,具有“宠辱皆忘”的道家精神;
其二,“杨和尚”的钟声,激越奔放,明朗透彻,具有“积极乐观”的儒家情怀;
其三,“二十出头的小和尚”的钟声,“但需人吩咐”、徒有“文凭”、缺乏生活内涵的世俗之音。
15.A(B. 纵横捭(bǎi)阖C.“界入”应为“介入”。D.“趾高气昂”应为“趾高气扬”)
16.D(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A. 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人衣着整洁、漂亮。此处应为“衣冠禽兽”。B.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滨湖新区隶属于合肥,颠倒了主宾关系。D.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不合语境。)
17.A(B. 搭配不当,“是”的宾语“心智润养”不当。C.“由合肥古城墙为基础”应为“以合肥古城墙为基础”。D. 主语不明,“被”多余。)
18.“中国好人榜”皖人居首,文明创建成果丰硕(“百花争春”也可)。
19.准确,鲜明,得体,并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0.形式与例句基本一致,有排比、比喻、引用的修辞,语句通顺、生动即可。
21.依据2010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游九华记
施闰章
以前刘禹锡曾经喜爱终南山、华山、女几山和荆山,认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奇秀丽的(山峰了),等到看到九华山,才后悔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这种说法,我曾经有所怀疑。而李白认为山上有莲花峰,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我从江上乘船经过,远望群峰,高耸青翠可数,隐约像八九个仙女。
九华山外观山形峻峭,山中土地平坦。从青阳县西南出发,峰峦聚集繁复,沿路环绕许多奇峰,纷纷出现。进入其中,地势宽广而隐蔽。沿着山麓撩起衣裳,涉水而行,几十几百道清凉的泉水,喷涌激射在沙石上,水珠雪白,飞溅如玉,发出哀伤如弦乐的声音。进入其中,就显得幽深而静谧。山岩沟壑盘旋往复,白云繁盛浓郁,道士(和尚)所聚集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化城寺。一座山峰屹立,四面山峰的云彩聚合而来,像群龙抓取明珠,这就是金地藏塔。沿着房檐纵目眺望,澄澈明朗的吉祥之气,飘向远方连接了江海。从四方几千里外前来礼拜金地藏塔的人们,脚跟相连,以额触地,呼叫之声震动山谷,如同疾病时呼唤父母,踏上汤火时请求救援。道士们争着向礼拜者化缘募捐,成了市场,化缘的和尚们几乎把九华山当成独占谋利的地方了,怎么还能知道这里有清高幽雅之境呢?
于是选择值得游览的地方,人称东岩。东岩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几间僧房,刻着王守仁的亲笔书法。王守仁收徒讲学时,在此游玩休息过,写有《东岩燕坐诗》。如今寻求他的讲堂所在,已经没有人再知道了。天柱峰最高,(站在山顶)俯视化城寺就像一个钵盂。峭壁高耸,有无数高低不一的山峰,就是所说的“九十九峰”了。山峰模糊不清,难以分辨,像海潮涌起,掀起层层波浪。青翠的山峰如同绿宝石,紫色的山峰如同珊瑚,夕阳的余热蒸发水气上升,诗人意乱眼花。大约到了这里九华山的胜境才算具备了。可惜我不是闲散之人,不能在此休息十几天,招呼李白、刘禹锡等人在云雾间互相交谈。
我在甲午年的十月游玩此地,随从者有查素先、徐道林。 (220.180.24.100)
上一篇: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迎期末张贴卷
下一篇:
安徽省宿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安徽省合肥”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