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265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65]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工能力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纳(nà)凉 腌渍(zè) 明昧(mèi) 牛犊(dǔ)
B湍(tuān)急 迸(bìng)溅 反诌(zhòu) 挑剔(tì)
C.肇(zhào)祸 翕(xī)动 浩淼(miǎo) 安恬(tián)
D.跻(jī)身 雕镂(lòu) 蓦然(mù) 积攒(zǎn)
2.请你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订正。(2分)
谈笑风生 花枝招展 不曲不挠
五彩纷呈 咬文嚼字 出谋画策
3.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洪山的溶洞是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如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春节联欢晚会上,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4.经典诗文默写。(6分)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海上的夜是______,______,______。(巴金《繁星》)
这是你挚爱的女孩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______。(冰心《纸船》)
5.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朋友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3分)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下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 第①有一处用词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___。
(2) 第②自相矛盾,应该为___。
(3) 第③用词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___,应该为___。
6.根据原著内容填空。(2分)
最后,蓓姬虚弱的手脚再也无力拖着她往前移动了。她坐了下来。[甲]跟她一起坐下。他们谈起了家和那里的朋友们,还有舒适的床铺,以及最要紧的--光明!蓓姬哭了,[甲]竭力想法子安慰她,但那些鼓劲儿的话都因为说了多遍而成了陈词滥调,听着倒像是在挖苦似的。蓓姬实在疲倦不堪,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甲]心里谢天谢地。他坐着仔细看她那张扭歪的脸,看着它在愉快的梦中变得平静、自然,过了一会儿,现出了微笑,而且微笑留在了那上面。
这段文字出自小说___中的情节___,作者是美国的___。
[甲] 就是___
二、综合性学习 (7分)
7.学了本册的一二两个单元,老师想请同学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
(1)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如“火花”“文学少年”等),并说说你的理由。(4分)
(2)请你再设计三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文学名称。(3分)
栏目一:__ 栏目二:__ 栏目三:__
三、阅读 (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那一扇门
周海亮
①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被一次次放出来。某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悬崖勒马痛改前非了。


浏览完整试题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a)。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少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面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他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吸两口清新空气,看两眼空中的飞鸟——他还是少年。人们一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他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人们一见着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脚尖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到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眼睛和耳朵。“您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b)。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伸手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反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c)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仍然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说,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8.文中划波浪线的a、b、c三句写阳光变化,其实是在暗示少年心理变化,请你选用4个字的词语分别概括少年当时的心理状态。(3分)
阳光 a句 b句 c句
心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文中画横线的一句,“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麽作用?(3分)
10.题目中的“门”,可以理解成那些门?联系全文,分别简要说明。(4分)
——————————————————————————————————————————————————————————————————————————————————————。
11.探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4分)
(二)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16题。(16分)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②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那年,我11岁。
12.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
答:﹍﹍ ﹎﹍
13.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麽作用?(4分)
答:————————————————————
14.“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3分)
答:————————————————————
15.第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分)
答:——————————————————————
16.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4分)
答:————————————————————
【古诗文阅读】 (共6小题,计16分)
(三) 阅读下列两端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展开余下试题(乙)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吕氏春秋》
【注释】①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1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遽契其舟﹍﹍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遽掩其耳﹍﹍
18.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恐人闻之而夺己也”相同的是()(2分)
A. 至之市,而忘操之。 B.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 拔山倒树而来。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舟之,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0.出自乙篇文言文的成语是﹍﹍﹍,从这则寓言中你读出了什么道理?(3分)
————————————————————
(四) 阅读下列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1.词的上阙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2分)
22.词的下阙由写景转入抒情,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四.作文 (50分)
23.题目:我收到的一份厚礼
提示:我们曾收到过许多礼物,它们来自我们亲爱的家人、挚爱的朋友,甚至还提示:
我们曾收到过许多礼物,它们来自我们亲爱的家人、挚爱的朋友,甚至还有素不相识的路人和一直默默较劲的竞争对手……,这些礼物,也许是一个可爱的布绒玩具、一本精彩的《哈里•波特》,或者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心中无比珍贵。
要求:①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按照规定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 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 C
2. (2分)
错字 声 曲 采 画
订正 生 屈 彩 划
3. B(2分)
4. 经典诗文默写。(6分)
① 不知秋思落谁家②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③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④行舟绿水前
5.(3分)
(1)“马上”或“立即”
(2)“以不少于600字为宜”或“以600字为宜”
(3)“务必”请、烦请、烦劳
6.(2分)《汤姆索亚历险记》,洞中历险,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7分)
(1)萌芽 文学之星 新视窗等,理由略(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4分)
(2)“我与名著” “名著简介” “文学新星”等(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3分)
三、阅读 (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8.a、孤独苦闷(绝望自卑);b、萌生希望(看到希望);C、重拾信心(重启心门)(3分)
9.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3分)
10.实指的“门”:①少年的家门:少年把自己关在家里的门;②老人的家门:老人有意为少年未锁的那扇门。
虚指的门:①少年的心门:少年因为自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或者:少年在老人的引导激励下,终于重启心门,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② 人们的信任之门:别人厌恶他,防范他,不再信任他,对他关起一扇门。或者:老人主动接近他,与他交往,巧妙地为他打开一扇信任之门、自信之门。(4分)
11.(1)主人公是“少年”。小说以“少年”的心理历程为线索,续写了他痛改前非,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勇敢地推开“那扇门”,就能走向光明的主题,所以主人公是“少年”。
(2)主人公是“老人”。因为在别人远离、防范少年时,老人却主动接近他并给他信任;老人用智慧保护了少年的尊严,巧妙地重塑少年的自信。老人对少年的教育体现了他的智慧,所以“老人”是主人公。
(3)“少年”和“老人”都是主人公。没有少年的改过自新,没有老人的巧妙引导,就没有这个故事,“那扇门”是老人和少年合力打开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他俩。(4分)(三种看法任答)
(二)(16分)
12.挪 支撑 (2分)
13.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时候“我”对吃肉的极度渴望。暗示了当时家境的贫寒。为下文写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4分)
14. 因为妈妈知道对我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还是要亲身体验。(3分)
15.知道了餐桌上的秘密,也就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3分)
16.这是一位善良的、肯吃苦的、勤劳的好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很会教育孩子的好母亲。它通过与孩子一起亲身体验来教育孩子,方法独到而有效。(两个方面各2分)(4分)
【古诗文阅读】(16分)
(三)(12分)
17.契:刻 若:像 惑:迷惑 糊涂 遽:立即 匆忙 (4分)
18.D
19.略(3分)
20.掩耳盗铃 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方设法去掩盖,自欺欺人,其结果一定是弄巧成拙,自食苦果。(意到即可)(3分)
(四)(4分)
21.如:“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刚冒出短短的嫩芽,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2分)
22.如哲理,即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如情感,作者当时正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本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2分)
四、作文(50分) (61.185.28.125)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11——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