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36  
标签: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郑重/投掷 寺院/对峙 近在咫尺/言近旨远
B、咸菜/缄默 贞洁/装帧 饮鸩止渴/精神振作
C、复刊/馥郁 羸弱/溺爱 危如累卵/光明磊落
D、回落/徘徊 果实/踝骨 虚怀若谷/旭日东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季羡林先生传播和发展了中印两国文化事业,其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B、病菌虽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
C、海心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无论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每个历史时期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唐朝有贞观之治,清朝有康乾盛世,新中国有改革开放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处理学习和交友的关系上,老师和父母谁也没有干涉我们的权利,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自己。
B、在漫天雪花的冬季,武警战士为了抢通生命线,冒着寒冷的北风在公路上铲雪。
C、节约的目的不仅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更在于节约钱财,以保证今后生活的稳定。
D、便民网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解决了本市百万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4、找出语体风格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 )
A、领导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B、做科学研究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
C、从本学期起,早晚两个六点半为教学楼开门时间,晚上十点半关灯。
D、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金融机构收紧银根,或许能遏制飞涨的房价。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记超山梅花
(清·林纾)
夏容伯,嗜古士也,隐于栖溪。余与陈吉士、高啸桐买舟访之,约寻梅于超山。
由溪上易小舟,循浅濑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遵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诘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余树,容伯言皆明产也。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容伯导余过唐玉潜祠下,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武高下,沿梅得径,远馥林麓,近偃陂陀,丛芬积缟,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濑上矣。余以步,船人以水,沿溪行,路尽适相值也。是晚仍归栖溪。 迟明,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野水古木,渺滞翳①,小径岐出为八、九道,抵梅而尽。至乾元观,观所谓水洞者。潭水清冽,怪石怒起水上,水附壁而止。石状豁,阴绿惨淡。石脉直接旱洞。旱洞居观右偏,三十余级。及洞口,深窈沉黑中,有风水荡击之声。同游陈寄湖、涤寮兄弟,爇②管入,不竟洞而出。潭之右偏,镌“海云洞”三大字,宋赵清献笔也。寻丁酉轩父子石像,已剥落,诗碣犹隐隐可读。容伯饭我观中。余举觞叹息,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霁后,花益奇丽,过于栖溪。”然栖溪余两至均失梅候今但作超山梅花记一寄容伯一寄余友陈寿慈于福州寿慈亦嗜梅者也。

注释:①翳,遮蔽、浓密 ②爇,点燃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 A、由溪上易小舟 易:交换
B、遵陆至香海楼 遵:沿着
C、路尽适相值也 适:适合
D、容伯饭我观中 饭:给……饭吃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循浅濑至超山之北 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
B、复以小舟绕出山南 以生平所见梅花
C、水附壁而止 不竟洞而出
D、花益多于山北 花益奇丽,过于西溪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描绘超山梅花的一组是
①远馥林麓,近偃陂陀
②古干诘屈,苔蟠其身
③野水古木,渺滞翳
④阴松列队,下闻溪声
⑤纵横交纠,玉雪一色
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友人夏容伯、陈吉士、高啸桐等人相约到超山观赏梅花,他们被眼前的梅花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B、超山北侧的唐玉潜祠附近,梅树纵横交错,遍植高低山坡,梅花香气馥郁,弥漫山林,犹如重重叠叠的素绢,堆积山谷。
C、超山南侧的梅花比北山更为壮观,古树枝叶浓密,加上潭水清澈见底,形状奇特的石头兀立水面,让作者林纾、夏容伯等游玩者大开眼界。
D、《记超山梅花》写得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既描绘了超山梅花的“多且盛”,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断句与翻译
用 / 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然栖溪余两至均失梅候今但作超山梅花记一寄容伯一寄余友陈寿慈于福州寿慈亦嗜梅者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古干诘屈,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

②及洞口,深窈沉黑中,有风水荡击之声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春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诗生动的表达效果跟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关,请简要说明。(3分)
既然杨花榆荚“无才思”,为什么还要“漫天作雪飞”?(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2)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3)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苏轼·《赤壁赋》)
(4)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改善心智模式 提高学习效率(节选)
全疆发
心智模式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心理、思维方式诸方面比较趋于定型化,并且外显为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学习上的成功与否,不仅靠勤奋与能力,还与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密切相关。所以,发现心智模式上的误区并予以改善,对提高学习效率极为重要。
过高的目标定位在学习及思维方式上会造成误区。通常认为远大的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学习动力,但芸芸众生中终究属于“平凡”之列居多。当然,平凡的人生也蕴含着崇高的生命意义及闪光点。许多学习者的过度焦虑往往是由于盲目追求过高的人生与学习目标而且害怕失败造成的。学习者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步追赶”为原则,选择班级群体中的合理参照点,拟定自己学习追赶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当预定目标达到后可拟定新的追赶目标,不断前进。
幸运的学习者往往是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老师,因而“亲其师,信其道”,对其所教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投入较多的精力,从而在该学科取得较好的成绩。但现实学校生活中,学生编班与任课教师安排是由学校决定的,学习者的可选择性并不大。有些学习者往往对风格不同的老师采取消极态度,或者以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其实,只要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大多数都有其优点,最起码他是学习的先行者,其备课与讲课的过程已对知识进行了梳理、重组、精选、加工。因此,要学会发现每位老师的优点,集中精力听课,逐渐适应并喜欢自己的科任老师。课前预习能初步熟悉教材,便于带着问题去听课,进而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预习也可能使学习者在上课时感到老师讲的知识大概都知道而导致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预习中可能形成的偏差与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出现“夹生饭”的现象,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效果也有差异。有些学习者,特别是女生听课笔记特别认真、详细,满书都是红线、蓝线,看似认真,但未必抓住了关键词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教育界比较认同“思维地图”这种思维方式的通用性,笔者认为它特别适合地理学科的学习。“思维地图”也称“概念地图”或“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
作业、测验、考试中有失误与丢分是任何一个学习者都难以避免的。有些学习者常把失误归因于粗心,不进行仔细分析与反思,结果第二次又出现类似的失误。他可能不明白这种失误就是自己的知识与思维缺陷,就是学习过程中的疑难与障碍。如何从失误中找出原因,避免下一次重犯,使再次出现失误的机会减少呢?笔者认为,准备一本专门记录和分析自己失误的笔记本是必要的。
有些学习者可能因为专注学习而成为孤独的学习者。其实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沟通与合作、学会生存。未来社会是竞争激烈又强调合作的社会,一个仅是学习成绩好而不善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者恐怕难以在未来社会中特别成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烦恼与痛苦时可以向学友倾诉、发泄,减缓情绪压力;遇到成功与开心的事可以与学友共享、相互欣赏;遇到学习障碍时可以互相帮助,共渡难关。学友之间交流并不是指无意义的聊天,它往往是课间、劳动、体育锻炼等时间的一些问候、简短对话、帮助与关怀等,或是一种鼓励的眼神与手势;相互交流思想、谈人生与价值观、谈理想与追求等。这些心智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学习者人生旅途中最具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展开余下试题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心智模式是一种行为方式,即一个人在思想、心理、思维方式诸方面接近定型化,并且外显为习惯性。
B、通常情况下,学习动力由远大的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而来。平凡的人也可以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
C、发现每位老师的优点之后,就能集中精力听好他上的课,并逐渐喜欢上这位科任老师。
D、课前预习虽然有好处,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作者不提倡课前预习。
E、专注学习的同学,容易成为孤独的学习者,所以要学会沟通与合作,多与学友相处、谈心……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步追赶”是一种良好的心智模式,它能引导学习者不断追求进步。
B、“亲其师,信其道”的学习者,定会取得较好的学科成绩。
C、“夹生饭”现象,是心智障碍的结果,它绝对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D、“思维地图”能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

结合文本有关内容,指出改善学习上出现孤独心智的方法。(3分)
15、整合文本内容,归纳出改善心智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5分)
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书香与我
张斯景
书,是治疗人类心灵、净化人类灵魂的药品。书,给人以思想的营养胜于一切物品的营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就没有文明,更没有如今的世界。     我和书从小就有缘分。小时侯抓周,任百样物品我不拿,就是拿到了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书,也是一个开端。也许是因为父母迷信,他们以后经常给我买书。我不识字,他们就给我念;我学会拼音,就给我买注音版的书;现在,睡觉前看一会儿书已经成了我长久以来的一种习惯。书,就像是一把金光闪耀的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月光淡淡的夜晚,心头总泛起丝丝愁绪。这时,唯有那淡淡的书香,能把我带入那温馨、幸福的港湾……我沉溺在书香中,像一棵刚探出脑袋的小草,眨巴着眼睛,好奇地探求着,亦不知道天之高也,地之厚也。书像金色的太阳,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因为看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许多事,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许多人情世故,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强了,并学会了自我思考,对我的语文、数学和人际交往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看书,我的作文也容易得高分,有时还被老师当成范文来讲评。因为书,在其他同年龄的小孩子还在想着变成奥特曼打怪兽时,我就已经在思考什么是乘法了。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我也开始渐渐懂得: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善美与假丑恶不断抗争的空间,但我也更加坚信,人性闪烁的美丽是宇宙中永不褪色的光辉;一缕书香,就这样在我的生命里,飘散开来,一缕书香,就如此在我的生命里延续、扩散,踩着书的阶梯,我走过了欢乐,走过了风雨。我感到了成长的责任,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对书,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想,太多太多的话语。书籍,是我成长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阅读似乎是我最想做也最喜欢做的事情。我本是不安于平静的人,绝对外向的性格至使我耐不住一点寂寞,但若是给我一本书,我就会静静的坐上一天,因为对于我来说,书中的世界,就是我最热闹的暄嚣。读书,就是在和主人公遨游世界,一起探险,一起游玩,一起上学,一起欢笑,一起游戏,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就如同我读《爱的教育》一样,在读的时候,《爱的教育》让我感到温馨,让我感到爱。书中的每一字,犹如跳动的音符,谱写成一支通俗的、单纯的、美好的、永恒的“爱”的圆舞曲,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永恒的魅力。这可是那无聊的电脑游戏所代替不了的。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我想说:“在我的生命中,要是失去了书,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书,是我干涸的心灵中唯一的甘泉;书,是我贫瘠的土地中唯一的绿色;书,是我重重的枷锁中唯一的钥匙;书,是我黑夜中唯一的火柴;书,是我心灵的河流中唯一的游鱼……对,书只是我心中的唯一。”     书啊!我想你能陪我走完这一生。即使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但我对书的爱永远不会消逝。斗转星移,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大;阅读心得在内心凝聚、积淀……厚积而薄发,我漫步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也将会用笔描绘出一个更美的世界。

16这篇散文,叙述了我与书有关的哪些主要内容?(4分)
这篇文章在选材及表达上,是如何体现散文的文体特点的?(4分)
18、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横线句子的含意的。(7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对现代乡村教育的思考(节选)
华商报记者 孙强等
如今,在中国的乡村,越来越多的学校人去楼空,变成一个个“空壳”,朗朗的读书声从此成为绝响。有人说,这是城乡教育“天平” 倾斜已久使然。有人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痼疾难辞其咎。
一个多月前,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首次高调回应各界关注,阐明义务教育新目标——均衡发展。
几乎是同时,华商报推出深度专题报道《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乡村教育调查报告》,揭示时下城乡教育不均衡导致的一个侧面:乡村学校生源稀少、难以为继,教育部门因此致力于布局调整、撤点并校。
12月18日至19日,教育部在吉林省长春市主办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学术会议颇为精准地把议题设置为“农村教育的政策抉择”,而前来参会的不仅有教育部官员、研究者、基层学校的教师,还有美、韩、日等国的一些学者,这些“老外”带来了他们国家也曾遭遇布局调整问题的对策、失误和经验,发人深思。
韩国东新大学教授、韩国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崔荣杓说,好比中国人把大学叫做“象牙塔”,韩国人将其称为“牛骨塔”——对当年大多数韩国农村家庭来说,牛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但韩国家长跟中国爹妈都一样,卖了牛也要让子女上大学。如今,韩国更是出现了一个“大雁爸爸”的词汇:妈妈陪子女出国学习,爸爸孤身一人在国内挣钱,一年到头只能像大雁一样飞来飞去,抽时间见见家人。
日本也差不多是如此。日本福岛大学教授境野健儿说,日本学校的撤销合并在二战前就出现了,“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政治层面、行政层面、削减财政支出的原因导致学校消亡的事例,占了绝大多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出台了“适当的学校规模”的改革,都是在有意图地推行学校撤并策略。1992年到2005年间,日本被撤并的町(相当于中国的乡镇)、村小学大约占到了学校总数的10%以上。
美国乡村学校的撤并更早些。19世纪中期,跟中国至今也大量存在的“一师一校”一样,美国乡村也出现过不少“一教师、一教室”的学校。加上当时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农村生源急剧减少。于是,从100多年前,美国就开始了学校布局调整。比如马萨诸塞州在1869年决定合并学区,1880年决定取消“一教师、一教室”的学校,在适中地点建立中心校,学生到校及回家由公款配备的校车接送——除了校车是近些年在中国各地才开始试行实施之外,美国其他的做法中国也在做。


展开余下试题 但是,这一不约而同的政策在各国实施时,都引起了广泛争议。崔荣杓认为,在当今韩国,由于对较高质量教育的向往,农村生源涌入城市,这加重了农村社会的萧条,把本已存在的城市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差距继续加大。而农村人口的锐减、活力的缺乏、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降低,将使韩国农村社会濒临崩溃。一些带着深刻反思的主张,比如“学校撤销将导致区域社会的荒废”、“农村小规模小学有其教育优点”,被广泛提出。而境野健儿认为,对于一个区域来说,一所学校的价值,多数情况下,要等到惋惜地看着学校失去时,才能明白。
当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出现许多问题后,一些国家认识到这项政策的不足和小规模学校的自身特点。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众多团体和地区反对政府的布局调整政策,日本最终实行了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美国从以往实施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向到保留小学校政策,最终取消了撤销合并政策。英国在1998年设立了专门管理学校撤销合并的法定机构,2002年发布农村白皮书,制定农村服务设施管理标准,防止对农村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废弃。
此文报道了关于乡村教育的哪些主要内容?(4分)
这篇文章在选材及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4分)
21、你是如何理解“均衡发展”这一义务教育新目标的含意的?(7分)
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来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请你仿照示例,为以下不同身份的人各设计一条格言。要求:有针对性,语言简洁,每条不超过20个字。(6分)
新闻记者:弘扬正气,挞伐邪恶。

理发师傅:
汽车司机:
23、请仿照上下句的写法,在横线上补写句子,构成排比句。(6分)
自爱不像对恋人的爱,不能过于倾慕; , ;不像对珠宝的爱,不能过于守藏。自爱像农民对土地的爱,要尽力耕耘它; , ;
, ;像匠人对玉石的爱,要精心雕琢它。

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命运,即生命的运行方式,包括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命运有平常、异常、超常之别。一个人的命运或许与社会有关,或许与朋友有关,或许与机遇有关,或许……。
请以《命运与 》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注意: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确定积极健康的主题,选定分明清晰的文体。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答案
1、D 〖A、zhèng/zhì,sì/zhì,zhǐ/zhǐ;B、xián/jiān,zhēn/zhēn,zhèn/zhèn;C、fù/fù,ruò/nì,lěi/lěi;D、huí/huái ,guǒ/huài,xū/xù〗
2、A〖A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了解。B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专指意义、价值等抽象的东西小得不值得一提。C“神气十足”,自以为是得意傲慢的神情,贬义。D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
3、B〖A有歧义,删去“的权利”。C不合逻辑,递进关系弄反了。D主客体颠倒。后一分句应该是“帮助本市百万家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
4、C(C是口语,其它为政论语体。)
5、C〖适:正好〗
6、D〖D于:均介词,比。A之:助词,的 / 助词,无意义。B以:动词,乘 / 介词,因为。C而:修饰关系 / 顺承关系〗
7、A〖③描绘野水与古木。④描绘松树与溪水。〗
8、C〖夏容伯已见惯梅花盛况,未见得为大开眼界〗
9(1)然栖溪余两至 / 均失梅候 / 今但作 / 超山梅花记 / 一寄容伯 / 一寄余友陈寿慈于福州 / 寿慈亦嗜梅者也。
9(2)①苍老古拙的枝干曲折多姿,树身密布青苔,排列齐整得有如鱼鳞一样。②到达洞口,在一片幽暗深沉之中,只听到风水荡击的声音。
【译文】  夏容伯,是个酷爱古代文物的人,隐居于栖溪。我和陈吉士、高啸桐雇船拜访了他,相约一起去超山探梅观花。
我们在小溪上换乘小船,顺着浅浅的由沙石上流淌的溪水驶至超山北面,沿岸已能见到梅花。再过约一里地光景,沿着溪边小路行至香海楼,观赏了著名的宋梅。梅树已经半枯,斜立于水边。苍老古拙的枝干曲折多姿,树身密布青苔,排列齐整得有如鱼鳞一样。因为年代久远,青苔全变成了青铜色。宋梅旁边还有十几棵梅树,容伯告诉说都是明代之物。我见四周景物阴冷而无甚光彩,不由兴味索然而准备回返。容伯却领着我向前走过唐玉潜祠,方见梅花竞放之盛况。梅树纵横交错,一片雪白;高低山坡,遍植密布。大家漫步于梅林雪海。梅花香气馥郁,弥漫山林,犹如重重叠叠的素绢,堆积山谷。大约走了近四里地才出了梅窝,但见郁郁苍苍的松树排列成行,山下可闻小溪的水流声,原来我们乘坐的小舢板已经停在水面上了。我们在岸上走,船工泛舟水上,大家分别沿着小溪行走,待小路走到头正好相逢。当天晚上我们仍然返回栖溪。   第二天拂晓,我们仍旧乘小舢板绕到超山南面,这里的梅花更多于山北。溪水辽阔微远,古树枝叶浓密,岸边的小路叉开为八九道,延伸至梅树林边。我们来到乾元观,参观那个水洞。洞中潭水清澈见底,形状奇特的石头兀立水面,潭水浸润石根而止。那些奇石作破缺开裂状,上面长满了暗绿色的青苔。从石头的纹理脉络看,本与旱洞同为一体。旱洞靠近乾元观而偏右。爬过三十几级石阶,到达洞口,在一片幽暗深沉之中,只听到风水荡击的声音。一起来游玩的陈寄湖、陈涤寮兄弟,点燃火把进入洞中,没有走到洞底便返回了。潭水偏右的地方,岩石上镌刻着“海云洞”三个大字,那是宋代书法家赵清献的手笔。再寻找丁酉轩父子的石像,却已斑驳脱落,只有石碑上的诗句还隐约可见。容伯在乾元观请我吃午饭,我不由举杯赞叹不已,因为我平生所见过的梅花,却没有这里的茂密繁盛。但容伯却对我说:“若待冬雪过后,此间的梅花越发奇丽清绝,远比宋梅胜地栖溪为盛。”栖溪我亦曾去过两次,可惜都未逢梅花盛开的时节。如今作一篇《超山梅花记》,一纸写与容伯,一纸寄给我福州的朋友陈寿慈。寿慈也是一个酷爱梅花的人啊。
10(1)拟人的修辞手法。“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能“斗”还能“飞”,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简直是将它们当人来看待。
10(2)珍惜美好的春天时光,因为它们知道这时是晚春了,春天不久就要归去。(2)杨花榆荚虽然缺乏草木的“才思”无花可开,无香可飘,但它们不因此藏拙,而要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尽自己的能力去挽留春天。或者答“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
标签:粤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1年普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