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559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59]
语文版八下《岳阳楼记》随堂检测
26、岳阳楼记
随堂检测
(本卷测试时间为15分钟,分值40分)
第一部分: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⑴一切被废止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
⑵景色千变万化,非常壮观。( )
⑶心境开阔,精神怡悦。( )
⑷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而或长烟一空(一: )
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 )
⑶予观夫巴陵胜状(胜: )
⑷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开: )
⑸或异二者之为(或: )
⑹至于春和景明(景: )
3、选出意思相同的一组(  )(3分)
A、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极: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C、去:去国怀乡  西蜀之去南海
D、具:百废具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填空。(3分)
⑴本文作者 ,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⑵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响亮的提出“重振雄风,富民升位”的口号,带领全市人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创设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真是 , 。(用课文中原文填写)
⑶在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文中原文填写)
5、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精妙之处。(4分)
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第二部分: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 )
(2)是进亦忧,退亦忧(进: )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 形成了对比。(4分)
10.“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1.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⑴百废具兴⑵气象万千⑶心旷神怡⑷政通人和 2、⑴全⑵既然这样,那么……⑶优美、美好⑷放晴⑸或许⑹阳光 3、D 4、⑴范仲淹;北宋⑵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⑴这两个动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湖蓄江水的景象,把静止的事物写活了。⑵这两个动词分别写出了微波时水面的月光和无风时水底的月影,一动一静。(意近即可) 6、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7、⑴居:处、处在⑵进: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⑶归:归依 8.(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 10.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以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1.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


浏览完整试题同步训练
第一部分:
1、中国六大历史文化名楼——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山西鹳雀楼和云南大观楼,结盟于岳阳。
结盟之时,中华六大名楼“楼主”齐聚岳阳楼前,签下《岳阳盟约》,开名楼结盟之千古首唱、盛世创举。岳阳名作家段华撰联赞道:“黄鹤北返,鹳雀南飞,海蜃立蓬莱,滇池奔眼底,聚玉宇琼楼,气吞长天秋水;爽气西来,大江东去,绝唱起云梦,忧乐入胸襟,举名城盛事,劲叩大吕黄钟。”
下面是写“楼”的诗句,你知道它们分别写哪座楼吗?
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
⑷丹崖悬构筑仙阁,千斛碎玉澄碧波。( )
⑸树拥山光尽,波摇野气浮。摩云见双塔,近海一维舟。( )
⑹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2、读岳阳楼名联,回答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 A 字关情,滕子京 B 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在上联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相应的数字,使之合理合情。
A(  ) B(  )
②对联中的“诗”、“儒”、“吏”、“仙”分别指谁?
“诗” “儒”
“吏” “仙”
3、下面三幅图分别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你知道它们分别是谁吗?
   
依次为:
第二部分:
武昌九曲亭记(节选)
苏辙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①每至其下,辄睥睨②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日:“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注释]①子瞻:苏轼的字。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谪居黄州,苏辙去看他,并同游武昌西山,写了这篇游记。②睥(pì)睨(nì):斜视。
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然将适西山( )
(2)皆效于左右( )
(3)辄睥睨终日( )
(4)兹欲以成吾亭耶(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2)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6.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些什么景物?
7.“九曲亭”得名的原因是 。
8.“子瞻于是最乐”,那么子瞻“乐”的原因是 。
第三部分:
9、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众多中学生拥有自主使用的零花钱,为了让中学生的消费变得更加理性,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中学生的自主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⑴请为调查问卷“中学生的自主消费现状”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⑵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搜集到如下资料,请归纳出图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并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⑶每年春节过后,同学们都相互打听收了多少压岁钱。放学后有同学约你一起去聚餐。你表示不想去,同学说:“真吝啬,刚才还说过年收了那么多压岁钱,现在就不肯花钱了。”你觉得花钱还是应该有个目标,有个计划,于是你这样拒绝了他:“ 。”
10、在“大自然的启示”活动中,小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他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但还没有写完整,请你根据前面的句子,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要求:句式相同,前后内容衔接合理,字数大致相同。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遇害;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 。
(参考答案:1、⑴山西鹳雀楼⑵江西滕王阁⑶湖北黄鹤楼⑷山东蓬莱阁⑸云南大观楼⑹湖南岳阳楼 2、⑴A(两)B(百)⑵诗:杜甫;儒:范伸淹;吏:滕子京;仙:吕纯阳 3、依次为: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4、(1)前往(2)呈现,显示(3)就(4)此 5.(1)在那里有一座废亭,它的遗址很狭窄,不能够坐许多客人。(2)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具备。 6.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7.羊肠九曲 8.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9、⑴本题围绕“自主消费”的金额、用途、分配管理、消费态度等方面回答即可。【示例】你每月的零花钱是多少?你的零花钱通常用来买什么?你会光临路边摊吗?你经常购买教辅书籍吗?你经常购买零食饮料吗?你用钱之前会作规划吗?⑵本题的问题部分围绕“大多数”、“很少问”两个关键词即可,建议部分应强调“关心”、“过问”两层意思。【示例】问题:大多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零花钱的去向很少问(不太关心)。建议:父母亲不仅给孩子零花钱,还要关心他们如何使用零花钱,最好能为孩子提一些正确使用零花钱的建议。⑶本题围绕表示拒绝却不影响同学关系的核心回答即可。【示例】不是吝啬,我觉得钱再多也应该用在刀刃上,我的钱还要用来买书,买我喜欢的歌碟呢! 10、如: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 (116.208.215.185)
标签: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版八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