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72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位周检试题
陆集中学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周检试卷
命题人:仇伟 总分:100分 卷面得分:
一、基础知识。(41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8分)
①抖擞( ) ②撑伞( ) ③皎洁( ) ④沿溯( )
⑤发髻( ) ⑥水藻( ) ⑦迸发( ) ⑧澄清(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4分)
呼朋引伴 衰转久绝 素喘绿潭 晌晴天气 春花秋实 承前启后
订正:
3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朗润:明朗润泽。 ②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③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④呼朋引伴:呼唤朋友,引导同伴。⑤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昨天一场告别宴会,情景实在动人,宴会上人们悲喜交加。
B 我一定要戒骄戒躁,刻苦学习,取得更优良的成绩。
C 王姝同学勤学善问,遇到难题,总是不耻下问。
D 马路上车来人往,滔滔不绝。
5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采用了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还大量地运用叠词,使文章语言整齐匀称,音韵和谐,节奏轻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B.《三峡》这篇课文只有百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简练生动。
C.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6 2008年5月初,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在此之前,中国和日本两国领导人有三次互访,这四次访问都可以用一个四字短语形容。请你按照要求答题。(6分)
①根据每个短语的含义,以时间为序将这四个短语进行排列。(用序号)
A.破冰之旅 B.暖春之旅
C.融冰之旅 D.迎春之旅
排列:
②短语中的“春”比喻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4分)
①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④___________________,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⑤《三峡》一文中,侧面表现山之高峻、江面之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17分)
(1)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批注1: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批注2:“忽然害了羞”运用拟人的修辞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一个“羞”,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浏览完整试题
(3)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4)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8.通读选段,说说“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的妙处。(3分)
9.联系语境,说说第(2)段加点部分“更美的山的肌肤”和第(4)段加点部分“绿的精神”各指什么?(3分)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与上文哪句话相呼应?有何妙处?(4分)
11.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老师为划线句②处加了批注,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给划线句①也加上恰当的批注。(3分)
12.选文中“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中的“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三峡》《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26分)
【甲】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①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康乐:②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3.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6分)
(1)略无阙处( ) (2)飞漱其间( )
(3)属引凄异( ) (4)或王命急宣( )
(5)虽乘奔御风 ( )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5.翻译下面句子。(9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摘出一组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4分)
17.【甲】【乙】两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美文,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4分)
(三)阅读《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回答问题。(16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1)立春之时,北纬50度的地方,还是零下30度的严寒。
(2)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窗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开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3)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的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展开余下试题
(4)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5)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的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做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6)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18.第(2)段作者描写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时,着力描绘了阳光色彩的变化。试写出这一变化过程,并分析它的作用。(3分)
19.试说说本文和下列诗句中春天迟来的原因有什么不同?(3分)
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1.阅读第(5)段,说说“我”喜欢迟来春天的原因。(3分)
22.俗语说,“欲速则不达”。阅读第(6)段,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周检试卷答案
1、2略
3.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意思的理解。此题中的“呼朋引伴”应为“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的意思,其余词语的解释均正确。
4.B
【解析】:此题考查了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选项中的“悲喜交加”运用不准确。C选项的“不耻下问”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运用在此句中不恰当。D选项的“滔滔不绝”形容人说话的,不可用来形容马路上的车子。
5.A
【解析】:此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B、C、三选项准确的对本课内容加以分析,而A选项中“《春》不是叙事散文”,而是写景抒情散文。
6.①ACDB②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和美好前景
7.略
8.运用拟人手法,“顶”字不仅写雪花的位置和形态,而且引出下文“看护妇”的比喻。
9.春天来临后满山花草; 勃发生机。
10.与“暖和安适的睡着”呼应。“卧”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村庄”“雪”以人的思想与情感,把它们写活了。
11.示例:“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安静不动”是写神态,“低声”是写声调。这两个修饰语使人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声哼着催眠曲的情态,赋予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
12.不能,因为“点”字紧扣“温晴”来写,如果去掉,就表示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13. B(提示:B项节奏正确划分: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4.(1)同“缺”,缺口 (2)冲荡 (3)连续 (4)参与,这里指欣赏。
15.(1)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2)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16..【甲】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或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7.【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壮丽风光的热爱。(可将“对三峡渔民悲惨生活的同情”也放进去) 【乙】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贤人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9.银白色——嫣红——橘黄——鹅黄——雪白 作用:作者着力描写阳光色彩变化过程,其实是描写霜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的上升,也在一步一步地融化,这样就巧妙地扣住了标题中的“一点一点化开”。
20.本文春天迟来的原因是极北所处的的纬度位置偏北造成的,所以才会比正常的节气变化要晚;诗句中大林寺春天晚来的原因是垂直高度造成的的上下温差差别。
21.第③段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北方的霜花以人的性格,把它“走——来——走”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22.因为这样的春天是靠着自身顽强在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它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的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做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23.示例: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春天的羽翼才一天天丰满起来了,为它以后的展翅高飞做着最充足的准备;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些一鸣惊人的人,都是在惊人之前做着最默默无闻的准备,不急于求成,不松懈,不畏惧困难,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迎来人生最美好的“春天”! (222.188.101.4)
上一篇:
高一年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段考
下一篇: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