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9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8]
2012学年上期高二月考语文试卷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题
2012学年上期高二月考语文试卷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题
一、阅读《晋灵公不君》,回答问题。( 9 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贼:刺杀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 饮:给……喝
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B.明搏而杀之 坐而假寐
C.使妇载以过朝 遂扶以下
D.其右提弥明知之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3.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 )
(1)盛服将朝 (2)宣子骤谏 (3)见灵辄饿,问其病
(4)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A.(1)(2)(3) B.(2)(3)(4)
C.(1)(2)(3)(4) D.(1)(2)(4)
二、阅读《庄周家贫》,翻译句子,完成诗歌鉴赏。( 22 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浏览完整试题
4.(1)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①,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②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①一鉴开: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为镜袱,用时打开。②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塘中之水。
(1)上联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诗人用方塘的感性形象比喻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说理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与填空。( 18 分)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四十不惑,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不逾矩。
9.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
11.道可道,非常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
上一篇:
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一)
下一篇:
对口单招联合体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 2012学年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