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2749
标签:
语文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49]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
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送薛存义序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赏:赏赐 B、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假:代理
C、今我受其直 直: 通“值”价值,钱
D、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 十一: 十分之一
2、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追而送之江之浒 B、 非以役民而已也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C、 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D、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以下句子与“凡吏于土者”有相同语法特点的一项是( )
A、饮食之 B、 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C、凡民之食于土者 D、 崇酒于觞
4、对本文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赠序不是文前的序言或序文,这种文体多半对主人公予以赞扬、勉励,同时又可自由抒发作者的观点。
B、本文在说理时采用类比、对比手法,使得观点更加鲜明、深刻。
C、文章以酒肉饯行开篇,又以酒肉饯别结束,反映作者与薛存义的深厚感情和惜别之情。
D、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薛存义政绩的颂扬,表明自己“贱且辱”的牢骚。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3分)
译文:
(2)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3分)
译文:
文言文阅读(1)参考答案
1、A(赏赐一般是指上给下,柳薛二人为同乡朋友,不存在上下关系,应该翻译为“送给”)
2、A(B项一句中的“以”翻译为“凭借”,2句中的“以”翻译为并列连词;C项1句中的“于”翻译为“在”,2句中的“于”翻译为“对于”;D项1句中的“乎”是语气助词,2句中的“乎”是介词,相当于“于”,翻译为“在”)
3、C(“吏”是名词作动词,做官;“饮食”是动词用作使动,请喝酒吃肉;“重”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加上”;“食”是名词用作动词,生活吃饭;“崇”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满满的斟上”)
4、D(虽然文尾表现了作者某种程度的无奈,以及借饯行申明自己的观点,但无牢骚之言)
5、(1)凡是依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雇佣官吏。
(2)打官司的得到公平的处理,纳税的负担平均合理,无任老小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恨的。
浏览完整试题
【参考译文】
河东人薛存义将要启程(指在零陵离任时将要启程),我准备把肉发放在俎(古代祭祀或设宴时用来陈置祭品或食物的一种木制礼器)上,把酒斟满酒杯(崇:充实,充满,这里指注满),追赶进而送到江边,请他喝,请他吃(即为他饯行),并且告诉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盖:语气副词,表委婉推测语气)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来役使老百姓的(而已:用于句末相当于句末语气词“耳”,表限止语气,肯定陈述的事实只限于这样)。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亩收入的十分一来雇佣官吏,使(官员)负责对我公平办事。现在我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的报酬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那是。哪里只是不认真?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等行径。假若雇一个干活的人在家里,接受了你的报酬,不认真替你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进而赶走、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肆无顾及地把愤怒发泄出来并驱逐、处罚,为什么呢?情势(这里是指民与官的地位跟主与仆的地位情况)不同啊。地位情况不同而道理一样,对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办?有明于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薛存义代理零陵县令两年了。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晚上还在考虑问题,辛勤用力而耗费心血,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负担)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了(的:的确,真实),他知道惶恐和敬畏也明白无误。我又低贱又耻辱(指被贬谪流放),不能在官员的评议中参与什么意见(幽:昏暗,指昏庸恶劣的官吏)(明:指贤明的官吏),在他临行的时候,因此,赠给酒肉而再加上这些赠言。
文言文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①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②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亟(jí):急迫地。②曷:何,怎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 纾:解除 B.余所诛者 诛:杀
C.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 婚姻: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D.贱则夷门野人 野人:乡村平民,文中指守门人侯生
2.下列各项句子,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
例: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
A.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C.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是作者“罪信陵”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②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
③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 ④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
⑤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 ⑥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自古以来一直传为美谈,但文中说评论历史的人认为“窃符”这件事信陵君是有罪过的。
B.作者赞同窃取魏国的兵符去分解六国的灾难的做法,因为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而赵、魏又是楚、燕、齐等国的屏障。
C.作者反对信陵君通过“窃符”来调动魏兵,认为他应该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D.如姬趁魏王空隙的时候日夜以死劝说,终于使魏王由不听到悔悟,既报答了信陵君,又未辜负魏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2)参考答案
1.B(诛:指责) 2.C(都是判断句;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 3.B(①句是说赵国;④句是作者赞同的假设,不是指责;⑤句是说如姬) 4.D(“使魏王……悔悟”是假设,“又未辜负魏王”与事实相反)
5.(1)那强大的秦国暴虐急迫到了极点,现在出动全部兵力攻打赵国,赵国必然要灭亡。(共3分,意对1分,“悉”、“临”各1分)
(2)虽然这么说,但是信陵君真的无罪吗?(我)说:“也不是这样。” (共3分,意对1分,“然则”、“然”各1分)
(3)这是毁坏魏国几百年江山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拿什么向魏王谢罪啊!(共4分,意对1分,“倾”、“何以”、“谢”各1分)
【参考译文】
评论历史的人把窃取魏王的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从这一点上谴责信陵君,
理由还不够充分。那强大的秦国暴虐急迫到了极点,现在出动全部兵力攻打赵国,赵国必然要灭亡。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一旦灭亡,那么,魏国将紧跟在赵国后面灭亡;赵国、魏国,又是楚国、燕国、齐国等国的屏障,赵国、魏国一旦灭亡,楚国、燕国、齐国也会跟着而灭亡。天下的形势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所以,援救赵国,也就是援救魏国,援救一个国家,也就是援救六个国家。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分散六国的灾祸,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展开余下试题
虽然这么说,但是信陵君真的无罪吗?我说:“也不是这样。”我所指责的,是信陵君的内心。
信陵君,不过是一名公子而已。魏国还有国王啊。赵国不向魏王求救,却反复地向信陵君请求救援,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平原君用婚姻关系刺激信陵君,而信陵君内心也因为婚姻关系,想尽快救援赵国。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婚姻关系,不知道有
魏王啊。信陵君的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啊,也不是为了六国啊,只是为了赵国啊。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不过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如灾祸不发生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即使是撤除魏国的屏障,撤除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不会去救援。又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被灭亡,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救援。这样看来,赵王与赵国的重要,还抵不上一个公子平原君,而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只用来供信陵君一个姻亲使用。幸亏作战胜利了,还可以过得去;如果不幸战败,被秦国俘虏,这是毁坏魏国几百年江山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拿什么向魏王谢罪啊!
我认为,信陵君如果为自己考虑,何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假如魏王不同意,就以自己想与秦军作战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了;侯生给信陵君出谋窃取兵符,何如面见魏王,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以他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吧;如姬如有意要报答信陵君,何如趁魏王空闲的时候,白天黑夜地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用自己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悔悟了。这样做,信陵君既不有负于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与如姬二人既不有负于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想办法呢?信陵君心目中只知道与他有着婚姻关系的赵国,而不知道有魏王。内部有宠爱的如姬,外面有邻国,卑贱的有看守夷门的人,他们只知道有信陵公子,不知道有魏王。这么一来,那么魏国只有一个孤立的魏王罢了。
文言文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实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 每宿直, 必坐寐达旦。房玄龄甚重之, 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 可当大位。初,大亮为庞王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遣弼,弼拒不受。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莫不希风顺旨 希风顺旨:顺从皇上的旨意
B.即命削去浮词 浮词:浮华不实之词
C.季友鸩叔牙以存鲁 鸩:一种毒酒 D.多推家赀以遣弼 遣:馈赠,赠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前日之恶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何所信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C.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 敛赀财以送其行
D.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各项全都能表明君臣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
②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③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
④宿卫两宫,恭俭忠谨, 每宿直, 必坐寐达旦
⑤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 ⑥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
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
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
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张弼的知遇之恩,到处寻找隐匿不张扬的张弼。
5.把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3)参考答案
1.答案选C。鸩,名词作动词,用鸩酒毒死。
2.答案选C,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前者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前者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后者也是句末语气词,但表推测,可译为“吧”。D前者是介词,表目的,可译为“为了”;后者也是介词,但表对象,可译为“替”。
3.答案选B第③句是太宗为自己杀死兄弟找的借口,第⑤句只写了张弼对李大亮的知遇之恩,第⑥句是表现李大亮的知恩图报。
4.答案选C“非常愤怒”错,属无中生有;“责令”也用语太重。
5.①史官不虚饰美化(1分),也不隐匿罪过(1分)。
②我私下担心(1分)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1分)并非最明智(1分)的君主,掩饰过错(1分)袒护短处(1分)。
③当时人都称赞(1分)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1分)张弼不自我炫耀(1分)。
【参考译文】
起初,太宗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代史官所记的吏事,都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答道:“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果让皇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呈。”太宗说:“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后上呈给朕看看。”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陛下惟独要翻阅《起居注》,这对史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太宗不听其谏言。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成《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癸巳(十六日),书写成,呈上太宗。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立即命令删削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事。
展开余下试题
八月,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李大亮身居三项要职,宿卫两宫,谦恭忠正谨慎,每次护卫值勤,必定坐着假寐直到天亮。房玄龄非常敬重他,多次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担当大的职位。起初,李大亮为庞玉的兵曹,被李密抓获,原来的同伙都被处斩,大将张弼见李大亮而将其释放,二人遂定交情。等到李大亮身居显贵,开始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张弼当时官做将作监丞,自己隐匿不说。李大亮在道上遇见张弼而认出他来,扶着张弼掉泪,并将自己的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当时人都称赞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张弼不自我炫耀。
文言文阅读(4)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后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予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
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拊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省:探望 B.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 摈:排挤
C.见人善,称之不容口 善:善良 D.而尤多名迹 迹:事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以贫游幕四方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所以待宾客者甚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袁枚文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 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 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③ 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④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⑤ 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⑥ 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年轻时,袁枚赶上了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并且考取了进士,在当时考取的二百多人中,袁枚年龄最小。
B.袁枚刚开始时担任溧水县令,后调任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回家;后来他又被朝廷起用,被派往陕西,但因父亲去世而返回,从此一直居住在江宁。
C.袁枚在官场上有名望政绩,在溧水做县令时,他的父亲担心他年少无知,曾到民间暗访,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好官。
D.因为袁枚与姚鼐的先辈有交谊,而且姚鼐居住在江宁与袁枚来往的时间最长,所以袁枚去世,姚鼐为他写下了这篇铭文。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阅读(4)参考答案
1.C(“善”意思是“好的方面”) 2.B(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A项,均为介词,①因为,②用、拿;C项,①用来,②表原因:D项,均为介词,①表对象,替、给,②表原因)3.C(③句是说袁枚对别人文章的赞扬:⑥句是说袁枚处理政事)4.A(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袁枚和其他二百余人是被推举上去,并非考取;而考取进士是乡试考中举人以后的事)
5.(1)袁君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对待政事,没有什么回避推托,办事没有不成功的。(2)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
(3)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时论认为,一百多年来,充分享受山林乐趣,获得文章盛名的,恐怕没有谁比得上袁君的。
【参考译文】
袁君是浙江钱塘人,名枚,字子才。他任职期间,在官场中有名望政绩。辞官之后,在江宁西城修建了一个园林居住,称随园。世人因此称他为随园先生,也就更加出名了。祖父名锜,父亲名滨,叔父名鸿,都因为贫困而游走于各地去当幕僚。袁君年少时,读书自学,有所成就。二十一岁,从钱塘抵达广西,到巡抚衙门中探望担任幕僚的叔父。巡抚金鉷大人一见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让他以铜鼓为题作赋,试试才学,袁君很快就完篇了,文词很瑰丽。恰逢博学鸿词科开考,金鉷就举荐了袁君。当时共举荐了二百多人,袁君年龄最小。结果应试落榜。后在乾隆三年顺天府乡试时,考中了举人。第二年成为进士,改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学习期满,改派到江南做县官,最后调任江宁知县。江宁本是大都市,不易治理。当时尹文端任总督,最了解袁君的才能。袁君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对待政事,没有什么回避推托,办事没有不成功的。不久辞官回家,后再次起用,被派往陕西。刚到陕西,因父亲去世而返回,此后一直居住在江宁。
袁君本来因文章出色入选翰林院,也有声望,但出乎意料地被排挤外放;等到做知县,显示了才能,却又始终得不到升迁。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东南地区的山水胜迹,都有他的游踪,那瑰丽奇异、幽邃旷远,全都表现在
上一篇: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八中学11-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下一篇:
2011--2012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标签:
语文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文言文人物”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