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216
标签:
鲁人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6]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代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jìn) 皱褶(zhě) 笨拙(zhuō) 百舸争流(gě)
B.娇嗔(chēn) 隧道(suì) 胸脯(pú) 解甲归田(xiè)
C.绮丽(qǐ) 伫立(chù) 道行(héng) 怏怏不乐(yàng)
D.诟病(gòu) 兴奋(xīng) 桎梏(gù) 浑水摸鱼(hún)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矫健 惆怅 震颤 老生常谈
B.侯爵 端详 妨碍 励行节约
C.鼓惑 压榨 坟莹 推心置腹
D.抱负 慰藉 雾霭 貌和神离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沾化冬枣以其脆甜的口感赢得消费者青睐,但屡屡遭遇山寨货 围攻,想突围却又苦寻无路。
②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 ,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
③黄金周期间人们集中出游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混乱,是黄金周制度遭受各种 的主要原因,以至于人们不得不严肃地考虑,黄金周制度是否应当取消。
A.大举 扶植 争议
B.大力 扶植 争议
C.大举 扶持 非议
D.大力 扶持 非议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
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略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C.温家宝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说,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他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
D.由于购房者对楼市政策有多种揣测,观望心态较重,2012年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跌,全国楼市哀鸿遍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莫言说希望回归平淡生活,继续开展文学创作,以获奖为契机提升人们对中国文学的热情和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
B.距离所谓的“世界末日”越来越近,我们反而更应该清醒过来。否则,还没等自己从“末日情怀”中回过神来过来,已经被骗子骗得遍体鳞伤。
C.马三立的相声往往在平淡之中显奇谲,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甩出包袱,出乎意料之外又存乎情理之中,形成了典型的“马派”相声的“蔫逗”风格。
D.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浏览完整试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的关系的一项是
A.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明显地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
B.很多现代诗直接借鉴了古典诗歌的意象,比如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丁香”。
C.现代诗歌也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艺术构思,郑愁予名篇《错误》便是一例。
D.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关注人民疾苦、讲究炼字琢句的风格密不可分。
7.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不当一项是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能够培养现代学人的审美趣味,利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8.下列分析与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由于白话新诗从开始出现就脱胎于古典诗歌,因而白话诗人的创作都无法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C.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D.每个现代诗人在创作中都应该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贺集》序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推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 发:打开
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授:交给
C.明日就公谢 谢:道谢
展开余下试题
D.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慢:怠慢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 ②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B.①牧因不敢复辟,勉为贺叙 ②以八千岁为春
C.①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盖骚之苗裔,理所不及 ②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称赞李贺才能的一组是
①世谓贺才绝出于前 ②公于诗为深妙奇博
③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④盖骚之苗裔
⑤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⑥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夜半得到好友沈子明来信,请他为李贺诗集撰写序文,作者再三推辞后还是答应了好友的要求。
B.杜牧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李贺诗歌的风格、情态、色泽、意趣等方面作了热情的赞扬。
C.杜牧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成就后,与《离骚》对比,指出了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
D.杜牧认为,李贺诗理方面的欠缺,是由于年少早夭,涉世未深。假如没有早逝,还是能够弥补诗理方面不足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房兵曹胡马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2)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2)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3)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4)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五、(12分)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 ,
。 , 。 ,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
①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②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 ③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④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 ⑤《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
17.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
古典诗歌常常以精微的笔触传达丰富的意蕴,仿佛一抹微云,却能引你想象天空的辽阔;
① , ;② , 。
18.“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的说法流传甚广,这句俗话分别说明了这两部名著的什么特点?对两类人分别有怎样的提醒?(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辋川尚静
朱鸿
①辋川是一个长长的峡谷,王维曾经在这里居住。如果一个20世纪的人,为尘世所烦而效仿王维的行为,到辋川生活,那一定荒唐,尽管辋川尚静。
②辋川确实很静,一条河流,两岸青山,仅仅是这种结构就区别了乡村的小巷和城市的大街。我是坐着三轮车到辋川的。我到这里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感觉一下辋川的气息,我以为这个目的潇洒而苦涩,这就是味道。
③王维栽种的银杏,挺立在雨后的河岸,树皮满是裂纹的粗壮的主干,被水淋成了黑色。从它的叶子上流下的水,继续洗濯着树皮。它实在是老了,呈现着一种挣扎的状态。它已经在辋川生长了千年之久。
④辋川的雨是明净的,线似的,一根根拉到峪谷,却空得无声无息。山坡上的红叶,沉浸在碧翠的草丛、颗颗青石,则架在杂树的根部,危险得随时都会滚落,然而,蒙蒙的雨送给它们一层薄薄的梦,梦悬在辋川的山坡上。王维一定见过这样的梦,甚至入过这样的梦,不然,他的诗画怎么那样惟妙惟肖,有声有色!
⑤王维购得辋川,那是他过得富贵的证明。贫穷的诗人,是不可能拥有一个辋川别墅的。其情况是:他在20岁左右就及第进士,从此步入他的仕途,他担任过大乐丞,并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上。王维40岁的时候做了左补阙。恰恰是这个年岁,他开始迷恋山水,来往于朝廷与辋川之间。他既做官吏,又当隐士,往返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害着他的心,辋川的美妙,却给他的心以慰藉,他就是这么生活的。王维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他最智慧最实际的选择,也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除此之外,他的任何作法都可能是下策。人总是希望自己生活过得比较幸福一些,以王维的气质,他不能完全陷入官场的名利之争,同时以王维的的经历,他也不能彻底寄情辋川的田园之乐,他必须两者兼顾,这样他就得到了入世的好处而扔掉了入世的坏处,同时避免了出世的苦处而感到了出世的乐处。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带,他奔走其间。人似乎只能这样生存,不然,完全媚俗与完全脱俗,都可能导致深刻的痛苦。我不赞成一个学者对王维的抱怨,这位学者认为,他缺少陶潜那种勇气,他没有彻底地决裂于官场。这是一种刻薄的认识!
⑥雨中的辋川并不知道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着它的状态。秀峰沉默,乱石相依,雨悄悄地缝合着万物。秋风过处,衰柳飘荡,黄叶旋飞。曲折的路径,流水激溅,浅草明灭。楹、柏、杨、槐之类,高高低低互相掺杂,组成了绿色的森林,覆盖着辋川的沟沟坎坎。偶尔一树柿子,落了肥叶,唯红果占据技头。白水流过幽深的峡谷,遇石而绕,触茅而漫,柔韧地走过河床。
⑦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已经50岁的王维被叛军逮捕,软禁于洛阳的一个寺庙。他服药致病,装哑而活,但他终于敌不过安禄山的骄横,无奈地接受了伪职。唐朝征服了叛军之后,皇帝对那些接受伪职的人统统定罪,然而,王维在软禁之中,曾向探望他的朋友裴迪诵诗,此诗受到皇帝的嘉许,对他的处罚仅作降职。这是王维的幸运了。其诗是这样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⑧尽管如此,安史之乱毕竟摧残了这个老人,他逐渐变得消沉了,或者,他变得更加淡泊,更加寂寞。他常常拄着拐杖,站在门外,眺望辋川的落日炊烟。暮色之中,稀疏的钟声,归去的渔夫,飘走的花絮,柔弱的蔓,都使他感到惆怅,他看着看着,就转身回到他的屋子。他已经深深地陷入空门。他坐在枯寂的辋川,闭着眼睛,寻找着解脱烦恼的路径,企图超越生死之界。香烟袅袅,烛光闪闪,王维的心凄凉而宁静。
展开余下试题
⑨人生真的像王维觉悟的这样么?我不知道,唯有达到王维的境界才能给我以享受。然而,我的辋川之行,却明显地含有烦于我那圈子的成分,是的,我很烦,某些时候我简直不堪负荷。从我栖身的圈走出,到辋川换换空气,我确实感到一种轻松。
⑩雨中的银杏是那样独具丰采,它的圆润的树叶像打了发蜡似的明滑,辋川强劲的风反复地翻动着它们,但银杏的树身则牢固地埋在土中,风怎么都吹不动。这是辋川最古老最高贵的植物,水汩汩地流过它黑色的树皮。王维种植的银杏,成了他在这里生活的主要标志,然而,它终究要倒下的,留下的,将只有辋川。 (有删改)
19.文章第③、第⑩段都写到银杏,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我以为这个目的潇洒而苦涩,这就是味道。
(2)白水流过幽深的峡谷,遇石而绕,触茅而漫,柔韧地走过河床。
21.文章第④段,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雨?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22.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我不赞成一个学者对王维的抱怨,这位学者认为,他缺少陶潜那种勇气,他没有彻底地决裂于官场。这是一种刻薄的认识!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看法?(6分)
七、(60分)
23.请以“带着 上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 D(A遒劲jìng 解甲归田jiè 伫立zhù)
2. A(B厉行节约 C蛊惑 坟茔 D貌合神离)
3.C(“大力”,用很大的力量;“大举”,大规模的进行。“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非议”,责备;“争议”,争论。)
4.C(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浅尝辄止:刚入门就不再钻研,不作状语D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5. B(A搭配不当,“提升”和“发展”不能搭配,应为“推动发展”; C语序不当,“观众在”应为“在观众”。 D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而且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
6.D(“讲究炼字琢句”不能体现二者的联系。)
7.C(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
8.C(A项偷换概念,原文第1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以偏概全,“都无法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过于绝对,原文是“都无法完全逃离”。D项张冠李戴,“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是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者的任务。)
三、
9.C(谢,推辞。)
10. A(均为介词,用。B.①介词,给,替 ②动词,作为;C.①代词,他的 ②副词,表推测;D.①助词,的 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1.B(②是杜牧对沈子明的赞美。⑤是对《离骚》内容的评价。)
12.C(“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错。应为虽有不足,却独特超常。)
四、
13.(1)作者塑造了一匹瘦骨突出、两耳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大宛名马的形象。
(2)这首诗托物言志,抒发了对胡马的喜爱赞美之情,寄托了自己驰骋疆场、纵横四海的志向和情操。
14.(1)本诗描写了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了诗人喜欢清新的大自然,厌恶混浊的长安的情怀。(或:寄托了诗人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落寞的情怀。)(或:寄托了清寂之中又含空悲孤寂的情怀。)
(2)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15.(1)申之以孝悌之义 负大舟也无力 (2)又闻子规啼夜月 渚清沙白鸟飞回
(3)一夜飞度镜湖月 新鬼烦冤旧鬼哭 (4)人生代代无穷已 青山郭外斜
五、
16.②③⑤①④
17.示例:仿佛一叶扁舟,却能引你想象大海的浩瀚;仿佛一粒新芽,却能引你感受春天的温煦。
18.《水浒》中英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崇侠尚义,甚至好勇斗狠,提醒年轻人遇事冷静沉着;《三国演义》中有谋之士奇谋妙计层出不穷,甚至尔虞我诈背信弃义的奸计也屡见不鲜,提醒老年人处世坦然大度,莫用心机。(大意对即可)
六、
19.第③段描写银杏之老,使文章的写作内容由眼前折回千年之前,自然引起下文写王维;第⑩段再写银杏之独具丰采、牢固坚定、古老高贵,是王维的标志,也是历史的见证。
20.(1)生活的圈子让我不堪负荷,是苦涩;到辋川换换空气感到了轻松,是潇洒。我感受到王维的无奈中有苦涩,也感受到他从容行走于出世和入世之间的潇洒。
(2)借水写王维,抓住二者共同特征,写出了王维的灵活和坚韧。
21.比喻、拟人、想象。(写出两种即可)用意:写出了雨带给辋川的美,衬托了辋川的静;写出了雨对王维作品的影响。
22.以王维的气质,他不能完全陷入官场的名利之争,同时以王维的的经历,他也不能彻底寄情辋川的田园之乐,他必须两者兼顾,这样他就得到了入世的好处而扔掉了入世的坏处,同时避免了出世的苦处而感到了出世的乐处。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地带,他奔走其间。人似乎只能这样生存,不然,完全媚俗与完全脱俗,都可能导致深刻的痛苦。
七、评分标准参照高考。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和五年十月中旬,半夜的时候,屋外有大声叫喊着送书信的人,杜牧说:“一定有特别的情况,快拿火来!”等到打开信件,果然装有集贤殿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信,上面写道:“我的故友李贺,元和年间,和我友爱甚深,从早到晚在一起生活。李贺将死的时候,曾把生平所写的诗歌交付给我,编为四编,总共二百三十三首。几年来我四处奔波,确实以为已经失去了;今晚酒醒后,不再能够入睡,就阅读整理书箱,忽然找到李贺先前交给我的诗歌。追思往事,凡是与李贺一起交谈一起游玩,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景象、某一白天某一夜晚,每一次饮酒每一次吃饭,清清楚楚地没有丝毫的遗忘舍弃,(想起这些)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李贺又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按时供养体恤慰问。曾经在遗恨中追想他的为人,吟诵品味他的诗文!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当天晚上我不能用书信表明我不能写序,第二天到沈公处推辞,并说:“世人说李贺的才华远远超出前人。”谦让的过了几天,我竭力推让说:“您对于诗的研究深刻奇妙广博,并且又完全了解他的长短得失。现在让我为李贺的诗作序而我不辞让,一定不能称您的心意,怎么办?”再次推辞,极力表示自己不敢为李
上一篇:
德州市高中三年级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九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标签:
鲁人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12—2013”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