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08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8]
2012年下期初2015级语文检测试题
2012年下期初2015级语文检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11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的打开!
要求:字迹端正,卷面整洁,不许使用涂改液。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9题每题2分)
1、语文是我最好的朋友。

2、选出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C )
A、乐(yuè)以教和 工尺(chǐ) 嘈(cáo)杂 瑟(shè)缩
B、恍(huǎng)然大悟 寂寥(liáo) 附和(hé) 憔悴(cuì)
C、苦心孤诣(yì) 陶冶(yě) 伶仃(dīng) 虐(nüè)杀
D、不思则罔(wǎnɡ) 可汗(kè) 华歆(xīn) 避难(nán)
3、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C )
A、望洋兴叹 瘦得不甚 乳臭未干 若有所失
B、萍水相逢 苦心孤诣 刮目相看 盛气棱人
C、乐以教和 恍然大悟 心血来潮 俗不可耐
D、怨天由人 趾高气扬 微不足道 言简意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风筝》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小学课文《三味书屋》也是他写的;
B、《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
C、《论语》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D、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5、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C )
A、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B、(我)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独断专行呢?
D、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尊君在不。 D、择其善者而从之。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8、根据课文内容,为下列的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 B )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 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 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 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A、跑向 推开 朝着 惊惶   B、跑向 推开 向着 惊惶
C、跑向 打开 面向 惊慌   D、冲向 打开 面向 惊惶
9、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C )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浏览完整试题10、说说下列句子的描写手法。(4分)
(1)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外貌描写 )
(2)茶越冲越谈, 雨越落越大。( 环境描写 )
(3)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心理描写 )
(4)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动作描写 )
11、完成上、下句或根据提示默写(共8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扬子江头杨柳春, 。
3、《〈论语〉六则》中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其中最能体现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 ,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1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3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鲁智深(鲁达)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曹操 ,“过五关、斩六将”的人物是 关羽 。
13、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二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能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示例① 书是良药,能够帮助人们医治昧.
② 书是渡船,能够把我们渡到成功的彼岸。

二、阅读理解与回答(35分)
(一)阅读《风筝》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1分)
《风筝》节选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③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④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⑤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第①段中作者为何感到“惊异和悲哀”?(3分)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却是在冬季放风筝,所以惊异。(1.5分)见到风筝,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1.5分) 2、文中写“我”讨弟弟的宽恕,为何对于弟弟的回答“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3分)
“我”对弟弟进行“精神的虐杀”,弟弟却并不认为是虐杀,忘得一干二净。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这就是悲哀。(1分)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能横行无忌,这正是旧制度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只得沉重着”( 2分)
3、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3分)
“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既指当时的天气,也指心头无法补过的“沉重”,(1.5分)更指当时封建制度下的旧社会环境(1.5分)
4、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多种观点,其中不符合文章实际的一种( D )2分
A、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改,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
B、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上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
C、从文中的“我”严于自责,恳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亲情。
D、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展开余下试题 (11)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12)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13)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1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15)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16)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作者:孙道荣 有删改)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
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意思对即可。共2分)
2、第⑨段开头处 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分)
示例:“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可。3分)
3、体会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一处1.5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4、 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过渡(承上启下)。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议论、抒情部分。(2分,只答过渡或承上启下给1分)
5、 理解第(16)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2分)
委婉地批评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毋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意思对即可。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加点的字(2分)
(1)父异焉 感到惊异
(2)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3)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4)泯然众人 消失
2、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 B )(2分)
A、借旁近与之 B、卒之为众人
C、余闻之也久 D、传一乡秀才观之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B )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对此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哀伤之情。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好的后天教育和努力学习,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到发挥,教育和学习对人的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作文(30分)(任选一题)
1、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2、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 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精彩一幕”、“精彩瞬间”、“精彩人生”等),再下笔作文。 (222.208.58.206)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2年下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