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159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95]
初中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全攻略(新三)
(6270)
初中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全攻略(新三)
河北 北山牧人
二十六、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想内容:这幅“游子思归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是抒发由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对比衬托(以“小桥—流水家”之乐景写游子悲哀之情)
【阅读训练】
1.是各种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4.此曲和《秋词》作比较。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 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了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的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言情。
②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何不同?

5.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6.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十七、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阕写景:描绘了一幅塞外奇异之景:①奇寒:雁无留意;②奇异之声:边声四起;③奇异现象:孤城闭。暗示战争吃紧。 总之,表现了边塞荒凉萧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下阕抒情: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的情怀。
思想内容:这首词通过描写边塞的风光,展示戍边将士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抒发了他们久戍边疆的思乡之情。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阅读训练】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浏览完整试题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3.这首词的上下阙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阕内容分析“塞下秋景”“异”在何处?

5.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此种的“塞下”“霜”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的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的情绪。
6.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达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7.揭示作者思念家乡,但因为没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8.古诗常常一字传神,请你自选一个句子赏析

9.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 季的景物特点,从 等词语可以看出。
10.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诗宋词中的精品。
11.与“衡阳雁去无留意”相照应,写将士们因为没有击败敌人、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家的句子是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用间接地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二十八、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咏月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面。词的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空尘,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对月坏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祝福。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但也反应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矛盾思想。。
艺术特色:①意境高远,艺术感染力强。②巧用过渡,衔接自然。
【阅读训练】
1.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亮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一经豪放阔达,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词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3.本词中表达作者胸襟豁达,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两句过渡句是
4.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5.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二十九、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球,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艺术特色:①写景、抒情、言志相结合,全词充满豪情的雄壮美。②用典,含蓄委婉。
【阅读训练】
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中对出猎场面的描写,突出了词人和种形象?

4.试说明词中的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5.你感觉到这首词豪放在那里?

6.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放,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试分析“狂”字是如何贯穿全篇的?

7.“鬓微霜又何妨”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8.试赏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有何妙处?并描绘画面。

9.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期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守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略”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决心。


展开余下试题10.选出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 )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思想内容: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时所作,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反映了作者念念不忘过去的抗金战斗生活,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恢复祖国河山建立功名的情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艺术特色:①基调高昂,催人奋进。②通过动作和细节刻画人物。③陡然的情感转化。
【阅读训练】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吹角”“分炙” 
4.词中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五十弦翻塞外声
②可怜白发生
6.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7.辛弃疾说这首词是“赋壮词”试结合词的内容,从题材或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说一说其“壮”在哪里?

8.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9.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上阙后三句的壮观场面。

10. 哪些情景可以看出作者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11.这首词融 和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12.词中“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有什么作用?

13.请自选角度赏析“可怜白发生”一句。

14.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三十一、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思想内容:这首是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艺术特色:①结构严谨,主线突出。以“游”为线索。②寓理于景,自然天成。③情景交融
【阅读训练】
1.一个“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 ”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谈谈你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解。

3.这首诗的诗眼是“ ”全诗按 展开叙述。
4.最后两句表现诗人 的感情。
5.对这首诗分析欠客观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农家腊酒虽浑,但鸡豚足食,表现农家待客的热情。
B.颔联写山村山环水绕的风景,表现迷惘之后的惊喜之情。
C.颈联写农家庆祝丰年的丰收场面,暗指山村人们仍有迷信思想。
D.尾联书写诗人的眷恋之情,间接表现了诗人和农家的友好关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莫笑”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美,“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能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前途看不清的心情。
C.颈联描绘了农村春社近日的热闹景象,赞美古朴的乡土风俗。
D.“游”字是全诗的主线。诗人通过游览,描绘了农村丰收年景和一片欢乐情景,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十二、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思想内容: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了作者赤诚的爱国情怀和沉痛悲壮的心境,表现了他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艺术特色:①善用比喻,如颔联 ②巧用地名,一语双关,颈联 ③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阅读训练】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事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解释。

4.解词:①一经: ②干戈: ③叹零丁: ④丹心:
5.“舍生取义”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过零丁洋》中的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历来被称为绝唱,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7.有同学把“汗青”写成“汉青”。请你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写。

8.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形势险恶和境况之苦。
三十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想内容:这首散曲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王朝无论是兴是亡,都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憎恨。
艺术特色:①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前三句从视觉、听觉写潼关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中间四句怀古,发出吊古伤今的感慨。末尾四句得出怀古结论。
②描写生动,抒情沉郁,议论深刻。
【阅读训练】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的最好?请说出理由。

3.张养浩在这首曲子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表示同情的句子是: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一个“聚”字写出了
一个“怒”字表现了
7.对本曲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如聚”山峰汇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华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寓兵家必争之意。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住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景象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和同情,立意精辟,主题深刻。
三十四、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主题思想: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复杂的 心境,表明了诗 人永远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愿为国家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的决心。
艺术赏析:①构思精巧。前两句写辞官离京的复杂心境,后两句以新奇的比喻表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乐观积极,情感反差巨大。②比喻新奇,移情于物,寓意深刻。
名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前一句移情于物。后一句则是对新生命的赞美。两句诗以新奇的比喻,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现在多用来指奉献精神。
【阅读训练】
⒈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优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⒉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第二句真实的反应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移,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

4.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诗句是
5.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6.这首诗写了作者哪三种心境?

7.挑出一句你喜欢的诗句,赏析它好在哪里?

8.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和 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 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9.诗的前两句是如何写离愁?

10.请对诗的后两句作简要的赏析。

050400河北省平山县城圣府怡苑5号楼3 单元102号 李阳海(北山牧人)
手机:13582037779 宅电:(0311)82943219 邮箱:psxlyh@yahoo.com.cn
【参考答案】
二十六、1. 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 深秋晚景图 衬托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4. ①C ②《秋词》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 《天净沙 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5. “秋思之祖” 思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C
二十七、1.睡觉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上阕描写,下阕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边塞生活的艰苦。4. 描绘了一幅塞外奇异之景:①奇寒:雁无留意;②奇异之声:边声四起;③奇异现象:孤城闭。暗示战争吃紧。 总之,表现了边塞荒凉萧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5.D 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8. “异” “寐”9. 秋 “秋来”“霜”10.C 1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2. 思念家乡却又壮志未酬的感慨。
13.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二十八、1.A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4.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5.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二十九、1. 密州出猎 渴望报效国家2. 词人以魏尚自比,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运用典故使表达含蓄委婉。3. 描写出猎场面壮阔,气氛紧张而热烈,表达了诗人狂欢快意的情怀。4. 孙郎射虎:以孙郎自比,显示过人的胆略和勇气。 冯唐持节:以魏尚自比,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 射天狼:表达自己抵御入侵,为国立功的决心。5. 这首词出猎场面激动人心,全词感情豪壮高昂,音调激越。6. 上片写出城打猎,举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初中课内古”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