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试卷

阅读:1355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学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5]
秋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秋 学 期 期 末 检 测
七 年 级(上)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命题人寄语:语文学习中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从现在起,你将进行快乐之旅,行前送你一句话——细心审题,规范答题,力争佳绩!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徜徉在hào miǎo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zhūn zhūn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hào miǎo zhūn zhūn
  (2)给加点字注音。  撷 取 铭 刻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订正。(4分)
   眼花嘹乱 走投无路 星罗棋布 相提并论
   危言耸听 轻飞漫舞 春花秋实 驰聘疆场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1)老师朗诵着,进入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_______在眼睛里。
  (2)备受市民关注的50公斤氰化钠被盗案已经____________。
  (3)可不,是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的世界进行__________。
  A.凝注 破获 探寻 B.凝视 侦破 探讨
  C.凝视 破获 探讨 D.凝注 侦破 探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B.李明睁大眼睛盯住王宁,他被他的奇怪神情弄得莫名其妙。
  C.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发生事故。
  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B.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
  C. 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 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6.古诗名句填空。(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4)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山朗润起来了,           ,           。(朱自清《春》)
  (6)成语“举一反三”源于《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梁衡的《夏》中运用白居易的“ , ”的诗句写夏的紧张、急促的旋律。唐代的高骈却用“ ,楼台倒影如池塘”表现夏日闲适的情趣。
  (8) 汉·刘彻《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诗句,请你在刘禹锡《秋词》中找出与之立意相反的诗句 __, 。


浏览完整试题   7.文学名著阅读。(5分)
  你一定认真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试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并举书中一个具体的事来说明(不能举课本中的事例,不超过30字)
  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具体事例:
   _(3分)
   8.口语交际(4分)
  小刚邀请小明9月28日晚去看上海田径黄金大奖赛,想一睹偶像刘翔的风采,可小明全家要为奶奶庆贺七十岁生日。
  (1)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谢绝小刚的邀请,而且又不使他扫兴呢?(3分)
  【答】
  
  (2)大赛结束了,刘翔却输给了古巴新秀罗伯斯和美国人摩尔。在家乡失去冠军,有点沮丧。同学们推荐你给刘翔发一份电子邮件,传达你们的问候。请把正文部分写在横线上。(1分)
  【答】
   9.回眸2008年,新科技成就如雨后春笋,北京新科技学校七年级(6)班准备举行《2008年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老师请你来完成以下工作:
  (1)请你为《2008年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设计一个主题语。(1分)
  【答】
  (2)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答】
               
 
 (3)请为活动设计一个活动的程序,并做简单的解说。(3分)
  【答】
  
                           
 (4)请你用一句话把下列新闻介绍给大家。(不超过15个字)(1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荷兰科学家的最近一项研究显示,许多草本植物,如草莓、苜蓿、芦苇、羊角芹等会通过匍匐茎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庞大的植物网络,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类似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可使植物分享一些信息,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间的网状交流现象,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植物。
  【答】
二、综合阅读(48分)
   (一)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回答10-12题。(5分)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0.写出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描写乡村夏夜景物的词句。(1分)
   【答】
   1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分)
  【答】
   
  1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3-16题。(12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色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
  (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
  (3)形如人负刀牵牛 (4)朝发黄牛
  14.选出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途经信宿
   B.黄牛如故 故行者谣曰
   C.犹望见此物 路转溪头忽见
   D.春冬之时 学而时习之
    15.翻译下面语句。(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段文字中有“朝发”、“暮到”句,乙段文字亦有“朝发”、“暮宿”句,二者表现的内容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宇宙里有些什么》节选,完成17-20题。(12分)
  ①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星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宛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②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展开余下试题   ③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髂早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④ 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一点四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⑤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说明的内容。(2分)
【答】
18.选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恒星特征的?(3分)
【答】
19.这几段文字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4分)
例句:
说明方法:
作用:
20.文章第 ①段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答】
   
  (四)阅读《我长大了》一文,完成第21-26题。(19分)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
22.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23.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4分)
【答】

24.“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4分)
【答】

25.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答】
26.仿照“长大,意味着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写的这个仿句的理解。(3分)
仿句: 
句意理解: 
三、写作(60分)
  27、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
  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人生,相约自然:约同伴、约亲朋、约名家、约凡人、约山水、约四季……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让我们用心相约。
  请以“我和 有个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我和 有个约
                                       

                                       
                                       

                                       
                                       

                                       
                                       

                                       
                                       

                                       
                                       

                                       
                                       

                                       
                                       


展开余下试题
                                       
                                       

                                       
                                       

                                       
400
                                       

                                       
                                       

                                       
                                       
 500
                                       
                                       

                                       
560
                                       

                                       
600
                                       

                                       
                                       

                                       
                                       

                                       
                                       

                                       
                                       

2008 年 秋 学 期 期 末 检 测
七 年 级(上)语 文 试 卷 参 考 答 案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浩淼 谆谆 x ié míng(4分)
2.嘹—缭 漫—曼 花—华 聘—骋 (4分,每个1分,正字没写出不得分。)
3. D 2分 4. C 2分 (A项前后搭配不当;B项有歧义;D项前后意思不一致。) 5.B 2分(A项年富力强:指年轻人;C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表示寒冷;D项南辕北辙:一件事的目的与方法相反。)
6、(有错别字、添字、漏字不给分,每空1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2)江春入旧年(3)思而不学则殆 (4)草色遥看近却无(5)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绿树阴浓夏日长(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人物形象:机智、勇敢、乐于助人、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等等。具体事例示例:汤姆和哈克一起到洞中寻找宝藏。(所列举的事例要符合前面词语概括的人物特点。)
8、答案不唯一。示例:(1)小刚,谢谢你的盛情邀请,我也很想去一睹刘翔的风采,可是真不凑巧,今天是我奶奶70大寿,奶奶的70岁生日终生只有一次,作为晚辈我不能错过为奶奶祝寿的机会,所以这次我只能说对不起了!(3分)(2)示例:翔哥,不要气馁,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永远支持你,加油!(1分)
9、答案不唯一。答案示例:(1)科技引领未来。或走进科技天地,畅想未来世界(1分)
(2)答案示例:同学们,大家好!读了第五单元奇思妙想的课文后,你一定会更加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如今正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信息、科技的核心是创新。为了展示同学们学习、关注科学的收获,我们七(6)班特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或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请各位同学尽情地发挥吧!(2分)
(3)活动过程:A、小组筛选:各小组先作交流,而后推选出两人到发布会展示。B、发布新闻:各发布人介绍科技信息,其间记者、听众可提问,发布人简要作答。
C“专家”评价:请与会“专家”就本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价值、意义作出评价。(3分,如果没有简单的解说,酌情扣分。)
(4)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间有庞大网络。(1分,超过15字不得分。)
二、综合阅读(48分)
(一)5分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分)
1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学考试卷
相关:关于“秋学期期末”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