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226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6]
2014年春黄冈市团风县九校联考七年级期中语文测试卷
2014年春黄冈市团风县九校联考七年级
期中语文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默写填空(5分)。
1.王维 《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之景抒发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 , 。
2.山际见来烟, 。
3.《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怀情的诗句是 , 。
5.纸上得来终觉浅, 。
二、语言实践运用(22分)。
6、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下面词语字形、 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脑髓 (suǐ ) 花圃 (pǔ ) 骊( lí )歌 秕谷bǐ
B祖(jǔ)丧 讪(sàn)笑 菜畦(wā) 确凿(záo)
C疾(jì)妒 丑陋(lù) 蝉蜕(tuì) 弥漫(mí )
D书熟(shú) 叮嘱(zǔ) 瞬(shùn)息 收敛(lián )
8、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并改正。(相同的错别字算一个)(3分)
有人说,何首乌跟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拨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拨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跟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都比桑葚要好的远。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9、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林黛玉——葬花、焚诗 B、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
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10、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任选一个病句指出病因并修改。(选对得1分,指出病因得1分,正确修改得1分,共计3分)
A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育才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我选 病句,病因 。修改为
11、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共6分)
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1) 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或者活动项目)。(3分)
(2)请你选择一种活动形式并设计活动步骤。(3分)
12、小明今年上初三,星期天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求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向爸爸说才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样说才能才能收到让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分)
(1) 小明向爸爸说:
浏览完整试题
(2) 爸爸向同事说:
三、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13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的词。(4分)
⑴恐已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16、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5分)
父亲是 个“大 忽悠”
我父亲是邮电局里一个普通的职员,干了将近半辈子的分拣工。
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与市里某某领导有多少多少年的交情、与某局的头 头关系是多么多么的铁!我们知道他说话的水分很大,在背地里都称父亲为“大忽悠”。
弟弟考高中的时候,离重点中学的分数差八分,一分需要“建校费”五千元。家里根本没什么积蓄,但是,父亲却一个劲地说:“这事我有办法!”然后眉飞色舞地说出自己认识教育局的某某副局长,只要托他批个条子,一切搞定。父亲说的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我们尽管半信半疑,但是,大家毕竟有了一线希望。
半个月后,弟弟果然进了那个学校,家里人一派喜庆,都夸父亲厉害, 父亲得意地一扬眉毛:“啥事我都能摆平,没有难倒我的事情。”
没多久,弟弟就知道自己是高价生,是钱买的而不是条子批的了,母亲追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掩饰不住了,只得坦白:“我把收集多年的邮票卖了,交了‘建校费’……”
母亲下岗后,一直闲在家里,父亲一直安慰母亲:“别急。慢慢来,我一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这事难不倒我,我认识……”
一天,从来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酒喝多了,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的点滴。回家后,就说自己与市委副书记在一起喝酒,喝高了,喝酒的原因就是给我母亲找工作。结果, 市委书记很给面 子,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当时,母亲气得没理睬他,但是,没两天,母亲确实到了电信局收费大厅做收费员了,虽然是合同工。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父亲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在电信做副总,在一次婚宴上,两个现今职位悬殊的曾经的同事喝着喝着就喝高了,副总还让我父亲喝,我父亲肚子里在揣摩着母亲的事情,立即说道:“如果你能给我爱人安排个事情做, 这半斤酒我一口气喝完!”喝高了的副总立即答应,结果,父亲就喝进了医院。
这个副总酒醒后,得知我父亲喝酒喝进了医院,很是不好意思,于是,遵守诺言给我母亲找了个差事。其实,这也不算开后门,本来电信招聘,下岗女工就优先的。当然,如果父亲不喝那半斤酒,母亲是进不了电信的。
去年,爷爷需要做胆结石手术,市医院外科主任是个女的,技术特别高明。但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她已经不再亲自主刀了。爷爷年龄大了,做手术有些危险,为了让爷爷安全手术,爸爸就决定找这个女主任给我爷爷主刀:“好歹我也在这城市混几十年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
果然,爷爷的手术是她做的,效果很好。
但是,从此父亲总是晚上八点钟出去,说是找老朋友下象棋了,我们全家人都不信。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女主任夫妻俩都是医院里的骨干,常常加班,晚上根本没有时间接送上高考辅导班的女儿。是父亲主动提出接送,希望女主任能亲自主刀……
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父亲是个没有任何权势的普通小人物,然而,他用全部的身心呵护着这个家,承担着沉甸甸的家庭责任。亲爱的父亲,虽然你用可笑的吹牛来维护你的自尊心,虽然你是个“大 忽悠”,但是,父亲,我内心非常感激非常尊敬你……
17.“忽悠”一词本意是什么?如何理解“父亲是个‘大忽悠’”? (3分)
18.下面两句话中加线词语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2分)
①父亲得意地一扬眉毛:“啥事我都能摆平,没有难倒我的事情。”
②爸爸就决定找这个女主任给我爷爷主刀:“好歹我也在这城市混几十年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
19.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父亲“忽悠”“成功”的几件事。(3分)
20.父亲“忽悠”家人的用意何在?父亲是用什么办法给家人解决困难的?依据文章内容回答。(2分)
21.家人对父亲“忽悠”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2分)
展开余下试题
22.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3—22题。(15分)
向泥土敬礼
耿立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艺,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根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枝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这是在推己及物想像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23.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3分)
24.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3分)
25.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3分)
26.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27.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3分)
四、作文(50分)
28、题目: ,让我感动
要求:①请先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参考答案
一、默写填空(5分)。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竹中窥落日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语言实践运用(22分)。
6、略 7、A 8、“跟”改“根” “拨”改“拔” “葚”改“椹”
9、C 10、D 11、示例:一、(1)举办黄河图片展览(2)开展成果展示会(3)举行诗歌朗诵会(4)开展有关黄河故事交流会(5)举办“我是黄河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6)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 二、活动形式:举行诗歌朗诵会。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宣布诗歌朗诵会开始。(2)选手上台进行诗歌朗诵。(3)评委点评、颁奖。(4)主持人致结束语,宣布活动结束。
12、略
三、阅读理解(43分)
13、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14、(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15、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16、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17、“忽悠”本意是采用各种办法 ,千方百计地去欺骗别人。“大忽悠”,本来是个带明显贬义的称呼,意思为“大骗子”。文中“大忽悠”指的是父亲善意的“吹牛、撒谎、骗人”,但这位父亲却是在“忽悠”中实实在在地为亲人排忧解难,为家里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牺牲。表面虽有辛酸之意,实质是在歌颂父亲的伟大。
18、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分别从神态和语言两方面刻画了父亲的形象。父亲想给家 人带来安慰,带来欢乐,而把痛苦藏在心里,这更从侧面突出了父亲的伟大。
19、(1)父亲用卖邮票的钱交了弟弟进高中的建校费。(2)父亲因陪电信局老总喝酒而解决了母亲的工作。(3)父亲晚上接送外科主任女儿请来主任给爷爷主刀。
20、父亲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也是为了 承担家庭责任。父亲其实是用花自己的积蓄、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家人解决困难的。
21、开始是“半信半疑”,后来是“十分生气”,最后是“非常感激”。
22、父亲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他虽然有点爱吹牛,但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的尊严。他希望给家人带来幸福,他能吃苦,能委曲求全。
23、①父亲让路给牛;②父亲不对草下杀手;③父亲无心斩断蚯蚓后自责;④撒苞谷给麻雀;⑤用粪滋补泥土。
24、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怕”,把父亲对泥土及其生灵的爱护之情描绘得形象生动。
(或: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泥土及其生灵以人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富有气势地表现出父亲对泥土及其生灵的关切。)
25、表现出父亲和土地亲密无间。父亲不嫌泥土在脸上脏,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荣耀,也是土地对父亲的犒赏。
26、点明并深化中心,深化感情,丰富文章内容。
27、因为大地上一切都是泥土给的,泥土把自己的所有营养都传送给泥土上的生灵,人类应该和土地和谐相处,因为泥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和人类像兄弟,亲密无间,所以应该向泥土敬礼,更应向在泥土上劳作的人们敬礼。 (116.209.144.190)
上一篇:
高陂中学2014八年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2014春黄冈市团风县八年级九校联考语文期中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14年春黄”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