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32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1]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试卷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 归省( xǐnɡ) 撺掇(cuān )缥缈 弥散
B、 不惮( dàn ) 行辈( hánɡ )皎洁 赏心悦目
C 、 凫水( fú ) 潺潺(chán )家眷 怠慢
D 、 绮户( yǐ ) 阖家( hé )迫不急待 佞臣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B. 你去,还是我去?
C. 都复习好了吗?这次期中考试。
D. 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2分)
A.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 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B )
 幸福、快乐是没有统一答案的。 , 。 每个人对 每一件事物、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A、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B、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C、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是没有的,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是没有的。
  D、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没有的,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是没有的。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按原文默写。(每空一分,共10分)
(1)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书写各一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 ,使我的心也沉静, 然而又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鲁迅《社戏》)
(3)《十五夜望月》中用他人对月相思来暗写自己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 。”
(4)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
(5)海纳百川, ; ,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6)物华天宝, 。《集句联》

7、综合学习: (8分)
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古诗描写的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6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4)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为了继承和发扬它,在元宵节,老师出了一道上联,请你征答下联。(2分)


浏览完整试题上联: 万马争飞跃, 。(百花展笑颜)
二、阅读理解: (共 42 分)
㈠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12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我欲乘风归去( ) ⑵千里共婵娟( )
9、翻译句子。(4分)
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应有恨”是否没有恨?怎样才能“不应有恨”?(4分)



8、(1)想(2)月亮
9、略
10、有恨,主要是“怅恨离别”。但诗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遗憾,因而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从兄弟友爱中补偿离别之撼,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1.①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 ________,
②段写的是____ ____________。(4分)
12.两段都描写了船行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文中画线部分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作用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两句话分别描写了人物的什么心情?(2分)
“我却还以为船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5.解释文中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2分)
依稀:_________ _______ 夜渔:____________ ____
16.第①段文字作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按下列要求进行填写。(3分)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所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11.夜航看戏月夜归航 12.正面描写: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侧面描写: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3.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描写了船行速度之快。后句不仅描写了船行速度之快,还表现了少年们摇船技艺的精湛。 14.急切的心情。既表现了他们对戏子的一些表演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戏子的一些表现赞赏的快乐心情。 15.模模糊糊;夜间捕鱼 16.所见:两岸的豆麦;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所闻:似乎听到歌吹了 所感:我却还以为船慢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题目。(15分)
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17.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8.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束给人以没完卷的感觉,根据文意,用一二句话补写一个结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还能举出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歌吗?把它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7.能分别从时令上、祭祀上、气候上三方面说清原因即可。 18.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答案:因相隔两地的亲人能同时看到一轮明月或一轮明月同时照着相隔两地的亲人因而引起思念之情。仅从“圆”字上联想,言之成理的,亦可。 19.没有标准答案。 20. (只要是中秋赏月的诗歌都可以)
四、作文 (30分:
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低于600字。 (221.7.204.34)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七年级上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