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46 2016-04-2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6]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我景仰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一位是福克纳,一位是海明威。不知道是谁说过,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我相信此言不假。我们不满意书页上暴露出来的秘诀:甚至把书翻过来检查它的接缝。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书拆到不能再拆,直到我们了解作者个人的写作模式,再装回去。但这样分析福克纳的小说,就未免令人气馁,他似乎没有一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反而是在他的圣经世界里瞎闯,仿佛在一个摆满水晶的店里放开一群山羊。分解他的作品,感觉就像一堆剩下的弹簧和螺丝,根本不可能再组合成原来的样子。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比不上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就像货车的螺丝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也许就因为这样,福克纳启发了我的灵魂,海明威却是对我的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不仅是他的著作,还有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惊人知识。
《巴黎评论》登的那篇他和乔治·普林顿历史性的访谈中,他揭示了一套和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说法: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的;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只要没有访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他说:“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只有死亡才能止住它。”我认为这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作家最可怕的梦魇就是早上面对空白稿纸的痛苦,他这番话无异于一贴灵丹妙药。
海明威的作品情感丰富,但全都显现了他如昙花一现般灿烂的精神。他对技巧那种严格的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在长篇小说广泛而冒险的范围中无法维系下去。这是他出类拔萃的特质,也是他不该企图逾越的局限。他的短篇小说最大的优点就是让你觉得少了什么,这也正是其神秘优美之所在。海明威在一篇短篇小说中描写一头来自里瑞亚的公牛,从斗牛士胸前擦过,又像“猫转弯子”似地快速跑回来。容我斗胆一言,我相信这样的观察,就是那种最伟大的作家才会冒出来的傻气灵感。海明威的作品充满了这种简单而令人目眩的发现,显示此时他已经调整了他对文学写作的定义: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
对技巧的自觉无疑是海明威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而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的理由。我觉得他最富魅力、最具人性的作品就是他最不受青睐的长篇小说《过河入林》。此书在1950年出版,遭到严厉批评。海明威深感伤痛,从哈瓦那发了一封措词激烈的电报来为自己辩护。他声言这不只是他最好的作品,也是最具个人色彩的长篇小说。他在某一秋天的黎明写下此书,对过往那些一去不回的岁月带着强烈的怀念。他过去的作品尽管美丽而温柔,却没有注入多少个人色彩,或清晰传达他作品的深刻思想和人生最根本的情怀:胜利之徒劳无用。书中主角的死亡表面上平静而自然,其实孕育着海明威后来以自杀终结自己一生的不祥之兆。
(节选自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有删改)
浏览完整试题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写福克纳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福克纳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对我有影响,启发了我的灵魂,令我景仰。
B.将福克纳的创作与海明威进行对比,突出海明威的严谨过人以及他的写作技巧对作者的影响。
C.说明小说家读其他人的小说,只是为了揣摩人家是怎么写的,从而了解其写作模式。
D.为了引出下文的评论视角,即海明威的著作以及他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知识给作者的影响。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作者对海明威创作的评价的一项是(3分)
A.他提出了与浪漫时期创作理念相反的观点和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
B.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写作的最大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
C.他对技巧的严格掌控所建构出的内在张力使其无法以长篇小说著称。
D.他书中主角表面上平静而自然的死亡,孕育着他后来以自杀终结一生的不祥之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马尔克斯作为小说家读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小说,研究他们的小说创作,其目的是否定福克纳对自己的影响。
B.海明威以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声誉。他的写作技巧对马尔克斯影响很大。
C.“文学创作犹如冰山,有八分之七的体积在下面支撑,才会扎实”,这正是海明威关于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D.海明威出类拔萃的特质就是对技巧严格掌控建构出的内在张力,这使得他在长篇小说中无法维系下去。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7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3分)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吊万人冢
(唐) 张 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8.这首诗的首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请赏析“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两句诗中“乱”、“孤”二字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青泥何盘盘, ①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② 。《蜀道难》
(2)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______③______, ④ ”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3)孟子多次在文中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其中的一条即为“______⑤_______ ,_______⑥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荀子在《劝学》中强调“ ⑦ , ⑧ ”,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
朱强 刘建平
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
展开余下试题
1998年,巴金对前来采访的赵兰英说:“我一生没写什么东西,不过就写了《随想录》这一郜作品。”赵后来对此的评述是:“我感觉得出,这不是虚伪,而是清醒。这就是作家巴金。”对于巴金1999年的这句言说,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的理解是他晚年的亮点所在。这是巴金的巴金。被人们一演再演的《家》《春》《秋》他并不放在眼里。而这本《随想录》他看得那么重,因为这是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反思的一个起点啊,此前的作品则几乎是一条左翼文学延续线。而现在传媒热点中的巴金,多半不是巴金的巴金,是别人的巴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是在为别人活着。”《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的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曾对巴金作过访谈。据他回忆,巴金第一句话就说:“到现在我还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我写作是业余的。”陈思和当时就问他:“那么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巴金说:“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对社会进步做点实际工作。”
如果联系巴金一生的追求,可以看出巴金始终是一个持有坚定理想和信仰的人。他的理想是建设一个合理的公正的社会秩序,他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从事社会的安际工作,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到后来(1930年代)、巴金发现现实离自己的理想很远很远,只得将自己的悲愤、绝望、痛苦,通过文学表达出来。所以他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一种文学创作,而是一种政治情绪的宣泄,只是用审美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后来当作为文学家的巴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却从来没有减少过。
对此陈思和曾经在这部传记中写过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巴金的魅力不是来自于他的人格的完满,而是他的人格的分裂。他自己想从事的社会革命的事业,离他一步步地远去,而他不想做的文学的事业,却使他功成名就。文学地位越高,他就越痛苦;越痛苦,他的文学创作就越有个性。这样的一个循环,构成了巴金独特的写作道路。
陈思和说:“记得在那次采访中,我故意问他,如果你从事实际革命,恐怕你也做不到现在这个成就。还不如从事文学创作,能够对那么多人都产生过影响。”巴金笑了,说:“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去从事点实际的工作。”陈思和对巴金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巴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写的小说是对社会进步有实际效益的,他写作主要是发泄他达不到理想的悲愤,所以他觉得这是空洞的东西。而《随想录》则不同,对巴金来说,这是一部对实际生活产生了效应的书,是一部直接推动了社会理性、社会进步、促使人们反思历史的书。
《随想录》不但使晚年的巴金迎来了人生中又一次创作高峰,他由此而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人格也得到读者的理解和尊重。对此,学术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县有里程碑意义,即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结束了夸饰时代,进入了说真话的时代;标志着文学真正进入了关心人、尊重人的时代。
但近年来,学术界对《随想录》的思想价值和成就开始出现一些不同观点。比如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欧梵先生认为,《随想录》更多的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作一些感性的思考,并没有达到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深度,从一个大时代的背景来思考“文化大革命”。李欧梵说,人们为《随想录》这部作品所震动,多数是因为他在写作中所体现出的人道主义情怀。
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认为,说真话是最基本的品德,但在中国往往是最难的事,所以比起那些靠说假话求官获利的人,尤其是相比于那些漠视苦难和不公正、粉饰现实的作家,巴金非常令人尊敬。
“即使如此,巴金仍然值得尊敬,”李欧梵说,“这样一个纯真的人,一直做一个好人的人,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
【相关链接】
①巴金自1978年底到1986年8月,历时八年,写完了《随想录》。这部四十二万字的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已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这是巴金高度的精神自觉和时代自觉的体现。(百度文库)
②《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百度知道)
③我想《随想录》是一个以文学形式出现的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批判书……它与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存在某种方向上的一致性。
(胡景敏《巴金随想录与国家意识形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围绕巴金晚年写的《随想录》,借赵兰英、朱学勤、陈思和等人对巴金的评价,展示了著名作家巴金一生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B.对《家》《春》《秋》等有巨大影响的文学怍品,巴金并不放在眼里,而对《随想录》却看得那么重,这表现了巴金的理想信念。
C.说巴金的写作“不足一种文学创作,而是一种政治情绪的宣泄”,是因为在巴金先生看来,文学剖作并不是他想做的实际工作。
D.本文大量引用对巴金的采访、研究者的话,目的是丰富文章的内容,使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建立在有理有据、无可辩驳的理论高度之上。
E.本文涉及到的“巴金”内涵不同:传媒热点中的“巴金”指的是作为文学家的巴金;作者眼里的“巴金”指的是写《随想录》的巴金。
(2)对文题“巴金的‘巴金’和别人眼里的‘巴金’”应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倒数二、三段,引用徐友渔和李欧梵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巴金为什么说“我一生没写什么东西,不过就写了《随想录》这一部作品”?请结合材料,就巴金的人生理想及文学创作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1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王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使这里豁然开朗了,而先前人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B.曹雪芹能做到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与他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对人的命运的热切关注分不开。
C.巴尔扎克的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在日常生活里,在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很平凡的
生活中找到所需要的故事。
D.亨德和所有研究动物游戏行为的专家都相信,要解开动物游戏的所有秘密,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1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的“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另写两句话,要求话题保持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命之鱼,游于良知之水,才能使短暂人生星空灿烂,无论穷达荣辱都能尽显人格的力量。楚大夫沉吟泽畔,坚守对振兴国家的良知,九死不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11① 12 13 14
答案
二、表述题
7①
。(3分)
②
。(5分)
8、
。(5分)
9、
。(6分)
10、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1(2)、
。(6分)
11(3)、
。(6分)
11(4)、
。(8分)
15、
。(5分)
16、 , ,
;
, ,
。(6分)
三、作文题(60分) (222.75.177.42)
上一篇:
记叙文阅读技巧(一)
下一篇:
八年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高一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