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73  2016-12-29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3]
四川省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仁寿县城北实验初中2015秋七年级(上)半期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共100分,B卷共20分,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相应位置。
A卷(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怦怦(pēng) 攲斜(qī) 黄晕(yùn) 粗糙(cāo)
B.栖息(xī) 菡萏(dàn) 脸颊(jiá) 应和(yīng)
C.着落(zhuó) 蜷伏(quán) 归泊(bó) 枯涸(hé)
D.祷告(dǎo)  荫蔽(yìn)  匿笑(nì)  霎时(sh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并蒂  感概 自做主张   小心翼翼 
B.清冽 威慑 自相矛盾   蛛丝马迹
C.急躁 海欧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D.诀别  倏忽  浑为一谈   不求甚解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B.为避免中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C.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五十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5、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是学习,也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6.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通“否”,语气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B.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 乐亦在其中矣(以……为乐趣)
D.学而时习之(按时) 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7-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浏览完整试题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划分得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D.三军可/夺帅也
8.对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 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D.传不习乎(传授)
9.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论的是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B.“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是每一个人每天都要从“忠、信、习”这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告诫学生年轻时应该立志。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文言文翻译、诗词赏析、古诗文积累(15分)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5分)
(1)《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语句是 ,
(2)《钱塘湖春行》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3)正入万山圈子里,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5)万籁此都寂 , 。
四、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13—17题。(12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14.第④自然段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
15.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2分)
16.第⑥自然段中,作者除直接写雨外,还写了些什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17.第⑧-⑩自然段,以三个句子并列结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分别赞美了春天哪些方面的特点?(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学类作品,完成18—22题(14分)
梦里开满泡桐花
①春天来了。
②窗外斑鸠的声声啼呜,唤醒了我对儿时故乡的回忆。
③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悠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高高低低五彩缤纷的鲜花: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淡紫的苦楝花、金黄的枣花、火红的杨树花、碧绿的榆钱……其中开得最盛、最惹眼的还要数家乡的泡桐花。
④泡桐的生命力极强,用指头粗细的一段根随便往土中一插,春雨一淋,春日一晒,春风一吹,它便顶着一个绿色的梦想破土而出。头年的泡桐树像竹竿一样笔直地向上生长,且是中空的,因此长得特别快,一年就可以长十来米高。泡桐树的叶子为了吸收到阳光,头一年也特别多、特别大,从根部一直长到顶端,大的像荷叶一样,小时候在河堤上放羊,我们常用泡桐叶当伞去遮风挡雨。泡桐树身直质轻,且有韧性,过去家乡盖房的梁檩最佳的选择便是泡桐。


展开余下试题 ⑤春节刚过,泡桐的细枝顶端便生出一串串带有黄绿斑纹的卵形花蕾,一串挨一串地向上举着,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但这还不算真正的开屏,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那卵形的花蕾便从顶端裂开,这时浅紫色的花朵便像出了壳的小鸡一样从里面顶了出来,然后像吹气球一样向上伸展,颜色越来越浅,最后变成了粉色的小喇叭。微紫的泡桐花在金色阳光和黄色的土地相互调和的色调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没有绿叶的映衬,远远地望去一棵棵泡桐便是一只只五色缤纷的花孔雀在春光中尽情地开屏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又像一群美丽的少女穿着紫色的彩裙微笑着在那里翩翩起舞,是那么的新鲜动人惹人喜爱。
⑥每当我看到热情绽放的泡桐花,嗅着略带苦味的淡淡的清香,依稀之间,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像泡桐花一样美丽的儿时伙伴桐花。桐花是邻家的大女儿,聪明而美丽。童年美好的记忆几乎都有桐花的影子,我们一起快乐地放羊,一起蹦跳着上学,曾共撑过一柄桐树叶,她也曾送给我用泡桐花蕾串成的项链,我也送给她用泡桐花编成的花环。
⑦桐花家盖了小洋楼,但院子里已经没有了泡桐。我们村的泡桐也越来越少,不知什么时候村子里已经再也找不到一棵泡桐树了。不仅是泡桐树,还有洋槐树、苦楝树、桑树、皂荚树等都是越来越少,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杨树,年轻人说杨树长得快而且板材厂收购的价值也高。不仅村里村外的杂树被换成杨树,连种庄稼的地里也被杨树成片成片地占领,其实不是杨树惹的祸,它再怎么着也只是一种树,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⑧我时常在梦中回到泡桐花开的季节,楼房的四周又栽满了树,泡桐尤其最多,所有的枝头都开满了泡桐花,怒放的泡桐花热情地散发着芬芳,夹着儿时伙伴桐花铜铃般的笑声,伴着醉人的花香向我袭来……
18.以“梦里开满泡桐花”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9.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泡桐和泡桐花?(3分)
20.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
21.“是我们心里的杨树长得太多,遮住了我们的双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2.试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六、写作(40分)
1、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参赛,第一次获奖,第一次挨批评,第一次作检查,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意味着尝试探索,第一次意味着迎接挑战。无数个第一次,促使你不断成长。
请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及班级。)
2、请以“崭新的生活”为题,自选角度,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勿写错别字3、有事例,有真情实感。
B卷(共20分)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6-18题(共6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
①人问之,答曰 之:
②诸儿竞走取之 走:
2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2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2分)

八、语言表达(7分)
26.语文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积极地参与了这一活动,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氛围,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1分) 主题:
(2)请你仿照示例,再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项目(2分)
例:对联集锦
项目一: 项目二:
(3)请你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准备一段简短的开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7、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写完整。(2分)
例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 , 。
朋友是 , 。
九、名著阅读。(7分)
28、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诗后的两小题。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小诗选自 (作者)的 (作品)。(2分)
(2)这首小诗蕴含着什么道理?(2分)
29、请你参照下面的实例,为名著的片段写点评。(3分)
示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点评: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芽儿,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而使她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我的点评:
年级半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C 6、D 7、A 8、D 9、B
10、(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
(2)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11、(1).思乡之情(乡愁乡思之情、乡愁”亦可)(2分)(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12(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一山放过一山拦(4)无可奈何花落去(5)但余钟磬音
13、偷偷地”写出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给人不知不觉的感受;“钻”字表现了春草破土而的顽强生命力。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14、写蜜蜂蝴蝶其实是从侧面写出(1分)了春花的繁茂,鲜艳、香甜和种类多的特点。(1分)写蜜蜂蝴蝶的活动是动态描写,春花的特点是静态描写,这样动静结合描写,更能反映出百花争春的美好景象。(1分)(意思相同即可)
15从触觉角度去描写春风(1分),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1分)
16、还写了傍晚时候的灯光;在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工作的农民;农民们的房屋。(答“树叶”“小草”也应给分)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安静、和平、润泽、朦胧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雨夜图。
17、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示例:把春天比喻为娃娃,赞美春天是崭新的,充满新的希望。把春天比喻为小姑娘,赞美春天是美丽的,活泼可爱。把春天比喻为青年,赞美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有着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注:只答关键词:新、美、力,给1分
18、暗含文章内容;表达作者对儿时故乡的怀念;题目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表达对儿时故乡的怀念;衬托儿时的伙伴桐花;与下文村里只种“清一色的杨树”形成对比。
20、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开满泡桐花的树比喻成五彩缤纷的花孔雀和穿着紫色彩裙的少女,赋予人的情态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泡桐花的美丽和醒目。
21、.“心中的杨树”指人们对财富追求的欲望,这句话指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已经改变了村庄的自然生态,也使人性中的朴实、善良等美点逐渐消失。


展开余下试题22、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描写梦里开满泡桐花的情形,表达对儿时故乡的留恋和怀念。
23.①走:跑 ②之:代词,指王戎
24.树长在路边还剩下这么多果子,这李子必定是苦的。
25.遇事多分析,不盲从。
26、(1)语文是人类的灵魂(2)一、巧解汉字 二、品味古诗 三、地方风俗(3)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对偶)本次“语文是人类的灵魂”活动,将带领大家一览悠久的中国文化,请大家积极参与
27、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28 (1)冰心 《繁星 春水》
(2)这首诗通过对墙角小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
29、示例:冰心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这两首小诗对这双重内涵都有所体现。它们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比喻新颖,语言清丽感人至深。
.作文入等分级评价表
一等
(40~36) 二等
(35~30) 三等
(29~24) 四等
(23~0) 1.主题深刻,有独到见解,选材新颖,有文采,表达独特等有创新的可酌情加分至满分。
2.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标点使用错误每3处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2分;确认抄袭或套用者在4等评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够清楚
内容具体 内容较具体 内容不够具体 内容空泛
感情真挚 有真情实感 较有感情 感情虚假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较多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不够清楚 字迹难以辨认
符合文体要求 较符合要求 基本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183.136.192.131)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仁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