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766  2017-02-0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6]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7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动物和人类的分界线并不只在于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类人猿的研究证明,类人猿在使用工具方面有多种才能,比如,它们会制造箱状的建筑物,会用树枝掏洞中的小虫子,等等。W•库勒在《类人猿心理》一文中认为:类人猿普遍具有模仿能力,其模仿的心理过程表现为神经——感官——肌肉相互联系的活动过程。在这方面,类人猿和人类差不多,但二者的模仿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人类的模仿学习并不仅限于神经——感官——肌肉的活动过程,它同时也是使用语言符号的过程。所以,人在使用工具时,包含着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他通过语言符号归纳使用根据的知识和经验,并把它们传授下去,提高下一代人使用根据的水平,从而丰富雷人自身的创造力和文化。而类人猿由于没有语言符号,既不能积累又无法进步,不能作为一个“类整体”发展自己的文化,所以类人猿永远不能发展创造力。
课件,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它使人类从野蛮和原始的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笛卡尔在其《方法论》中曾指出:人无论怎么愚鲁和笨拙,他总具有把不同的词联系到一起的能力,而动物无论怎样完善,也总是缺乏这种能力。这至今仍是一句至理名言。
文化的传延也必须依赖于语言文字。各种历史文化之所以为我们现代人所认识和了解,主要的是依赖于前人的历史文字记载。如果没有人类社会没有语言,人类便不可能有什么思想交流、信息传递,文化也就无法生成、贮存和流传。人们曾经考察过“狼孩”和“猪孩”,他们因为从小脱离人群,没有学习人类的语言,因此无法获得人类的文化,变得与动物无异。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它以声音和文字的形式,使文化能够进入社会,成为群体共同的意识活动或物质活动,为社会所共享。而个人的意识活动如果只被他一个人知晓,不能算是文化。
卡西尔在其《人论》中任务,语言是一种有意义、有独立功能的符号。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包含“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承载的意义,二者如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不可分离。语言的意义属于文化范畴,是各种文化现象、文化产品的抽象和概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类的思维越严密,语言便会随之发展,词汇越来越丰富,语言结构也越来越精密。如果没有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语言自然也不成之为语言。因此,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不同民族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语言,它不仅生成语言的语意成分,还对语言的构词模式产生主要影响。语言的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常常是并行发展的。不过,语言比文化更具恒久性,不少文化现象消失了,但语言的记载使它永存不朽。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促使不同民族的语言相互渗透,而历史表明,文化先进民族的语言往往同化文化落后民族的语言。
(选自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科学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于有没有和会不会使用语言符号。
B.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文化的生成、贮存和流传离不开语言文字;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文化这一“底座”。
C.语言的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往往并行发展,语言文字消失了,文化就会难以传延,但文化现象消失了,语言文字却不一定会随之消亡。


浏览完整试题D.民族文化交流有助于不同民族语言的相互渗透,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其结果往往是文化落后民族的语言被文化先进民族的语言同化。
2.下列对文本所用论据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W•库勒在《类人猿心理》一文中的观点,可以证明在模仿学习方面类人猿与人类是没有差别的。
B.作者举“狼孩”和“猪孩”从小没有学习人类语言因而无法获得人类文化一例,是为了证明没有语言,文化便无法传延。
C.作者引用笛卡尔在其《方法论》中的观点是为了证明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无论多么完善的动物都不可能具备的。
D.卡西尔在《人论》中对语言的定义和索绪尔关于语言“能指”与“所指”的阐述,可以证明语言是一种有意义的符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狗能学会简单的算术题,但它们并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算术教给狗宝宝,这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无法把这种知识和经验传授下去。
B.每个人都是人类文化的共享者、消费者,也是文化的生产者,如果一个人在阅读或生活中有自己的所思所悟,那么他就是在创造文化。
C.“锦上添花”这个词的“能指”就是它的读音,“所指”就是它的意义,而其字面意思应该与我国的刺绣文化有关。
D.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一些古老生僻的字词渐渐淡出生活,而一批批新词新语则不断涌现,这说明语言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变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8题。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太史董朴受经,深于性命道德之蕴,宪使王仁见之,曰:“公辅器也。”时仁宗在潜邸,或荐结充宿卫,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
仁宗即位,迁集贤直学士。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①奸禁暴,悉登于书,俾朝夕阅习之。改东昌路,境有黄河故道,而会通堤遏其下流,夏月潦水,坏民麦禾。结疏为斗门以泄之,
民获耕治之利。
至治二年,参议中书省事。时拜住为丞相,结言:“为相之道,当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除恶不可犹豫,犹豫恐生它变;服用不可奢僭,奢僭则害及于身。”拜住是其言。会有月食、地震、烈风之异,结昌言于朝曰:“今朝廷君子小人混淆,刑政不明,官赏太滥,故阴阳错谬。咎征荐臻②,宜修政事,以弭天变。”是岁,诏结知经筵,扈从上都。明年,除浙西廉访使,中途以疾还。岁余,拜辽阳行省参知政事。辽东大水,谷价翔踊,结请于朝,发粟数万石,以赈饥民。
元统元年,复除浙西廉访使,未行,召拜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与张起岩、欧阳玄修泰定、天历两朝实录。拜中书左丞。先时,有罪者,北人则徙广海,南人则徙辽东,去家万里,往往道死。结请更其法,移乡者止千里外,改过听还其乡,因著为令。职官坐罪者,多从重科,结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今贪墨虽多,然士之廉耻,不可以不养也。”闻者谓其得体。
至元元年,诏复入翰林,养疾不能应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二。     
(节选自《元史•王结列传》)
【注】①戢:停止。②咎征:指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荐臻:接连到来,屡次降临。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正己以正君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奢僭则害及于身 以其无礼于晋
C.去家万里,往往道死 何可胜道也哉
D.改过听还其乡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悉登于书/俾朝夕/阅习之/
B.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悉登于书/俾朝夕/阅习之/
C.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悉登于书/俾朝夕阅习之/
D.出为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弟长/戢奸禁暴/悉登于书/俾朝夕阅习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的尊称。
B.东昌路。“路”是行政区域名,宋代始设。元代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
C.经 是我国古代为帝王特设的御前讲席,一般由德高望重、富有才学的官员担任讲官。
D.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廉访使,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结聪颖有才学。宪使王仁曾称赞他有栋梁之才,他还与张起岩、欧阳玄一起编修了奉定、天历两朝的实录。
B.王结敢于直言进谏,在国家出现月食、地震、烈风等灾异现象时,他在朝堂上指朝政弊病,直言应修明政事,以消除天灾。
C.王结主张法度严明。他认为朝中为官者贪污违法的现象较多,应多用重刑严加惩处,以培养官员们的廉耻之心。
D.王结为官体恤百姓,黄河旧道阻塞不畅,积水成灾,他上书修建斗门泄洪,使民众免受其害,辽东水灾,谷价飞涨,他请求朝廷发放数万石粮食赈济灾民。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内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乃集历代君臣行事善恶可为鉴戒者,日陈于前,仁宗嘉纳焉。(4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4分)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寻春
明•张羽
朝未微雨罢,何处可寻春。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断。
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但觉相逢处,情亲似故人。
9.诗歌的二、三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3分)
10.诗歌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0分)
(1)《诗经•氓》中“ , ”两句描写了女子登临远望、盼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是说每个人各有所好,诗人也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展开余下试题(3)曹操《短歌行》中描写宾客不辞辛苦、屈驾来访的诗句是“ , ”。
(4)陶渊明《归田园居》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终于脱离官场、重获自由的喜悦。
(5)《赤壁赋》中“ , ”两句至今仍在告诫我们: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有一丝贪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12(“为什么2元钱的‘救命药’没有人做?”)系列报道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共包括4个单篇,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两篇。请快速浏览,完成相关问题。(10分)
为了帮一位白血病患者找到一种已停产的廉价针剂,一批媒体记者在全国内求助。但一直到第4天,白血病患者才拿到这种“救命药”。 许多热心的记者和网友都很纳闷:为什么一些有用的廉价药,现在买不到了?
4月9日,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来自辽宁的白血病患者安宁骨髓移植后已经连续发烧两个月,情况危急。安宁的女友孙菊发布微博求救:安宁最后的希望是等待一种救命药——复方新诺明针剂。
复方新诺明针剂,价格大约2元钱一支。由于价格低廉,利润少,国内大部分药企已经停止生产,但是对于骨髓移植后突发感染的白血病患者而言,此药效果极好,没有替代品。
安宁的求助消息在阿里公益搭建的全国公益记者联盟微信群中传开后,一批公益记者通过他们所在的平台与死神展开赛跑。他们四处传播信息,为患者寻找特效药。甘肃、辽宁、内蒙古、云南、广西、四川……到4月11日中午,所有记者反馈来的消息几乎全都一致:我们省(区)找遍了,复方新诺明针剂停产了!
救人的脚步没有停止。记者们一方面通过报纸、微博、微信等平台继续找药,另一方面通过关系在香港和国外寻找这种针剂。
转机终于在4月11日晚上出现。河南一位白血病患儿的母亲也在寻找复方新诺明针剂,她提供了一位帮着找药的好心人凌先生的联系方式。据凌先生介绍,这种药香港有,但内地患者很难买到。在凌先生的联系帮助下,一位儿子患白血病的内蒙古父亲将手中的剩余药品捐献了出来。
4月12日晚,安宁的家属取到了28支“救命药”。但安宁一共需要40支针剂,这意味着还有12支针剂的缺口。但这已让安宁和女友孙菊激动万分,他们相信,有这么多人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挺过难关。
在全国各地公益记者的联动中,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为什么2元钱的“救命药”没有人做?也有网友在转发求助信息的过程中感叹:“现在好多疗效很好又很便宜的药都被淘汰了,唉……”
(《“为什么2元钱的‘救命药’没人做?”》系列报道之一,2015年4月16日《工人日报》)
(1)下列对报道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概述了媒体记者帮助白血病患者寻找救命药这一新闻事件,并用记者、网友的困惑引出下文,吸引读者一探究竟。
B.第二段交代了新闻背景:白血病患者安宁急需一种救命药——复方新诺明针剂,其女友孙菊发布微博求救。
C.第三段介绍复方新诺明针剂的价格、功用等,意在批评国内大部分药企为追逐利润而停产该药、置广大患者需求于不顾的行为。
D.最后一段写记者的感受、网友的感叹,不仅与首段照应,且留下悬念,引出了该系列报道的其余篇章。
(2)下列对报道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文章“9日”“11日中午”“11日晚上”“12日晚”这些时间词营造了一种紧迫感,突出了找药进度之快。
B.文中提到了香港、国外以及甘肃、辽宁、内蒙古、云南、广西、四川、河南等众多省份,有力地突出了寻药范围之广和寻药之难。
C.参与找药行动的既有公益记者、热心网友,也有白血病患者家属,陌生人之间的热心相助彰显了对生命的人道关怀。
D.报纸、微博、微信等各种平台为最终找到救命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现代媒体传播信息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
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药房和医院廉价药难买的新闻,引发了读者广泛关注。如何让廉价药重回“寻常百姓家”?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让药企愿意生产,让医生肯开处方”,廉价药才能送到民众手中。
“以前用的氯霉素滴眼液只要1毛7分钱,现在用的小乐敦滴眼液却要23元。”“复方鲜竹沥液1年半前价格大约15元,现在涨到32元左右。即使这样,有些医生都不愿意用它,更多是开其他的自费药。”不少患者抱怨。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廉价药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医生张晓乐认为,药企生产成本提高,是廉价药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药监部门目前推行GMP认证,要求药厂必须达到一定生产要求。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改造生产设施、增加生产设备,而增加投入的同时就得在药品上加价。
此前,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在招标压价及零售价格不能灵活上调的影响下,低价药品生产供应意愿下降。”
事实上,针对廉价药难买现象,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解决。去年4月1日,国家卫计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取消廉价药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药企调整药价,但必须在日均费用标准范围内: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这些措施意图为药企提供一定盈利空间,而廉价药也不会大幅涨价。
但目前来看,有些药企即使是在上述政策范围内生产廉价药,还是难以盈利甚至会亏损。
“市场经济条件下,廉价药短缺问题还应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张晓乐医生认为,政府应放松对廉价药的价格限制,允许药企根据成本和供需关系适当调整药价。但不同于一般商品,药品是特殊商品,价格不能完全放开,国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管控。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瑶则表示,政府可以考虑对无法盈利的廉价药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
有关专家认为,要想提高医务人员使用廉价药的积极性,需要从根本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实现药品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联动,从而让廉价药重回老百姓视野。
(《“为什么2元钱的‘救命药’没人做?”》系列报道之四,2015年4月20日《工人日报》)
(3)为什么老百姓买不到廉价药?请根据第二篇报道简要回答(4分)
(4)第二篇报道对如何让老百姓买到廉价药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下面不属于合理建议的一条是(2分)
A.改造生产设施,增加生产设备,提高廉价药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让医生愿意开药。
B.适当放松对廉价药的价格限制,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廉价药供应不足的问题。
C.政府对无法盈利的廉价药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提高其生产积极性。
D.在药品改革的同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改变“以药养医”的机制。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3.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4)题。(17分)
再见,萤火虫
王开岭
①板指一算,我至少二十余年没见萤火虫了。
②发源西山的昆玉河,加上湖、林、塘、苇、野鸭……玉渊潭堪称京城最清洁的水园子了,也是惟剩野趣的地儿,她的湖冰和早樱都很美。即便如此,其夏夜却让我黯然神伤,那一盏盏清凉似风的小灯笼呢?那明明灭灭、影影幢幢的小幽灵呢?
③连续几个夏季,我一无所获。我知道,对水源有洁癖的萤虫,若不在这落脚,恐怕城里也就无处投亲了。
④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小时候,这是我沉迷夏夜的两大缘由。
⑤无人工照明的年代,自然界唯一的光华,唯一能和星子呼应的,就是它了。“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燿宵行。”这是《诗经•豳风》里的景象。一位思妻心切的戍边男子夜途返乡,替之照明的,竟是漫山遍野的流萤,多美的回家路啊!


展开余下试题⑥萤虽虫,但民间很少以虫称之,其绰号数不过来:蚈、照、夜光、景天、挟火、宵烛、宵行、丹鸟、耀夜、熠耀、夜游女子……我最喜欢的还是“流萤”。一个“流”字,将其隐隐约约、稍纵即逝、亦真亦幻的飘曳感、玲珑感、梦游感——全勾画了出来。萤之美,除了流态,更在于光,那是一种难形容的光,或说青色,或说黄绿,还有说冰蓝,我觉得皆似,又皆非。你刚想说它忧郁,又觉不失灿烂;你刚想说它冷幽,又觉颇含灼情……总之,有一抹谜语气质,一股童话的味道。它能激发你无穷的灵感和描述欲望,虽然换来的是沮丧。
⑦农历七月,流萤最盛。巧的很,俗称“七月半,鬼乱窜”的送衣节(又称中元节、盂兰会、鬼节)正值七月十五。据民俗家推测,鬼节位于此,大概和田野里流萤闪烁让人联想鬼魂有关。相传七月初一,阴曹地府开鬼门关,鬼魂们可到人间散散心,休探亲假。而人间七月,瓜果稻粟皆已入仓,酷暑亦过,也该置衣备寒了,从物资到节气,正是孝敬先人的好时候。朵朵流萤,鬼魂返乡……很温馨。
⑧少时读《聊斋》,即觉得鬼魂很美,一点不可怕。成年后,尤其父亲去世,我更加想,若没有魂,若魂不可现,若阴阳两界永无来往,多么可怕啊。
⑨民间的两个说法,“腐草化萤”和“囊萤夜读”,都被科学证了伪,指成迷信和虚构。我想,现代人真蠢啊,竟拿这么浪漫的事开刀,没劲。古人重意境和梦游,不问虚实,擅长诗意地消费。面对流萤这般影影绰绰,人的精神难道不该缥缈些吗?腐草化萤,化腐朽为神奇,多可爱的想象,多灿烂的心愿。较之现代人的刻板和物理,古生活有种务虚之美。
⑩长大后翻古书,方知白日听蝉、黑夜赏萤,乃文人最心仪的暑乐。一聒一静,一炎一凉,没有这俩伴,夏天就丢了魂,孩子就丢了魂,风雅者就丢了魂。
⑪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作为虫,“萤”飞入古诗中的频率,大概超过蝴蝶,堪与蟋蟀并列。我想,一方面和彼时萤繁盛有关,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方面古人对萤的注视和美学欣赏,已成雅习。那时候,不仅有萤,且有闲、有心、有情。问问现在的城里孩子,谁见过流萤?
⑫我看到一篇有关萤火虫的科普文章,称其比华南虎等明星更重要,因为它属于“指示物种”,意思是说,在自然界,它属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若其濒危,证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萤很单薄,水污染、光污染、农药化肥,都是其致命敌。
⑬如今,北京夜空中常见一朵一朵的闪烁,比树高,比云低……那是人在放夜筝,上面绑了发光器。还有一年,和朋友在厦门海滩放孔明灯,当它飘到很远很远,只剩一个似是而非的小点时,我觉得像极了流萤……
⑭每见它们,总是想起童年的萤火。想起流萤照亮的草丛和小径,想起那会儿的露天电影,想起父母的电筒和唤孩子回家的喊声,那时他们比我现在还年轻……
⑮那一刻,我体会到难以名状的美和疼痛。
(选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1)从文中对萤火虫的描写来看,下列诗句中不是咏萤火虫的一项是(3分)
A.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南北朝•雨纲)
B.的历流光小,飘飘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唐•虞世南)
C.映水光难定,凌空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唐•李嘉祐)
D.夜久灯荧荧,金波忽东南。岁宴独优游,庶几为不凡。(宋•郑侠)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用“忧郁”与“灿烂”、“冷幽”与“灼情”这些看似矛盾的词语来描写萤火虫的光,突出了萤火神秘独特、难以形容的特点。
B.鬼魂常让人觉得阴森可怖,作者却觉得朵朵流萤和鬼魂返乡的联想美丽而温馨,因为他觉得这其中也有到人间休假探亲的亡父的魂灵。
C.作者说“现代人真蠢啊,竟拿这么浪漫的事开刀,没劲”,意在表明文学是想象的,感性的,诗意的,没有必要拿科学的结论去较真。
D.第⑪段引用有关萤火虫的诗句,可以说明萤火虫在古诗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由此亦可以看出萤火虫在古代之常见和古人对它的欣赏态度。
E.作者写城市夜空中闪闪发光的夜筝和孔明灯,意在表明现代人内心都潜藏对萤火虫的记忆,这既是关于童年的记忆,也是关于文化的记忆。
(3)第⑫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文章结尾一句中“美”和“疼痛”两个词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第Ⅱ卷 表达题(73分)
五、积累与运用(23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日前,学校组织了“用歌声缅怀历史,以青春展望未来”的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赛场上那首《十送红军》真是气若游丝,婉转缠绵。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芳霞殚精竭虑,刻苦专研,努力探索科学育人之路,用智慧和汗水写下了朴实而华丽的人生篇章。
③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金水区万名志愿者举办了“关爱环卫工人”志愿服务活动,收到爱心礼品的环卫工人们弹冠相庆。
④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便于传播的特点,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方兴未艾,为中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⑤此次“语文报杯”的参赛作文水平不一,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⑥《汉书》的文学价值虽然比不上《史记》,但二者在史学领域的影响可谓平分秋色。
A.①③⑤B.①②⑥C.②④⑥D.③④⑤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我们要想取得辉煌的成绩,就必须抛弃“差不多”的思维,因为它会让人流于庸俗,止于肤浅和粗糙。
B.影迷们在期待了三年之久后,蜘蛛侠系列电影第六部——《蜘蛛侠•返校季》终于将在2017年7月7日登陆北美影院。
C.2016年河南省公务人员考试报名工作于11月30日下午结束,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当天17:00.报名人数已超过去年的29.6万。
D.郑州日渐增多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它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极为有害,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经典常读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神圣使命。因为 , , , ; , 。
①它能够赋予一个民族底气、灵气与大气。
②经典也必须一再地重温理解,猜呢鞥发掘出其蕴藏的当下价值
③阅读经典就是在直接接触人类文明的原始成果
④它会在心灵的碰撞中影响、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⑤阅读经典就是与大师同行,就是与伟大的灵魂交谈
⑥历史必须不断地加以再写,才能满足各个时代的需要
A.②⑥③①⑤④B.⑥②⑤④③①C.②⑥⑤①③④D.⑥②③④⑤①
1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湖的三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远远望去,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淡,一山浓,真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B.大雪过后,垂柳银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郑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