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毕业试卷
阅读:654 2017-03-08
标签:
人教版
总复习
毕业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4]
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 题(一)
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卷4页,答卷4页,共8页)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 地窖(gào) 长途跋涉(bá) 惟妙惟肖(xiào)
B.荒僻(bì) 追溯(sù) 深恶痛疾(wù) 断壁残垣(yuán)
C.胆怯(qiè) 稽首(qǐ) 长吁短叹(xū) 相形见绌(chù)
D.憔悴(cuì) 虐待(lǜe) 恪尽职守(kè) 粗制滥造(l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荒谬 惶急 颤巍巍 张皇失措 翻来覆去
B.围幕 譬喻 文绉绉 重峦叠嶂 广袤无垠
C.凛冽 狼藉 笑盈盈 抑扬顿挫 冥思遐想
D.哂笑 器宇 打牙祭 断章取意 歇斯底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用“【 】”中的词语替换的一句是( )
A.可是,她到底【毕竟】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B.何满子的母亲更看不上婆婆的粗野【粗犷】,在乡下又住不惯,一住娘家就不想回来。
C.但是,前思后想【高瞻远瞩】,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儿点了头。
D.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明天将举行全县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他将和他一样优秀的5位同学一同参加这次重要的测试。
B.受气候的影响,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但洋溪桃花山桃花节仍然如期举行,尽管参加的人数比去年少了近2倍,可热闹却不减去年。
C.据外电报道,朝鲜于4月8日安排70余名外国记者乘专列到位于平安北道铁山郡东昌里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参观“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综合指挥所和发射塔。
D.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和惠民政策,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5、下列各选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的特点。其中平仄相协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用仄声,下联末字必用平声。
B.《四库全书》按经(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集(集子)四部编纂,如果按此编纂,《关雎》应归经部,《邹忌讽齐王纳谏》应归史部,《鱼我所欲也》应归子部,《岳阳楼记》应归集部。
C.小说由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三要素构成,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小说除这四部分外,在情节的开始还有引子或楔子,结局之后还有尾声。
D.我国书法家历朝辈出,汉代张芝被称为“草圣”,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唐代名家有张旭、孙过庭、怀素等。宋代米芾之语“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是盛赞唐人孙过庭的。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经验证明, ; ; ;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浏览完整试题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④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役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B.时时而间进 间:间接
C.田忌为将,不相说 说:同“悦”,和睦 D.田忌遂走 走:逃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则是君之谋也
B.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以告公孙闬
C.乃下令 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D.时时而间进 战而不死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邹忌虽然“形貌昳丽”,但深知“弗如”“城北徐公”,从而不相信妻、妾、客之语,进而规劝齐王广开言路,使齐国大治。乙文邹忌虽然位居齐相,但却“说王而使田忌伐魏”,欲置田忌于死地,阴谋未能得逞。
B.甲文以讽谏缘由、讽谏内容、讽谏效果组织文章,乙文以陷害缘由、陷害过程、陷害结果组织文章,两文都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文约而旨远。
C.同为劝谏,邹忌以国家利益至上,公孙闬置国家利益而不顾;同为纳谏,齐王广开言路,兴利除弊,结果“皆朝于齐”,邹忌偏听偏信,结果害人必将害己;甲文君臣同心,已成国之幸,民之幸,乙文将相失和,将是国之祸,民之祸。
D.甲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鲜明地表达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乙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设计陷害田忌而使其“遂走”,含蓄地表达了位高权重者一旦争名夺利,必给国家带来祸患。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四、识记与积累(5分,每空1分)
12、将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5分)
漂泊异乡,独品离愁。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用“ ,
”婉写了不能团聚的遗憾;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 ”喻写了不能聚集的伤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用“ ”直写了不能归家的伤痛。
五、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14小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3、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清溪怀古
14、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3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特技 星新一
一天,一位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员一如往常,刚要播放稿件,竟违背自己的意志,信口开河起来。
“下面报告新闻。发现了一起行贿受贿案件。据报,K企业定期向主管机关的高级官员重金行贿……”
播后,电台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讲了原稿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儿?”
“我也不知道,是无意之中说出口的。是脑袋出了毛病吧?”
“脑袋出毛病?真丢人,人家会抗议的。胡诌下去,我们电台就会威信扫地。”
电台里的人都吓得面色如土,播音员也静等着革职。然而,奇怪的是压根没有人打来电话表示抗议。
不仅如此,电台还得到情报说,电台点名的那几位高级官员已经引咎辞职。还听说,对此报道半信半疑的警方在K企业进行搜查,很快就发观了行贿的证据,立刻逮捕了嫌疑者。
电视台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人们肯定播音员第一个报道了爆炸性新闻,赞许代替了责难。
“真是惊心动魄!你说的全是事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大清楚。只是这念头在脑子里一闪,就变成话语脱口而出了。”
“说不定这是特技呢!你具有发现暗地违法行为的能力。今后可要大力发挥你的才能哟,我们电视台的听众,会一下子增多的。”
“哦,但不知能否一帆风顺。”
在第二天的新闻节目里,这位广播员又胡诌起来:
展开余下试题
“播送去年偷税者前十名名单。第一名……”
随后,不仅播放了偷税的金额,还详细地报道了他们偷税的手段。这次又给他说中了。
税务署的人员立刻出动,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证据。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众不断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打气。
“了不起,是大众的战友!用你的特技,毫不留情地把那些环家伙揪出来,让我们大家心里痛快痛快!”
这位播音员便住在电视台,每天三次上电视,每一次他都报道一条爆炸性新闻,声望越来越高。
但是,接连几天,他的身体便支持不住了,每周都想方设法地请假。他打算回家。可是就在他回家的路上,不管是谁,一见了他便逃之夭夭。
有的是骗取了公司的旅差费的人,有的是违章停车的人,有的是装病不上班的人,有的是学生时代考试作过弊的人,有的是骗过女人的人,等等,全都有点什么把柄。他们不愿接近这位电视台里最有威信的播音员,也许害怕自己的丑事也被宣扬出去,那就吃不消了,因此,尽作鸟兽散了。
他心里很不快,总算回到了家。但是,妻子不见了,据说几天前就逃之夭夭了。特技即使对她,也毫不例外。
15、结合全文,请简要说说“特技”在文中的含义。(3分)
16、文中说“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众不断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打气”,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7、请简要概括“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的形象。(4分)
18、文章以“妻子不见了,据说几天前就逃之夭夭了。特技即使对她,也毫不例外”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七、综合运用(10分)
19、不识字的年近古稀的奶奶患高血压病,下面是给奶奶买的新药“拉西地平片”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从中选出必要内容转告奶奶。(不超过15字)(3分)
〖药品名称〗拉西地平片
〖性 状〗本品为白色片,无臭无味
〖规 格〗4mg/片
〖用法用量〗成人起始剂量4mg,每日1次,在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老年人初始剂量为2mg,每日1次。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答: 。
20、中央电视台“自然传奇”栏目的结束语是“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非常切合栏目主题和内容,也让人过耳不忘。请你仿照例句,为某班举行的“中考备考动员会”活动拟写一句结束语。(2分)
例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仿句: , 。
21、名著导读。(5分)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中“九州”代指中国,古时中国分为九州,东汉时设置13州,州之最高军政长官称为州牧,《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曾任豫州牧。
依据《三国演义》和《隆中对》,下列对“州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荆州牧刘表 冀州牧曹操 扬州牧孙权 兖州牧袁绍
B.荆州牧孙权 冀州牧袁绍 扬州牧刘表 兖州牧曹操
C.荆州牧刘表 冀州牧袁绍 扬州牧孙权 兖州牧曹操
D.荆州牧孙权 冀州牧曹操 扬州牧袁绍 兖州牧刘表
(2)《海底两万里》是 (作家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作品名)。其小说读者众多,流传广远,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想象力丰富,具有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还在于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其本人也被公认为是“ ”。
八、写作(40分)
22、请以“那灯”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 文 答 题 卷(一)
全卷总分表
题号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 二、文言文阅读(两大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四、识记、积累并填空(5分,每空1分)
12、漂泊异乡,独品离愁。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用“ ,
”婉写了不能团聚的遗憾;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 ”喻写了不能聚集的伤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用“ ”直写了不能归家的伤痛。
五、诗歌鉴赏(5分)
13、( )(2分)
14、
(3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15、结合全文,请简要说说“特技”在文中的含义。(3分)
16、文中说“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众不断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打气”,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7、请简要概括“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的形象。(4分)
18、文章以“妻子不见了,据说几天前就逃之夭夭了。特技即使对她,也毫不例外”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七、综合运用(10分)
19、答: 。(不超过15字)(3分)
20、例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仿句:
(2分)
21、名著导读。(5分)
(1)( )(2分)
(2)《海底两万里》是 (作家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作品名)。其小说读者众多,流传广远,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想象力丰富,具有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还在于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其本人也被公认为是“ ”。(3分)
八、写作(40分)
22、请以“那灯”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展开余下试题
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14分,每小题2分)
1、C 2、A 3、C 4、C 5、D 6、B 7、B
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8、B 9、C 10、D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能让我听到)的人,可得到(接受)下等奖赏。(2分,大意1分,“闻”1分)
(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正确(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3分,大意1分,“然”“说”各1分)
四、识记与积累(5分,每空1分)
12、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断肠人在天涯(5分,每空1分,有错、漏、别、添字,该空不得分)
五、诗歌鉴赏(5分)
13、A(2分)
14、清溪蜿蜒,两岸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芳香缕缕,春意浓郁,仿佛与溪水一样悠长。(3分,“溪”、“花”、语言各1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15、特技本义指特殊技艺(1分),在文中指主人公具有发现暗地违法行为的能力(2分)。
16、内容上交代了社会背景,揭示了社会现实(1分):暗地违法行为普遍,人们关注并希望遏制、惩处这些违法行为(1分);结构上推动了故事情节(1分),与下文人们的躲避形成对比,深化了小说主题(1分)。
17、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是一个能认清社会违法行为并与之抗争的斗士,他利用“特技”揭露违法行为,并一度取得成功(2分);但他又是一个悲剧人物,面对当时的社会,他为自己的抗争而不安,想放弃,最终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他成了孤独之人(2分)。
18、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2分),深化了小说主题(1分),揭示违法行为的普遍性和人心的丑恶(1分)。
七、综合运用(10分)
19、每天早上吃一次,每次吃半片。(必要内容:初始剂量2mg、每日1次、早上服用三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转化为口语,1分)
20、示例:每一次复习都是一次倾心的付出,每一次付出之后都有一次可喜的收获。(2分,切题1分,句式1分)
21、(1)C(2分)
(2)凡尔纳 神秘岛 现代科学幻想(科幻)小说之父(3分,每空1分)
八、写作(40分)
22、参照2011年遂宁市中考作文评分等级及评分标准。(40分) (124.161.223.163)
上一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竞赛试题
下一篇:
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三)
标签:
人教版
总复习
毕业试卷
相关:
关于“九年级学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