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23  2017-09-17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3]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年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1. 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规范又美观哟!
jìnɡ mì qī liánɡ biān pào kǒnɡ bù ké sou

ménɡ lónɡ juàn liàn mái zànɡ nínɡ jù kū wěi

【答案】静谧、凄凉、鞭炮、恐怖、咳嗽、朦胧、眷恋、埋葬、凝聚、枯萎

2. 请修正错误的读音。
僻静(pì bì ) 肖像(xiāo xiào) 窈窕(yǎo yáo) 矜持(jīnɡ jīn)
模样( mó mú) 憎恶(zènɡ zēnɡ) 储存(zhù chǔ) 瘦削(xiāo xuē)
【答案】僻静 pì 肖像 xiào 窈窕 yǎo 矜持jīn 模样mú 憎恶zēnɡ 储存chǔ 瘦削xuē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独出心( ) 养( )处优 见微知( ) ( )扬顿挫
惊心动( ) 鱼( )而入 长途( )涉 ( )拥而至
张( )李戴 焦( )不安 ( )不安席 ( )然大物
【答案】独出心(裁) 养(尊)处优 见微知(著) (抑)扬顿挫 惊心动(魄) 鱼(贯)而入 长途(跋)涉 (蜂)拥而至 张(冠)李戴 焦(躁)不安 (寝)不安席 (庞)然大物 
【解析】试题分析: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填空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从而确定答案的文字。
4.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通过语文学习,我们从课本上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有( )的诸葛亮,( )的蔺相如和( )的廉颇,有( )的严监生,( )的“凤辣子”,有( )的李大钊,还有( )的周总理等,他们鲜活生动的特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2)我们还阅读了著名作家朱自清的《 》,作家老舍的《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 》,这些名篇佳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答案】(1)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等; 廉颇:勇猛直爽、知错能改等;
严监生:小气吝啬、爱财如命等; 凤辣子: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等
李大钊: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等; 周总理:勤劳简朴、一心为民等
(2)朱自清的《匆匆》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契诃夫的《凡卡》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这要联系课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内容去分析概括。(2)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死记硬背作者。
5. 根据情景在空缺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孩子们( )的六一儿童节终于到了,校园里处处( ),处处( ),同学们个个都显得( )。
【答案】朝思暮想(或期盼已久)、欢歌笑语、张灯结彩(或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以上词语不固定,符合文意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本题是成语),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并考虑用何成语去衔接。


浏览完整试题6. 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三两种事物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它们。
A庐山   B小草   C春雨  D梅花  E柳树
F石灰 G 竹子 H月亮 I荷花 J雪
例如:(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答案】(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小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子)咬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月亮)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7. 按要求写句子。
(1)某书店要在店内醒目的地方挂一条幅,请你帮忙写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
(2)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梦想”为开头写一个语段。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里,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关于读书方面名言的知识积累。这类名言很多,但要找到能在“店内醒目的地方”挂得开的名言,字数不宜过多。例: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为乐趣而读书—— 毛姆。(2)仿句。以“我梦想”为开头写一个语段。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点睛:仿句。是对语段或句子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一定要注意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8. 六年的小学时光,你一定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吧,请你为大家推荐两本你最喜欢的好书,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1)书名:《 》,推荐理由:
(2)书名:《 》,推荐理由:
【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课外书籍阅读的情况。有益的书很多,但重要的是要把益处(推荐理由)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例:书名《基督山复仇记》)推荐理由: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料。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9. 美好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你将从此踏上新的征程,结识新的朋友,学到新的知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想对老师,对同学,对家人说些什么?用你最美的语言表达最真的情感吧!
,我想对你说:“
。”
【答案】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符合要求即可。答案示例(一):“老师”;“我永远忘不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在认真的批改作业的情景。在那斑驳光影中,已留下您缕缕白发。您辛苦了”。答案示例(二):“同学”;“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学习,一起竞争,一起嬉戏。如今我们即将毕业了,希望我们这段美好的友谊能够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永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麻雀的心
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
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总也是黄昏和清晨最热闹,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座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路过相思林时,我常浮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念头生起后就灭去了,没有特别去记挂,只是,每走过相思林,那念头就升起一次。相思林的麻雀偶尔也会数只一群飞到窗前的庭院,跳来跳去,叫一叫,就呼啸过去了。
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了。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使我知道,那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它起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大约低了两度左右,略为沙哑。
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管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叶上,一时之间,芒草堆中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显然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堆里,站在秋风猛烈的芒草叶尖。
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欢呼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
10. 联系上下文猜猜母麻雀在说什么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2)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
11. 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再填空。
(1)母麻雀样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麻雀样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摘抄三个描写麻雀声音的词语:
12. 读一读5、6、7自然段,想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事?
13. 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10.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母麻雀说:“看见 了吗,向我这样练习。”)(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11. (1). 母麻雀的外形特点是(身形较瘦、颜色较黑) (2). 小麻雀的外形特点是(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展开余下试题12. 答案意思接近即可。 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
13. 答案意思接近即可。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境)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境的分析。(1)题中的结合“笑成一团”分析;(2)题中结合“一拥而上”理解。注意解答比较灵活,符合文意即可。
11. 试题分析:本题中,母麻雀的外形结合第四自然段中的“我知道”后面的内容进行解答;小麻雀的外形结合“而”后面的内容概括。
12. 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读好5、6、7自然段,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找到关键词,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这几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答案意思接近即可。
点睛: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
13. 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意和作用。文章标题是“麻雀的心”,最后一句中也有“麻雀的心”的字眼,具体指麻雀的语言和情感世界。是为了告诉我们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境。准确理解“麻雀”的心,要结合下文中“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后面的内容进行解答。
(二)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 )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 )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 )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 )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4. 选择下面的词语,填 入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势不可当 动人心弦 恩重如山 饱经风霜
15. 读读第4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16. 从第5段我们能了解到《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内容,起初琴声( ),后来随着旋律的( ),( ),乐曲进入了高潮。整首曲子舒缓而又( ),恬静而又(
17. 阿炳在用琴声告诉人们什么呢?
18. 短文用“‖”分成了三层,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9. 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你什么样的启迪?
【答案】14. 所填顺序应是:饱经风霜 恩重如山 势不可当 动 人心弦
15. 写出大意即可。阿炳从流水声中听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16. 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 步步高昂 起伏 激荡
17. 阿炳用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18. 写出大意即可。
第一层:中秋之夜,师傅在二泉边告诉阿炳,长大后才能听懂泉声。第二层:历经人生磨难的阿炳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水声中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第三层: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19. 意思接近即可,答案不固定。
例如:只要热爱生活,心系目标,敢于同命运抗争,锲而不舍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解析】
14. 试题分析: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题干给出的备选答案是四个成语,首先要搞明白成语的意思,在了解好情节内容,可根据语境搭配的方法推定答案。
15. 试题分析:可用第四段的原句来回答,原句在这个自然段的段末“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可选取这句话的后一部分。
16.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主要的二胡曲弦律的变化。可从第五段找出关键性的词语作答:“委婉连绵” “升腾跌宕”“步步高昂” “起伏”“激荡”。
17. 试题分析:找到答案区域的关键。答案在第五自然段的段末:“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18. 试题分析:一问,总揽全文,宏观把握。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要完整正确的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二问,概括层次大意是指一段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层次大意的要求是:1、明确,表达意思要正确、清楚。2、完整,概括出主要内容。3、直接,语句要简明扼要,不能罗嗦。此题要以“泉声”为回答的重点,层次大意大意不能脱离“泉声”这二字。
19.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说首先要整篇阅读,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
20. 仔细阅读下面的要求,完成一篇创意习作。
亲爱的同学,时光如流水,伴着成长的脚步我们一天天长大,你是否对身边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认识?是否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展开余下试题(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补充“感恩”、“坚强”、“宽容”、“尊重”,也可以填“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关爱他人”……
(2)认真思考后再动笔,做到事例典型、具体,语句通顺,能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答案】我懂得了坚持
小时候,在爸爸的臂弯里蹒跚学步;长大后,老师对我的教导让我一瞬间懂得了坚持;赛场上,我像离弦的箭一般,坚持不懈,拼命地奔向终点……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异常闷热。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懒洋洋地站在那里,树枝一动不动。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把地面烤的滚烫滚烫的,我却还在操场上训练着跑步,老师规定我们要跑完十圈操场。一阵热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撩的使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操场边的小草都蔫了,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接受着太阳公公恶毒的考验。
我跑了一圈又一圈。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颗接着一颗地划过脸颊,把衣服都湿透了,累得我脸涨得通红,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四肢发软,头昏眼花的,仿佛马上就要倒在地上了似的。已经跑了七圈的我疲惫不堪,开始走了起来,完全没有一点力气跑下去了。老师见我没有了毅力,连忙上前叫住了我:“快,继续跑!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你已经跑完了一大半,一定要坚持下去!”听了老师这一番话,我顿时鼓足了信心,心里暗暗地想着:我一定能跑完这最后的三圈!我跑过了两圈,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了脸上。早已筋疲力尽的我又快要放弃了,可是一想到老师教育我的话,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动力推动着我坚持下去,我嘴里开始一直念着:“坚持,坚持,坚持……”最终,我挺过了这最后一圈,跑到了终点。
是啊!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那一瞬间,我懂得了坚持……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题意,“懂得”是“深深的知道”的意思,写的应是经历之后的感悟和体验,这种感悟和体验让你思想上有了提升或人生获得了启迪。很明显,是懂得了生活道理或美德素养,如感恩、爱、幸福、珍惜、担当、坚强、信念的力量等等。理解文题中“我”:既可以指自己,即写作者本人;亦可以是第一人称之下的任何人、任何物。
点睛: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113.220.36.65)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临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