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游园惊梦 备课 备课参考资料
汤显祖《青莲阁记》原文及翻译
[2016-09-03] [阅读次数:716]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①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处嬉而神清,休...
『
阅读全文
』...
对杜丽娘反叛性格的分析 作品赏析
[2011-10-15] [阅读次数:3740]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的题词)从这一段情深意重的血泪之语...
『
阅读全文
』...
汤显祖和他的戏剧创作简介 (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2011-03-26] [阅读次数:1386]
一、汤显祖的生平与文学思想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屡应会试不第。 据《明史》本传称,万历五年汤显祖第三次应会试时,因拒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落选,这使他对朝政的昏暗有了切身的体会。至张居正去世,汤显祖...
『
阅读全文
』...
《牡丹亭》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2011-03-03] [阅读次数:1031]
《牡丹亭》: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 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传奇敷演备受礼教约束的太守之女杜丽娘怀春慕色的故事,她因情成梦,因梦成痴,又因痴而亡。然而死犹未已,一灵不灭,继续在死亡里追寻到梦中情人柳梦梅,最后又还魂复活回到现实世界,排除困难,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剧作,经过四百多年的流传,在舞台...
『
阅读全文
』...
汤显祖《牡丹亭》赏析举隅 (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2011-02-28] [阅读次数:1599]
汤显祖《牡丹亭》赏析举隅 一、在《牡丹亭》产生的历史环境中了解剧作的意义。汤显祖所生活的明代万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年代。其时,东南半壁自明代中叶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从繁荣走...
『
阅读全文
』...
《牡丹亭》和《红楼梦》爱情描写之比较(高三选修教学论文)
[2010-05-21] [阅读次数:1147]
陈龙 一、历史背景相比 1、天启、万历年间的明代社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物质条件充盈,中上层生活侈糜,加上王学后劲恣肆,知识人士有较大的精神空间,于是谈“情”说“性”成为时尚。所以《牡丹亭》畅意地写情和欲、爱情和婚姻合一的男女之情,是顺理成章之事,当时的作者和读者均不以之为异。 &nb...
『
阅读全文
』...
汤显祖与《牡丹亭》
[2008-10-03] [阅读次数:5806]
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出生于读书世家,十四岁补为诸生,二十一岁中举,文名渐隆。因拒绝当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几次会试均落选,直到张居正去世,他才于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士,此时已三十四岁。次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后升任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
『
阅读全文
』...
牡丹亭
[2008-09-26] [阅读次数:1674]
〖戏剧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
『
阅读全文
』...
浅谈《牡丹亭》(教师中心稿)
[2006-06-25] [阅读次数:1833]
浅谈《牡丹亭》 湘子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于十六世纪末创作的一部描写爱情的杰作。一百多年以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回,写林黛玉听了悠扬婉转的《牡丹亭》曲词,竟“心动神摇”、“如醉如痴”。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以一种特殊的...
『
阅读全文
』...
《牡丹亭》何以屡提澳门(网友来稿)
[2005-09-07] [阅读次数:1024]
湖北汉川实验中学 王健龙 〈〈牡丹亭〉〉是明朝汤显祖(1550---1616)的代表作,里边多次提到澳门。在第六出〈〈伥眺〉〉中韩秀才说道:“有个钦差识宝中郎苗老先生,到是个知趣人。今秋任满,列于香山岙多宝寺中赛宝,那时一往如何?” 第二十一出〈〈谒遇〉〉写道:“[光光乍 ] (老旦扮僧上)一领破袈裟,香...
『
阅读全文
』...
在历史中解读人间对局:汤显祖《牡丹亭·闹宴》(网友来稿)
[2005-09-06] [阅读次数:1295]
刘俊 我先讲个故事,或者说,先出一道社会经验测试题,大家看看如何对付。这是1837年9月(道光十七年),安徽省宿松县举人段光清遇到一个难题,他自己记载在《镜湖自撰年谱》这本书里。 有一天,段家的佃户,还有几户家境较好的邻居跑来诉苦,说他们忽然被差役传...
『
阅读全文
』...
风头出尽观春香 ——《牡丹亭·闺塾》鉴赏指要 (教师中心稿)
[2004-08-28] [阅读次数:3381]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 《闺塾》一出戏,出场人物共有三个:塾师陈最良、杜府小姐杜丽娘及婢女春香。在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五单元的四篇中国古代戏曲课文中,较之于《窦娥冤》、《长亭送别》和《哀江南》,《闺塾》的“戏”“做”得最充分,那些则是...
『
阅读全文
』...
怎一个“闹”字了得 ——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2002-08-12] [阅读次数:7399]
何铭 《牡丹亭·闺塾》后称“春香闹学”。著一“闹”字,极其恰切地道出了这出戏的诙谐情节和喜剧气氛。 春香之“闹”,被作者泼墨酣写。春香对读书受教本就不感兴趣。在她看来,“《昔氏贤文》,把人禁杀”。古人囊萤趁月、悬梁刺股读书,春香认为是“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a”,更...
『
阅读全文
』...
汤显祖和他的梦幻
[2002-06-11] [阅读次数:3610]
中国戏曲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剧情是这样的: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